文化艺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8&rec=165&run=13

第一节 文化行政机构

清末和民国初期, 县公署劝学所、 劝学公所和视学所先后兼管全县文化事宜。民国12—22年 (1923—
1933年) ,先后由教育局和县政府第五科、第四科分管。民国26—33年(1937—1944年)日军侵占利津期
间,文化行政机构仍沿袭旧制。民国30年(1941年)9月,县境东北部垦区抗日根据地内,先后设教育股、
科,分管文化工作。
1944年10月, 利津县抗日民主政府设教育科,兼管文化事业。1949年由文教科分管。1956年5月文教分
立,设文化科,配正副科长各1人,科员及办事员2人。1958年11月,利津并入沾化县,称沾化县人民委
员会文化科。1961年10月恢复利津县建制后,设县人委文教局。翌年改称文教科。文教科由副科长和文
化科员负责文化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文教科撤销,文化工作一度属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宣传
组分管。1975年恢复文教局。1980年5月设文化局,配局长1人、副局长1人,秘书、会计各1人,领导管
理全县的文化艺术工作。

第二节 群众文化事业

文化馆 利津县文化馆建于1952年,隶属县政府文教科。初设馆长1人,工作人员4名。建馆初期,馆
内设图书室、 阅览室、 游艺室,开展收音广播宣传和幻灯放映,组织文艺演出,辅导群众文艺活动。
1952年夏,文化馆组织13处完小200余名演员,举行全县首次文艺会演,演出的节目有《夫妻学文化》、
《小二黑结婚》等。1956年举办全县农村文艺会演,参加演出的单位有丁家坊、崔家庄、北岭、陈庄、
傅家窝等村。演出节日主要有《李二嫂改嫁》、《小姑贤》、《喝面叶》等。
1955-1958年间,文化馆在盐窝、皂刘、前王、黄家等村设流动图书箱,开展图书借阅。开始在农村组
织建立俱乐部,广泛开展文艺演出和宣传活动。1958年仅大盖乡发展农村俱乐部50处,组织歌咏队10个,
文艺演出小组42个, 共513人参加。全乡设黑板报98块,广播筒53只。1963年冬,县文化馆举办阶级教
育展览,同时组织演出歌剧《三世仇》。1964年春,文化馆组织业余作者编写了小歌剧《接姑妈》和歌
曲《老支书三下杨柳雪》 , 参加惠民地区文艺创作会演,被地区选为推荐节目,巡回各县演出。其中
《老支书三下杨柳雪》,由省广播电台录了音。1965年冬,文化馆组织乌兰牧骑式的文艺演出队,排演
了《新风赞》、《逛新城》、《接姑妈》等文艺演唱节目,赴潮河工地巡回演出,先后演出18场次,观
众达6万余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文化馆工作陷于瘫痪。1968年并入文艺革委。此间,文艺节目被禁锢,
仅“语录歌”流行。1970年后出现演“样板戏”热。1972年恢复文化馆机构,重新组建文化干部队伍,
配馆长1人, 副馆长1人,馆员8人。工作范围扩大,业务上划分为美术、摄影、图书、文物、文艺创作
和文艺辅导。1972年以采,文化馆每年编印3—5期《大众文艺》,刊出歌曲、曲艺等节目。1973年起,
文艺活动趋向活跃。 是年,文化馆在陈庄公社举办全县戏剧音乐培训班,150余人参加,除学习戏剧、
音乐知识外,学员还自扮角色,排演了《拔瓜园》、《一幅保险带》等剧目。1974年以来,文艺骨干培
训活动趋向正规,每年举办1至2期培训班,为开展基层文艺活动培养了大批骨干。同时,还对公社文化
站人员进行集中辅导培训。1977年7月,文化馆首次举办全县书法、美术、摄影展览,展出作品120幅。
1979年全县首次举办“儿童书画展” ,展出作品200件。同年,文化馆创刊《利津文艺》,编印利津文
艺作品集《春花》,后又编印了《新绿集》。
1977年一1985年,全县文艺演出活动蓬勃开展。每逢春节,村队组织文艺演出,县与公社举行文艺会演,
一些演出水平较高的文艺演出队,在邻近村队进行巡回演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文化站 1955年, 县文教科在盐窝区建文化站1处。翌年撤销。1972年12月,县革委宣传组在陈庄公
社建立文化站, 1976年相继在城关、北宋、盐窝、北岭、汀河、罗镇等6个公社建立文化站。文化站
属社办公助单位, 每站配备1名工作人员,指导本社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1978年初,全县18处公
社均建立文化站。各站在公社党委和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发挥职能作用,促进了全县群众业余
文化工作的开展。到1985年全县建立农村文化室2 10处,业余文艺宣传队32个。
图书阅览 民国3年(1914年) ,利津县成立通俗图书馆,馆址设在魁星楼。馆内设有《民国日报》和
少量通俗读物。民国13年(1924年),添办《通俗周刊》。民国14年(1925年),因乱军之扰,图书馆停办。
民国17年(1928年)复建,改称“利津县公立图书馆”,设馆长1人,馆员1人。编有《竞进周报》。民国
20年(1931年) ,改组为民众教育馆,设图书、阅览等部,藏有《民国日报》、《东亚日报》等5种报刊
和民众读物千余册。民国21年(1932年),民众教育馆配馆长1人,馆员2人,设图书讲演等部,馆藏图书
增至3000余册,报刊5种。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 日军入侵,民众教育馆停办。
利津县解放后,于1946年成立县民众教育馆,隶属县教育科。1952年建立县文化馆,设图书室,馆藏图
书3000余册, 报纸、画刊及文学杂志共20余种。1954年,馆藏图书增至1万余册,报刊20多种,配专职
图书管理员1人。1955年,文化馆在盐窝,皂刘、前王等村设流动图书箱,开展农村基层图书借阅活动。
年底,建立利津县图书馆,配副馆长1人,馆员3人。1956年春,县政府拨款在县城西关外石家庄南建馆,
翌年秋图书馆迁入新址。 馆内设图书室、阅览室,藏书2万余册,报刊30多种。图书馆面向农村,面向
基层开展图书借阅活动。 1956年,全县建立农村图书室73处,机关、厂矿、学校图书室6处。1958年11
月,利津图书馆并入沾化县图书馆。1961年10月恢复利津县建制后设文化馆图书室,配专职图书管理员
1人。 藏书5000余册, 报刊40多种。1964年全县建立农村图书室62处,机关、厂矿、学校图书室6处。
1966-1971年图书被禁锢, 图书室、阅览室关闭。1972年对外开放。县文化馆在陈庄公社设立图书室、
阅览室。
1978年复建县图书馆,配副馆长2人,馆员5人,设图书室、阅览室和采编室。开始在城镇农村和县直机
关、 工厂发展读者,凭借书证借阅。有读者400名。1979年图书馆创办《图书工作》小报,用以指导阅
读,推荐新书,传播开展农村图书活动的经验。1980年采取借书证收取押金的办法,发展读者,提高图
书流通率。 同时开展农村集体借阅活动。1984年,馆藏图书1.36万册,发个人借书证600个,全年图书
借阅1.095万册次。1985年,农村图书室发展到1 4处,机关、工厂、学校图书室发展到50处。
馆内阅览室坚持常年开放, 节假日照常阅览。1980年阅览室设期刊95种,报纸16份,全年阅览人数为1
.461万人次。1982年,馆内增设儿童阅览室,逢星期日对外开放。1984年,阅览室期刊增至179种,报
纸37份,全年阅览人数为1.825万人次。
图书发行 利津解放前, 图书均为私人经营。民国7年 (1918年) ,李泽滋等人在县城北街路西开设
“同兴书局” 。 之后,又有“中兴书局”、“三省堂”和夏廷琳办的“贡琳堂”先后开业,主要经营
“五经”、“四书”、文艺书刊及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出版的教科书。1937年“七·七”事变后,各
店相继停业。
解放后, 1946年6月,利津县人民政府在县城西街建立书店。设经理1人,业务员1人。建店初期,书店
发行员走乡串村送书到门。1952年,书店规模扩大,设经理1人,工作人员6人,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文
化生活的提高,图书发行出现新局面。全县图书发行量:1951年为14.4万册,至1956年猛增到61.4万册,
实现年利润4700元。是年,根据新华书店和全国供销总社的联合通知精神,在17个基层供销社及其分店
设立图书网点,由基层供销系统兼营图书发行业务。全县共设44个售书点。1972年,县新华书店在城关
和陈庄先后设立书店门市部各1个。
“文化大革命”中,大批图书被视为毒草而被查封、销毁,图书发行事业受到严重影响。1966-1971年,
全县共发行图书389.6万册。图书发行量增加2.9%,经济亏损高达3.148万元。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图书发行事业出现新局面。从1980年起,经销,代销、个体户、业余
发行员逐年发展,到1985年发展到30多个。各种书刊通过多种渠道畅销城乡各地。全县图书发行量大幅
度提高,1978年发行90.1万册,1985年达到192.13万册,实现年利润4.464万元。7年时间,发行量增长
一倍多。
文物工作 1952年起县文化馆负责文物工作,1959年始有馆藏文物。1978年,文化、图书两馆分立,
图书馆设专职文物干部。 1956-1981年,省地文物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在全县进行过三次文物普查,通
过普查,发现和确定了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结合进行了征集收购社会流散文物的工作。1958年
和1980年举行了两次文物展览。1978年以来,在全县开展征集收购社会流散文物的工作。1979年,县文
物主管部门组织文物保护工作组,对汀河公社的“铁门关遗址”和北宋公社的“前王古墓”进行了文物
保护“四有”工作。1980年设立文物仓库。1984年建立县文物管理所,文物管理工作得到加强。1985年,
文物管理所库藏文物1570件, 其中有瓷器913件,铜器49件,图章14件,竹木牙雕及各种工艺品88件,
玉翠玛瑙294件,碑帖49件,字画73件,墨砚35件,古范书籍55件。
1985年全县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l处:“王升墓”;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铁门关遗址”、
“南望参遗址”和“戴惟忠墓”。
电影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英国传教士曾在县城北街放映过黑白无声电影。民国时期,县城
内也有过几次电影放映。新中国成立后, 1950年,渤海军区文工团电影队在县境北部台子庄、盖家庄
一带放映过黑白有声电影。1955年5月建立利津县电影放映队。电影队有工作人员3名,担负利津、垦利
两县的放映任务,放映收费实行包场。1956年建立利津县电影放映中队,下设两个分队,设中队长1人,
分队长2人,有队员7人。两个分队分片巡回各村放映。1958年,渤海农场建立放映队,由利津县电影中
队管理。1963年春,县电影队在盐窝公社西街采购站院内设售票点,组织售票放映,电影放映收入明显
增加,每场收入150元左右。1964年县电影队新增第三分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电影队中队部撤销,成立利津县电影队革命领导小组。翌年又改称利
津县电影队革命委员会。此间,电影队组织混乱,放映管理不善,场次降低,收入减少。1970年县电影
队发展到6个分队。 1971年开展农村普及放映工作,全县503个自然村设放映点417个,占全县总村数的
80.3%。 按村庄人口规定收费标准。全年人均看电影8.5场。为使县境边缘地区群众看到电影,县电影
队于1972年6月培训。8.75毫米放映员6人,随后罗家、六合、刁口相继建队开展工作。1976年,利津县
电影队革命委员会撤销,成立利津县电影管理站,设站长1人,副站长1人,有工作人员12人。其任务是
负责影片发行、管理放映网、供应电影器材、维修机器、进行电影放映技术指导、培训放映人员、调度
影片、结算片租等;是年7月,根据国务院(1976)37号文件精神,将全县6个电影分队分别下放到城关、
明集、 盐窝、北岭、北宋、陈庄6个公社,实行县、社两级管理。每个队除留1至2名国办人员外,其余
均选用亦工亦农人员。 1976年7月与滨县合办8.75电影培训班,共培训学员16人。之后,利津又有6个
公社建队,开展放映工作。1977年,全县18个公社普遍建立了电影放映队。1978年电影管理站设发行、
机修、 财务、放管4个业务组,辖1个电影院、5个国营电影队、13个社办电影队、4个企业俱乐部和1个
队办放映队,共24个单位。全县电影工作人员增 77人。利津县电影放映超额完成了惠民地区电影公司
下达的四项指标,完成工作日6335个,占计划数的125%;放映1.1183万场,占计划数的100.8%;收入
18.0163万元, 占计划数的107%;观众1000万人次,发行收入2.9368万元。1977-1984年,电影管理站
举办放映技术培训班37期,培训200余人次。罗家、陈庄、汀河、北岭、明集5个公社先后利用公社礼堂
实行售票放映。1982年开展电影规划放映,实行定线、定点、定时、定片、定收费的五定办法,提高了
放映场次。年内全县人均看电影15场。1983年,县电影管理站改称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设发行、机修、
计财、放管、宣传5个股。同年8月,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立“科学电影协会”,配合工农业生产、青少
年教育、计划生育、交通安全,开展科教影片的放映活动。全县发展到25个电影放映队,其中有17个社
办队和8个村办、户办队。1984年,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辖17个乡(镇)办电影队、19个村办电影队、7个
户(联户)办队和1个电影院,共44个放映单位。有国营干部职工33人,乡、村电影放映人员72人。
电影院 1956年,利津县电影队设露天影院,售票放映。院内容纳观众2000余人。使用16毫米乌克兰
放映机。1973年更换35毫米甘光提包机与FL-164型放映机两套设备。1976年县大礼堂改称利津县电影院,
以放映电影为主, 兼作外来艺术团体演出场地和县委干部大会堂, 不列入文化设施。影院设铁架胶椅
1704座。1976年8月1日正式售票放映。电影院初设经理1人,放映员2人,宣传员1人。1976年改设机务、
宣传和服务3个组, 共有职工9人。 年内电影院放映702场,观众75.3868 万 人次,收入7.0086万元。
1983年城乡电视机大发展,影院上座率下降。1984年放映825场,观众53.93万人次,收入5.2835万元。
戏剧 剧种和演出 清代和民国时期,利津境内流行的剧种主要是京剧、扬琴戏(后发展为吕剧)、东
路梆子、西路梆子等。清代末期,县城内建有戏楼。每逢庙会、传统节日和重大庆祝活动,邀请地方戏
班在戏楼演戏助兴。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有些农村艺人,自动组织起来,搭台演出,欢度佳节。城
乡一些封建绅士有婚丧大事,便从邻近县邀请“流动戏班”演唱连台大戏。30年代,县立第一高小师生
在县城内演出过话剧和街头“活报剧” 。抗日战争时期,利津根据地农村出现演新剧活动。1942-1944
年,八路军清河军区政治部“耀南剧团”演出新编历史剧《李秀成之死》、话剧《新中国的母亲》和反
映抗日救国内容的新歌剧、新话剧。1944年冬,县境北部台子庄、盖家庄一带,以抗日干部学校“耀南
中学”学生陈戈、王恺为主,组织30余名知识青年,建立抗日文艺团体“双拥剧社”,在县境北部农村
演出《双寻夫》、《砸砂锅》等新戏剧,博得群众欢迎。抗战胜利后,反映革命内容的新戏剧歌剧、话
剧、吕剧一度盛行。京剧传统剧目受城乡群众欢迎。至1946年,全县建立农村业余剧团39处。
建国后,利津县成立职业京剧团,主要演出京剧传统戏。农村业余文化组织,配合党的中心任务,演出
小型歌剧、话剧和吕剧。1963—1965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期间,全县大演歌剧《三世仇》和《白毛女》。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村业余文化组织解体,戏剧被禁锢。代之而起的是京剧“样板戏”。
1978年恢复京剧传统剧目。反映新的生活和表现新的题材的歌剧、吕剧、话剧剧目,陆续上演。城乡戏
剧舞台上,重新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职业剧团 1950年,利津县先后建立起三个农村京剧团,有盐窝的“新民京剧团”、辛庄的“大众京
剧团”(当时属垦利县所辖)和城关的“利津农村京剧团”。京剧团均属民办,售票演出,自负盈亏,政
府对他们时有资助。演出剧目以传统戏为主,也有少量现代剧,象《九件衣》、《阿侬女》等。主要活
动在县境内。1953年,利津农村京剧团与新民京剧团合并为新生京剧团。1956年垦利并入利津县,利津
新生京剧团改为利津县京剧一团, 原垦利县辛庄的大众京剧团改为利津县京剧二团。同年7月,两团合
并为利津县京剧团。正式定为专业艺术团体,属县文化科领导。配团长1人,指导员1人,有演职员60余
人。
1958年利津并入沾化县,原沾化京剧团为沾化县京剧一团,利津京剧团为沾化县京剧二团。1961年恢复
利津县京剧团, 设专职书记1人,团长1人,演职员51人。1963年2月,经县人民委员会决定省文化局批
准,撤销利津县京剧团。对剧团人员作了妥善安置。
1970年7月, 经县革命委员会决定,建立利津县文艺宣传队,设指导员1人,副队长1人,队员38人。建
队初期,行政上直接受县革委领导,经费开支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县文艺宣传队立足本县,面向农
村,为群众免费演出。演出节目有小型文艺演唱、歌舞、曲艺、京剧样板戏选场和现代吕剧等。1978年
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的现代吕剧《沙风岭》,参加惠民地区文艺会演获创作奖。每年新春佳节,文艺宣
传队随县党政领导到济南军区后勤部军马场、胜利油田等单位进行慰问演出。
1978年恢复上演传统戏之后,文艺宣传队演出节目转向京剧传统戏,并开始收费演出。在剧场演出时售
票, 到农村包场演出。1978-1984年,共演出1042场,观众136万人次,收入13.0406万元。为满足广大
群众的要求,文艺宣传队经常邀请外地名角来县演出,还启用当地有较高艺术造诣的老艺人重新登台献
艺。1978年,文艺宣传队在桓台县剧场演出《英台抗婚》一剧时,近千名观众冒雨排队购票。该剧在桓
台连续演出18场,场场座无虚席。文艺宣传队还先后到广饶、淄博、临沂、长青和济南等地演出。
1981年4月, 利津县文艺宣传队改名为利津县京剧团,设团长1人,副团长1人,演职员47人。1982年县
京剧团先后到垦利、博兴、桓台、沾化、河口等地巡回演出,全年共演出186场,收入24.55万元,创历
史最高水平,被惠民地区文化局授予“全区农村文化艺术先进集体”称号。为培养新生力量,解决剧团
演员后继乏人的问题,县文化局于1983年10月举办了京剧小班培训班,在社会上择优招收小学员23名,
聘请教师3人,专业培训近一年。次年底选用9名小班学员,1984年县京剧团共有演职员48人,全年演出
132场次。
曲艺 清末和民国时期,境内有评书与鼓书艺人,他们为生活所迫,有的走乡串村说唱,有的在城镇
集市和庙会演出。传统书目有:《杨家将》、《金鞭记》、《精忠岳传》、《包公案》、《隋唐演义》
等。比较著名的曲艺艺人有尚五、杨立德等。建国后,利津曲艺艺人说唱评书者稀少,演唱西河大鼓和
木板大鼓者渐多。群众业余文化组织演出的文艺节目中,增加“快板书”、“相声”等新的曲艺形式。
60年代初,在“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导下,鼓书艺人说唱书目中增加了《林海雪原》、《烈火金刚》、
《三世仇》、《白毛女》等现代书目。1964年8月,利津县成立了曲艺协会,—首次举办全县曲艺会演。
建立7人组成的县曲艺队, 在全县农村和沾化、广饶、淄博等地说唱现代书目。“文化大革命”中,曲
艺书目被禁锢,曲艺队解散。1979年,恢复曲艺演唱活动。

第三节 文艺创作

清代到民国初期,利津县诗词书画作者,主要是官宦名流。其作品多用以应酬或自娱。较有影响的文学
作品有高彤碹的《瑞竹轩文集》、李佐贤的《石泉书屋诗钞》、张铨的《爱山堂诗存》、王会英的《鸿
雪轩诗集》、刘学渤的《游齐鲁纪略》和盖尔佶的《明湖波影录》等。也有一定数量的民歌、民谣和民
间故事,作为口头文学,流传于世。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农村中一些爱国知识青年,配合形势,编演了不少新的戏曲节目。1944年冬
至1945年春,县境北部台子庄、盖家庄等村的抗日文艺团体《双拥剧社》,创作并演出了新歌剧《双寻
夫》和快板书《八里庄战斗》等节目,博得群众欢迎。
建国后,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群众文艺创作日益兴盛。50年代,在县文化馆的组织辅
导下,机关、学校和农村中一些热爱文艺创作的人员,在报刊上发表过文艺作品。1958年“大跃进”运
动中,农村群众业余文艺创作活动一度活跃,业余作者编写了大量新诗歌。
1962年,省地文化主管部门组织举办群众业余文艺创作会演和美术作品创作展览等活动,促进了利津县
群众业余文艺创作活动的开展。1963—1965年,县文化馆组织部分业余作者,创作了歌剧《接姑妈》、
歌曲《我是公社的拖拉机手》、《老支书三下杨柳雪》和话剧《春种》等10余个文艺节目,其中部分节
目参加了惠民地区文艺会演。1964年,县文化馆谭国信创作的油画《向阳花开》,参加了省和全国美术
作品展览,同年《大众日报》发表了他的作品。
70年代,县文化馆多次举办文艺创作培训班和美术创作培训班,组织业余作者学习创作理论,研究讨论
作品。 全县业余文艺创作队伍不断壮大, 一批业余作者逐步成长起来,全县文艺创作出现繁荣景象。
1972年, 《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了由尚玉鸣、马炳杰撰文,谭国信、张仲良、于汝仁绘画的连环画
《智取利源镇》,随后,《人民美术出版社》,选页刊登。1975—1978年,农村业余作者赵安亭在省以
上报刊多次发表文艺评论文章,被吸收为作协山东分会会员。业余作者李建华以诗歌见长,1978年前发
表了大量诗作, 1978年后,又发表了散文《黄河情》、小说《丁三万生气》等作品,1980年5月被吸收
为作协山东分会会员。 青年业余作者李新军,自1983年6月在《山东青年》发表《哦,姐姐》之后,两
年间在《中国妇女》等刊物连续发表小说6篇。据统计,1978-1984年,全县业余作者在地市级以上报刊
发表的文艺作品达86件。戏剧与美术摄影创作也出现了新局面。业余作者张金康先后写出历史剧《石碑
记》和现代剧《金凤展翅》等剧目,参加地市举办的文艺会演。他创作的现代剧《换称砣》,在1983年
《戏剧丛刊》上发表。1978-1984年,全县有19件美术摄影作品参加省、地市级展览。

第四节 民间艺术

利津县民间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流传下来的主要有如下几种。
龙灯、花灯 龙灯的龙头、龙身用竹杆、竹箴做成,节数不等,外罩用红布或用彩纸扎成。节内点燃
腊烛的称“龙灯” ,不燃腊烛的为“布龙”。舞龙灯时,龙首、龙身、龙尾有多人擎架,另由1人持彩
珠戏龙作舞。龙体腾空,上下翻舞,摇头摆尾,千恣百态。花灯样式较多,有“竹马灯”、“狮子灯”、
“车子灯”和“瓶子灯”等。“龙灯”、“花灯”的表演,解放前一般在元宵节举行。解放后,有些重
大庆祝活动,也时有表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每年元宵节前后,县城周围10多个村庄轮流向县
委、县府及县直机关“送灯”,有龙灯,也有各种花灯,热闹非凡。
旱船 旱船用竹木扎成,四周围以彩布,状似游船。由1人驾船,1人划船。驾船者多扮成俊俏少女,
似坐其中,手把船沿,或跑或停,飘忽不定。划船者常为一老翁。表演时,旱船忽而搁浅,忽而急驰,
跌落起伏,如游荡于碧波之上。这种民间艺术一直为群众所喜爱。
秧歌 秧歌是一种集体表演艺术形式,参加者十余人乃至数十人,多为男女青年和儿童。男的用彩绸
或皮带束腰,毛巾扎头,手持系着彩绸的竹棍,手拍脚踢,边扭边舞。女的身穿彩衣,手拿竹板,边扭
边击竹板。表演时伴有锣鼓,节奏鲜明,并不断变化队形,或插花式,或八字形。有时还伴有歌唱。解
放初期,农村一度极为盛行。
高跷 高跷也称高跷秧歌。舞者扮成各种性格鲜明的人物,生、旦、净、末、丑俱全。多以传统戏情
节目和历史故事为表演内容; 也有的表现现代生活题材。舞者手持道具,双足踩木跷而舞。木跷高者3
市尺,低者尺余。表演形式有集体对舞和数人表演的小场。表演时,随着鼓点的节奏,不断变换队形,
情态各异。春节期间农村常有表演。
敲锣鼓 敲锣鼓,是春节期间农村中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以锣鼓为主,还配有其他辅助打击乐器。
鼓调鼓法很有讲究。鼓牌有“得胜鼓”、“小翻身”、“九龙翻身”、“凤凰单展翅等”、“凤凰双展
翅”等。各种打击乐器配合非常紧凑,节奏鲜明,铿锵有力,有催人奋进之感。建国后,这种娱乐形式
渐少。
剪纸 农村剪纸较为流行。逢年过节,窗户、墙壁上贴彩色剪纸。结婚时洞房的顶棚、墙围贴剪纸。
主要样式是花卉、动物,也有象征吉祥如意的“三星高照”、“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等。

第五节 民间文学

民歌民谣
妇女翻了身
从前妇女真可怜,思想起来好悲惨,
男的女的都是人,为啥对待不一般?
吃不饱,穿不暖,说出话来讨人嫌。
长到五岁刚会跑,爹娘给俺把脚缠,
骨头缠断实在苦,行动困难无人怜。
长到十八成了人,害人媒婆来提亲,
不管男女称不称,媒人撒谎也当真,
爹和妈,认了门,吹吹打打过了门。
过了门,成了亲,媳妇成了人家的人,
丈夫打来婆婆骂,百般伺候不应心。
自从来了共产党,咱们妇女得解放,
学文化,搞生产,都把识字班来上,
又放脚,又剪发,自由恋爱找对象,
妇女能顶半边天,翻身歌儿高声唱。

石榴花开胭脂红
石榴花开胭脂红,爱国青年去当兵。
第一杯茶呀敬爹娘,我去当兵您别想;
第二杯茶呀敬哥嫂,我去当兵您操劳;
第三杯茶呀敬兄妹,好好念书别贪玩;
第四杯茶呀敬我妻,照顾二老全靠你。
敬完了茶叫声妻,你要高兴别哭泣,
打败日本就回来,回家好好抚爱你。

绣凤凰
妹妹手巧绣花忙,绣了一只金凤凰。
凤凰就是妹妹心,飞到抗日大战场。
凤凰不离梧桐树,妹妹爱上抗战邓。

山老鸹
山老鸹,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把娘背封坑堰上,把妻背到炕头上。
烙白饼,擀面汤,媳妇媳妇你先尝。

不正经
小脚床,土里埋,贪了个爹,不成材,
也喝酒,也“看牌”,活活气煞老奶奶。
(注:“看牌”指赌博)

老百姓哭叫连天
鬼子兵,杀人强奸;
汉奸队,抢粮要捐;
赵三营,作恶多端;
县区长,地皮刮干;
乡村长,“白面”、“大烟”;
老百姓,哭叫连天。

(注:赵三营是国民党的一支游杂部队
“白面”即海洛因)

故事传说
瘦马拉银子
从前有个财主;爱财如命,不管短工的死活。农忙时没白没黑的催着干活,冬天没活就把他们撵回
家。穷人劳动一年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到了冬季,更是岁月难熬。
有一年冬前,穷人们凑到一块想办法度过冬荒。有个能说会道、计谋较多、外号叫“说破天”的人
想了个办法,让大伙凑了点散碎银两,买了匹瘦小老马,还买了酒、肉,让大伙大吃大喝地闹腾了一天。
剩下的银两便放到马腚里。
短工们大吃大喝的事很快传到财主的耳朵里。他非常奇怪,便找“说破天”问道:“你们咋有那么
多钱喝酒吃肉呢?”“说破天”不紧不慢地回答:“昨晚我梦见财神爷,赠送宝马一匹,每天能拉几两
银子。他对我说,你的穷日子有出头之日了。我醒来,果然有一匹马在我家的院子里。这几天还真的拉
了不少金银,我们大伙才吃了顿饱饭。”财主听后动了心。“说破天”一看时机已到,便洗脸、漱口,
换上洁净衣裳,把擦净的托盘凑到马腚上,一拉马的尾巴,果然有四五两银子落在托盘里。老财主这下
可红了眼,非要买这匹“宝马”不可。“说破天”说哈也不卖。财主再三抬价,这时,“说破天”心想:
这些钱、粮够穷人们过冬的了。便答应将马卖给他,还把喂养方法说了一遍。财主支付了粮食和钱,高
高兴兴地牵着“宝马”回了家。“说破天”也把钱和粮全部分给了穷哥们。
财主按照“说破天”讲的喂法,炒上料豆,喂饱后猛饮凉水。左盼右盼,盼到第二天,也学着“说
破天”的样子,洗了脸,漱了口,换上新衣裳,擦净托盘去拉马尾巴。马喝了一肚子凉水,正想拉稀,
让他这一拉,不偏不斜,喷了财主一身一脸的稀屎。

“双井村”的传说

利津县王庄乡北部,有东双井和西双井两个村,双井村是这样得名的:
相传明朝洪武年间,利津北部出现了大片黄河新淤地,土质肥沃。赵永宁一家由河南逃荒到此安了
家。这里人烟稀少,水源缺乏,吃水需要到五六里外的大清河里去挑。为了能在这里生活下去,赵永宁
带领全家挖井找水。他们先后在几处洼地选点挖井,一连挖了九处,挖下两丈多深,仍不见水。有人提
出迁居他方,但赵永宁老人热爱这块土地,坚持挖井。当挖到第十个井时,清清的泉水从泉眼里冒出来,
不一会儿长了半井。赵氏一家十分高兴。但是当他们品尝井水时,水又苦又咸。家人失望地回了家,赵
永宁老人却没有离开。由于多日劳累,他坐在井旁慢慢地睡着了。
昏睡中,老人做了一个梦,梦见前面突然出现了两眼水井。他急忙来到井边,想提水时,突然背后
有人说道:“永宁,休打这井水”。他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老人,只见那位老人白眉、 白发,胸前
飘着长长的申胡须,手里拿着龙头拐杖,一副慈善的面孔。赵永宁向老人深施一礼问道:“老先生是何
方人氏,为何拦我打水? ”老人笑道:“此乃双井之地,一口甜,一口咸。甜者供人饮用,咸者供人制
盐。你刚才打的是咸水,西边才是甜水。看你心诚,就让你挑一担吧”。说完老人飘然而去。赵永宁慌
忙在西边井中提了桶水,喝了一口,果然甘甜爽口。他心情振奋,大梦方醒。
赵永宁回忆刚才梦中的一切,很感奇怪。他想,这一定是神仙保佑,救俺一家。于是,他象疯了一
样,在咸水井西五六步外拼命地挖起来。儿孙们见老人如此,也跟着挖。当挖到两人多深的时候,井底
突然出现了两个大泉眼, 清清的泉水一会儿便积满了井。他们舀起来品尝,啊! 甘甜清凉。儿孙们兴
奋地欢呼跳跃起来。可是赵永宁老人却面挂老泪,含笑与世长辞了。
吃水不忘挖井人,后辈人为纪念先人,便把村名定为“双井村”。

岳镇南夸山东
岳镇南是山东利津县北岭村人。清道光年间在江南为官。有一年中秋节,同僚们相邀饮酒赏月,在
座的都是南方人,只有岳镇南是北方人。酒席宴上,众官员都在夸耀自己的家乡。这个说,江南多山多
水多才子,天下无比;那个说,江南山水甲天下,世上无双。你一言,我一语,煞是热闹。唯独岳镇南
自斟自饮,一语不发。有位官员不怀好意,向众人摆摆手,皮笑肉不笑地问:“岳大人祖上宝地想必也
是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喽? ”,在场的人听了都露出得意的神色。岳镇南见众人想取笑他,微微一笑,
不慌不忙地说:“我山东并无可夸之处,唯有一山(泰山) ,一水(黄河)一圣人(孔子)耳!”, 众人听
后,目瞪口呆,顿时觉得矮了半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