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 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8&rec=158&run=13

第一节 清末兵防

清末利津有武营, 设外委把总2人,字识2人,马兵8人,守兵31人,共43人,属武定营管辖。武器为鸟
枪、马刀、弓箭等。其布防:城关镇设外委把总、字识各1人,马兵3人,守兵14人,管守城门,协助县
公署衙役押解犯人。辛庄设外委把总、字识各1人,马兵4人,守兵14人,巡守海防,管理盐滩。台子庄
设目兵1名,稽查海口船只。大盖家村设马兵1人,守兵3人,扼守交通要道。
清光绪十年(1884年)至宣统年间,利津县仍设外委1员,兵丁数名。至民国初年全部撤走。

第二节 民国驻军

民国2年(1913年) ,山东省督军派新防营长宋清泰率兵百余人驻防利津城。其任务:剿除“土匪”,维
护政权。武器有大刀、矛枪、土炮等。至民国4年(1915年)撤离。
民国4年(1915年) ,成立利津海滩信用队,配队长1名,设棚子3个,兵勇30余人。分布于利津城、罗家
屋子和宋家坨子(今垦利县)。同年7月9日,海滩信用队改编为县警备队,分4个棚子,计50余人。
民国9年(1920年),县警备队扩大为百余人,设3个分队,9个小队。一分队驻守县城,二分队驻陈家庄,
三分队驻刘家坨子。配备土炮和改制的钢枪80余支。
民国13年(1924年) ,山东督军郑士琦派新防营长顾震(后升任团长)率兵300余人驻防利津。始驻县城,
后移防陈家庄。1925年撤离。
民国17年(1928年) ,建山东人民自卫团第九大队由县长翦青芝兼任大队长,马明章任副大队长。下辖2
个中队、6个分队、18个小队,共180余人。一中队驻守县城,二中队驻守陈家庄。武器有步枪140余支,
短枪15支。
民国19年(1930年) 9月, 山东20师59旅118团,奉命驻防利津县。团长滕运荣,下设3个营、9个连和1
个直属卫队连,计1200余人,驻防县城四关。武器有轻机枪9挺,步枪1000余支,短枪17支,战马18匹。
其任务:剿除土匪“四大团”。1930年11月撤回济南。
民国20年(1931年)8月, 山东20师59旅118团, 由旅长赵新德带领,复回利津驻防,其任务:维护政
权,实行军事屯垦。1933年1月该部移防泰安。
民国22年(1933年)12月, 山东第一路民团指挥部指挥赵明远带领一、三两营和1个卫队连450余人驻防
利津城。指挥部设在城隍庙。武器有步枪600支,短枪50余支,战马14匹。后移防沾化县郭家局子一带。
民国26年(1937年)2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派水上侦探司令刘耀亭率自卫队200余人驻防利津
城。 武器有步枪90余支。短枪70余支,战马6匹。不久刘耀亭招安土匪武装王功臣部50余人,将其编为
第二自卫队,并令其驻防县境北部沿海地区。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利津县城前夕,刘耀亭率部撤退至蒲
台县小营。
民国27年(1938年) 9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率教育厅长何思源、财政厅长王向荣、海军陆战
队司令杨焕采、手枪旅旅长吴化文等军政要员及海军陆战队千余人,由惠民迁驻利津。海军陆战队一部
驻防利津城, 另有500余人随沈鸿烈驻河东二区小街。12月,日军将至,战事紧张,沈鸿烈率王向荣、
杨焕采、 吴化文等军政要员及海军陆战队一部500余人迁往鲁南。行前,委任何思源为鲁北行署主任,
并留海军陆战队500余人, 由关国启带领,保卫鲁北行署。沈鸿烈走后,何思源旋即率部移驻陈家庄,
1939年春,迁往沾化县义和庄—带。
民国27年(l938年) 2月,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华北第一路游击司令刘景良,在利津北部台子庄、陈家
庄一带发动“抗战”,联合地主武装薄益三、薛纯一两个团,收编徐杰臣、高庆元、丁廷杰三个团以及
部分旧军人、旧职员,招收具有爱国热情的青年学生500余人,组建成军。2月下旬,刘景良率部消灭伪
自治联军王振礼团,攻克利津县城。驻守月余西进。
民国27年(1938年) 5月,山东第五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刘景良令宋高堂团(宋后升任第四旅旅长)率队
800余人驻扎利津城;委任李子文为水上保安团团长,全团500人,驻防利津四区及县境东北部沿海一带。
是年冬, 宋高堂部奉命调离,国民党保安七团团长张家麟接防。1939年1月,日军二次侵占利津县城,
张家麟部撤至黄河东岸二区。保安七团辖3个步兵营,2个特务营,1个侦察队,1个特务队,共860余人。
一营驻大、小宁海,二营驻前左、西双河,团部及三营驻坨家庄、尚家庄。
民国28年(1939年)1月,日军二次侵占利津县城。刘景良所辖第一旅旅长徐杰臣部400余人,第三旅旅长
丁廷杰部300余人, 第一团团长侯子峰部400余人,第三团团长王家驹部800余人,相继由惠民县撤至利
津三、四区。同年夏,国民党保安第十二团团长薄益三又带领300余人,由阳信县撤至利津四区。
民国29年(1940年),国民党山东第五区保安副司令张新阶率五旅韩子乾部、补充第一团张德功部、保安
司令部卫队刘树功部千余人,两次进犯广饶解放区,在利津二、四区驻扎月余。

第三节 人民军队

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旅九团 1941年1月8日,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旅九团团长赵寄舟、政委岳拙园率二、
三两营及团部机关600余人,进驻利津县境东北部八大组(今垦利县永安镇) 一带农村,驱散国民党游击
队余部及土匪、地主武装。驻防月余撤离。
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旅 1941年8月26日, 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旅旅长许世友、政委景晓村、副旅长杨国
夫、副政委刘其人等,率三旅七团、特务营、骑兵连、教导营、八团特务连及清河区军政机关、后勤单
位2500余人, 进驻垦区八大组,开辟利津、沾化两县北部沿海广大地区,创建垦区抗日根据地。9月下
旬,教导营及三旅后勤机关留守八大组,代旅长杨国夫率三旅主力部队北渡黄河,向沾化义和庄进军。
打通与冀鲁边区联系并开辟垦区工作。1942年初,三旅改称清河军区,后与冀鲁边区合并为渤海军区。
黄河、 利北、青年中队 1941年9月,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旅七团,在利津县境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组
建第一批地方武装——黄河中队、利北中队和青年中队。黄河中队,队长牟立志、指导员侯召清,全队
30余人,活动在灶坝头一带。利北中队,队长孙惠礼、指导员田德,全队30余人,活动在宋家院等村。
青年中队, 队长马宪亭,全队20余人,活动在苟家屋子周围。1942年4月,这三个中队被整编为垦区大
队。
海防中队 1941年10月在毕家嘴组建。队长李风翔兼指导员,副队长隋学文,副指导员郭学勤。始建
全队30余人, 后增至60多人,设4个班,活动在县境北部沿海地区老爷庙一带。1942年夏,海防中队在
利津北部渤海湾缴获日军货轮1艘。1942年秋,海防中队被编为海防大队二中队。
冀中军区八分区二十三团 1942年“五·一”日军大扫荡时,冀中军区八分区参谋长李弗畏、政治部
主任张逊之率二十三团突围转移清河地区。 7月团长兼政委姚国民、党总支书记王均率二十三团一、二
两营700余人先后进驻利津老爷庙、八大组一带村庄。休整两月余,返回冀中地区。
八路军清河军区垦区独立团 1942年8月建立。 团长杨信,政委张辑光。始建时直辖两个主力连,全
团200余人。后辖一、二两个营及一个特务连,共600余人。该团主要是在利津北部地区和沾南、滨北的
敌占区、游击区,打击日伪顽势力,寻机歼灭敌人,攻克日伪据点。
蒲利滨武装工作队 其前身是八路军清河军区清中独立团七连。1942年10月,团参谋处主任王郁亭、
副连长董玉甫、 副指导员郑丕法率七连进入利津南部地区。1943年7月编为蒲台县三中队,对外称蒲利
滨边区武装工作队, 队长由蒲利滨工委书记阎川兼任,副队长袁成保,指导员纪刚。辖两个排、1个机
枪班、 1个手枪班、计50余人。不久发展到120多人,设3个排、1个机枪班、1个手枪排。主要在利津南
部地区,(南宋、北宋、店子等乡) 及蒲台、滨县的边区开辟抗日根据地。1944年8月利津解放,该队撤
离。
沾利滨武装大队 其前身是八路军清河军区直属团四营十一连。 1942年8月,该团四营教导员刘竹溪
率十一连及营部人员近百人,进入沾利滨地区。1943年1月组建沾利滨武装大队,大队长刘竹溪兼政委,
副大队长王风阶, 政治协理员赵修德,特派员王道生。辖3个中队,初建时全队150余人,后发展到600
余人。活动在利西(今利津明集、前刘两乡和店子、盐窝、大赵等部分村庄)、沾南、滨北、滨东地区,
发动群众抗日,发展地方武装,寻机歼灭敌人,开辟抗日根据地。1944年9月,改编为滨县独立营。
垦利独立营 1943年5月6日,垦区大队改编为垦利独立营,营长朱志明(后为张伯令),政委由垦利县
委书记王林兼任,副营长张孝屏,协理员由子真,特派员王道生。下设3个连,计300余人。该营主要活
动在利津二、三、四区的敌占区和游击区,打击日伪,发动群众抗日,镇压反动势力,发展地方武装,
保卫清河军区后方垦区抗日根据地。
清河军区直属团武工队 1943年8月组建。 由原清河军区直属团侦察队长高洪俊任武工队长,魏左圣
任副队长,团政治处干部股长刘惠芳任指导员,武工队员20余人。活动在利津二区、三区和城区的敌占
区、游击区,打击敌人,瓦解伪军,建立情报站和农村抗日民主政权。1944年夏撤离。
渤海军区敌工部武工队 1944年1月组建, 队长孙涛,队员20余人。活动在利津城西部农村,侦察敌
情,打击日伪顽势力,教育争取伪属,瓦解敌军,团结教育上层绅士,改造乡村伪政权。利津解放,武
工队撤出。
渤海军区司令部、政治部 1944年11月下旬,渤海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及其所属直属团、特务营、骑
兵大队和耀南剧团1500余人移驻利津二区大宁海、小宁海、东张、西张、巴家集一带农村。司令部驻大
宁海,政治部驻小宁海。部队进行军训,开展大练兵,迎接大反攻。1945年2月上旬移防博兴县。
两广纵队教导支队 其前身是东江纵队。 1947年4月下旬,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华东军政大学教导
团团长邬强率部进驻利津县。 5月,以东江纵队部队为骨干,吸收参加过莱芜、津南战役的两广籍解放
战士1000余人和渤海地区新参军战士1100余人,组建成两广纵队教导支队。支队长曾生兼政委,副支队
长邬强, 副政委陈达民兼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团,计3000余人,隶属华东军区。一、二团驻利津,三
团驻滨县。支队领导机关及一、二团,始驻利津县城和刘家夹河一带农村,后移防东堤区。两广纵队教
导支队驻利津期间, 除进行军训外,还参加了土改、复查、治黄修堤及其他群众工作。1947年7月开往
南麻、临朐一带参加内线作战。
渤海军区警卫团 1949年秋进驻利津县,团长姜文山,政委赵修德,副团长陈钟,副政委吕洪儒,辖
4个营、1个特务连,共1500余人。团部及特务连驻台子庄、陈家庄等村。以垦利县的孤岛荒洼作为生产
基地开荒生产。至1951年10月撤离。
济南军区公安军边防五十二团 1956年3月在利津陈家庄组建。 全团500余人,团长隋树仁,政委王
公乾,副团长常秉青。团部领导机关及所属机动连、通讯排共160余人,驻防陈家庄。其余连队驻沾化、
无棣等县。主要任务是进行边防巡逻,保卫沿海地区。1957年4月该团建制撤销。
山东省公安军边防五十团 (后改称济南军区边防一团) 1957年7月20日由烟台地区迁驻利津县。全
团2500余人,团长罗明远,政委李树标,副团长刘文瑞,副政委李风翔。团部及通讯连、教导队驻防陈
家庄、韩家垣子等村,一营骑兵连和二营八连驻防汀河、老爷庙,其余连队驻沾化、寿光等县。其任务
是保卫边防, 维护社会治安。1959年10月,团部及通讯连、教导队移防北镇。 1961年7月,驻防汀河
的骑兵连迁驻小营。1964年秋,驻防老爷庙的二营八连撤离。
惠民军分区独立营 该营所属1个连百余人,于1967年3月奉命来利津县参加“文化大革命”,月余撤
离。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六军七十七师炮兵团 该团所属炮兵营百余人,于1967年秋由营长金良善带领奉
命进驻利津城,实行三支(支工、支农、支左)、两军(军管、军训)。翌年春撤离。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六军七十七师三十一团 参谋长翟兆显带领机关干部20余人,于1969年春来利津
县“支左”。1971年调离。
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6082、4788部队 该部于1969年2月同时派遣两个工兵连200余人,组成爆破
队,来利津县参加黄河防汛,爆破冰凌。历时10余日返回。
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二团 该团于1971年1月在傅窝乡东部地区一千二村一带组建,辖3个营、17个
连,共1200余人,团长阎福锡,政委倪增印。1974年底撤销兵团建制,恢复渤海农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5521部队 该部百余人于1975年9月奉命来利津县参加黄河防汛。 历时半月
余撤回。

编制 民国26年(1937年) 12月20日,日本侵略军自沧县派遣1个大队约500余人,配有坦克4辆,汽车
36部, 侵占了利津县城。驻守10余日撤走。行前,日军从天津调伪自治联军王振礼团150令人来利津驻
守。该团于1938年2月下旬被国民党地方游击队刘景良部歼灭。
民国28年(丑939年) 1月,日本侵略军上尉队长宗青率日军1个中队百余人二次侵占利津县城。当月27日
重建日伪政权。初组织日伪维持会,旋改称警察局,后又称警察所,下辖4系(警务、警法、保安、特务)
和4个警察分所, 1个派出所,共130余人。分别驻扎利津城、小街、东堤、陈家庄和店子街。同时设宪
兵队、 特务队、清乡队共50余人。日军侵占利津时期,配1个中队的兵力,由宗青、奥村两个中队轮流
驻防。 编制为: 中队下设3个分队、9个小队,约百余人。另配电话员、司机、翻译、勤务各1人。武
器有轻机枪9挺,掷弹筒9支,步枪60余支。日军除留32人常驻县城外,其余配合伪警备队分布于陈家庄、
盐窝、东堤、店子等据点。
民国28年(1939年) 2月, 日军在利津县城成立保卫团,由伪县长徐秉谦兼任团长,徐定邦任副团长。
初设1个小队3个班,共32人。后又扩充两个小队,计60余人。民国29年(1940年) 4月,保卫团改称县警
备大队, 伪县长赵吉甫兼任大队长,—厂辖两个中队,190余人。不久门军以盐窝、店子、东堤为重点
村,每村派伪军30余人驻防,并开始安设据点。民国30年(1941年) 又扩建4个中队,至此,伪县警备大
队共6个中队,540余人。配备步枪480余支,短枪2 7支。伪县警备队扩编后,一中队驻店子街,二中队
驻东堤,三中队驻盐窝,四、五两个中队驻利津城,六中队驻陈家庄。民国32年(1943年) 9月23日,日
军调伪华北绥靖军第八集团军第二十七团驻防利津县,团长苏冀南,副团长庞洪兴,日军顾问官竹田大
尉。下设3个营、1个直属机枪连、1个炮连和1个通讯队,共1200余人。配有轻重机枪29挺,迫击炮两门,
步枪740余支。 团部及三营七、八、九连、团直机枪连、炮连、通讯队驻守利津城。二营四、六连驻盐
窝据点,五连驻崔家庄据点,一营一、二连驻蒲台县许家据点,三连驻官庄据点,以后不断轮番调换防
地。驻利津县的日伪军,在1944年8月解放利津城战役中全部被歼。
设防 1939年工月, 日军第二次侵占利津县城后,即抓丁派夫修筑据点。修建嘹望岗楼1座,城墙上
端架有铁丝网, 在日军中队部驻地修筑地堡1处,外围设有铁丝网。至1941年,日军在县城、店子、侯
王庄、 东堤、 盐窝、 陈家庄、小街安设7处据点,并抓丁派夫挖掘自盐窝至利国20余华里的封锁沟。
t943年1月,日军击溃国民党保安七团张家麟部后,又在利津河东二区崔家庄、宋家庄、官庄安设据点。
并自西南部蒲台县的徐家至东北部的宁海,挖了一条长达40华里,宽5米、深2米的封锁沟。1942年日军
在五庄、罗家安设临时据点,旋被八路军清河军区直属团除掉。1943年11月,日军还在利津城东关外建
临时—电机场1处。
利津土匪武装
据民国24年《利津县续志》记载:“民国初年,岁年歉收,利津北洼始有土匪劫掠之案”。利津地处滨
海,北部和东北部幅员辽阔,芦苇茂盛,土匪时常出没。尤其是县城东北原利津四区一带,匪患更为猖
獗,土匪常结伙数十人甚至数百人,占据一个村庄多日,人民受害甚重。官兵进剿时,土匪转移遁去,
潜伏北洼芦苇深处,掘壕打棚聚居其中,使官兵无法寻捕,又加官兵多通土匪,官兵未到,土匪先知,
匪患频仍,年复一年。
民国5年(1916年) ,利津匪首卞杰三等,聚匪300余人,活动在陈家庄至罗家一带,祸害群众。至民国8
年(1919年)卞匪落网,匪徒溃散。后匪首李四等继起,纠合土匪数百人,横行三年。民国12年(1923年)
至民国15年(1926年) ,利津又有匪首张秀川、裴风伍、李子文等纠集匪徒500余人,扰害百姓。后经剿
除,土匪有所收敛。民国16年(1927年),以“二大头”孙振友、“八千岁”刘国贞、“先生老三”张和
源、 “先生老四” 徐国栋为首的四股土匪势力兴起, 号称“四大团”,始有匪徒200余人,后发展到
1000多人。 主要在利津三区、 四区和沿海一带地区,为非作歹,祸害人民,制造了“血洗左家庄”、
“火烧十六户”、“扒毁民坝黄河决口”等惨案。在匪患迭起、活动猖獗、人民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有
些村庄成立“红枪会”、“九宫道”、“铁板会”等迷信组织予以抵御。利津城经常关闭城门,数日不
敢开城。城里商户在商会组织下成立商团进行防范。
民国17年(1928年),北伐军到后,进行剿匪,社会稍安。民国19年(1930年),韩复榘主鲁后,采用“剿
灭”和“招安”两种手段灭匪,先是招安了土匪“四大团”。后因土匪恶姓不改,拒行政令,韩复榘又
派20师59旅118团,剿除了“四大团”。至此利津匪患始平。
民国23年(1934年) 7月,沾化、利津匪首王功臣、李子文、任富贵等聚匪百余人,在利津西北部海面,
武装劫持了英商太古洋行“顺天轮”船1艘,制造了震惊中外的“顺天轮”事件。民国26年(1937年) ,
潜伏在垦区灾民中的土匪和赵明远、刘耀亭的残部又复为害。以徐杰臣、高庆元和丁廷杰为首的土匪数
股, 在四区一带抢劫, 后打败占据陈家庄的匪首薛纯一—伙,在陈家庄焚烧民房数处,驻扎10余日。
1938年初,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华北第一路游击司令刘景良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