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军、支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8&rec=150&run=13

第一节 支前工作

1941年秋利津县境东北部抗日根据地人民,在垦区建设委员会(后改称垦区行政委员会)领导下,开展
支前活动,支援抗日战争。1942年2月至1943年4月,垦区妇救会,组织动员根据地农村广大妇女和姊妹
团,帮助八路军清河军区供给处被服厂做军衣、军被、鞋袜,支援抗日部队。并为参战回后方休整的战
士、伤病员煮鸡蛋、蒸馍、缝洗衣服。
1944年解放利津城战斗中有1000多名民兵参加战斗。
1945年全县妇女捐献鞋袜12289双。 全县人民捐献粮食451570公斤,款215705元(北海币),支援抗日
战争。
解放后, 于1946年秋成立利津县支前指挥部,领导全县人民支援解放战争,全年支差99500个,支援邹
平、 济阳、德州战斗的轮战营担架队500人;群众自动劳军22次,捐款904645元(北海币),商民劳军
物资折款55万元(北海币)。全县妇女捐献鞋袜5万双。
1947年全年支差2656217个。支援泰安、孟良崮等战役,出担架队951人。
1948年1月—10月,支援昌潍战役出担架80付,467人,折工23817个;胶济西线战役出担架80付,467人,
折工19147个; 鲁西南战役出工6个月,人工数不详;济南战役出担架168付840人,折工2102480个;其
他支前任务出担架1227付, 5312人; 支前大车1826辆, 小车409辆。 群众捐款6738600元,商会捐款
232000元(北海币)。全年上交粮130万公斤。
1949年5月—6月份,后方转运,用民工806人,大车212辆,牲口472匹。
在解放战争中,儿童团、姊妹团订立支前公约,站岗放哨。妇救会组织妇女做军衣、军鞋支援前线。全
县青壮年踊跃参军,出现了很多母送子,妻送郎、参军上战场的模范事迹。

第二节 拥军活动

1941年垦区抗日民主政府从各方面对烈军属优先照顾。春节期间,各级党政领导人向烈军属进行慰问。
各基层组织,给烈军属帖春联,送光荣灯,挂光荣匾。1944年利津解放后,县抗日民主政府沿袭这一优
良传统,每逢春节向烈军属制发光荣牌,上写“光荣人家”或“光荣”字样,并常年挂在烈军属的门口。
建国后,每年“八一”建军节,县党政领导机关在县城召开慰问大会,组织联欢活动;邀请部队负责人
进行座谈,征求意见,改进工作。每年元旦、春节,县党政群团机关联合向烈军属印发慰问信,致以节
日祝贺。县党政负责人带慰问团到部队驻地进行慰问。各乡镇也在节日开展各种拥军活动,发动群众修
订拥军优属公约,检查落实拥军优属措施,各级妇联、共青团组织,发动妇女和青少年,为烈军属和残
废军人挑水、打扫住房和洗衣服。
在拥军优属活动中涌现出一批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和个人。从1957年—1985年全县共召开表彰先进代表会
13次。其中1956年、1958年、1963年、1976年、1983年均评选出了出席山东省优抚代表会议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