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8&rec=131&run=13

第一节 党在利津的早期活动

民国16年(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在白色恐怖时期,利津县城关镇庄科村李竹如加入中国
共产党,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后,他由济南返回家乡,联合国民党员中的进步人士赵旭芝、冯纪
龙等组建“国民党利津县临时县党部”,以合法的身份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团结一批进步青年,
组织街头讲演,宣传抗日救国;张贴“打倒土豪劣绅”、“打倒封建地主,取消苛捐杂税”的标语。当
年7月, 国民党反动势力伸展到利津,李竹如被列为缉捕之首。他在乡亲的掩护下,脱险出走,离开利
津。不久赴南京考取中央大学。
民国21年(1932年)8月,利津县十六户村李毓祯在济南育英中学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11月转党。
1933年2月27日,因叛徒告密他被捕入狱。1937年9月在南京监狱获释返回家乡。是年冬,原国民党山东
第五区少校副官刘景良在利津北部台子庄、陈家庄一带发动抗日,李毓祯为组织发展党的武装力量,在
台子庄参加刘的部队,不久被刘景良任命为政训处长。李毓祯按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刘景
良部做了大量的工作。 1938年6月,因刘景良反倾向增长,形势恶化,李毓祯被迫脱险出走,奔赴冀鲁
边区参加了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抗日先遣队曾国华支队。

第二节 垦区工委和三边工委

垦区工委 1941年8月, 中共清河区党委在利津县境东北部八大组(今垦利县永安镇)建立垦区党的工
作委员会(简称垦区工委),李明村任书记,张浩任组织部长,宋鲁源任宣传部长,工委委员王明久兼
工委机关党支部书记。同时,建立垦区抗日救国群众团体。垦区工委始辖一、二、三区,后随着形势的
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逐步增至5个区,至1942年冬发展为7个区。各区均建立区委,设组织科、宣
传科,配科长各1人。1942年4月,垦区工委书记李明村病离,由于廉东代理工委书记。垦区工委及所属
区委建立后,发动群众开展各种抗日民主活动,积极发展党员,逐步建立农村基层组织,扩大抗日根据
地。1942年6月垦区工委改建为垦利县委。1943年1月,驻扎在利津二区的国民党保安七团张家麟部被日
军击溃,中共垦利县委派宣传部长向旭、敌工部长李明村带领部分干部,在清河军区直属团二营一部和
垦区大队1个连的配合下进入利二区, 开展地方工作。同年夏,中共垦利县委又派向旭和垦利独立营协
理员有由子真带领武工队进入利三区,开展敌占区工作。1943年春至1944年初,先后建立了两个区委。
利二区区委由李明村任书记,利三区 1区委由王允文任书记。
三边工委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时期,日军在敌占区推行“强化治安”运动,反复进行“清乡”,
实行伪化,对抗日根据地频繁进行“扫荡”抢掠,实行“三光”政策。并派出日伪军在抗日根据地边沿
地区进行袭击骚扰,增设日伪军据点,蚕食抗日根据地。为粉碎敌人的阴谋计划,中共清河区党委、清
河军区和清河行署遵照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关于开展边缘区斗争的指示,贯彻“敌进我进”的方针,在
沾化、 利津、 滨县、蒲台四县的边区根据地和敌占区开辟工作,先后建立了中共沾(化)利(津)滨
(县)工作委员会和蒲(台)利(津)滨(县)工作委员会。
沾利滨工委: 1942年8月,清河行署武装科长李杰带领一个工作团10余人,清河军区直属团四营教导
员刘竹溪带领一个主力连队60余人进入“沾利滨”三边地区,开展敌后抗日斗争。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
工作,在这一地区开辟近百个村,建立了基点村、基点户,开始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培养抗日积极分子,
发展壮大地方武装,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为这一地区抗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43年1月
建立中共沾利滨工作委员会,书记王墨林、委员李杰(沾利滨三边联防办事处主任)、刘竹溪(沾利滨
武装大队队长兼政委),后又增设工委委员张新田、郝晋卿、郭景涛。1943年初,工委始辖沾南、利西、
滨东3个区委, 后增设滨北、滨南为5个区委。利西区区委书记崔辉武。1944年9月建立中共利津县委,
利西区委划归利津县委领导,中共“沾利滨”工委撤销。
蒲利滨工委:1942年11月,建立中共蒲利滨工作委员会,书记阎川,副书记崔大田,委员王振平、王友
琴、王郁亭、徐敬芝。至1943年又先后增补工委委员纪刚、袁承宝、孙涛。1943年12月阎川调离,由崔
大田代理工委书记。 1944年5月,中共“蒲利滨”工委撤销。在利津南部地区建立区委,归蒲台县委领
导。 区委书记由蒲台县委委员崔大田兼任, 区委委员朱焕忠(区长)、崔书田(区农救会主任)。至
1944年9月建立中共利津县委,利南区委改为利津一区区委,归利津县委领导。区委书记王旭晨。

第三节 中共利津县委

1944年9月, 遵照中共渤海区党委指示,建立中共利津县委委员会,由中共渤海区四地委副书记李文主
持, 在利津三区西坡村召开会议,并宣布县委成员及县群众团体负责人名单。县委由5人组成,书记王
林,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王节亭,其他成员有宣传部部长崔大田、独立营营长张伯令、公安局局长王梅亭。
不久,县各救会主任邢钧被增补为县委委员。县委设组织部、宣传部、民运部和秘书室,下辖6个区委,
隶属中共渤海区四地委。 1945年8月,县委书记王林调离,由王节亭接任县委书记,张雨村任副书记兼
组织部长。
县委建立初,驻西坡、蒋家庄、韩大庄等农村,1945年春迁至县城。是年,中共利津县委领导全县人民
开展“反奸反霸”、“减租减息”和大参军运动。多次举办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团体积极分子训练班。
组织县区党员干部进行整风学习。经过各项政治运动和实际工作的考验,加强了农村党组织的建设工作。
至1945年底,全县已建立党支部39个,党小组104个,发展党员477人。
1946年8月, 中共利津县委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在全县开展了土地改革
运动。1947年2月,县委书记王节亭病逝,由县委副书记张雨村代理县委书记。5月,向旭任中共利津县
委书记,张雨村任副书记。7月,中共利津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开展土改复查运动。经过4个多月工作,彻
底摧毁了封建势力的统治,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是年冬,县委组织领导县区机关党员干部开
展以三查(查阶级、 查工作、 查斗志)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为内容的整风运动。
1948年2月,县委书记向旭调离 ,张雨村代理县委书记,魏俊哲、邢钧任副书记。1949年春,中共利津
县委遵照渤海取党委的部署, 组织全县130多名党政干部,由县委副书记魏俊哲带领,随军渡江南下,
赴浙江温州地区开辟新解放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利津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开展土地改革、土地复查运
动, 参军支前和“反蒋治黄”运动,巩固了人民政权,支援了解放战争。1949年7月,中共利津县委隶
属中共垦利地委。同年12月,中共利津县委召开全县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嗣后,党的组织和活动陆续
公开。1950年,中共利津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开展了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结束土改工作。从1951年秋,
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开展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整顿工作。整党工作由
点及面,分期分批进行,按照共产党员标准八项条件,对党员进行登记、审查和处理。1953年冬至1956
年,贯彻当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互助合作运动蓬勃发展,全县完成了对农村、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转变,开始转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
1955年4月,中共利津县委设立常务委员会,初设常委6人,第一书记王凤仁,第二书记姜芳萍,副书记
宋传伦。1956年3月,恳利县并入利津县。5月召开全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利津县委
员会, 选出委员25人,常务委员9人,设书记1人,副书记3人。后不久县委又设第一、第二、第三书记
及副书记。1958年1月,撤区并乡,中共利津县委直辖16个乡(镇)党委。同年9月全县人民公社化,县
委辖12个公社党委。1958年11月至1961年10月,利津并入沾化县,称中共沾化县委员会。1961年10月恢
复利津县建制,由李占元任中共利津县委书记,陈光桐、战继兴任副书记。1962年3月县委设立书记处,
童年11月撤销。
1962年,中共利津县委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一系列政策,逐步改变了三年困
难时期的局面,全县 经济形势明显好转,到1965年,全县经济呈现稳步发展的景象。1966年5月开始了
“文化大革命”,1967年3月,中共利津县委及各级党组织相继被“造反派”夺权。1969年9月,经中共
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批准,建立中共利津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作为县委恢复前
党的临时领导机构。 1971年3月召开全县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利津县委员会,其工作部门也先
后恢复。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后,中共利津县委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重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
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把党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领导全县人
民进行拨乱反正,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放宽
经济政策,有计划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平反冤假错案,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落实党的
知识分子政策。1980年9月8日至13日,召开全县第四次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利津县委员会。新
的县委按照中央规定的“差额选举”的办法进行选举,这是党内选举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1983年,中
共利津县委改属中共东营市委领导。1984年4月至7月,机构改革,县委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
战部、企业政治部、纪委、党校、党史办公室、政法委员会、老干部局、档案局、调研室。在机构改革
中,按照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标准,调整加强了各级党委领导班子。党委领导成
员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有了较大变化。 1985年4月全县第五届党代表大会选举的25名县委委员中,文
化程度大专以上的15人, 占60%,高中、中专5人,占20%,初中5人,占20%。年龄最大的48岁,最小的
30岁,平均年龄40.2岁。1985年5月,中共利津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开展整党工作。
首批进行整党的县直101个单位1031名党员。

第四节 党的历次代表会

1949年12月至1985年4月,中共利津县委员会先后召开四
次全县党代会议和五次党代大会。
中共利津县第一次党代会议:1949年12月6日至10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212人,列席代表
33人。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加强党的领导,改进领导方法,转变作风,增强团结,巩固发展胜利成果,恢
复战争创伤,推动各项工作前进。会议总结检查了中共利津县委前段工作,讨论制定《冬季生产救灾工
作计划决议草案》,并研究了在全县陆续公开基层党组织的活动。
中共利津县第二次党代会议:1950年12月23日至26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40人,列席代表
18人,代表全县1849名党员。会议是在基层党组织大部公开的基础上召开的。主要议程是总结县委前段
工作,检查党内组织状况及研究改善党的领导,讨论制定结束土地改革工作的方案。
中共利津县第三次党代会议: 1951年12月16日至20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172人,列席代
表8人, 代表全县1752名党员。会议是在结束土地改革工作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召开的,旨在进一步加强
党的领导,促进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会议传达贯彻了中央关于《目前时局问题的指示》和整党
工作,审议了中共利津县委前段工作总结报告,研究了冬季工作任务。
中共利津县第四次党代会议:1955年6月29日至7月5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319人,列席代
表58人,代表全县1853名党员。会议是在贯彻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以后,农业生产有较快发展,农业合
作化高潮即将到来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总结了县委前段工作,研究今后任务,讨论制定了《夏季工作
决议》和县委关于《加强党对工会工作领导的决议》。
中共利津县第一次党代大会:1956年5月26日至6月1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192人,列席代
表38人,代表全县3427名党员。会议是在全县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手工业实现合作化的形势
下召开的。其任务是审议前届县委的工作报告;讨论制定1956年—1967年全县农业生产发展规划;制定
和通过利津县1956年农业生产发展的决议;选举中共利津县委员会和中共利津县委监察委员会;选举出
席省第一次党代大会的代表。 会议选出中共利津县委员会委员25人,常务委员9人,书记李树荣,副书
记李树椿、 宋传伦、杨再文。选出中共利津县委监察委员会,委员7人,书记郑文来,副书记刘汝瑜。
选出杨岩、傅安邦、李树荣、谢桂兰(女)、战继兴为出席山东省第一次党代大会的正式代表,史昌杰
为候补代表。
中共利津县第二次党代大会:1963年9月20日至24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199人,列席代表
25人,代表全县4125名党员。会议的中心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
议》(草案),继续深入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县直机关“五反”运动;强调贯彻“阶级斗争、
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项伟大革命运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干部参加
集体生产劳动的决定;改善党的领导,转变作风,加强调查研究。会议总结检查县委两年来的工作,制
定和通过县党代大会决议, 选举中共利津县委员会。选出县委委员15人,常务委员8人,书记李占元,
副书记陈光桐、战继兴。选举出席省第二次党代大会的代表李新雨、李占元、商良珠,候补代表陈锡九。
中共利津县第三次党代大会: 1971年3月1日至3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655人,代表全县 4937
名党员。会议讨论审查了中共利津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的工作报告,选举出中共利津县第三届委
员会和出席省党代大会的代表。 选举中共利津县委委员26人,常务委员9人,书记宋传伦,副书记马登
强、翟兆显。
中共利津县第四次党代大会: 1980年9月8日至11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255人,代表全县9875
名党员。会议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提高党的战斗力,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
总结第三次党代大会以来的工作,清除“左倾“错误的影响,拨乱反正;讨论制定全县发展国民经济的
长远规划;选举中共利津县委员会和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会议选出中共利津县委正式委员23人,候补
委员4人,县委常务委员11人。书记李吉祥,副书记郭洪涛 、扈兆泉、刘杏元。选出县委纪律检查委员
会委员9人。选举李吉祥、杨志良为出席省党代大会的正式代表,綦景美(女)为候补委员。
中共利津县第五次党代大会:1985年4月22日至25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237人,候补代表
23人,列席代表50人。会议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和全省第四次党
代大会精神,总结过去四年来工作的经验教训,讨论确定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健全和改善党的
县极领导机构,动员和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进取,锐意改革,全面开创
利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大会审查讨论了中共利津县第四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县委纪律检查
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中共利津县第五届委员会和县纪律检查委员会。选出县委正式委员25人,候补委
员3人,常务委员8人,县委书记刘存吉,副书记张振志、阎鹏山、杨志良。选出县纪委委员13人,常委
5人。

第五节 党的基层组织

1941年8月, 中共垦区工委和各区区委建立后,开始在工作基础较好的农村培养积极分子,秘密发展党
的组织。 1941年冬,在清河、前关、汪二河、卜家庙子等村发展党员。1942年3月,在清河村建立利津
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由杨友志任支部书记,张华荣任组织委员,张训武任宣传委员。同年夏,前关、
卜家庙子、汪二河等村相继建立党支部。与此同时,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旅七团也派员在利津农村组建地
方武装,在三区毕家嘴村发展郭学勤等人为党员。1942年下半年至1943年,中共四区区委又在段家、王
家庄、韩家垣子等村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
1942年5月, 利西区中望参早年在沾化县入党的张兆义,以行医作掩护,在马镇广和西望参秘密发展苟
仲甫、马文祥、王兰斋、马廷秀等6人为中共党员,建立党支部。1943年2月,中共利西区委在北张村和
车王庄(今沾化县)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北张村党支书崔东光、车王党支书郭希坤。1943年至1944
年初,利西区委先后在田家、郑家、小望参、小赵家等村发展党员,建立了党的个别关系。
1943年初至1944年上半年,中共利二区、三区和利南区委,在敌占区和游击区建立基点村、基点户,培
养抗日积极分子,建立地下情报站,秘密发展党的基层组织。此间,在单家、小巴家、西里八庄等村建
立党支部。
解放后,1944年10月,利津县建立6个区委。年底全县建立14个党支部,35个党小组,发展党员161人。
1945年抗战胜利前后,利津人民在中共利津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奸
反霸”、“减租减息”和大参军运动,运动中涌现出大批积极分子。县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等抗日
群众团体也纷纷组织举办训练班, 培养农村骨干。是年底全县已发展党员477人,建立党支部39个,党
小组104个。
1946年—1947年,经过土地改革、参军支前等运动的考验和锻炼,农村中涌现出大批积极分子,到1947
年底,全县已发展到1927名党员,建立党支部149个。
1949年以后, 党的基层组织陆续公开, 1952年,全县设6个区委,54个乡总支,181个党支部,有党员
2020人。1951年秋至1955年春,中共利津县委对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分期分批进行整顿,在对党员进行
共产主义和共产党员标准教育的基础上,按照党员标准八项条件进行党员登记、审查和处理。同时发展
了一批新党员。 1956年3月,垦利县并入利津县,区划变动,全县设6区1镇。各区、镇建立党委。1958
年1月撤区并乡,全县设16个乡镇党委。是年9月“人民公社”化,全县设12个公社党委。同年11月利津
并入沾化县。1961年10月,恢复利津县建制,全县设11个公社党委、1个工委(明集)和县直机关党委。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级党的组织被“夺权”,党的基层组织活动中断。1969年经过整党重
新进行党员登记,陆续恢复党的组织生活。全县18处人民公社普遍建立了中共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
1971年, 恢复人民公社党的委员会。1984年8月,农村体制改革,建立乡镇,取消人民公社名称。全县
设17个乡镇党委。是年全县有15个党组,19个基层党委,5个总支,768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0382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全县党的基层组织中开展评选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的活动。
评选工作自下而上开展,每年评选一次。评选出的乡镇级、县级和市级先进党支部与优秀共产党员分别
由乡镇党委、县委和市委予以表彰。1983年全县评出县级先进党支部22个,优秀共产党员32人;1984年
全县评出县级先进党支部36个,优秀共产党员56人,市级先进党支部4个,优秀共产党员6人;1985年全
县评出县级先进党支部35个,优秀共产党员39人,市级先进党支部7个,优秀共产党员6人。随着党的知
识分子政策的贯彻落实,各级党组织重视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从1980年9月利津县第四次党代大会,
到1985年全县共发展新党员342人,其中有知识分子党员119人。
第六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
组织沿革 1950年9月建立中共利津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 县委书记林光兼任书记,蒋述贤任副书记。
1956年3月, 中共利津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改称县委监察委员会。“文化大革命”中,党的纪律检查机
构被撤销。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至1978年底,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由县委组织部办理。
1979年1月恢复中共利津县纪律检查委员会。1980年9月,中共利津县委召开全县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
会后召开第一次县委全委会, 选举产生了由9人组成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扈兆泉任书记,王锡田、张殿
兴任副书记。县委纪委设三组一室(纪律检查组、案件审理组、信访组、办公室)。各公社党委都配有
专职纪检委员, 县直机关各局的部分党组、总支和支部,也配有专职或兼职的纪检委员。1984年5月根
据中办(1984)33号文件精神,中共利津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改称中共利津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作为党
的独立的纪律检查工作部门。 1985年4月,中共利津县委召开全县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
共利津县纪律检查委员会,选出委员13人。党代会后,县纪委举行第一次全委会议,选出县纪委常务委
员5人, 书记马迎奎,副书记王惠民、刘汝彬。县纪委设纪律检查科、案件审理科、信访科和办公室。
各乡镇党委和县直各党组、总支、支部都配备专职或兼职纪检委员。
纪检工作 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党规党法,整顿党风,保证党的方针、
路线、政策的贯彻执行,并同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进行斗争。自1950年建立中共利津县委纪律检查委员
会至1956年,历经抗美援朝、结束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整党、统购统销、合
作化等运动。运动过程中,查处了一些贪污盗窃、蜕化变质、丧失立场、违法乱纪案件,对犯错误的党
员给予党的纪律处分,以维护党规党法,纯洁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1957年整风“反右”和1959
年“反右倾”、“拔白旗”、“反瞒产私分”运动,错误地处理了一批党员干部。1962年,县委监委对
受批判和被错误处理的党员干部予以甄别平反,但尚不彻底。1963年—1965年面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阶级斗争扩大化,伤害了一批党员干部。“文化大革命”中,大批党员干部受到迫害和错误处理,党的
监察机构和纪律检查工作被取消。 1979年1月恢复县委纪律检查机构后,纪委会同有关部门,本着实事
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平反冤假错案,复议和解决历史遗留案件,为端正党风严肃党纪作了大量工作。
自1979年以来, 共审议冤假错案1252起,其中属于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审查处理的脱产干部案件361
起;受审查处理的职工案件178起;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审查处理的农村党员干部案件727起;有申诉的脱
产干部历史案件52起。对于在1959年“反右倾”斗争中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和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
人员,以及1964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和“文化大革命”运动中被立案审查的人员全部进行了复议,并
按照“全错全纠,部分错部分纠,不错不纠”的原则,复议纠正,实事求是地作了处理。
1980年,县委纪委检查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贯彻执行情况。1982年,全县开展了打击经
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的斗争。 斗争中纪委会同有关单位查处了5起重大经济犯罪案件,严肃处理了经济
犯罪的党员干部。同时,对其他违犯党纪的党员干部进行了适当处理。1983年—1985年,着重进行党性、
党风和党的纪律教育,进一步端正党风。

第七节 党的统一战线

建国前的统战 1941年9月,中共清河区党委和清河行政主任公署,邀请居住八大组东五村的上层绅士、
国民党退伍军官刘翰卿任垦区建设委员会主任, 由垦区工委书记李明村任副主任。9月下旬,垦区建设
委员会发布《劝绿林兄弟》布告,教育劝告分布在垦区的土匪、海盗及为非作歹的国民党游击队散兵游
勇改邪归正,弃暗投明,使部分人员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
1941年冬,清河区国民党抗敌同志协会设置“滨、利、垦、沾抗敌同志协会办事处”,来利津县做统战
工作。团结国民党保安七团张家麟部共同抗日。年底,抗协代表杨少心同保安七团代表薛义亭(七团二
营营长)在垦区双河镇协商,双方达成协议:一致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互不侵犯;赞成共产党和抗
日民主政权在垦区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1942年1月,建立垦区参议会,选举刘翰卿任参议长,进步小学教师刘慈甫任副参议长。4月垦区选举产
生行政委员会,起义军官王雪亭任主任。当时,垦区行政委员会委员、各科科长及各区抗日民主政府区
长,亦有适当数量的党外进步人士、开明士绅。1942年在利津县东北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各区、村民主
政权,普遍实行了“三三制”,即在政权机构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党外进步人士占三分之一,中间
派占三分之一。
1942年夏至1944年初,中共垦利县委、沾利滨工委、蒲利滨工委极其地方武装和八路军清河军区各部的
武装工作队,以四面包围之势进入利津敌占区,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改造乡村伪政权,建立抗日两面
政权,发展地方武装,开辟敌占区工作。在极其艰苦复杂的抗日斗争中,深入利津敌占区的党政军工作
人员,遵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争取一切可以团结争取的力量,共同抗日。中共垦利县委
书记王林、宣传部长向旭、敌工部长李明村、垦利独立营政治协理员由子真等,先后带领干部和地方武
装深入利津敌占区的二区、三区和四区一带农村,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组织各种抗日活动,
团结争取一切抗日力量,创建敌占区抗日根据地。许多伪乡村长、地方绅士和伪军伪属在党的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由为敌所用变为抗日工作服务。他们中有不少人,掩护地下工作干部和部队,
为共产党八路军传递情报、侦察敌情、绘制日军据点军用地图,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沾利滨三边联防办事处主任李杰,化装成“铁板会”大师兄,深入到利西区农村的“铁
板会”组织中,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常以卖书笔为掩护,走乡串校,接触教育文化界中的人士,宣
传党的政策,发展抗日力量。1943年中共蒲利滨工委副书记崔大田化装进入单家村,对利津南部地区影
响较大的单家村“铁板会”进行工作,争取“铁板会”,大师兄宋希斋、小师兄单国栋站到抗日方面。
1944年2月, 渤海军区敌工部武工队长孙涛率刘希堂、程松林等10余名队员,在利津城西贵李村多次召
集利一区伪乡镇保长开会,以交朋友的方式进行团结抗日的教育;有不少人为抗日救国做了些有益的工
作。
利津解放不久, 中共利津县委、县政府在城东关召集全县文化界200多名知名人士开会,宣传抗日形势
和任务,宣传共产党的革命宗旨;揭露国民党政府和日伪的欺骗宣传,密切了党和各阶层人士的联系,
扩大了党的统一战线。
为了团结全县工商业者,发展利津工商业,党和人民政府重新建立商会组织。1948年将商会改建为利津
工商业联合会,使之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工商业者的纽带。利津县城商业界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
成立献金动员委员会,全城商民献金二百多万元(北海币),支援解放战争。
建国后的统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委、县政府重视团结党外人士。历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人
民代表大会中,都有适当比例的党外人士参加。政府科局领导干部及教育、文化、卫生等工作单位中,
均有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县内知名民主人士张鹤亭、张竹林、刘风英、李家骐等,为党的统一战线
做了颇有成效的工作。1953年,中共利津县委对各界民主人士进行鉴定工作,对县工商联合会委员进行
了充实调整。
1957年反“右派”,使统战工作受到影响。十年“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党的统战工作。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统战工作得到加强,统战政策得到落实。1980年建立县委统战部后,党的统战
工作逐步出现了新的局面。统战部会同有关单位认真落实统战方面的政策。对错划的95名右派全部改正;
对88名错划右派的改正结论中的遗留问题全部解决;对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停发扣发工资的10人全部
补发了工资。对44名统战对象,改正原处理意见,重新安排了工作,办理离退休的32人,发丧葬抚恤费
的8人。 对于因错案受株连家属子女办理农转非的7人。对3名台属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挤占的房屋查
抄的财物全部退还。对市县政协委员中的政策全部落实。为18名原国民党起义有成投诚人员确定了身份,
颁发了证书,并为其中3人落实了政策。他们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
1980年以来,县委统战部围绕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总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
海外侨胞的统一战线工作。通过“三胞”眷属及与台湾有直接间接关系的各界人士,向海外宣传“一国
两制”的科学构想和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介绍大陆的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成就,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
情。全县去台人员共165人,他们在大陆的亲属170多户,港胞18户。移居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
亚、 西德、越南、南朝鲜等国的侨胞14户。19 85年已有55人同侨胞建立了信汇联系。另外自1980年—
1985年港胞及旅美华侨来利津探亲的2人,港胞及去台人员的大陆亲属赴香港会面探亲的3人。

第八节 党 校

中共利津县委党校的前身是县学, 建立于1949年3月。县学设立前,党员干部的培训工作由县各救会和
县委宣传部负责。 1944年冬至1945年, 县各救会多次举办农村抗日群众团体负责人训练班。1946年至
1949年春,由县委宣传部负责培训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积极分子。建国前后一段时期,经过县学培训,
向县区党政机关和其他单位输送了一大批干部。1956年县学改称党训班,1961年更名党校,由县委书记
兼任党校校长。“文化大革命”中,党校的正常训练工作一度被迫停止,党校干部被调出。1970年恢复
党校工作。1977年后,党校训练工作日趋正常。1984年县委党校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实现教育正规化的
指示,进一步改变了办学条件。1985年由原来单一的短期培训班发展为二年制的中专培训班,电大班和
短期培训三种形式。到下半年,干部中专培训班招学员48人,干部专修科电大班招学员25人。党校教职
工由9人增加到29人,其中任课人员由4人增加到13人。基本实现了由短期轮训为主向正规化培训为主的
转折,开创了党校教育的新局面。
近40年来,党校遵照县委的部署,联系各个时期的实际,采用短期培训的形式,经常不断地对广大党员
干部进行形势、任务、方针、路线、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1985年,共
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90余期,培训农村基层领导骨干及其他业务系统的党员干部125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