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8&rec=125&run=13

第一节 建筑

旧城建筑
城垣:金代建县城,城垣初为土筑,屡修屡毁。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易土为砖,并重修城垣和城
楼。清末到民国年间,城垣失修。抗日战争时期,又遭破坏。解放后,城垣南北两面改建成公路,东西
两面被居民建房占用。
衙署:俗称“县衙门”,在城内西街路北,建于金代。明清两代,曾几次修茸,建有大堂、二堂、三堂、
书厅、班房、监狱、仓廒、马厩,全为砖木结构的青瓦平房。民国17年(1928年),在衙前增修“中山
亭” 。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利津城后,衙署被日军队部占驻。1944年8月解放利津时,县署房舍大部
被炮火摧毁。
楼阁: 魁星楼,位于文庙东南隅,三眼井街北侧,元代建成。方型底座,边长6米,高5米,楼高6米,
砖木结构,上层有魁星塑像,悬“文光射斗”横匾,下层为祭拜之处。1946年拆毁。
文昌阁:在县城东南角,建于清乾隆年间。方型底座,边长8米,高8米,33层阶梯,上为阁,砖木结构,
阁高8米,6棱柱形,上层有文昌塑像,悬“文昌帝君”横匾,下层为祭拜之处。登阁远眺,可以总览全
城。1944年8月拆毁。
东津书院:位于西南街北首,建于清乾隆年间,主要建筑有讲堂、东西号舍、后堂、东西厢房和大门。
解放后充作仓库,1972年改建为职工宿舍。
庙宇:城内较大的庙宇,有文庙、城隍庙、大寺庙、关公三像庙、火神庙、观音庙、二郎庙等。庙宇建
筑,皆为专木结构小青瓦盖顶的平房,惟独文庙是用玻璃色瓦盖顶,盘龙图案,雄伟壮观。解放前后,
上述庙宇相继被拆。
居民住房:商号店铺和富裕大户,全是砖木结构的瓦房。普通居民则是砖基、坯墙、泥顶平房,建筑格
局大都为小“四合院”。
今城建筑
大礼堂:位于城内西街路北,1972年动工,1973年10月建成。建筑面积1588平方米,高14米,混合结构,
石棉瓦盖顶,设座位1704个,主席台面积120平方米。
中共利津县委办公楼:原址位于城内西街路北,全为石基砖木结构瓦房。1985年后,迁驻利一路东段路
南,新建楼房,楼分四层,混合结构,建筑面积2938.6平方米。
县政府办公大院:位于利一路东段路南,全为石基砖木结构瓦房,建筑面积8994平方米,1981年建成。
县政府、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和县属部分科、局、委、办在此院办公。
人武部机关用房:位于城内东街路北,砖木结构平瓦房,建筑面积2332平方米。
烈士亭:建在原“中山亭”的底座上,1945年建。亭高15米,分3层,上层有骑马战士塑像,上悬横匾,
书有“烈士亭”3个金色大字。1969年渤海湾地震时亭子倒塌,亭址改建为灯光球场。
烈士陵园:位于城西侧公路北,内有革命烈士纪念塔、李竹如烈士墓、烈士灵堂等建筑物。革命烈士纪
念塔,建于1972年,塔高18.75米,底座高3米,边长18米,混凝土结构。塔身南北两面刻有“革命烈士
纪念塔”7个金色大字,塔顶装有一颗红五星。李竹如烈士墓建于1985年4月,墓为长方形,混凝土结构,
南北长2米, 东西宽2米,高0.5米,墓前立有石碑,碑高1.05米宽1.7米,厚0.3米正面刻有“李竹如烈
士之墓”字样,背面刻有李竹如烈士生平。
县招待所大楼: 位于 门首路南。北楼建于1974年3月,2层65间,建筑面积1488平方米。东楼建于1979
年9月,上层为会议室,底层为餐厅,建筑面积1116平方米。
旅社大楼:位于津一路北段路西,1977年建成使用,3层108间,建筑面积2227平方米,混合结构。
人民银行大楼:位于大隅首东南角,1983年3月建成使用,2层36间,建筑面积535平方米,混合结构。
县医院大楼:位于北城路北侧,1983年5月建成使用,2层115间,建筑面积2071平方米,混合结构。
利津影院:位于利三路北侧,1978年筹建,1982年动工,1986年建成使用,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混合
结构,1274个座位。
居民住房:解放初期,城内共有民房3840间,其中土房3460间,人均居住面积5.5平方米。50—60年代,
多是土木结构平房,70年代后期,砖木结构瓦房增多,80年代多建混合结构的平瓦房,也有少量二层楼
房,1985年县城居民住房总面积380564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5.4平方米。

第二节 街 道

清代,城内街道主要为四条:东大街名进贤街,西大街名太平街,南大街名慕义街,北大街名永安街,
均土路。
民国年间, 城内大小街道理9条:由城东门至大隅首为东大街;由城东门迤北向西至小隅首为小东街;
由城西门至大隅首为西大街;由城西门迤南向东为书院街;由城南门至大隅首为南大街;由城南门东西
分道为小南街;由城北门至大与隅首为北大街;由城北门迤南至三叉股西折为小北街;由小隅首西行为
三眼井街;再向南折为庠门首,均土路。
建国后,城区向外发展,新修街道10条:1970年建成利二路,东起西关桥,西至三里河沟,长1500米,
宽24米,沥青路面;利三路,东起东津商场,西至三里河沟,长1250米,宽24米,沥青路面;津一路,
南起县府丁字路口,北至油区办公室驻地,长1750米,宽14米,沥青路面;西城路,在城区中部,北起
北城路, 南至南城路,长800米,宽12米,土路;津二路,南起利一路,北接利(津)富(国)路,长
1750米, 宽24米,沥青路面;利四路,东起津一路,西至津二路,长450米,宽24米,沥青路面。1982
年建成利一路,东与南城路相接,西至三里河沟,长1500米,宽24米,沥青路面。南城路,在城区东南
部, 东起黄河大堤,向西接利一路,长850米,宽14米,沥青路面。1983年建成北城路,东连北街向西
接津一路,长1200米,宽14米,教育局迤东为土路,西为沥青路;同年建成文化路,南起后北街,向北
穿过北城路至利津镇中学迤北,长750米,宽8米,土路。

第三节 供水、排水、供电

供水 县城居民用水,历来靠黄河和井水,1978年成立县自来水公司后,驻县城机关和城镇居民用上了
自来水,日供水量2500立方米。
排水 城内积水历来是顺从自然流势排入后北街的大仓湾,东街的大寺湾,东南街的二郎湾,西南街的
南城根湾,西街的衙门湾,总容水量10万立方米。1984年夏,始将西大街两侧改建为地下沟,其他街道,
仍是地上沟排水。
供电 县城电灯照明始自1946年10月,当时由驻城的北海银行渤海分行印钞厂,用柴油机带动发电机发
电,仅供主要路口路灯照明,1947年8月,印钞厂迁走,供电停止。1950年起,利用第一油棉厂的电源,
城内路灯复明,至1956年,仅能供20多个机关单位照明。1972年由淄博电厂滨一变电站输入35千伏高压
电源供县城用电。1985年城区已有10千伏高压配电线路4.25公里,机关和居民用电普及。

第四节 城区绿化

建国前,主要是群众自发零星植树,住户宅院有少量树木,街道两侧,概无树株。
建国后,每年春季,县府组织县直机关和各校师生开展植树活动,但由于管理不善,植的多,活的少。
1971年,县府拨款3000元购买树苗,开始在城内东西大街植树,至1985年,城内大街和水库四周,成活
的柳树、梧桐已达千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