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8&rec=11&run=13

第一节 县城
县城在利津镇,位于县境南部,东依黄河,西到三里庄和前刘乡的东魏村,南至利津镇的豆腐巷子,北到梁家庄子。建县以来城址向未迁移。
清康熙十二年《利津县新志》对县城有如下记载:“城周围七里十八步,筑土为之。有门楼四,东曰观澜、西曰朝京、南曰迎薰、北曰镇海。城初甚卑薄,明正德间县丞魏严昭增修,高一丈五尺,厚九尺。嘉、隆年间,河水泛滥,城屡坏。知县杨启芳、贾光大相继重修,高二丈,池深一丈二尺,阔一丈五尺。万历壬申,知县周大年修瓮城四、角楼四、敌楼二十座。自后屡修屡颓。”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知县程士范奉令重修县城,“易土以砖,并建城楼四座, 又于城东南铱作护城石泊岸一座, 长四十丈” 。 道光十六年(1836年) , 知县普恒重修城垣、 城楼。咸丰四年至宣统三年(1854年—1911年),曾3次修补城垣,民国15年(1926年)为最后一次修葺。
古城内,西北为县衙署所在,西南有东津书院,北有学署、文庙、仓廒、普济堂,东有洪济寺、白衣庵。还建有寺观庙坛10多处。主要街道4条,东为进贤街、西称太平街、南为慕义街、北称永安街。文庙南有桥梁一座,名云路桥。
古城建筑,清末严重失修。民国初期大部拆废。民国27年(1938年),日军侵占利津城后,城垣和其他建筑遭受严重破坏,到处废墟瓦砾。利津城解放后,于1946年,将废城墙拆除,砖石木料用于治黄防汛。此后,城墙废址逐渐改为路基和房基。
建国后,经过30多年建设,县城规模扩大了将近3倍。城区东西长2170米,南北宽1500米,总面积3.225平方公里。
城内主要街道,由原来的4条,扩建到10多条。拓宽和新建的街道有利一路、利二路、利三路、利四路、津一路、津二路、南城路。沥青路面,宽阔平整。
房舍建筑,明显改观。公用的砖瓦房正在被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所更替。居民区的土平房绝大多数改建为砖瓦房。1985年,城区内已建有楼房25幢、居民砖瓦房面积38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6.84平方米。电灯照明,自来水公司供水。
城内住有县直机关党、政、企事业单位92个,镇直机关单位12个,工厂10多家。以西关桥为界,桥东是旧城区,桥西是新辟区,新旧区连成一体。旧城区中心,是县委、县府、政协、人大常委等领导机关驻地。建有剧场、影院、书店、图书馆、文化馆、职工俱乐部、灯光球场、文物管理所等文化娱乐设施。县百货商店、各商业、旅馆、招待所、以及个体摊贩、商亭、饭店以集中于此。旧城区西南角是自来水公司。北部是文化区,有利津一中、利津镇中学、利津师范、实验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和第一人民医院等单位。新辟区为工业区,有县麻纺织厂、农机厂、农具厂、木器厂、面粉厂、糕点厂、油棉厂、鞋帽厂、印刷厂、砖瓦厂、镀锌厂、利城变电厂等企业10多家。胜利油田滨采四矿也设在这里。
利津城水、陆交通便利。垦—禹路为东西主路,利—六路为南北主路。纵横交错,由县城通过,四通八达。利津齐车站每天有开往北镇、张店、东营市、济南市和胜利油田、河口区等地的长途汽车。东关航运公司和航运占有东渡黄河的轮渡, 还有悲痛渤海、 南通洛口的货船。一个新型县城初具规模。(附县城图二副)

第二节 乡镇
利津镇(城关镇)新中国建立初,称城关区,1958年称城关人民公社。1981年12月改称城关镇。1984年更名为利津镇。该镇位于县境南部,东靠黄河,西临前刘乡,北接明集乡、王庄乡界,西南与店子乡毗邻,总面积39.5平方公里,辖46个自然村,有6197户,25971人。镇政府在利津城“津一路”北端东侧。
镇境处于黄河三角洲顶端地带,黄河沿东界,由南向北流过。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泛滥,地形几经变化,地势高低不平,土质有少量粘土、沙土,地面平均海拔9米左右。境内有一条黄河决口形成的自然河道纵贯南北,上游是“三里河沟”,下游为“太平河”,有小水库两个,扬水站两个,虹吸管两条,灌沟两条,排沟12条,排灌沟渠总长18公里。利(津)—禹(城)公路、北(镇)—六(合)公路、利(津)—明(集)公路由此通过,汽车过黄河渡口可通垦利县、东营市,黄河航运南通济南,北达波海,水陆交通便利。
全镇有耕地2.23万亩,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高粱、棉花等。自1964年引黄改碱种植水稻成功,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85年总产641.985万公斤,平均亩产288公斤。镇办企业有综合厂、修配厂、窑厂、拖拉机站、食品厂、铁木社、招待所等。年产值40万元,利润11.8万元。有果园50亩,年产苹果5万公斤,渔场两处,年收入1.5万元。也为年收入40多万公斤。地下有石油,审理油田从1978年开始采油。
解放前,由高小1处,小学23处。今有初中1处,小学43处,在校学生共5097人,其中中学生1893人。解放前,只有两家中药店,一个西药铺。1985年有镇卫生院1处,妇幼保健站1处,农村卫生所42个,乡村医生56人。还有文化站、电影队、广播放大站、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及百货商店、旅社、饭店、照相馆等服务行业。
据有关资料考证,金代,镇区跨大清河东西两岸,中间是“东津”渡口。古城内“洪济寺”比利津建县是建造一年,即金明昌二年建。
盐窝镇 1956年称盐窝区,1958年9月改称盐窝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建为盐窝镇。该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2.5公里。南抵黄河,北临虎滩乡,东与北岭乡接壤, 西与大赵乡为邻。总面积50平方公里,辖25个自然村,有5463户,23613人,镇驻地在盐窝西村东侧,以盐窝总地命名(古时为屯盐之地故名盐窝)。
镇境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向西北倾斜。平均海拔高度为8.5米。土质多系粘土和壤土,特别是盐窝村以东十六户村以西的黄河故道河床地、土质肥沃,沟渠配套、全部畦田化是全县有名的高产稳产田地片。有六、七两大干渠,可灌溉土地3万亩。北(镇)—六(合)沥青公路由镇的中部穿过,南北交通便利。
全镇有耕地4.66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大豆、水稻。1976年改碱种稻成功, 今已扩种到8000亩。 1985年总产894.5万公斤,平均亩掺69.5公斤,镇办企业由铁木厂、农机站、窑厂、建筑队、船队、缝纫组、编织组等,产值为27.8万元。
解放前,只有1所高级小学,学生80余人,初小20处,学生400多名。现有初中5处, 农业技术中学1处,小学25处,学生4318人。解放前,由私人中药铺13处;1985年有县分医院1处,医护人员51名,床位50张,农村卫生所23处,乡村医生36人。还有文化站、电影队、广播放大站等文化设施。商店、旅社、饭店、照相、理发等服务业俱全。

陈庄镇 1945—1955年是垦利县政府所在地,1956年划归利津县,1958年2月间陈庄镇,1958年9月改称陈庄人民公社,1984年7月该陈庄镇。该镇位于县境被捕,距县城27公里。南界黄河,北临汀河乡、虎滩乡,东与傅窝乡接壤,西与北岭相毗连。平均海拔高度为8米,总面积59平方公里,有5954户,23637人。辖26个自然村。镇机关驻陈家庄,因历史上多次在此设镇而得名。境内有北(镇)—六(合)沥青公路由西部穿过,另有陈(庄)—傅(窝)沥青公路通往傅窝,交通便利。
全镇耕地面积4.95万亩,西部沙土,东部粘土,但盐化严重。境内有两条较大黄河古坝,居民多居其上,成为村落,(一条西起南淤村,东至治河村,长4公里,另一条西起崔李村,东至韩家垣子村又北至庄科坝,长4公里)。草桥沟西干流从西境由南向北流过,草桥沟东干流在中部,由东向西又向东北入汀河乡境。有六干渠自南部由西向东流过,均有支渠配套,灌溉方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大豆,近几年棉花、花生、红麻等经济作物面积有所扩大。有十几个村有苹果园。1985年粮食总产726.5万公斤,平均亩产183.5公斤,农林牧副渔总收入230万元。由镇办农场、粮棉油加工厂、窑厂、拖拉机站、兽医站、建筑队、缝纫组等企业。年总产值38万元。
解放前,只有1处完小,学生200名,5处私人中药铺。1985年有完中1处,初中2处,农中1处,小学33处,学生4189人;有县级医院1处,医务人员63人,农村卫生所34处,乡村医生29人。还有文化站、电影队、广播放大站、图书室等文化设施,商店、饭店、招待所、照相馆、镶牙所、车行、理发、供销社等服务业。

南宋乡 1968年建立南宋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建为南宋乡。该乡位于县境西南端,距县城11公里。因乡机关驻南宋乡而得名。东、南临黄河,西与滨州接界,北与店子乡相连,西北于北宋乡为邻。总面积35.5平方公里,下37个自然村,有4328户,18684人。
乡境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海拔13.5米。南部多红粘土,较肥沃,但有碱化现象,北部多砂阜和自然河沟(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春季风沙严重。宫家干渠在东北部穿过。引黄灌溉条件好。南宋至店子乡有沥青公路,北抵利津城,顺黄河大堤(大坝代公路)北去利津城,南到北镇,交通运输尚称便利。
全乡耕地面积2.17万亩,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大豆、谷子等。1985年粮食总产536万公斤,平均亩产212.5公斤。明清时代有“花果之乡”、“桑枣之乡”的盛名。1921年、1955年两次宫家黄河决口后,土地变沙碱,仅存五庄、高家两处果园。乡办企业有铁木社、农机站、小炼油厂、窑厂、建筑队等,年总产值25万元。
解放前,有初级小学15处,学生450名。私人中药铺5家。1985年有初中2处,小学35处,学生3591人。有医院1处,医护人员23人,床位10张。联合诊疗所2处,合作医疗卫生所35处,乡村医生75人。还有广播放大站、文化站等文化设施,以及供销社、饭店、理发店等服务业。

店子乡 1963年9月,大盖、五庄两区合并为店子区,1964年改称店子人民公社,1981年更名为店子街乡,1984年7月改称店子乡。
该乡位于县境南部,县城西南,距县城3公里。因乡机关驻店子街乡而得名。东临利津镇、东南靠黄河、西与北宋接壤,南临南宋乡,北接前刘乡界。面积40.5平方公里。可耕地2.76万亩。辖37个自然村,有3307户,14348人。
乡境地势平坦,西高北低,最高点海拔10.1米。东部西部多沙土花斑碱地,西南部及西部是沙土地。宫家干渠向北流经乡境5公里,支渠配套,可灌溉土地1万多亩。地下有石油,胜利油田于1978年开采。有沥青公路去利津城,西去北镇。
全乡以农业为主,小麦、玉米、棉花、水稻、高粱为主要作物,大豆、地瓜、花生次之。1985年粮食总产625万公斤,平均亩产262.5公斤。乡办企业有铁木社、建筑队、农机站、油坊、面粉厂、缝纫组、工艺美术厂等,年总产值15.3万元。
解放前,全乡有小学11处,学生400名。私人中药铺1处。1985年有初中2处,小学30处,学生2481名。有卫生院1处,医护人员18人,向尾声时37个,乡村医生60人。还有广播放大站、文化站等文化设施。以及供销社、商店、理发店、肉食品站等服务业。

北宋乡 1968年称北宋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建为北宋乡。该乡位于县境西南,距县城8.5公里。北接前刘乡,南接南宋乡,西与滨州接壤,东与店子乡为邻。面积48.5平方公里。辖27个自然村。有3018户,12572人。
乡境地势平坦,中部稍高,北部略低,平均海拔10米,东部土地多沙,西部土地多盐碱。韩墩灌渠从乡境西部经过,有两条干渠及配套支渠。可浇地1.9万亩。 褚官河南北向流经乡境东侧, 对抗旱、防涝、治碱皆有作用。有利(津)—禹(城)沥青公路从北部通过,西通滨州,东到利津城、东营市。胜利油田生产公路,在乡境南部纵横交错,交通运输便利。
全乡耕地面积2.6万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高粱、谷子、花生次之。 1985年粮食总产491万公斤,平均亩产193.5公斤。棉花(皮棉)总产79万公斤,平均亩产81.5公斤。棉花(皮棉)
乡办企业有,皮毛厂、油棉厂、窑厂、铁木社、建筑队等6个单位,年总产值136万元,盈利18.3万元,其中皮毛厂产品出口外销,年总产值119万元,盈利14.3万元。
地下石油储量丰富,1965年胜利油田在此乡打成第一口油井,现已建油井30口。
解放前,仅由高小1处,小学18处,学生500名,中药铺12家。1985年有初中3处,小学25处,学生2389名,有乡办医院1处,医护人员23人,床位15张。合作医疗卫生所24处,乡村医生63名。另外有广播放大站、文化站等文化设施。境内有元代王升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集乡 1956年建明集区,1958称明集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建为明集乡。该乡位于县境西南,城北偏西,距县城9.7公里。因乡机关驻明集村而得名。西南部临滨州,西部、北部临沾化县,东与大赵、王庄接壤,南部与前刘乡毗连。总面积11.5平方公里。辖31个自然村。有4950户,18317人。
乡境地势中部稍高,海拔7.3米,东西两侧较低。土质较薄,西部、东部多为沙土。 中部多为红土和红沙联合土。 东西两侧有沙荒地4万亩。中部盐碱地3.5万亩,易旱易涝。1952年始搞排灌改建工程,收效显著。东部有东分干渠,西部有褚官河和宫家干渠,中部有太平河,北部有大明河,即瓦,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万多亩,有效排涝面积5万多亩。
全乡有耕地6.59万亩,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为主,谷子、花生、芝麻等次之。1985年粮食总产648.5万公斤,平均亩产165.5公斤。由于土地宽广,牧草地多,群众有放牧习惯,近几年畜牧业发展较快,被县和市评为万只羊以上的畜牧业先进单位,乡办企业有3处,年总产值7.25万元。另外有供销社、饭店等服务行业。
解放前,有完小1处,学生178名,小学1处,学生31人。私塾13处,学生671名,有7家私人药铺。1985年有初中2处,小学30处,学生2554名,有医院1处,医护人员23人,乡村合作疗卫生室35处,乡村医生62人,接生员36人。还有广播放大站、文化站等文化设施。
境内有烈士公墓,位于北张村西端,占地200平方米。
前刘乡 1968年称徐集人民公社,1981年更名前刘公社,1984年7月改建为前刘乡。该乡位于县境南部,县城西北,距县城4公里。 乡机关驻前刘村,因此得名。南临店子乡,西南接北宋乡,北与明集乡接壤,东与利津镇毗邻,西与滨州交界。总面积48.5平方公里。辖26个自然村。有2427户,10358人。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7.5米。土质多沙碱。有宫家引黄干渠在南北穿过东部,褚官河南北流经西部。有三条支渠东西走向,南北排列、灌溉配套。垦(利)—禹(城)沥青公路在南部,西去滨州,东经利津县城达垦利县、东营市,交通运输便利。
全乡有耕地2.65万亩,其中稻田3773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水稻,其次是地瓜、花生、棉花、蓖麻等。1985年粮食总产472.6万公斤,平均亩产224.5公斤。乡办企业有铁木社、拖拉机站、盐场、窑厂、农场、建筑队、工艺美术厂等,年总产值22万元。
解放前,有初级小学12处,学生408名。私人中药铺4家。1985年有初中1处,小学26处,学生1932人。有联合诊所1处,医护人员7名。综合医院1处,医护人员19人,床位10张。乡村合作疗卫生室26处,乡村医生52人。
大赵乡 1968年称大赵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建为大赵乡。该乡位于县境中部偏西,距县城16.7公里。因乡机关驻大赵,而命名大赵乡。东邻盐窝镇地,西与沾化县马营乡接壤,南与王庄乡、明集乡毗邻,北与虎滩乡相连,面积61.5平方公里。辖15个自然村。有3003户,11970人。
乡境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最高海拔9.9米,南部土地风沙严重,自1958年开始造林封沙,现有成片林4000亩,北部多是红土,碱化严重。有大赵河沟贯穿西境,沾利河和沾化引黄干渠并行东境,支渠配套,排灌方便,可浇地1万多亩,对改碱颇见成效。境内有南北向简易公路1条,东西向简易公路2条,交通运输方便。
全乡可耕地2.96万亩,以小麦、高粱、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大豆、花生、棉花、红麻次之。全乡造林面积达10500亩,果林211亩。过去粮产水平很低,亩产近几十斤,1985年粮食总产430万公斤,平均亩产147.5公斤。乡办企业有铁木社、综合厂、盐场等,计有工人165人,年总产值7.8万元。
解放前, 有高小1处, 学生30人, 初小4处,学生120人,私人小药铺6个。1985年有初中1处,小学13处,学生2209(中学生550人);乡卫生院1处,医护人员16人,床位10张,乡村合作医疗室17处,乡村医生34名,还有广播放大站、文化站等文化设施。
王庄乡 1968年称王庄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建为王庄乡。该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1公里。东临黄河,西与明集、大赵两乡接壤,南临利津镇地,北与盐窝镇毗连,总面积45平方公里。辖17个自然村。有3183户,13357人。
乡境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8米。黄河流经东界,沾利河在中部,纵贯南北,沾化引黄干渠在北部,东西向穿过。黄河滩区有少量红土地。黄河大堤与沾利河之间,土地碱化严重,,沾利河以西是沙土地。近几年新建3处电力扬水站,田间工程已配套,可浇地1.1万亩。有北(镇)—六(合)沥青公路通过。南北交通颇便。
全乡耕地面积3.62万亩,其中沙土地1.2万亩,碱地2.3万亩。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小麦、高粱、玉米、大豆,其次是棉花、花生。1985年粮食总产386.5万公斤,平均亩产151.5公斤。近几年沙地造林3290亩。乡办企业有综合厂、拖拉机站、建筑队,年总收入16万元。
解放前,有18所小学,学生600人,有3家中药铺,10名中医。1985年有初中2处,小学17处,学生2483人,有乡办卫生院1处,医护人员18名,乡村合作医疗室18处,乡村医生44名,还有广播放大站、文化站等设施。
北岭乡 1968年称北岭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建为北岭乡。该乡位于县境中部,乡机关驻北岭二村,距县城22公里,南靠黄河,别林虎滩乡、汀河乡境,东邻陈庄镇地,西与盐窝镇接壤,总面积50平方公里。辖23个自然村。有5312户,22352人。
地势西高东低,乡驻地海拔7.8米。腹地为黄河故道,境内有一条黄河古废坝纵贯南北,坝西大都是红粘土地,坝东为古盐滩,土质沙碱。黄河流经乡之南端,引黄干渠六干、七干贯穿全乡,可浇地1万多亩。吊扣河流经西部,有北(镇)—六(合)沥青公路在中部穿过,交通比较方便。
全乡耕地面积3.74万亩,主要农作物是小麦、高粱、玉米、大豆,其次是棉花、地瓜、花生。1985年粮食总产652万公斤,平均亩产209公斤。乡办企业有铁木社、窑厂各1处,年总产值18万元。
解放前,有15所小学,学生250人,私人小药铺5处。1985年有初中4处,小学33处,学生4204人。乡办医院1处,医护人员20名,床位16张,乡村合作医疗室22个,卫生室35个,乡村医生78名。还有广播放大站、文化站等文化设施。
集贤乡 1968年称集贤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建为集贤乡。该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乡机关驻集贤村,距县城28.5公里。东北与傅窝接壤,西北与陈庄镇为邻,西南与北岭乡毗连,南靠黄河。总面积37.5平方公里。辖23个自然村。有3051户,12928人。
乡境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6米。土地分布以黄河大堤为界。堤南是河滩地,多为红粘土,堤北是沙碱薄地,黄河流经乡境的河段约9公里。引黄干渠六干从西部双滩村北入境,流经香精6.5公里,由坝头村北流入傅窝乡。人工开挖的排河道家驾屋河长4公里流经西北部。有北(镇)—六(合)沥青公路南通陈庄镇、黄河一号渡口。
全乡耕地面积2.77万亩,主要农作物是小麦、高粱、大豆,其次是棉花、玉米、花生。1985年粮食总产503万公斤,平均亩产204公斤。乡办企业有铁木社、缝纫厂、建筑队、绳经厂、油坊、饭店、拖拉机站等,年总收入40万元。
解放前,全乡只有高小1处,学生50人,小学5处,学生154人,仅有1名中医。1985年有初中2处,小学18处,学生2284人。乡办医院1处,医护人员13名,床位10张,乡村合作医疗室17个,乡村医护人员41人,还有广播放大站、文化站等文化设施。
虎滩乡 1968年称虎滩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建为虎滩乡。该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乡机关驻虎滩嘴村东侧,距县城29.5公里。南与北岭、盐窝、大赵三乡交界,北和西与沾化县和河口区接壤。总面积83.5平方公里。计有4020户,16747人,辖45个自然村,1各乡办农场。
乡境地势南高北低,最高点海拔7.6米。西南部多沙质土,东北部多壤土,风沙多,易旱涝。沾利河由南流经西界,保合支渠,中合支渠均自南向北入义丰干渠,两灌渠支沟配套,排灌便利。有盐(窝)—虎(滩)和虎(滩)—汀(河)两条简易公路,纵横贯通。
全乡有耕地3.47万亩,主要农作物是小麦、高粱、大豆、棉花,其次是地瓜、花生。风沙地带造林50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2%。1985年粮食总产550万公斤,平均亩产186公斤。乡办企业有铁木社、窑厂、粮、棉、油综合加工厂、拖拉机站、照相馆,年收入14万元。
解放前, 只有7所小学,学生110人,4家小中药铺。1985年有初中3处,小学37处,学生3086人。由县分医院1处,医护人员34名,床位50张,乡村合作医疗所37个,乡村医护人员34人,还有广播放大站、文化站等文化设施。
汀河乡 1968年称汀河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建为汀河乡。该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乡机关驻汀河村东端,距县城30.5公里。北邻罗镇乡,东接傅窝乡,西连虎滩乡,南靠陈庄镇。总面积66.5平方公里。辖36个自然村。有4386户,18344人。
乡境地势平坦,平均海拔7米。有引黄干渠七干从西南东北向流经中部,草桥沟西干流南北向纵贯西部,刁口河西南东北向流经乡境北部,排灌配套,有水浇田8000亩。有北(镇)—六(合)沥青公路从东部过境,汀河村—虎滩嘴村—陈庄镇简易公路相通,交通尚称便利。
全乡耕地面积4.02万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高粱为主,地瓜、花生、棉花次之。因沙碱荒地多,产量低而不稳,1985年粮食总产475万公斤,平均亩产132.5公斤。林业发展缓慢。乡办企业有窑厂、铁木社、拖拉机站。
解放前,有小学8所,学生115人,小中药铺2家。1985年有初中3处,学生841人,小学25处,学生2286人。有乡办医院1处,医护人员20人,床位10张,乡村合作医疗所40个,乡村医生68人。还有文化站、广播放大站、电影队等文化设施。
“铁门关遗址”在前关村内,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镇乡 1968年称罗镇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建为罗镇乡。该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乡机关驻罗家村,距县城3807公里。东靠利津县北大洼,西邻河口区的四扣乡、义和乡,北邻六和乡,南与汀河乡接壤,总面积209.5平方公里。辖36个自然村。有3382户,14116人。
乡境地势平坦,平均海拔6米。土质多沙壤和白壤,有少许红壤是黄河新淤地。境内有自然河道刁口河,1964年被黄河淤漫,后新开人工河草桥沟东西两干流。有北(镇)—六(合)沥青公路过境,交通尚称便利。
全乡耕地面积4.33万亩,主要农作物是小麦、高粱、大豆、玉米,其次是油料、麻类作物。1985年粮食总产量323.5万公斤,平均亩产119公斤。该乡盛产大豆。多种“齐黄一”、“平定黄”等良种,年产量都在100万公斤左右,近几年红麻生产有一定发展。乡办企业有修配厂1处.由于靠近荒洼,畜牧业发展较快,计有骡、马、驴491头,耕牛602头,菜牛70头,养4536只。地下有丰富的石油矿藏,胜利油田正在开发。
解放前,文化卫生事业极其落后,仅有几处私塾和1个小中药铺。1985年有中学2处,学生791名,小学28处,学生2194名。有乡卫生院1处,医护人员8名,乡村合作医疗所35处,乡村医生65名。还有广播放大站、文化站等文化设施。
傅窝乡 1968年建傅窝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建为傅窝乡。该乡位于县境东北,东靠黄河,西与陈庄镇接壤,南与集贤乡为邻,北邻罗镇乡。乡驻地在傅家窝村,距县城35公里。面积123.5平方公里,辖38个自然村,有4343户,17663人。
乡境地处黄河下游,平均海拔5米,三分之二的耕地在黄河堤内临河滩区,土质多为红土和红联合土,滩地灌溉条件好,但常受黄河漫滩的侵袭,收益不稳定。黄河大堤形成一条自然公路,自西南向东北贯通全乡,陈(庄)--傅(窝)沥青公路可通县城,交通便利。
全乡有耕地4.73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豆、高粱、玉米、花生等。1985年粮食总产550万公斤,平均亩产147.5公斤。乡办企业有铁木厂、砖瓦窑厂、油坊、拖拉机站等,年总产值24万元。
解放前,全乡只有4所小学,学生84人。1985年有初中2处,学生624名,小学35处,学生2701人。解放前缺医少药,1950年办起了4处医疗诊所,1968年建立中西医皆全的医院1处,1985年有医护人员29名,床位30张。由农村医疗室31个,乡村医生54人。还建有文化站及饭店、供销商店、理发所等服务单位。
刁口乡 1956年称刁口渔业合作社,1958年称刁口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建为刁口乡。该乡位于县境东北部渤海之滨,新挖挑河东岸。乡机关驻“刁口海铺”,距县城62公里。平均海拔高度为4米。总面积548.6平方公里,均荒洼地。辖3个渔业队、1个渔民村,计有142户,1272人。海铺船只由挑河口入海,东侧有沥青公路,北去“利北办事处”,南通河口油田指挥部,交通运输都很便利。
该乡是利津县唯一的渔业乡,1985年有渔船67只。基本实现了生产、运输机械化,海水捕捞量年总产2600吨,产值100万元。乡办企业有造船、纺绳、合线、红炉、机修、炼油、养貂等项目,年总产值46万元。渔民村有耕地1500亩,年产粮食8.5万公斤左右。
解放前,船只少,生产分散落后,文教卫生空白。1985年有中学、小学各1处,学生124名。建有卫生所1处,医护人员6名,村办卫生室5间。
刁口海铺 民国27年(1938年)建铺于今之老刁口,后因黄河泛滥淤积和海潮侵袭,多次迁址。1964年迁往弯弯沟,1971年迁往二河口,1974年迁往挑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