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储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8&rec=109&run=13

第一节 粮油储运

抗日战争时期,利津县东北部抗日根据地内,所有公粮都分散到农户保管。1942年-1943年,日伪
频繁扫荡,根据地人民把粮食埋入地下,实行“空室清野”。许多群众自己缺粮,也不动用公家一粒粮
食,有的群众甚至为保护粮食贡献出自己的生命。
解放后, 1947年,全县6个区均建立区粮库,征收的公粮由各区粮库借用民房和使用土地改革中斗
出的地主房作仓库储存保管。
1952年城关区粮管所始建标准大仓1座,12间,仓容量150万公斤。1954年盐窝区,陈庄区粮管所建
大仓3座,26间,仓容量289万公斤。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早期建造的粮库陆续进行扩建、更新,建仓
标准和质量越来越高,至1985年全县17处粮管所、1个粮食局直属粮油供应站、1个面粉加工厂,共建仓
181座,489间,仓容量2211.5万公斤,绝大部分是砖瓦标准仓房。年经营粮油7229万公斤,实现了集中
储粮,仓房坚固,防潮、防鼠。
粮食保管做到“以防为主,防治并举”,不断改进保管措施。1950年以后,定期查仓制度和仓储管
理制度逐步完善。1955年各粮管所配备专职保管员,实行科学保管,开展“四无”(无虫害、无鼠雀、
无霉变、无事故)粮仓活动。县粮食局每季度组织一次全县粮油普查,对于达到“四无”标准的仓房颁
发“四无”合格证,对于实现“四无”的先进单位给予奖励,对查仓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防止措施。
50年代至60年代,县内粮食保管借鉴外地经验,普遍推行通风储量,夏季趁热密闭,冬季开窗冷冻
或出仓冷冻,还采取化学药剂熏蒸、坯沙、苇席压盖等保粮方法。70年代采用低氧、低剂量、低温、高
温、仪表查库等科学保管方法,防治效果良好。
在油品保管上,遵照粮食部规定的“无酸腐、无渗漏、无油垢、无事故”的四无标准,普遍采用低
温、干燥、清洁、避光的储存油品方法,夏季避免日晒雨淋,冬季注意保温防冻,食用油与非食用油严
格分开保管,并定期进行检查。

第二节 粮油调拨

建国后,县内外每年都有粮油调运。县粮食局遵照中央和省关于粮油调拨的规定,保证质量按时完
成国家下达的粮油调拨任务。
60年代, 县粮食部门先后在洛口、张店、王旺庄 和县城东关设立粮食转运站。县委、县府抽调大
批干部参加这一工作,及时完成粮食调入任务,保障人民生活所需。据粮食部门的统计,1963年-1977
年全县调入粮食2.25亿公斤。历年调入的粮食有小麦、玉米、大米、高粱、瓜干。调入的油类是桐油。
利津县属粮油作物产区,负有支援外地的任务。历年调出的有大豆、吉豆、红小豆、花生、蓖麻籽
等, 其中大豆为大宗。 据粮食部门统计, 1978年-1985年, 利津县调出的大豆1606.5万公斤,吉豆
250.3万公斤, 红小豆89.8万公斤,白豆11.95万公斤,蓖麻籽90万公斤,花生果121.5万公斤,芝麻26
万公斤。其中吉豆、红小豆、白豆三个品种出口,为国家换取了外汇。1979年-1985年,全县出口援外
的吉豆244.8万公斤,红小豆87.8万公斤,白豆11.95万公斤。

第三节 农村粮食保管

1962年起,利津农村人民公社各生产队开始积粮备荒,藏粮于民,逐年提留一定数量的储备粮,保
管于生产队仓库。另外,生产队还储存有种子粮、饲料粮等。
县粮食部门和各基层粮所,经常对生产队保管员传授保粮知识,帮助生产队建立健全粮油保管制度,
定期组织查仓,评比粮油管理先进单位,开展“四无”粮仓活定。1972年县粮食局在傅窝粮所召开全县
社队粮食保管现场会议,促进了全县社队粮食管理工作。80年代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户储粮成为
粮食保管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