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条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6&rec=29&run=13

〔气候概况〕1997年,县境年平均气温13.5℃,较常年偏高1.0℃,除
秋季外,其它各季平均气温均较常年偏高。年极端最高气温37.7℃(6月24日和7
月3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3.3℃(1月6日)。全年≥0℃的积温5058.3℃,较
常年偏多414.7℃;≥10℃的积温4490.5℃,较常年偏多286℃。无霜期
208天(终霜3月30日,初霜10月25日)。全年总降水量486.5毫米,较常年偏少
62.8毫米。降水分布为冬、春季较常年偏多;夏季严重干旱。全年日照时数288
6.4小时,较常年偏多76.1小时。
1997年的气候特点是:冬、春季气温高,降水偏多,对小麦生长及春播有利。夏
季酷热少雨,加上黄河长时间断流,造成了自1916年以来少见的大旱灾。另外,199
7年11号台风袭击本地,出现狂风暴雨和强风暴潮,给全县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是一个重灾之年。

〔自然灾害〕年内,县境发生的自然灾害频次不多,仅有数次灾害性天气,灾情
却十分严重。
一、旱灾:入夏以来,雨水稀少。自5月30日至8月7日,长达70天内仅降水76
.8毫米,不足常年同期降水量的四分之一。全县境内未下一场透地雨。加上连续高
温,蒸发强烈,导致地面干裂,河塘干涸。又遇黄河长时间断流,断绝了水源,不能
灌溉,形成自1916年以来最严重的大旱灾。全县绝大部分麦茬地不能播种,大部分春
播作物干枯死亡;人畜饮水困难,工业生产用水紧张。全县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据
统计:有2.5万公顷农田严重受灾,受灾人口达21.9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
1850万元。
二、台风、风暴潮:1997年11号台风于8月19日夜袭击县境,出现狂风暴雨和风
暴潮。24小时内全县平均降雨量160毫米以上;风力8~9级,阵风10级,沿海风力达
12级,引起海水倒灌,淹没近海农田、设施。全县农田受灾面积74万亩,其中棉花1
2万亩,大豆37万亩,玉米9万亩,林果4万亩,其它作物12万亩。倒塌房屋1352间,
损坏房屋11800间。刮断、刮倒树木45万棵、高压线杆540根、电话线杆174根。损坏
蔬菜大棚4000个。总受灾人口达26.5万人,死亡4人。沿海的刁口乡和县林场受
海潮袭击,淹没林木8000余亩、虾池2.3万亩、盐场11万公亩;毁坏扬水站1座;
冲坏公路5.3公里、桥梁2座、房屋85间、院墙700余米;淹死肉鸡5000余只、大
牲畜600余头、羊1000余只。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亿元。

〔气象工作机构〕利津县气象局是国家气象部门设在利津的直属事业单位。内设
办公室、预报服务科、测报业务科、科技服务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8人,其中:中
级职称的5人,初级职称3人。

〔气象工作〕1997年气象局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以气象服务为中心,以搞
好基础业务为重点,解放思想,积极工作,圆满完成了上级业务部门和地方政府交给
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发展利津气象事业、防灾减灾、振兴利津经济做出了贡献。
一、气象服务:气象工作坚持以科技服务为中心,以为农业生产服务为重点,积
极开展了公益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全年制作农业科技情报材料27份,农业气象
旬报25期,为各级领导指挥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及时准确地做好短、中
、长期天气预报和关键性、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如对11号台风的预报服务,在抗灾
、减灾中起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县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二、防灾抗灾:1997年是利津近百年来遭遇特大旱灾的年份,冰雹灾害也较重。
为防雹增雨,抗灾减灾,县气象局共组织实施防雹作业7次,增雨作业8次。使全县3
0万亩小麦免遭雹灾,减轻了旱灾的危害程度。
三、基础业务:一年来,气象局全体业务人员积极工作,各项业务工作均取得了
优良成绩,在全市业务考核评比中业务目标达一级,获全市综合业务目标管理第二名
,受到东营市气象局的表彰。

(张宝英刘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