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的人物(第一部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6&rec=167&run=13

(以姓氏笔划为序)

丁希良利津县前刘乡丁坊村党支部书记。1947年5月生,初中文化程度,1987年9月加
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
丁希良自任职以来,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
,他立足本村实际,发挥土地广阔的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发展本村经济。他任职后
连续办好了四件大事。一是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用水用电两大难题,他带领群众自
筹资金,整改线路1000多米,解决用电问题,再是发动群众,群策群力铺设管道,使
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同时整修全村道路1500米,铺上了柏油路,使全村水、电、
路畅通,深受群众欢迎。二是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993年建成蓄水一万立方米的
水库一座,1995年投资16万元,进行了千亩低产田改造工程,1997年又建起蓄水12万
立方米水库一座。使生产条件大为改善,粮棉生产逐步增长,1997年粮食总产达到6
0多万斤。在抓好粮棉生产的同时,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调整,逐步发展了蔬菜生产、
畜牧生产。发展了以食用菌为主的大棚60多个,建立西瓜生产基地800亩,年创产值
80多万元。三是发展民营个体经济。他依据本村紧靠永莘路的有利条件,大力兴办村
办企业和发展民营经济,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蔬菜批发市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
0多家,带动了全村的经济发展。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村内建设了高标准的文
化大院,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强化基层基础网络建设
,使全村计划生育工作荣获先进。
丁希良的工作成绩受到群众的拥护和县乡领导的赞誉,1993年至1995年连续三年
被评为县、乡优秀共产党员,村党支部1996年被授予先进党支部。曾当选为利津县第
十、十一、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

王光普利津县第一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山东省人大代表、中学高级教师。利
津县南宋乡宋家集村人,1946年生,196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1984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参加工作,历任利津县第四中学政治教师,利津县教师进修
学校教导主任、副校长,利津县教育局副局长,1989年6月起任利津县第一中学校长
、党支部书记。
王光普自任一中校长以来,对这所建国初期建立的老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校舍
改造。九年迈出了学校建设的三大步。从1989年至1991年,投资325万元,完成了新
建电教楼、餐厅、大门、院墙及400米炉渣跑道,购置大批图书、实验仪器等设备。
1992年至1995年,投资300万元,按各项达标标准准备,创办了市级规范化学校。19
95年至1997年投资350万元,新建了图书实验楼、中心花园、语音室、微机室和购置
大批仪器和设备。先后投资400余万元,建成6000平方米的两栋教职工宿舍楼,使64
户教职工住上了新楼。1997年5月经省教委验收合格,迈入省级规范化学校行列,成
为山东省重点高中学校。
他特别重视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和业务素质。使全校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优秀师
资队伍,其中成为全国优秀教师的1人,提拔为利津县副县长的1人。在学校管理上实
行全员管理制度、学生自我管理的值周制度,使学校管理实现了制度化、科学化、规
范化。1995年学校被省教委授予“教书育人先进单位”,1994年至1997年连续三年被
评为东营市“教育教学质量优胜学校”,1997年学校高考本科上线万人比为东营市第
一,专科以上录取率达到85%。1998年高考本科上线万人比达到万分之四点六,800
分以上学生6人,其中3人考入北京大学。当年县委、县政府为利津一中记集体三等功
。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全县人民给予高度评价,而且对整个东营市和周边地区形成
很大影响,滨州地区教委主任王乃信组织沾化、阳信、无棣、滨州四县、(市)分管教
育工作的副县(市)长、教委主任、高中校长37人在利津一中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了该
校的办学经验。他在全身心投入教育管理实践的同时,还潜心钻研教育管理理论。他
撰写的论文《社会心理与中学生政治信念的形成》发表在全国性刊物《班主任》杂志
上,并获东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他从事教育工作30年来的事迹,多次在
《东营日报》发表,他自1990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市、县级先进工作
者和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被评为县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三次被县委、县政府记功,
1997年12月被县人大授予“利津人民奖章”,1998年当选为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
会代表。

王战功利津县第七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经理,王庄乡科技副乡长。利津县南宋乡船
王村人,1963年生,高中文化程度,1980年参加工作,曾在利津县建筑公司任队长,
1996年7月任王庄乡科技副乡长,同年8月创办王庄建安公司任经理,1997年王庄建安
公司扩建为利津县第七建安公司后继任经理。〔1998年乡镇区划变更后,为利津镇科
技副镇长。〕
王战功自参加工作以来,长期在建筑战线工作,他热爱建筑事业,为利津建筑事
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自到王庄任职以来,他积极带领部分乡干部职工创办起了
王庄建安公司,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组织职工
进行技术培训,学技术学业务,做好基层工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大力开展劳动竞赛和优质工程评比活动,他和公司的其他领导认真分析、预测建筑市
场的变化,实施了“挤进、占领、优质、发展”的建筑市场策略,努力节约挖潜、开
源节流,紧紧抓住“揽、干、管、算”关键环节,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益,使企业不断
发展壮大,扩展了公司的经营范围,1997年王庄建安公司,发展为利津县第七建安公
司,拓宽了企业发展的路子,增强了企业活力,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提高
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自公司创办近两年来,实现产值2600万元,创利税390万元,
1996年度公司被利津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乡镇企业”称号,1997年度被县委、县
政府授予“六强乡镇企业”称号,被县城建委评为“先进企业”。
王战功本人也多次受到表彰,早在县建筑公司工作时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1990年至1996年连续被县城建委评为“先进工作者”,1997年度被县委、县政府授
予“明星乡镇企业家”荣誉称号。

王光春利津县公安局油区治安办公室主任。利津县集贤乡崖东村人,1946年10月
生,中专文化,196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参军入伍,曾任报务员、电台台
长、通信连连长等职。1982年2月转业到利津县公安局工作,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所
长、内保股股长,1995年5月,任油区治安办公室主任,副科级侦察员。
王光春参加公安局工作以来,始终保持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作风,坚决贯彻执行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为公安保卫工作付出
了心血,取得了成绩,得到了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在担任油区治安办公室主任期间,
他坚持“油区治安重中之重”的原则,积极配合地方和油田各有关单位,创造性地开
展工作,对汀河乡和北宋乡两个重点油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充
分发挥了职能作用,保持了全县油区治安秩序的持续稳定。使油区涉油案件明显下降
,促进了油地关系的进一步融洽,保障了油区生产的正常进行,受到油田和地方各级
领导的多次表彰。
近年来,他负责县局机关的基本建设工作。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几年时
间,从没有休过星期天和节假日。在施工管理中,他带领基建人员,坚持高标准,严
要求,精打细算,坚决按施工要求严格管理,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不等、不靠、不推
,而是迎着困难上,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协调运作,顺利完成了局机关7栋大楼及附
属物设施的建设任务。
王光春对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曾先后9次被评为东营市、利津县两级先进
个人,并多次受到上级嘉奖和表彰。

王爱琴女,利津县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利津县北岭乡台北村人,1956年
6月10日生,大专文化程度,1977年参加工作,199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8月任
利津县再生资源公司副经理;1994年6月在县政府和县社党组理事会及有关部门的帮
助支持下,该公司率先进行了股份制改造,王爱琴任经理。
她自任经理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学习邓小平理论,
深化企业改革,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经常对职工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育,努力
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使公司广大职工牢固树立了以企业为家的思想,团结奋斗
,求真务实,奋发向上,企业面貌焕然一新。为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她根据股份制
企业的章程和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目标责任制,与分管的副经理
、各承包单位负责人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制定了严格的奖罚制度,将各项任务分解落
实,使人人身上有担子,有压力,从而产生了巨大动力;她率先垂范,带领广大干部
职工不辞辛劳,走南闯北寻找货源,扩大购销业务,并采取上门服务、昼夜值班、热
情待客等措施,以优质的服务,合理的价格与厂家签订购销合同,有效地赢得了顾客
的信誉,从而公司的业务迅速发展,品种不断增加,购销额连年翻番。4年来共完成
国内纯购进1630万元,完成国内纯销售1438万元,实现利税68万元。
在搞好废旧物资经营的同时,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拓宽经营范围,先后
发展起建筑材料、土产杂品、生产资料等批零业务,经济效益十分可观。1997年8月
经考查论证,又创建了利津县宫宵酒厂,该厂拥有固定资产57万元,注册资金22万元
,主要生产高、中、低档宫宵系列白酒。该厂自投产至1997年底实现产值152万元,
完成产品销售95万元,实现利税13.8万元。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连续4年被县
社评为供销系统先进企业,王爱琴自1995-1997年连续被市社评为“先进工作者”,
1996年被省社评为“山东省供销社先进工作者”。

王友成利津县利津镇崔林村党支部书记。利津镇崔林村人,1951年12月生,初中
文化程度。1970年1月入伍,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3月退伍。1976至197
7年在城关粮所工作,1978年至1979年任韩牛村党支部书记,1980至1983年在城关镇
任民政委员,1984年回本村任支部委员、副书记、村委主任,1995年1月起任党支部
书记。并被选为利津镇人大代表,县九次党代会代表,市二次党代会代表。
王友成任党支部书记以来,团结支部和村委一班人,从本村实际出发,积极引导
、努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加快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逐渐发展形成了具有
崔林特色的三大民营经济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运输业和蛋鸡养殖业。崔林的油坊是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发展起来的产业,1995年前后全村发展到36家,年加工大
豆1000万斤,后上了3家面粉加工厂,日加工小麦60吨,运输车辆90多台,1996年发
展了蛋鸡养殖,养殖户100余家,饲养量突破15万只,年创产值近1200万元。1997年
全县民营经济大会以后,给崔林村带来了强劲东风,王友成和他的一班人,解放思想
,在村西利明路两侧规划了民营经济园区,集体投资126万元,7个民营业户入股兴建
了总投资220万元的利达面粉有限责任公司,日加工面粉50吨,以此为龙头,股份合
作制7家面粉厂兴起,日加工小麦180吨,园区内新上建材厂等经营户16家。全村粮食
加工、油料加工、运输业和蛋鸡养殖户达180多家。
村党支部、村委会注重搞服务促发展,宣传党的政策,对经济园区实行统一供电
、供水、淤房台、划地价,帮助协调资金,促进发展。为改变村容村貌还发动专业户
捐资10多万元,投资近50万元在村内修建两条长1700米、宽5米的水泥路,建成水库
6座,蓄水量60万立方米。规划1998年新建水库一座,开发稻田1100亩,村西建高标
准大门一座,争创过亿元的小康村。
王友成带领群众致富成绩卓著,崔林村被县、镇命名为经济强村,1997年县委、
县府授予畜牧生产专业村,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五强经济专业强村,他本人也多次受
到表彰,1995年为县优秀共产党员,1997年县委、县政府授予“农业品加工状元”的
荣誉称号。

左振明利津县北岭乡党委副书记、北岭乡乡长。利津县集贤乡薄家村人,1963年
3月生,大学文化程度,1982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集贤
中学教师,中共利津县委宣传部干事,中共利津县纪律检查委员会研究室主任,北岭
乡党委宣传委员,党委副书记,1996年9月起任北岭乡党委副书记、北岭乡乡长。
左振明担任领导职务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虚心好学,谦
虚谨慎,工作踏实,勇于开拓。在县委宣传部工作期间,积极为上级新闻部门撰写文
稿,先后被省、市新闻部门评为优秀通讯报道员。在县纪委工作中曾多次撰写过有价
值的资料供上级纪检部门采用。调北岭乡工作后,扎根基层,工作勤奋,奋力争先,
各项工作都取得好成绩。他主持机关工作期间,工作认真负责,严格管理,建立健全
了各项规章制度,使机关工作规范化,形成了团结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促进
了全乡工作的进展。他担任行政领导职务以来,大胆工作,开拓进取,推动了全乡各
项事业的发展。在抓畜牧生产中,他深入到户,调查研究,扶持起了全乡典型养鸡示
范户,创办了户办、联办养鸡场50余家,使全乡以养鸡业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有了较大
的发展。1995年被东营市政府评为全市畜牧生产先进单位。
近几年来,他结合本乡实际,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化生产,建立冬暖蔬菜大棚500
多个,种植阳畦韭菜2500亩,并引进出口创汇蔬菜大叶菠菜、绿菜花、芋头、日本胡
萝卜等品种,使全乡蔬菜种植达到12000亩,建成了黄河以北全市最大的蔬菜生产基
地和蔬菜批发市场,1997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蔬菜生产冠军”。
他在任职期间,搬迁了乡政府,建起了政府驻地经济发展园区,使全乡个体经济
有了新发展。他注重抓乡镇企业,1997年全乡乡镇企业在全县综合考核中上升了5个
位次,他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工作者”称号。

石桂娥女,利津县利津镇石家庄党支部书记。利津镇石家庄人,1958年3月生,
199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1月晋升为农民技术员,1997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
委党校业余教育学院农村干部专科班。1978年任城关公社石家庄团支部书记,其间兼
任城关公社团委委员和本庄汽车司机,1984年任民办教师,1990年任本庄计划生育主
任,1993年任石家庄村民委员会主任,其间(1994年12月至1995年12月住王庄乡小李
村)参加县致富工作队。1996年1月开始主持石家庄的全面工作,1996年12月任石家庄
党支部书记。
石桂娥任村干部以来,积极带领和帮助全村群众发家致富,为本庄大搞了基础设
施建设,1994年为保证全庄250亩的稻田用水,修建占地40亩蓄水10万立方米的水库
1座,同时,用机械整田150亩。1996年投资9万元,修建本庄宽6米,长450米的柏油
路,先后为本庄购置变压器2台,水泵、电机各3台,修建幼儿园、党员活动室、文化
大院房屋22间。她很注重发挥该庄在县城境内发展经济的优势,积极鼓励和帮助村民
开发商品房建设,主要在庄北部滨港路南一线形成建筑规模,这些商品房的建筑形式
为二层楼,总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已投入经营的有三得利饭店、石家庄饭店、天
外天酒店、杏花村饭店、大众饭店、利丰装饰工程公司等15家,均收到较好的经济效
益。同时,发动全庄发展个体私营企业1家、个体私营业户90家,占全庄总户数的70
%以上,目前,全庄年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已成为全镇经济强村之一。1998年被县
命名为小康村。石桂娥以自己扎实的工作赢得了荣誉,1995年获县包村工作嘉奖,1
997年被评为利津镇优秀共产党员,1998年当选为利津县第九次党代会代表。

邢建华利津县人民法院院长、院党组书记。山东省惠民县人,1954年8月生,大
专文化程度。1972年12月入伍,197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文书、分队
长、干事等职。1981年1月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担任王庄公社团委书记、共
青团利津县委书记。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习,任班长。毕业
后历任利津县盐窝镇党委书记、县纪委副书记、县司法局局长、店子乡党委书记等职
。1995年3月调利津县法院任代理院长职务,1996年2月在利津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
会第五次会议上,当选为法院院长。
邢建华自任职以来,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寻意见,结合当前形势及法院现状,
确立了“抓好队伍打基础,抓好审判促中心,抓好管理树形象,抓好基建作保障”的
总体思路,以身作则,带领全院干警走上了艰苦奋斗、拼搏进取、争创一流业绩的艰
难创业之路。1997年,利津法院审结各类案件达2191件,标的额逾4800万元,案件数
量和质量均创本院最高水平,成为全市上诉率最低、上诉改判和发回重审案件最少的
基层法院。
邢建华深谙带好一支公正廉洁队伍的重要性。为此,他时时处处严以律己,率先
垂范,以一身正气影响带动全院干警。对廉政建设,长抓不懈,逢会必讲,警钟长鸣
,并充分运用正反典型,教育干警自觉守法,廉洁执法。同时,努力加强监督管理,
健全约束激励机制,提高干警政治业务素质,使“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认
认真真做事”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为彻底改变多年来利津法院基础建设、物质装备落后的局面,邢建华不推不靠,
带领全院干警迎难而上,苦干实干,并以良好的执法形象和优质服务赢得社会各界的
支持与帮助,至1997年底,投资550余万元,总面积达5100平方米的办公楼、宿舍楼
及配套设施相继竣工。利津法院迁于新址。同时,法庭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装备
了陈庄标准化中心法庭,改善了全院的交通、通讯设施,法院的执法条件和水平大为
提高。
邢建华与全院干警甘苦与共,励精图治,开创了利津法院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树
立了法院的崭新形象,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1997年,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特为利津县法院记集体三等功,为邢建华记个人二等功。

牟兴泉利津县公安局政委。沾化县泊头乡保安村人。1955年8月生,1974年参加
工作,1980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公安学校,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利津县公安
局刑警队技术员、副队长、公安局副局长,1996年9月任利津县公安局政委。
牟兴泉自担任领导职务以来,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模范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忠实地履
行自己的职责,无私无畏,勤勤恳恳地工作。他分管指挥中心、政工、法制、看守所
等工作,在工作中,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治警。一是以身作则。他一贯坚持要求干警
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干警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模范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以此来影响和鞭策广大干警。二是狠抓建章立制。以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为目标,
积极推行制度改革,他主持编写了《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从改革的角度,法律与
理论的高度来规范各个岗位的工作,大大推进了队伍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把公安
队伍管理推上了高效运作的快车道。三是狠抓督导检查。为了使各项制度和工作得到
贯彻落实,他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的方法,深入基层,加强督查力度,保证了全局
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1997年他下大力气狠抓了指挥中心建设和看守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指挥
中心建设中,带领干警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110报警服务
台,开通了电话自动报警、电视监控、110电话排队等功能系统,形成了以指挥中心
为龙头,以110为纽带,统一指挥,覆盖全县,多警种配套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为
全市110建设树立了样板。具体工作中,他狠抓了“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灾必救
、有求必应”四项承诺的落实,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秩序、服务群众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以真诚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他要求看守所干警积极争创“一级
看守所”,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使看守所的硬件建设在较
短的时间内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精心研究看守工作,
指导看守干警积极探索和改革看守工作,创出了连续多年安全无事故的优异成绩。利
津县看守所被公安部评为“一级看守所”。
牟兴泉忠于职守,无私奉献,赢得了党和政府的高度赞誉。先后两次被省厅荣记
个人三等功,连续6年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1996年,县委、县政府给予记三等
功一次。

刘利华利津县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正科级)队长、统计师。利津县前刘乡姚刘村
人,1948年9月生,中专文化程度,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入伍,在部队历
任文书、班长、出纳员、会计,副营职助理员。1984年3月转业到利津县物价检查所
任副所长,同年8月任利津县农村抽样调查队队长,1989年4月县农村抽样调查队更名
为“利津县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仍任队长。
刘利华自1984年建立县农调队任专职队长以来,带领全体队员开拓进取,艰苦奋
斗,为利津县农调工作做出了突出成绩,成为全省农调工作的典型,其经验在全省推
广。他在工作中率先推出和建立了农村住户基本情况档案的做法,用第一手资料真实
掌握年报基本指标情况,准确、及时、可靠地搞好农村调查。同时,他还以朴实的工
作作风,身先士卒,深入基层,扎实工作,经常骑自行车深入调查点检查指导工作,
认真听取调查户反映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及时探讨新形势下农村工作
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撰写统计调查分析,为各级领导服务。十几年来他撰写了大
量的调查分析文章,先后获省统计局、省农调队组织的优秀分析评选特等奖一次、二
等奖二次、三等奖二次、优秀奖二次,并在大众日报、东营通讯、省农调队调查资料
等报刊上发表过专业文章。为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他很注重帮助职工政治上进步
,生活上体贴。并积极协调县统计局与县农调队的关系,建议并实行了县统计局与县
农调队合署办公,充实了农调队力量,改善了工作环境,加大了工作力度,提高了工
作效率。
刘利华参加工作30年来,以扎实的工作赢得了荣誉,在部队期间多次受到师、团
、营、连嘉奖,1973年任班长期间荣获集体三等功;在县农调队工作期间,先后在1
987年、1994年至1997年五次被省统计局、省农调队授予先进集体,1998年5月被国家
统计局授予先进单位。他个人也在1988年、1994年两次被省人口变动情况领导小组评
为先进工作者,1990年、1998年分别被国家统计局、东营市统计局授予先进工作者等
荣誉称号。

刘义民利津县店子乡中学校长,中学一级教师。利津县店子乡大田村人,1962年
8月生,1982年7月毕业于沾化师范,同年参加工作,198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
到山师大生物系进修,1990年本科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历任中学教师,教导主任等
职,1993年起任店子中学校长。
刘义民参加教育工作十多年来,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模范地履行教师的职责,为
人师表;他锐意改革,勇于进取,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成效显著;他勤奋好学,潜心
教研,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他担任学校领导职务以来,团结学校领导班子,运用现代
教育理论,加强学校管理,大力推行校长负责制、目标责任制、绩效工资制、教职工
聘任制,努力完善目标导向,过程管理,评价激励三种机制。在全校实施全员管理的
值周制度,对任课教师实行全过程量化考核,完善评价和奖励制度,实行全面、全员
、全过程量化评估,逐步使学校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他注重育人工作,坚持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把常规性教育和创
造性活动有机结合,加强文体卫生教育和艺术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素
质。他加强学校建设,1996年争取资金33.5万元,新建高标准的功能室10间,翻
新房屋57间,改造教职工宿舍19套,修下水道500米,院墙400多米,建花池44个,绿
化405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35%,代表利津县迎接了市教委的验收。
他在教学工作中虚心好学,潜心研究,成果颇丰,他所教生物学科,依照大纲要
求,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分布,以单元目标教学为重点,逐步探索出
一套单元目标教学实施体系和评价体系,所教学科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均列全县
前三名。他与两名生物教师、11名学生组成生物兴趣小组,行程500公里进行《我们
的植物天地--东津境内植被调查与标本制作》课题研究,1997年获市一等奖。撰写的
论文《浅谈生物教材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探究》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获山东
省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刘义民的工作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1997年店子中学被县教委授予“教学
工作先进单位”,“县级规范化学校”,“十佳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他本人多次
受到表彰,1993年为县教学能手,1996年被县评为“学科带头人”,1992至1996年连
续五年被县评为“先进工作者”,1997年受到县委、县政府嘉奖,同时被市委、市政
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刘绥娥女,利津县利津镇三里学区校长、小学高级教师。利津县盐窝镇人,195
3年3月生,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4月获得自学大专学历,毕业于山东师范
大学小学教育专业,1973年参加工作,先后任王庄乡后张中学语文教师、班主任,王
庄乡后张联小小学语文教师、少先队辅导员,利津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
1995年起任利津镇三里学区校长。
刘绥娥走上领导岗位后,坚持学校“五育并举,德育率先”的原则,使学校德育
工作有独到之处,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中创设的“五旗育人”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部
门的肯定,并作为利津县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系列报道之一,通过广播电视予以报
道。她在工作中具有极强的开拓进取精神,立足于现实,大胆吸纳外地先进经验,创
设了“环境育人”治校方案,其管理经验在县级小学校长培训班上作过重点介绍。为
做好校产管理及复查工作,改善办学条件,她积极协调学校内外关系,多次与村队负
责人及有关人员商讨,请各界人士投资办校,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教师福利,在短期
内使学校面貌有突出的变化,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美化绿化工程受到省、市、县各级
领导的高度评价。凭着她的“领导就是服务,校长就是表率”的工作作风,善于团结
带动校领导一班人,紧紧抓住“教育质量”这一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实行目标责任制
、教师聘任制,极大地启动了学校内部活力,使全学区教学成绩三年连续上了三个大
台阶,学区教学成绩保持全镇总分第一名。她还注重教研为先导,倾力推进素质教育
,积极培养教师的教研能力。近几年来,在教师中有5人次独撰的教学论文在省、市
、县级获奖,3人次获市、县级教学能手及优质课奖励;她本人撰写的教学与学校管
理论文,有多篇先后获得奖励,其中1995年在全县教学能手评选中获课堂教学优秀奖
,撰写的学校管理论文,1997年获县级一等奖。
刘绥娥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来,全心全意育人,殚精竭力教书,注重实效,成绩
突出。她领导的学校工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受到了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
的奖励,先后被利津镇政府授予“优秀学校”称号和“教育教学十佳学校”称号。她
本人在1997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1998年受到县委、县政府的嘉
奖。

刘文亭利津县集贤乡李呈村党支部书记,1956年9月生,初中文化程度,1993年
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78年起曾担任小队会计、小队长、民兵连长、村委会主任
,1997年2月任村党支部书记。
刘文亭是在农村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干部,他体察民情,深入群众,把握时机,开
拓进取,带领全村群众艰苦创业,发展生产,为李呈村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先
后带领群众大搞滩区农田水利配套工程,开挖沟渠3000多米,动土方18000多立方米
;投资30万元,开挖水库一座,蓄水量5万立方米,解决了全村用水,扩大了农田灌
溉面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确保了粮棉稳产,1997年粮田种植1742亩,总产达1
06万斤。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大抓了食用菌的生产,成为李呈村有特色的科技致富
项目,他注重培训技术骨干,抓好典型带动,引进新品种,使食用菌生产走在全县的
前列,1997年全村发展到76个菌窖,投料42万多斤,仅此一项全村人均收入560元。
他还积极发展畜牧养殖业,使全村牛、羊、生猪、蛋鸡、肉兔的养殖迅速发展。
淡水养殖达到160亩,多方面增加了群众收入,199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437元,
在全乡综合考核中获得第一名。他本人也多次受到县乡的表彰。

毕建国利津县傅窝乡教委主任。利津县汀河乡五一村人,1950年5月生,大专学
历,小学高级教师,东营市小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小学教学研究会会员。198
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县十三届人大代表。自1968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曾在
汀河乡任小学教师,乡中学校长、乡教育组长、教委主任,1997年10月调任傅窝乡教
委主任。
毕建国是一位具有30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他勤奋自立,忠于职守,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为中小学教育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早在任小学教师和小教辅导员期间
,勤于教学实践,成绩显著,历年统考,所教成绩未低于乡前三名,连续8年第一,
所教学生参加各类竞赛,3人在省获奖,11人在市、县获奖。在教学研究方面,颇有
造诣,他所撰写的教学论文多次在省、市获奖,部分在省和全国刊物上发表。1986、
1987、1989、1997年所写论文均获市一等奖,并在省有关会议上交流,收录在《小教
会刊》、省《论文汇编》及《中国基础教育论文大典》中。1987年因教研成绩突出,
受到市通报表彰,1990年被评为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积极分子。
任中学校长后,他严谨治学,规范管理,完善教学规章制度,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提高教育质量,使汀河中学步入全县先进行列,被评为东营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担任乡教委主任后,他勤奋工作,深入学校抓质量,勤政廉洁,克己奉公,全面抓好
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及成人教育,全面推进汀河乡教育事业的振兴。新建乡中心幼
儿园,通过市级验收,八村学区小学、芦园小学获全国“学赖宁活动先进单位”,市
“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少先队工作获市“雏鹰行动先进集体”及省“国旗中队
”称号;汀河中学1995年创建成为市级规范化学校,并为省、市两级电化教学试点单
位。全乡教育的共青团、工会、勤工俭学、图书代办等工作均受到市县有关部门的表
彰。
毕建国在多年教育工作中,成绩显著,多次受到表彰。他是县级教学能手,市级
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县优秀党员,连续三年被评为县先进工作者。1995、1
997两年被评为县优秀人大代表,1997年受到县委、县政府的嘉奖。

任兰民利津县明集乡中心卫生院院长,院党支部书记。利津县明集乡东堤村人,
1956年12月生,大专学历,主治医师,1980年参加工作,198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自参加工作以来,历任医生,1993年3月任明集乡中心卫生院院长、院党支部书记

任兰民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受父亲熏陶,酷爱医学。参加工作后他勤奋好学,
先后自学了精神病及其中医治疗,并参加了省中医学院自学考试,1995年以优异成绩
获得毕业证书,以后又脱产两年到省精神卫生中心进修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业
务水平。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医疗工作中不断丰富临床经验,尤其是在精神病的
治疗方面,他大胆创新,采用中药、针灸、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精神病,治愈好转率
达95%以上,他的精湛医术和崇高医德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赖和爱戴。他结合自己的
临床经验,撰写了《开放性管理,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病的临床体会》,《活血化瘀
治疗精神分裂症100例临床观察》等多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
自任院长以来,他锐意进取,不断深化卫生改革,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选拔事业
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医疗骨干担任科室负责人,推行综合目标管理制度,对全院职工
实行聘任制,严格年度考评制度,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他注重人才培养,每年拿出
2万元到省市培养专业人才10多名,并鼓励自学,提高业务水平,使全院医疗队伍基
本达到了大专学历水平。不断更新医疗设备,几年来投资50多万元,购进了大型X光
机,日本原装B超、脑电地形图等较先进的医疗设备。筹资60万元,扩建了病房、建
起了职工宿舍,使医院整体功能上了新台阶。他认真抓好医院管理,开展以病人为中
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医疗服务活动,开设扶贫病房,为全乡特困户解决医药费3
600多元,义务给离退休干部和70岁以上老人每年进行1-2次保健查体,建立保健档案
。提高了全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以提高全院整体工作,突出精神病专科特色为目标,
使医院三大效益显著提高,知名度逐步扩大,医疗范围由本县辐射到沾化、河口、垦
利等县区。1994年被省卫生厅首批命名为一级甲等医院,1996年根据医院的整体功能
,被省卫生厅划分为中心卫生院,1997被市卫生局批准设立了利津县精神卫生中心,
同年代表县通过了省级验收。
任兰民曾多次被评为市、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996、1997年受县委、县政府
嘉奖。1997年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县优秀人大代表”。

李燕女,利津县统计局局长、会计师。利津县汀河乡南码村人,1962年11月生,
198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7月毕业于山东经济学院会计学专业。1979年12月
参加工作后,在利津县财政局干办事员,1981年9月至1983年7月在烟台财政学校上学
,1983年7月后任利津县财政局预算股股长、经济开发投资公司副经理、利津县财政
局副局长,〔1998年3月起任利津县统计局局长〕。
李燕任县财政局副局长以来,始终以努力增收节支,确保县财政收支平衡为己任
,深入基层,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各项财政收入入库,连年超额完成任务。在搞
财政收支预测、分析预算执行变化情况时,及时为领导提供依据,当好参谋。她还积
极协助领导多次到省、市争得资金,为发展利津经济做出了贡献。
她任县统计局局长以来,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做好统计工作,把振兴利津统计事业
,争创一流工作水平为目标,带领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业务知识,加
强全县统计办公自动化建设,帮助各乡镇配齐了微机等设备,创造了全市第一流的乡
镇统计办公条件。为改善职工住房,积极协调关系争取资金,共筹集各项资金百余万
元,盖起了职工住宅楼。为进一步做好统计工作,强化了统计法制建设,加强了《统
计法》宣传,加大了统计执法力度,有效地维护了《统计法》的严肃性。她在业务工
作中,对“工业统计报表制度方法”进行了改革,提高了统计数据的时效性,通过建
立实行企业联系点制度,开阔了专业人员的视野,提高了统计分析水平。同时她还注
重加强机关建设,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奖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全局干
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李燕积极工作,成绩突出,赢得了多方面的荣誉。1992年被评为市级“三八”红
旗手,1993年被县委、县政府荣记三等功,1995年、1996年被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
员”称号,1998年为东营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李振新利津县虎滩乡教委主任,乡教育党支部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利津县虎滩
乡张草村人,1942年7月生,中师文化程度,197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7月
参加教育工作,历任中小学教师,联中校长、乡中学校长、乡教委主任、党支部书记

李振新参加教育工作三十多年来,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工作勤奋,治学严谨,教
书育人,为人师表,是一位颇有声望的教育工作者。早在虎滩小牟里联中任校长十四
年,带领师生艰苦创业,勤俭办学,是全县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历年中考教学成绩均
属全县前列。1984年任虎滩中学校长后,加强学校管理,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列全县
先进,1985至1988年连续四年学校中考成绩均为全县第一,被县教委授予“教学工作
先进单位”,1987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1988年被
县委、县政府授予“教育管理先进学校”。
自担任乡教委主任以来,他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不断探索中小学教育发展的新
路子,成绩显著,先后完成全乡中小学校改,达到“六配套”标准,又奋战两年,狠
抓“两基”工程建设,首先对全乡中小学布局进行了合理调整,将三处中学合并为一
处,26处小学调整为10处,建立了“乡、校、点”三级教育管理网络。二是改善办学
条件,为中学建起了教学楼,使全乡中、小学配备了实验室、仪器室和其他教学用房
。内部设施配套达到国家Ⅱ类标准,1995年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尔后为中学建教职
工宿舍43套,加强了乡中心幼儿园的建设,通过了市验收。在抓好中小学建设的同时
,他带领乡教委一班人,紧紧抓住教学工作这个中心,强化德育工作,加强教师队伍
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规范管理提高教育质量,1990年被县教委授予“学校管
理先进单位”,乡教育团委自1993至1997年连续5年被团县委授予“先进团委”称号
,乡少工委连续6年被评为县“先进少工委”,乡教委1995年被评为“人民信得过单
位”,乡教育党支部多次被乡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
李振新本人先后荣获“东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县优秀教师”、“县先进工
作者”称号,1996年县委、县政府给予嘉奖,并当选为县第六、七、八次党代会代表
,乡第五、六、七、八届人代会代表。

李志华利津县卫生防疫站站长、主治医师。利津县北岭乡盖西村人。1962年10月
生,大学文化程度,1982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后
先后在滨县里则分院、利津县盐窝分院从事医疗工作,历任医疗组长、盐窝分院副院
长、院长等职,1994年6月调任利津县卫生防疫站站长。
李志华在卫生战线工作十多年来,工作勤奋,精心钻研业务,勇于开拓,锐意进
取,成绩显著。在盐窝分院任院长期间,带领职工艰苦创业,圆满完成了医院的改貌
任务,1992年3月接受国家卫生部、财政部考察,受到好评,同年12月在全市首批通
过了一级甲等医院的评审验收。调任县防疫站站长以来,他首先从抓防疫站的基本建
设入手,筹资170多万元,建起了1400平方米的检验办公大楼,新建了800平方米的职
工宿舍,并积极改善设施,新增原子吸收仪、恒温培养箱、微机等大型仪器设备20余
台件,使防疫站的面貌大为改观,达到机构健全,功能完善,各项业务顺利开展。1
996年代表山东省接受了国家级计划免疫第三个58%验收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目标考核
,取得优异成绩,被省卫生厅授予“全省计划免疫先进单位”称号。继而在全市率先
推行了“计划免疫定时定点接种”,在全县建立了17处规范化门诊,提高了接种率和
疫苗利用率。1994年9月在全县启动了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几年来接诊可
疑肺结核病人6700多人次,免费治传染性肺结核病人468人,治愈率达97.8%。
其他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成效显著,使全县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实现了县境内17年
无霍乱疫情的好成绩。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劳动卫生和放射防护卫生工
作以及“创建省级卫生城”、“全县初级卫生保健达标”活动都取得好成绩。在内部
管理上,他锐意改革,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职工双向选择等改革,严格工作目标
考核,1997年5月通过省计量行政部门和卫生厅的计量认证验收,达到国家计量认证
标准。
他刻苦钻研业务,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并结合工作实践总结经验,进行医学研究
,著述颇丰,1993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腹部疝的诊断与治疗》一书,
任第一副主编,1994年12月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外科诊断思路》任副主编,
最近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食品营养与卫生》一书,任主编。还在国家级刊物上发
表论文10余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市级科研成果1项。他本人多次受到表彰,1
991年被省卫生厅授予“计划免疫先进个人”,1992年被市文明委授予“全市行业优
质服务竞赛活动优秀服务员”,1995年被市卫生局、市人事局授予“东营市最佳院长
”、被省卫生厅授予“全省优秀卫生监督员”,1997年被省卫生厅、省人事局授予“
全省计划免疫先进工作者”。被市卫生局评为“东营市卫生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等称号。

李振堂利津县集贤派出所所长。利津县北岭乡台中村人,1965年2月生,1992年
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10月参加工作,曾在县农机局工作,1985年3月调入县公
安局,1995年10月出任罗镇派出所副所长,1997年2月调任集贤派出所所长。
李振堂自调公安系统工作以来,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和公安业务知识的学习
,他廉洁自律,勤政为民,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深受领导的信赖和同志们好评。自
调任集贤派出所所长以来,他紧紧围绕改革和加强派出所工作的主线,与全体干警团
结战斗,知难而上,加大了打击和防范的力度,有效地遏制了各类案件的发生,使各
项工作成绩斐然。他首先加强派出所基层基础建设,将原有房屋7间140平方米的集贤
派出所建成占地2780平方米、房屋20间、使用面积650平方米的小院,“五小工程”
(小浴室、小健身房、小餐厅、小伙房、小娱乐室)配套;档案室建设规范化,设施完
善,管理规范,交通、通讯设备齐全,达到省厅要求达标派出所标准。大胆改革勤务
制度,抓管理,抓防范,设立集贤、薄家、皂坝头三个警务区,实行挂牌办公,设立
方便群众报警和求助的警示标志,坚持昼夜值班巡逻。实行军事化管理,制定了警务
区职责、监督、考评等制度,使管理规范化,1997年中破获各类大案4起,抓获各类
犯罪嫌疑人12人,重大犯罪嫌疑人5人,缴获赃款赃物价值10万余元;随时受理群众
报警求助,为群众排忧解难,110建设实行“四有四必”承诺,接警157次,为群众做
好事20余件。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户活动,把治安管理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
建立警民防范体系,使安全文明村达到93%,安全文明户达到99%。加强流动、暂住
人口和租赁房屋的管理,设立专门办公室,稳定辖区治安,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油区活动,成绩显著,受到东营市和油田创建领导小组的表
彰。
李振堂所领导的集贤派出所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多次接受省、市、县有关领导视
察,受到好评,1997年被评为“全省优秀派出所”和“全市十佳派出所”,他个人也
荣获“全市三十佳”人民警察称号。

李新民利津县落地油处理厂厂长、党支部书记、政工师。利津县盐窝镇十六户东
村人,1955年9月19日生,198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委党
校业余教育本科班。198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陈庄粮所担任保管员,明集粮所统计员
、所长,1992年起任利津县落地油厂厂长。
李新民在任厂长期间,认真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注重强化企
业职工民主管理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大胆地在一线工
人中培养和选拔干部,发展党员。在工作中注重解决职工生活中的“难点”、“热点
”问题,定期为职工提供生活后勤保障任务,完善和加强了“职工之家”,丰富了职
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李新民一贯高度重视企业经济发展,1995年投资170万元,上了脱水净化原油项
目,年加工原油能力3万吨,连年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996-1997年4月,投资100万
元,建起了一座办公楼,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大大改善了办公条件。
他在不断加强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同时,还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特别是对党的十五
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进行了反复的学习,并写出理论文章《怎样加强企业职工的思想
政治工作》,发表在《中国改革文存》第2卷上,《浅谈如何调动职工民主管理的积
极性》发表在《滨州日报》上,《厂长、经理怎样才能有凝聚力》、《思想政治工作
要强化服务意识》先后在东营电台播出。
李新民经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赢得了荣誉,1986-1990年分别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
者和县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1994年被评为县油区工会积极分子,1995年获“东营市
油区系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

李善华女,利津县利津镇西街学区校长、小学一级教师。1955年3月生,利津县
利津镇东街人,1987年7月取得中师学历,毕业于利津师范学校,1991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1972年初中毕业后,任东街生产队妇女队长、保管员、村妇女主任等职。197
6年参加工作后,任南宋乡小学教师、学区少先队辅导员,利津镇小学教师、学区少
先队辅导员,1989年起任利津镇北关中心小学校长,1994年8月任利津镇西街学区小
学校长。
李善华在教学工作期间,所教学科成绩连年在全镇获得第一名,并在市、县作过
复式教学工作经验介绍。她任校长以来,带领全体教师艰苦奋斗,奋力拼搏,使她领
导的学校实现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教学及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
是1994年8月她刚任西街学区校长时,面对大部分在校生基础较差的状况,她并没有
畏缩,而是迎难而上,同教导主任胡建华一道,紧紧抓住“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
质量”这一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工作,经过在教师中实行目标责任制,在师生中推行素
质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全校教学总体成绩的大幅度提高。目前学生巩固率很好,总教
学成绩名列全镇同类学校第三名,实现了一年上一个大台阶。同时,学校教研活动也
取得了相应的成绩,教师赵新娥分别获市级优质课奖、市级优秀实验员和全县第一个
数学市级精品课奖,有一人次获市级教学能手,赵玉华分别获市级优质课奖、县级教
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张鲁榕获县级优质课奖。全校获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优秀论文
奖8篇,市级论文奖14篇,县级论文奖18篇,其中李善华撰写的《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获市级论文一等奖,并在国家级刊物《教坛纵横》第二集发
表,东营日报还发表了她的《乡村小学不应忽视音乐课》的论文。
李善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0多年来,从不耽误工作,全力为师生着想,积极协调
村队关系,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逐年为教师增加福利,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员工的工作
积极性。由于她辛勤工作,学校和她获得了多项荣誉。西街小学曾获省级金星大队、
县级小学管理优秀单位和省级国旗中队称号,两次获市级国旗中队称号,1997年被利
津镇党委、镇政府授予教育教学十佳学校。在校园开展的“学雷锋学赖宁”、“献五
心”、“红领巾一条街”、“西街学区照顾残疾孤寡老人十年如一日”等活动中,西
街小学作为典型,被东营日报和县电视台多次报道。学生刘成、刘静分别获较高地特
长奖和竞赛奖。李善华十多年来连续被评为县、镇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197
9年至1980年被评为县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和两次出席县团代会。

张宝英女,利津县气象局局长、工程师。盐窝镇乔家村人,1952年生,高中肄业
,1971年参加工作,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麻纺厂工人,利津县气象局测报员
、测报组长,1986年任副局长,1991年起任气象局局长。
张宝英自担任气象局领导职务以来,面对50年代建立的气象站那一组破旧砖房和
简陋的仪器工具,勇挑重担,知难而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她带领职工努力学习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刻苦学习业务技术知识,不断提高全局职工的
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气象服务
为中心,始终把为领导的决策服务放在首位,及时为领导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和建议
。她根据工作实际,大胆改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省、市气象部门的
指示和工作规范,工作任务到科室,责任到人,加大激励措施,不断增强业务人员的
责任心和积极性,使全局工作扎扎实实,业务工作质量逐年提高,走在了惠民地区和
东营市的前列,多次受到地、市气象局的表彰。1995年夺得东营市专业气象服务、气
象科技服务、电视预报、技术装备目标管理、综合目标管理等8个单项第一名,业务
目标考核达一级标准。曾分别荣获省、市、惠民地区气象部门授予的“双文明建设先
进集体”称号。她思想解放,敢拚敢干,敢于攀登科技高峰,为了更有效地为工农业
生产服务,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她努力工作,组建了利津县人工防雹增雨系统
,配备7门双“三七”高炮、9部无线电台。该系统运作3年来,防雹增雨成果显著,
为全县减灾抗灾、农业丰产丰收做出了巨大贡献,获得市、县两级“人工防雹增雨工
作先进单位”称号。
近年来,张宝英多方奔走,克服重重困难,筹资80多万元,新建了办公室和职工
宿舍,购置微机3台,建立了“121”气象自动查询台。基础业务、气象服务、通讯办
公等实现了自动化,工作成效大大提高,县委、县政府授予其“为经济建设服务先进
单位”称号。
张宝英从一名普通女工,成长为利津县气象战线上业务熟练的领导干部,靠的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振兴利津经济服务的热情和信心,靠的是刻苦自学业务知识
和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她的业绩是拼命苦干干出来的。1983~1993年,她
获得山东省气象局颁发的17个(次)业务优质证书,国家气象局颁发的4个奖励证书,
在惠民地区和东营市独占鳌头,破格晋升为气象专业工程师,被评为“全国气象部门
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全省气象部门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标兵”,获晋升一级工
资奖励。1988~1997年,8次被评为县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1996年获利津县委
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张秋玲女,利津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利津县利津镇西南街人。1963年9
月生,1985年参加工作,199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副科级审判员。参加工
作后,历任利津县人民法院书记员、审判员、刑庭副庭长,1998年5月任庭长。
张秋玲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奋好学,努力钻研审判业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做出了优异的成绩。1987年11月参加全省书记员业务知识竞赛,取得全省竞赛第三名
的好成绩,是东营市法院系统公认的优秀书记员。任刑庭副庭长后,仍兼任书记员、
审判员的工作,是法院的业务骨干。她在繁杂的工作中,总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对大案、要案、难案抢着办。几年来,她审结的刑事案件数百起,无论是简单易审
,还是棘手难判,均无一错判、改判和发回重审。她所在的刑庭,连续三年荣立集体
三等功,历年全市评比第一名。从书记员到庭长,每走一步她都留下一个踏实的脚印
。在任刑庭庭长的同时,并负责少年合议庭的工作。多年来,她以女同志特有的细心
与耐心,探索出了一条“以找准感化点为切口挽救青少年”的有效审判方式,强化庭
前、庭中、庭后及判后的跟踪教育,促使少年罪犯主动改过自新,无一人重新犯罪,
且青少年犯罪案件逐年下降,受到上级法院的高度赞扬,为利津县社会治安形势的好
转作出了突出贡献。
张秋玲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秉公办案,以自己的工作实绩,多次受到
上级表彰。1985年以来,她先后被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个人二等功,并被评为全市优
秀审判员、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被市委、市政法委授予处理
积案先进个人,被利津县委、县政府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张兆田利津县集贤乡教委主任,乡教育党支部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利津县傅窝
乡薄扣村人,1950年12月生,1976年7月毕业于泰安师专化学系,同年参加教育工作
,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傅窝中学教师、教导主任、校长、傅窝乡教育组
长,1994年3月调任集贤乡教委主任。
张兆田自参加教育工作以来,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他思想敏
锐,工作泼辣,勇于改革,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早在任教师时期,他工作勤奋,
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严于治学,所教化学科成绩1978、1986年曾获得全县第一、二
名。自担任乡镇教育领导职务以来,更是不断开拓进取,精心探索教育发展和质量提
高的新思路,大抓学校管理,建立起学校规范管理的一整套运行机制,加强学校的教
学研究和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提高,成绩显著,1991年傅窝中学被市教育局表彰为教
育管理优秀学校。调任集贤乡教委主任后,不断总结学校管理的经验,提高自身的业
务水平,深入中小学调查研究,真抓实干,加大工作力度,圆满完成了全乡中小学“
四制”改革的任务。大抓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以学校管理
内部改革为动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全乡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1994年集贤中学被县教育局表彰为“教学工作上台阶单位”,1995年中学升学成绩
获全县第一名,中小学教学评估获全县第一名,被县教委授予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在全县中小学“两基”工程建设中,他积极争取领导支持,组织带领全乡师生圆
满完成“两基”建设任务,以全县第五名的成绩通过省政府验收,受到县委、县政府
的表彰。他重视“两基”验收后的巩固提高工作,促进全乡“两基”实施水平不断提
高,为全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1997年,全乡又顺利通过省对“两基”
工作的复查验收。中学被县教委授予“县级规范化学校”,市级电化教学试点学校。
张兆田在教育工作中的成绩赢得了荣誉,1989年被评为县优秀党员,1990年获市
“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县委、县政府给予记功,1992年获县先进工作者,连年被
乡党委、政府表彰为“先进教育工作者”。

张其柏利津县集贤乡清河村党支部书记,1958年1月生,初中文化程度,1989年
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79年起曾担任本村小队会计、村民小组长、村委委员、村
委会副主任、主任等职,1997年2月任村党支部书记。
张其柏自担任村干部以来,热心为群众服务,工作认真,办事公道,勤恳热情,
深受群众信赖。他担任村委会主任以后,与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团结奋斗,发展
经济,确定以粮食生产和林果生产为主导产业,并积极发展大棚蔬菜和畜牧养殖业,
奠定了高产、高效农业的基础。投资11万多元,新建占地30亩的水库一座,扩建占地
50亩的水库一座,不仅解决了人畜用水,还大大提高了灌溉能力。1997年粮田种植面
积达到6357亩,粮食总产达305万斤,人均占有一吨粮。全村有果园260亩,枣粮间作
500亩。此外,还养殖大牲畜68头,养羊300只,蛋鸡3500只,养兔1500只,发展蔬菜
大棚18个,淡水养殖水面30亩,使清河村的经济发展有了后劲。使群众增加了收入,
全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800多元。
他还注重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1995年投资14万元修柏
油路1400米,1996年投资12万元,全村安装了自来水,深受群众欢迎。1997年清河村
在全乡综合考核中获第二名,被县委、县府命名为“粮食生产冠军村”。他本人也多
次受到县乡表彰。

陈永民利津县财政局局长,局党组书记,兼利津县预算外资金管理局局长,会计
师。陈庄镇辛韩四村人,1958年生,山东省财政学校毕业,山东(滨州)广播电视大学
财政专业脱产进修3年,1979年参加工作,198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利津县财政
局预算股股长、办公室主任、副局长。1996年任财政局局长兼预算外资金管理局局长
。1998年当选为中共利津县委第九届候补委员。
陈永民自任财政局局长以来,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
针、政策,勇于改革。为了培植财源,他提出了“立足利津实际,面向长远未来,紧
紧围绕农业产业化做文章,巩固现有财源,发展后续财源,重点培植基础性财源和可
滚动开发性财源”的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肯定。1996~1998年,全县投入财源建
设资金1.6亿元,促进了全县工农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全县经济结
构的调整,为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为理好财,他向县委、县政府
提出了改革财政体制的建议,实行“划分收支范围,核定收支基数,收入递增包干,
补助逐年递减,上交逐年递增,超收留归乡镇,一定三年不变的”新体制,调动了乡
镇政府抓财源建设,抓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他还制定出台了《利津县预算外资金管理
暂行办法》,加强了预算外资金管理,增强了县政府的调控能力,集中财力办大事。
在他的带领下,全县财政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1996年财政收入6028万元,1997年8
025万元,分别增长45.7%、33.13%。县财政局获东营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称号,被市财政局、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集体”、“为经济建设服务先进单位
”等称号。
陈永民工作扎实,作风严谨,廉洁勤政,率先垂范,政绩突出,多次受到上级表
彰奖励。被省大检办评为“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先进工作者”,获市委、市政府授予
的“依法行政先进个人”、“科技兴业贡献奖”,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受到
县委、县政府通令嘉奖。

陈平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利津县陈庄镇韩中
村人,1956年10月生,大专文化程度,198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11月参加
教育工作,先后任小学教师、利津二中人事秘书、政教主任、副校长、校党支部副书
记,1996年9月调任实验二校校长。
陈平自参加教育工作20年来,热爱教育事业,作风扎实勤奋,工作锐意进取。早
在小学任教期间,连续7年教学成绩列全县前茅,所教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所写论文在惠民地区交流,1983年被评为“省优秀班主任”,由于成绩突出,1
984年转为公办教师。他学习刻苦,作风严谨,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后到
进修学校进修和自学函授取得大专学历。
在利津二中工作8年期间,从中层到领导层,他以身示范,勤学多思,改革进取
,在学校管理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德育工作和
行政后勤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教书
育人先进单位”、“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教学优胜单位”、“市学校管理优
秀单位”,及“省级文明单位”等,这些成绩都饱含了他的辛劳和奉献。
1995年11月,他奉调主持县第二实验学校的筹建工作。在筹建期间,他带领筹建
班子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不畏艰辛、日夜工作吃住在工地,克服资金不到位、施工
难度大、筹建工期短等重重困难,仅10个月的时间,完成平整校园106亩,建成教学
、办公、生活楼4栋及院墙、大门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完成工程
量700多万元,初步建成一所崭新的学校,保证了1996年暑假后如期招生开学,受到
县委、县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赞誉。学校开学后,他带领学校领导班子,一手抓教
学,一手抓建设。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他首先抓良好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及领导
干部工作作风的培养和形成,抓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
爱岗敬业、团结高效的教职工队伍。以教学为中心,德育为首,五育并举,注重音体
美艺术教育,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加强学校规范化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首届毕业生在全县中考综合成绩获得第一名。学校建设规范发展,建住宅楼一座430
0平方米,绿化、硬化9000平方米,累计投资1100万元。学校各项工作成绩显著,19
97年获县“十佳文明学校”称号,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文明单位”,“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卫生绿化先进单位”,学校团委、少先队获“县级红旗团委
”、“红旗少先大队”称号。他本人多次受到表彰,1983年被评为“省优秀班主任”
,1984年被评为“县教学能手”,“市优秀教师”,1993年受县委、县政府记功奖励
,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陈奉桐利津县良种场场长,党支部书记,农艺师。利津县北岭乡西滩西村人,1
949年6月生,高中文化程度,1970年参军入伍,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以
来,先后在福州军区兵工厂、渤海农场、利津县供销社工作,1980年调利津县良种场
任场办公室主任、副场长等职,1993年起任场长、场党支部书记。
陈奉桐担任良种场场长以来,带领全场职工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大力开展良种
繁育、良种引进和良种示范试验,使全县良种的推广应用工作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
农业丰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他面对国营良种场经济效益滑坡的局面,在全
省137个国营良种场中,他率先进行了改革,实行了“打破工资制,进行优化组合,
按口切块承包,多劳多得”的管理体制,使该场的经济效益逐年上升,职工收入也连
年提高,1997年全场繁育良种60多万公斤,创产值250多万元,盈利12万元;职工人
均收入都在2500元以上。
几年来,他还带领全场职工,认真组织实施省、市、县下达的农作物良种品种区
域性生产试验,每次试验都按照试验方案要求的标准,观察、记载,数据准确,并及
时写出试验报告和总结。今年以来,他先后在虎滩、明集等乡镇建立起良种繁育生产
基地1.5万亩,繁育出优质小麦品种“鲁麦23”、“21”、“92-15”、“54368
”等;大豆良种“鲁豆11”、“85043-76”、“鲁豆13”等,棉花良种“鲁棉14”、
“W866”、“抗虫棉”等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全县得到推广和应用,满足了群众的
要求,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陈奉桐的工作成绩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赞誉,1992年他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
进工作者,1993年、1994年被市、县农业系统评为“先进个人”,1995年、1996年、
1997年被省农业厅评为“先进个人”,1997年被省农业厅荣记三等功,县委、县政府
给予嘉奖奖励。

陈维玉利津县陈庄镇陈西村党支部书记,1942年6月生,初中文化。1962年参加
农村工作,197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农村工作以来,历任生产队会计,生产
队队长。1973年起任村党支部书记。
陈维玉参加农村工作37年来,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陈
西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了一定贡献。
陈西村过去是全镇有名的贫困村。县、镇曾多次派工作队进村治理,但经济落后
的局面仍变化不大。1973年春,在县委整党队帮助下,经过整党和组织整顿,推选陈
维玉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面对困难的局面,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从抓农田水利建设
入手,挖沟、筑渠、整平土地,大搞了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把旱田改变为水浇田,同
时,还开发改造了130亩撂荒地。生产条件的改变,使农业逐年增收。群众从解决温
饱发展到对国家贡献。近几年来,他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
构,积极扶持起“个体客运,家庭养鸡,绳业加工”三大产业,使全村个体私营经济
迅速得到发展。全村客运户发展到20多户,家庭养鸡专业户16户,绳业加工专业户3
0多户。仅个体私营经济一项年收入100多万元。1997年,全村总产粮食206吨,全村
农村经济总收入2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70元。他还注重抓集体公益事业和精神
文明建设。全村更新果园1处220亩,新建水库1座,改建了村卫生室和文化大院,全
村安装用上了自来水。全村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制定了“村规民约、村
务公开、民主管理”等规章制度。1992年陈西村被县水利局授予“水利建设冠军”。
1993年至1997年被县委、县府授予“文明村”。连续多年被陈庄镇委、镇政府评为先
进单位和先进党支部。1994年陈维玉被中共利津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
多次被陈庄镇委、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他曾当选为利津县第七次、第八次党代会代
表。(1998年陈西村经县验收,达到县级小康村。)

陈应顺利津县陈庄镇陈南村党支部书记,1943年9月生,初中文化程度,助理会
计师。1965年参加农村工作,1966年参加过广饶农村社教,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陈南村生产队长、民兵连长、团支部书记、村文书、村支部委员,1994年起任党
支部书记。
他参加农村工作30多年来,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贯彻党在农村
的各项方针、政策,一心扑在农村基层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地为群众办事,兢兢业
业地为党的事业工作,为陈南村的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陈南村地处陈庄镇政府驻地,长期以来,由于县镇建设用地,致使全村耕地逐年
减少,全村人均仅有3分耕地,人多地少的矛盾长期制约着该村的经济发展。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了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全村经济有了发展,尚能解决温
饱问题,群众生活仍不富裕。1994年,陈应顺任村支部书记后,带领村两委班子,从
本村实际出发,认真总结经验,探索出一条“抓市场建设,兴民营经济,创经济强村
”的富民强村之路,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农民经商办企业的政策措施,把农民推向市场
经济大舞台。他借助镇政府大搞市场规划建设的机遇,在本村划出107亩土地,协助
镇政府建成了“贸源商城”集贸市场。建起了繁华的商业街和营业楼房,为全村农民
经商办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经营场所。经过几年的发展,陈南村的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
100多户,注册资金达500多万元,新建营业楼房78间,开展了家俱、煤炭、木材、建
材、小商品批发、烟酒糖茶、棉布服装、农产品收购、饮食服务等经营项目20多项,
全村从事经商人数达300多人,民营经济年总收入100多万元,向国家纳税20多万元。
他在抓发展民营经济的同时,还注重兴办集体公益事业,先后建起村办木材加工厂一
处,培育40亩的果园一处,开挖蓄水8万方和6万方的水库2座。1997年全村社会总产
值达140万元,人均纯收入2860元。陈南村的变化得到了县镇领导的赞誉,1996年陈
南村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全县经济强村”,1997年被县委、县府授予“个体私营
经济强村”。同年,经县验收达到县级小康村。陈应顺自1991年以来,连续多年被县
、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当选为中共利津县第八次党代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