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4&rec=18&run=13

1995年,利津县广大人民群众在县委、县政府带领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
、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求实务实,真抓实
干,取得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可喜成绩。全年国内生
产总值达到12.97亿元(当年价、以下同),比上年增长41.28%;工农业总产值上升到
28.27亿元,比上年增长31.67%;完成财政总收入4137万元,比上年增长35.3%;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4元,比上年增加350元。全县的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
民经济已开始步入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的快车道。
一、农业经济持续隐定发展。全县农村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大力调整优化
产业结构,主导产业进一步隆起和状大,在确保粮棉稳定增长的同时,重点发展了蔬
菜、芦笋、中药材、优质林果、水产、畜牧六大主导产业。5万亩芦笋、5万亩精细瓜
菜、5万亩海淡水养殖、5万亩优质林果、2万亩中药材基地已初步形成。出现了以三
利食品有限公司、市食品股份公司、各大冷藏厂为龙头的芦笋、蔬菜、水产品、畜产
品、果品等生产、加工、销售系列。各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初步建立了“工厂+农户
”、“市场+农户”、“购销+科技”的紧密、半紧密型组织机制。基地促龙头,龙头
带基地的良性循环态势已基本形成。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农业基础条件有了较大
的改善。棉花方建设、路域开发、冬灌等在全市名列前茅。农业综合开发加大了力度
,三个项目区基本达到了“四高八化”的要求。农业机械化加快了步伐,年末农用机
械总动力达到198510千瓦,比上年增长27%;机械作业面积达29480公顷。专业村建设
成效显著,一百个专业村人均普遍增收500多元,致富典型大量涌现,加快了全县农
民致富的步伐。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2.65亿元,比上年增长23.14%。粮、棉、油、林
、牧、渔、蔬菜等主要农产品在遭受冰雹等多种自然灾害的条件下均获得了好收成。
二、工业经济发展迅速,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全县工业战线突出“三改一管”
,向规模要效益,向改革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积极培植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和主
导产品,初步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石油化工、盐业、机电、轻纺、建筑建材等六大
主导产业体系,培植出了抽油杆、电机、食品、白酒等一批拳头产品,工业经济实现
了速度与质量齐头并进。主要举措是继续稳步推行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到年底,全
县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53家,实行公有民营等形式的企业142家,对3家县
属企业依法实施了破产。全县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209家,占县乡企业总数的
84.6%,其余企业进行了“双全”风险抵押承包和资产目标管理。企业产权制度改
革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其次是加快工业技术改造步伐,全县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
技改总投资1.5亿元,其中县属工业实施技改项目20项,总投资9396万元,其中石化
厂、纺织总厂、光明机电公司、化肥厂、油脂化工厂、王庄冷藏厂、第二食品厂等技
改项目相继完成投产,极大地提高了产值和效益。全县工业总产值上升到15.62亿元
,比上年增长37.4%;其中县属工业完成5.13亿元,增长71.1%;乡镇办工业完成2.7
5亿元,增长35.2%;村及村以下工业完成7.73亿元,增长29.6%。全县工业经济实现
利税4555万元,比上年增长104.3%;其中县属工业实现利税2530万元,增长223%。全
县评出十家利税大户,其中石油化工厂实现利税1292万元。县属工业企业连续两年无
亏损。
三、第三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年内,继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基础设
施建设,城乡市场繁荣活跃,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94亿元
,比上年增长2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22亿元,比上年增长29.74%;其中农
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49亿元,比上年增长47.9%;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走出低谷,成交
额大幅度上升,其中供销社系统生产资料销售额达5060.7万元,比上年增加2582.9万
元。外向型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粮油、蔬菜、芦笋、水产品、林果、肉食鸡
、中药材、工艺品等八大农副产品出口创汇体系。全年完成出口商品供货总值1.33亿
元。5月份获得外贸进出口自营权,对外开放实现了新的突破。
对个体私营经济,继续坚持思想上放胆,工作上放手,政策上放宽,服务上放活
的原则,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全县个体工商户达7148户,从业人员1.3万人。注
册资金达到5105万元。私营企业达185家,从业人数2300人,注册资金2235万元。个
本私营经济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电力建设:开通了全县(刁口乡除外)电力载波通讯,县级
调度初步达到了自动化,实用化标准。已有7个乡镇建成了初级电气化乡镇,供电网
络进一步完善。通讯建设:完成了3000门程控电话安装及扩容工程,全县三分之一以
上的村通了电话。交通建设:新修县乡公路124公里,新增2个村村通柏油路的乡,9
3个通柏油路的村。通车总里程达599公里,公路密度达35.94公里/百平方公里。
全县完成货运周转量7171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3040万人公里。县城建设:县城“两
路一园”工程全部完成,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市容环境有较大改观,顺利通过省政府
验收,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城市”。
四、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积极组织实施了“科技兴县”战略,年
内实施科技计划12项,新上科技推广项目2项,科技推广网络更趋健全完善,科技进
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达40%以上。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年内
向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841人;投资4500万元实施“两基”工程,顺利通过了省政府
验收,全县基本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少年文盲;投资1200万元新建
职业教育中心一处,招生542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计划生
育工作扎实有效,计划生育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达99.3%和5.92‰。征兵工
作成绩显著,实现了连续20年无一责任退兵,受到国防部、济南军区、省政府的表彰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深入开展,全县涌现出省级文明单位4个,市级文明单位14个,
县级文明单位10个,文明村17个。继续坚持依法治县的方针,全面落实“十五法二条
例”的普及教育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二五”普法教育任务。建立健全了人防、物防
、机防相结合的防范机制,社会治安得到加强。广泛开展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油区
专项治理,维护了油区秩序,净化了社会空气,保持了社会安定。全融保险、环境保
护、土地管理、文化、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都有了相应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
生活日益丰富。全县上下呈现出竞争向上,群情振奋,经济腾飞,事业发展的勃勃生
机,为“八五”计划划上了一个园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