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30&rec=107&run=13

【争资金争项目促发展】 积极争取就业和社会保障补贴资金。通过与市级
部门积极争取,市财政负担全县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增长部分的60%(其他
县区50%),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增长部分的80%(其他县区60%),补贴
资金比例均高于其他县区10个百分点;省财政拨付全县的就业专项资金逐年
递增。截至2012年12月,已到位资金3589.7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础养老
金补贴资金2164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贴资金1078.7万元,就业专项资
金347万元。加快推进人才强县战略实施。制定《利津县人才工作实施方案》,
争取市局支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选拔、认定等政策扩展到企业
和农村。按照“选拔一批、引进一批、培养一批”的原则,培养造就一大批
企业人才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机关事业单位人才队伍,为加快利津科
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在2012年事业单位公开招
聘考试中,专门拿出招聘岗位,引进14名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进行人才储
备。协调申报利华益博士后工作站。多次主积极与市局、省厅做好对接,已
达成意向,利华益申报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待上级开始部署之后,再开展
相应申报工作。成立利津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为进一步加强全县城乡劳动
者培训工作,向市局争取政策机构支持,市人社局批准成立了利津县劳动就
业训练中心,并招投标为利津县定点培训机构,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
农民工、专业退役军人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年培训能力达到5600
人以上,有力地提高了全县城乡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着力推进就业再就业】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一系列稳定和扩大就业
的政策措施,以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为主,采取创业带动就业,开发岗位促进
就业,贯彻落实政策稳定就业等措施,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就业
群体和农村劳动力三大群体的创业就业工作,就业趋势基本稳定。2012年,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075人, 完成市级下达任务的139.8%, 城镇登记失业率
1.69%。
搭建就业活动平台,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积极开展“春风行动”、
“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月”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坚
持日常求职登记与活动相结合,充分挖掘全县就业岗位4600余个。每月组织
人员集中深入县内规模企业和新开工企业摸排用工情况,根据岗位需求制定
统一用工信息,正在组织建立网络就业市场,通过网站提供招工、求职信息,
同时在县城、乡镇街道、社区等15个LED大屏幕滚动播出,根据用工需求,
及时更新用工信息,为县内企业用工信息发布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服务平台。
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库,深入利华益、三阳纺织、天汇燃气公司等县
内规模以上企业,通过召开座谈会,了解企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情况,向企
业推荐专业对路的高校毕业生260余名;充分发挥三阳纺织有限公司、宜坤
化工有限公司等就业见习基地作用,组织121名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见习;
开发社区、保洁、环卫、老年服务等公益性岗位安置“4050”等就业困难人
员107人;在8个乡镇街道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农民工之家”,方便农村
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已组织27场农民工专场用工洽谈会,组织农村劳
动力转移9776人次,增加了农村劳动者工资收入。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截至2012年12月,全县共筹集
就业专项资金347万元,支出1515名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210.8万元,
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48.3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38.16万元,就业创业培
训补贴95.5万元,提高了就业质量,稳定了就业岗位。积极协调工商、税务
部门,把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免行政事业收费作为支持失业人员、返乡农
民工、高校毕业生创业的重要工作来抓。协调县工商、税务部门共为符合条
件的387名自主创业人员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1.8万元,为7名自主创业人员减
免税费2.3万元,企业所得税1.23万元。2012年,共申报小额担保贷款5079万
元,审批3942万元,为544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690万元,带动
就业774人,提高了各类人员创业积极性,稳定了全县就业形势。
创新培训方式,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严格按照山东省加强就业培训,
提升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全面开展创
业及就业技能培训。依托县职教中心和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两个定点培训机
构,根据市场需求,通过网络授课、发放配套教学光盘、专家讲座、实习参
观等方式,强化职业培训的实效性,节省了学员培训时间,提升了培训质量。
切实提高劳动者的创业与就业能力。 全年共举办计算机、保洁、电焊工等2
1期51个技能培训班、3个创业培训班,共培训各类城乡劳动者5687人。

【人才工作】 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
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工作指导方针,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
观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评价发现机制、选拔任用机制、流动配
置机制、激励保障机制,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保证。
不断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完成了全县2012年度公务员考录
工作。拟定了全县2012年公务员招考计划,对报考全县公务员职位的1891名
考生情况进行了资格审核,对进入面试范围的100名考生进行了资格初审,
对拟录用的33名公务员进行了政审。 不断加强公务员培训工作, 举办了以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打造高素质公务员队伍”为主题的公务员更新知识培
训班,全县县直各机关单位、乡镇街道110人参加了培训。举办了事业单位
新聘用人员培训班2期,培训新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49人,提高了全县机
关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大各行业人才和智力引进力度。对2011至2012年度黄蓝两区人才项目
和省批复的1个黄区人才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申报2012年度黄蓝两
区第二批引进急需人才项目4个、2013年度黄蓝两区引进急需人才项目5个。
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暨技术项目洽谈会上,山
东兴田肥业有限公司和山东绿洲醇食品有限公司分别与清华大学研究员盖国
胜、天津工业大学教授杨革签订了合作意向书,确定人才技术项目2个。完
成2012年省第七届“海洽会”人才需求发布工作,为全县10余家企业做好高
层次人才引进平台搭建工作。积极组织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千
村引智示范项目、外专千人计划等引智工作。积极推进“倡树爱我家乡,争
当创业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在各行业评选出了首批10名立得住、叫得
响、有影响的“创业先锋”先进典型。建立了人才信息库,为进一步创新人
才管理机制,提高人才资源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
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将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留学回国人才等各类
人才纳入人才信息库,准确掌握全县各类人才信息,实现人才信息全面、准
确、及时、动态管理及人才信息资源共享。
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组织3600余人参加了2012年度专业技
术人员继续教育,并进行了考核和资格证书发放工作。同时,为市局教育培
训管理系统建立单位172个,并组织报名310人。积极做好人事考试报名工作,
组织职称外语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人技术等级考
核等10多种考试报名516人次,为750人办理了证书及相关手续。审核、报送
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材料40余人, 审核全日制院校毕业生专业技术职称
(资格)120余份,为2011年通过评审的103人办理了资格证书。
突出抓好职业技能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就业与培训,不断加强高技能人
才培养,开展了对企业在职职工的提升培训和鉴定工作以及退役军人、残疾
人员等群体培训后的鉴定工作。 2012年以来,为计算机操作员、维修电工等
26个工种的420人进行了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为参加培训的计算机操作员、
维修电工等20余个工种2490余人进行了初级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全县25人参
加2012年度“金蓝领”培训项目。审核报送技师、高级技师申报材料38份,
申报市首席技师、省首席技师、省有突出贡献技师各2名,其中1人被评为东营
市首席技师。组织全县企事业单位190余人参加“津盛杯汽车驾驶员职业技
能大赛”、“金盾杯消防员职业技能大赛”,并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选
手进行了表彰奖励。申报利华益集团、三阳纺织两家企业为市高技能人才评
价试点和技师工作站,并提交了人才评价实施方案和技师工作站申请书。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以保障民生为重点,不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
围、 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保障参保企业及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截至
2012年12月,全县养老(机关和企业)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
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
到30004人、21055人、272199人、12300人、19365人、8104人、17.9万人;征
缴基金分别达到2.16亿元、3100万元、8663万元、403万元、272.76万元、236
万元、2389.94万元。
社会保险扩面工作稳步推进。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站、县电视台、
电台以及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手段,对社会保险政策法规进行宣传,着力在
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保,人人懂法维权的良好氛围。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对不
缴纳保险的用人单位开展社会保险稽核工作,督促其补办各项手续。专门走
访催缴。有重点、有目的对欠费大户企业进行专门走访,与企业负责人进行
面对面磋商,督促其缴纳社会保险费。与企业评先树优挂钩。把企业是否缴
纳社会保险作为企业申报诚信示范单位、企业负责人申报劳动模范、企业参
与其他部门表彰等评先树优活动的重要依据。
推进社会保险“一票征缴”的实施。制定了“一票征缴”实施方案,促
进企业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起覆盖广泛、
保障有力、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险体系。对目前全员
参保缴费有困难企业,暂时不能五险合一的,先实现养老、医疗、生育“一
票征缴”,失业、工伤再跟进,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保险“一票征缴”
工作。
发挥社会保险基金作用。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基金纳入财政专户
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人保、财政、审计部门紧密配合,每年都组织对社保
基金收支决算进行专项审查。在2012年的国家审计署社保基金审计中,全县
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正规化居全市首位。充分发挥社保基金作用,不断提高
社会保障水平。 截至2012年12月,为全县2332名机关离退休干部发放养老金
10644万元;将全县240名符合条件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人员纳入基本养
老保险统筹范围;为2947名企业退休职工发放养老保险5800万元; 175名失
业人员发放失业金140万元,切实发挥了失业保险保障生活、预防失业和促
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共为2.4万名患者支付各项医疗保险待遇1.07亿元,在根
本上解决了大病人员“因病返贫”的实际困难;为71名工伤人员发放工伤保
险金157万元,有效降低了用人单位工伤风险,减轻了用人单位负担,为维
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生育保险报销待遇,为全县67名企业女职
工发放生育保险73万元,有力的维护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共为49992名60岁
以上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6598.15万元,尤其是2012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
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120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发放,
解决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体现了社会保险的巨大作用。实施“金保工程”,
促进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大软硬件投资力度,加快“金保工程”建设,实现
了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心三版”信息平台和人力资源市场“劳动99三版”
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正常运行,实现社会保障卡发卡2.2万张。城乡居民医疗保
险与新增加的县内外9家医疗机构实现了及时结算联网,对原直报系统进行
整合,确保全市范围内门诊、药店、医院联网直报。同时还与全省22家省直
医院进行联网报销,推行住院现场直报,简化报销手续和流程,确保给参保
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人事管理】 圆满完成全县2012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抓好考试管
理的各个环节, 对5300名报考人员分106个考场进行了笔试, 组织监考人员
212名,其中聘请外地监考教师106人。对入围的480名考生进行了面试,组织
外地面试考官55人。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监察局、编办、教育局等部门
密切配合,抽调考务人员224人次,做到提前谋划,精心组织,统筹安排,
做到了整个考试的公开、公正、透明。截至2012年12月,新考选的156名工作
人员已经办理聘用手续并上岗工作。
做好考核奖励和人员调配工作。本着客观公正、注重实绩、民主公开、
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全县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的7127名工作人员进行了年
度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了批复,对年度考核成绩突出的825名干部予以
嘉奖。办理调配手续94人次。
认真做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努力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聘用工
作。召开全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聘用工作会议,切实加强对各事业单位岗
位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对93个单位的岗位设置(调整)方案进行了审核及汇
总上报,对97个单位的岗位设置(调整)方案进行了批复。经过竞聘方案认
定、岗位确定、资格审查、竞聘上岗、聘前公示等多个环节,截至11月底共
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410人,其中新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1人,中级专业
技术人员418人。完成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机关工勤人员、机关事业单位
非在编人员、竞聘前期各类人员情况的调查摸底和统计分析工作;事业单位
岗位管理、人员聘用和公开招聘等制度的推行情况以及医药卫生、文化、教
育体制改革的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定期报送工作。为2012年新参加工作的153人
办理聘用相关手续,并为工作单位变动人员及时办理合同解除、新聘等手续。
根据省、市要求,及时上报了2013年度全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及参照
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的补充建议计划。
做好工资福利和离退休工作。圆满完成2012年度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人员工资正常晋级工作。为249名机关工作人员办理了滚动晋级,为1264名机
关工作人员办理了正常晋档,为34名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办理了滚
动晋级,为160名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办理了正常晋档,为6223名事
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增加薪级。为2011年度新录用公务员办理了工资转正定
级。为2012年度新录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确定试用期(实习)工资。为3000
余人新增职称聘任人员兑现12月份工资。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
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对符合696名生活困难补助条件的遗属连续调整3次
补贴标准,每人每月补助标准提高到645元。提高建国前老工人生活补贴。
为全县4名建国前老工人提高生活补贴标准。调整乡镇(街道)纪检干部办
案人员补贴。为全县8个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副书记16人,调整标准
为每人每月220元。完成公安局执法勤务机构人民警察警员职务套改工作。
为企业离休干部和事改企干部落实提高补助标准后申请财政补差。 为全县
174名达到退休年龄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办理了退休手续。
全力做好企业军转干部稳定工作。利用“八一”建军节和春节两个节日
到军转干部家中走访慰问,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他们摆正心
态,正确对待利益关系的调整,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全年共计
发放慰问金11万元。认真落实企业军转干部的有关政策。为全县44名企业军
转干部调整了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月增加176元。通过组织健康查体,发
放取暖补贴等方式,为他们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保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劳动执法与仲裁】 积极开展劳动保障执法检查。一、开展清理整顿人力
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对县内2家从事职业介绍的单位进行了摸排检查,
按要求向市局报送了相关检查资料和总结。二、积极组织开展劳动保障年检
工作。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民生保障服务中心基层基础作用,将年检资料初
审、数据采集等基础工作下移,监察大队负责实地检查。年检各类用人单位
89家,涉及职工0.81万余人,补签劳动合同1100余人,促缴补缴各项社会保
险费1 20余万元。三、严格查处举报投诉案件。截至2012年12月,共协调处
理举报投诉案件32起,有力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大
局;依法维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共受理工伤认定案件78起,已作出认定60
起。
认真做好劳动争议处理和信访工作。落实立案审批制度、仲裁员回避机
制、案件合议制度、结案签发机制。2012年,共受理来人来电咨询134件,经
审查立案处理的劳动争议案22件,现已审结18件,法定时效内结案率达100%,
案件回访双方当事人,满意率达100%。通过办案直接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
70万余元,依法维护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就业培训与诚信企业评选】 创新培训方式,就业培训工作成效明显。扎
实推进“就业培训攻坚年”活动,全面开展“技能培训企业行、就业培训社
区行、创业培训大学行”三大免费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开展了订单培训,开
设电焊工、计算机、保洁等30多个专业;根据外出务工农民特点开展了瓦工、
挡车工等技能培训,适应农业季节性特点,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时间化整
为零,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培训。创新培训方式,通过网络授课、发放配套教
学光盘、专家讲座、实习参观等方式,已开设51个技能培训班、3个创业培
训班,共培训各类城乡劳动者5687人。
开展“诚信示范企业”评选活动,激励企业自觉缴纳社会保险。由人保、
总工会、人行、国税、地税5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诚信示范企业创建
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劳动合同全部签订、按规定全部参加各项社会保险、
各商业银行无不良贷款、依法纳税、建立工资集体协调机制的企业,由人保、
总工会、人行、国税、地税5部门联合认定“诚信示范企业”,激励各企业
自觉缴纳社会保险。
成立工伤认定工作小组,确保工伤认定工作准确便捷。为防止工伤保险
骗保、虚报、冒领现象发生,确保工伤认定工作准确便捷,成立了由相关业
务科室共5人组成的工伤认定工作小组。接到工伤事故报告后,认定小组应
及时派员(至少2人)到达事故现场,提取伤者照片、身份证、现场目击者
笔录等相关证据材料。认定小组提出认定意见,按相关程序报批,更快更好
地维护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站所建设与驻村帮扶】 驻村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协调资金50余万元,
抢抓修路黄金期,为五一村修筑1560米的泊油路。协调资金4万元,联系小粮
仓104台,帮助秋收后的农民储粮,彻底解决了五一村民储粮难的问题。为
提高种植质量,协调资金20.1万元,帮扶五一村购置了30台太阳能灭虫灯,
减少了村中的农药使用,消除了农产品的二次污染。协调电力部门筹集资金
30万元,实施电改工程,完成五一村内的电力升级改造。协调资金1万元,
帮助五一村有线电视入户,让百姓得实惠,并为村民免去一年收视费。
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建设。2012年为各乡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
发放了第二批、第三批计算机、一体机等办公设备,铺设了网络专线,实现
了硬件建设标准化。同时,把职业介绍、就业登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小额担保贷款申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收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收缴、
劳动监察调解仲裁等业务下沉,制定了详细规章制度,解决了“有章可循”
的问题,实现了业务工作规范化。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完善,极大方便
了群众就地就近享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政策服务。
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组织召开了企业、社区工作座谈会,听取了他们对
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建议。举办了全县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工作培训班。组织全县乡镇街道、社区(村居)56名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班,
针对目前就业、社会保险、人才引进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他们进行了培训,不
断提高服务能力。为进一步加强就业和人才工作,撤销了原县劳动就业办公
室和县人才服务中心,组建了利津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为进一步加
强全县城乡劳动者培训工作,成立了利津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对高校毕业
生、失业人员、农民工、专业退役军人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整合
了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成立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处,全面负责全县医疗保险
基金的征缴、费用结算和日常管理。成立了人事劳动争议仲裁院,为局属副
科级事业单位,进一步增强了处理人事劳动争议审案、结案能力,保障劳动
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李云霞 张文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