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27&rec=7&run=13

1950年,利津县城内各脚行工(搬运工)组织起来,建起搬运工会,会员110
人。县商业、教育、银行、邮电部门也都建起基层工会。年底统计:全县基
层工会15个,职工总数为1383人,会员812人。
1952年,随着形势的发展,县搬运职工不断增加,经过整顿后,县搬运工会
组合为两个工会委员会。同时,铁木厂、建筑社、船队也都成立了工会。年
内,教育工会开始建立基层工会,财贸系统建起店员工会。到年底全县职工
1507人,会员1198人,(女会员49人)。全县有4个基层工会建立了合理化建
议委员会, 3个基层工会建立了管理委员会。 县工会与县工商部门组成了
“利津县私营工商劳资协调委员会”。是年冬,县工会派出专人到建筑工会、
船工工会、搬运工会对员工进行了文化扫盲、思想改造和劳动纪律教育。
1953年,县工会结合“三反”、“五反”运动,对全县商贸系统的职工、店
员进行登记,帮助其整顿工会组织,发展新会员。
1956年3月,经整顿,县教育、合作、商业3个产业工会和16个基层工会共有
职工3658人,会员3005人,占职工总数的81%。
1957年,教育基层工会已建立10个,有工会小组80个、会员711人。
1958年,利津县并入沾化县(时称沾化县),利津县工会迁址沾化县富国,
原利津县的基层工会名称一律改称为“沾化县××工会”。期间,上级文件
规定,凡打成右派分子的工会会员和开除党藉或政藉的会员一律取消会员资
格。
1961年9月,恢复利津县建制,县工会又迁回利津县城,并开始恢复和整顿基
层工会工作。
1962年,县工会首先对教育、工交、财贸系统的工会组织进行整顿,建起7个
基层工会委员会,发展会员288人;继而对应建未建的37个基层单位派专人督
导筹建工会。当时由于大批职工被下放农村,又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尚未恢复,
沾化、利津并县分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尽管县工会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收
效甚微,应建工会的商业、供销、国营农场也未建立。
1963年,全县基层工会有所恢复。由1962年的7个基层工会发展到26个,工会
小组发展到121个,职工1297人,会员904人。基层工会大都配备了专职干部,
许多是行政部门中的股室长被抽调担任基层工会主任职务。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各级工会组织遭到破坏,被迫停止活动。
1967年,“革命工人造反指挥部”取代工会领导权。
1973年初开始恢复县工会,产业工会组织随之恢复。6月7日,召开利津县工
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登记老会员,发展新会员。至1975
年,基层工会组织有53个,工会小组310个,职工3075人,会员人数为2775人,
其中女会员500人。
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县属国营、集体、企事业单位的工会
组织迅速恢复和发展。 全县基层工会组织96个, 职工人数达6025人, 会员
4658人,其中,女会员979人。
1984年开始在乡镇企业中组建基层工会组织。 同时发展教育基层组织, 到
1985年教育基层工会发展到23个,工会小组137个,有会员1024人。
1995年5月18日,利津县利津镇汽车大修厂成为东营市第一家建立工会组织的
乡镇企业。同年4月,利津镇建筑安装防腐工程公司成为全市第一家建工会
的私营企业,为全县不同性质企业工会组织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7月,
县第二食品厂成为全市第一家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为此,东营市总工会在
利津县召开现场会,推广利津县加强民主管理推行集体合同的成功经验。
1996年利津县外商投资企业9家,已投产的5家,符合组建工会条件的5家;乡
镇企业18家,职工人数达到1980人,已建基层工会18个,占应建率100%;全
县私营企业185家,占应建工会率50%。
1997年,根据全国总工会的要求,利津县工会组织建设进一步突破了所有制
的界限,大力在个体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建立工会组织。全县122家
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了职代会制度,占应建率的81%。
1998年,全县共建立基层工会组织141个,建会职工总数16360人,会员13857
人。建会单位中,机关事业单位53家,职工人数4923人,国有集体企业65家,
职工人数8903人,外资企业4家,职工人数210人,其他非公有制企业19家,
职工人数2324人。
1999年,全县老企业破产改制工作展开。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些国
营、集体老企业相继破产改制。有的注销、拍卖、整体出售,将原企业改为
股份或民营企业。是年9月,县委组织部、县编委、县总工会联合下发《关
于加强全县工会组织建设的意见》,决定建立县直机关工会工作委员会。工
会工作委员会设在县直机关党委,由一名副书记兼任工会工作委员会主任,
并吸收有关基层工会负责人任副主任、委员。在县直机关除按上级规定在有
关部门(18个)建立产业工会外,各单位均建立了基层工会组织。
2000年,各种性质的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个体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在全
县招商引资的热潮中应运而生。全县新发展国企14家,股份制企业20家,民
营企业27家。在这些新建企业中全部建立了工会组织。
2002年,县总工会对新改制企业加强了工会组织建设,并强调工会建设要与
企业改制重组同步进行。通过改制进一步配齐配强工会干部,落实好基层工
会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努力完善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的组织制度和工
作程序。
2003年全县所有改制企业,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全面加强了基层工会组织建
设。
2005年,县委转发《关于进一步开展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年
新建基层工会26个、 企业工会24个, 全县基层工会发展到226个,同比增长
12.4%,会员发展到21585人,同比增长36.6%。
2007年, 新建基层工会62家, 全县基层工会发展到327家,工会会员发展到
34940人。年内,培训各类人员3万多名,继续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技能练兵、
技能竞赛活动,在技能竞赛中有4名选手获东营市的一、二、三等奖。
2010年, 新建基层工会52家, 全县基层工会发展到472家,工会会员发展到
53144人。加强了班组建设工作,大力开展“三技”活动,年内共举办各级培
训425场次;培训各类人员1.5万人次。8月31日,全市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
观摩会在利津县三阳纺织有限公司召开。市直及县区120余名工会干部参加
了现场观摩会。市政协副主席、总工会主席王少飞到会并组织部分职工座谈,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总工会主席李道明致辞,市总工会副主席侯敏玉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