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务公开制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27&rec=33&run=13

利津县推行厂务公开是在企业推行政务公开和内部分配公开的基础上展开的。
1990年10月,县总工会组织部分工委和基层工会的负责人赴滕州学习厂务公
开、分配公开的经验和做法。向县委汇报后,成立了由县党政领导和有关部
门参加的利津县经济监督委员会,县委、县政府下达了《关于在企事业单位
实行分配公开制度的意见》,召开了推行分配公开的动员大会。此后,县总
工会选择8个不同类型的单位搞了试点,然后逐步推开。
1991年5月7~9日,利津县总工会代表东营市出席“全省企事业内部分配公开
经验交流会”,并作经验介绍。
1991年6月,全县有54个企事业单位建起分配公开组织,有47个单位实行了分
配公开,占全县应实行分配公开单位的64%,6月,市总工会在利津县召开了
全市企业内部分配公开经验交流会,利津县总工会在会上作了典型介绍。
1999年6月, 县委决定成立利津县推广厂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巴学军
(县委副书记)、副组长高秀珍(纪委书记)、徐天华(副县长),成员6
名,下设办公室,董守梅任办公室主任。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层层成
立相应组织,形成了在县委统一领导下,有各有关部门参加的上下齐抓共管
的组织领导体系。同时,县纪委、经贸委和总工会联合制定并下发《关于实
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见》,对厂务公开的内容、形式、
原则及程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县企业厂务公开工作动
员大会。
同年6月, 全市厂务公开现场会在利津召开。 同时,县总工会在全县开展
“厂务公开专题研讨活动”,征集论文29篇,随后又召开了全县厂务公开专
题研讨会议。
2001年8月,县总工会转发《省企业厂务公开工作考核办法》,其考核标准5
条:①健全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②制定适合企业实际的厂务公开
实施意见和办法;③企业主要负责人特别是法人代表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
职责,定期研究厂务公开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④列入
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内容;⑤形成党委统一领导,
法人代表负总责,党、政、工齐抓共管,各部门具体承办、职工群众积极参
与的工作机制和监督检查考核机制。
厂务公开的内容,以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难点、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企业廉
政建设的关键点为重点。一是企业内部公开。对企业发展规划、改革改制方
案、职代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财务收支及业务招待费使用等八项内容
必须公开;二是“热点”问题公开。对物资供应、住房分配、重要基建工程
建设等十项群众普遍关注、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的事项必须公开;三是
社会公开。主要是涉及社会公益性质的企事业,如邮政、电信、金融、卫生、
交通等部门要积极的向职工公开服务项目、措施和标准等。
公开的形式主要是通过召开职代会、建立公开栏、召开各层次和类型的会议
及利用厂报、广播、宣传橱窗和下发文件等进行公开。
公开的原则,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从企业实际出发。二是坚持依法办事,保
证公开的合法性。三是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统一。四是坚持长期性与阶段性相
结合。县总工会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化企业厂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把
厂务公开列入工会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不定期对各单
位进行抽查、检查、督促。全县90%的企事业单位的厂务公开工作达到了规
范化。有12个单位、17名先进个人受市表彰。
2002年,以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年为契机,深化厂务公开制度,使厂务公开工
作达到了组织、制度、工作三落实,93%的单位达到厂务公开制度化。
2004年,东营市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在利津县召开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民主
管理经验交流会,县总工会、东营市金利工贸公司、雅美纺织公司等在会上
作了经验介绍。
2005年,在15家企业单位推行了借鉴ISO质量体系标准,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
理工作体系的做法。
2006年,进一步加强厂务公开工作,制定下发了《2006年全县厂务公开工作
要点》。全县有206家企业事业单位推行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
2007年,在国有、集体及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厂务公开的基础上,开
始向非有制企业延伸。
2008年至2010年,深入开展以“建言献策促发展、民主评议促进取、监督约
束促自律、厂务公开促和谐”为内容的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活动,职代会
民主评议、 民主监督、厂务公开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到2010年底,全县有
414家企事业单位规范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全县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
工作上了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