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22&rec=109&run=13


【文明村镇创建】 2008年以来,利津县把创建小康文明村为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重点,以优化人居人文环境为总抓
手,以“建设新面貌、培育新农民、发展新文化、树立新风尚”为目标,坚持连片创建、典型引路,扎实开展小康文
明村创建活动,全县97个市级小康文明村及创建村焕然一新。全年全县已投入实物、资金等近1000万元,14个创建重
点村进展顺利,83个市级小康文明村都有新的变化,初步实现“五化、五通、五有”的创建目标,农村文明程度显著
提高。
突出重点,明确工作努力方向 一是注重对新典型的培育。以今年的14个创建村为着力点,坚持整治与管理相结
合,坚持教育与活动相结合,突出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两个重点,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建成具有辐射带动
作用的样板村,全力培育创建工作新典型。在具体工作中,加大投入,搞好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集中精力对村庄环
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探索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使各创建村的村街净化实现新突破,基本达到“净化、硬化、
亮化、绿化、美化”的“五化”基本创建目标。盐窝镇大苟村严格落实村庄规划,高标准建设村文化大院,配套完善
健身器材,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成为全县小康文明村创建的新典型。二是注重老典型的巩固提高。十分
重视强化对创建成功的83个市级小康文明村的巩固提高工作,不断充实丰富完善新的创建内容,使其始终保持典型的
先进性、示范性和带动性,与2008年确定的14个创建村一起,竖起新农村建设的旗帜,推动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工作不断深入。利津镇枣园村、崔林村、陈庄镇郭屋村等老典型又有了新亮点,上了新台阶。枣园村还被推荐为全
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三是加大连片创建力度。按照“树立样板、连片开发、提高质量”的思路,科学规划,
集中财力、集中精力、集中调度,重点搞好利津镇、北宋镇、盐窝镇等小康文明村连片创建示范区建设。重点在巩固
提高、提升档次、完善细节上下功夫,认真做好连片创建示范区村庄与村庄之间的衔接,实现绿化、亮化、硬化等工
作无缝隙覆盖,进一步提升了创建水平,连片创建区域已初具规模。依据前几年积累的创建经验,注重加强对农村文
化活动阵地的建设,配套完善相关设施,积极开展“文明信用户”、“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
活动,建立文体活动队伍,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努力使小康文明村创建成为培育新型农民、倡树文明新风、繁
荣农村文化的过程。
创新载体,体现创建工作特色 确立了以人居人文环境优化行动为总抓手的创建思路,在全县推广实施。制定出
台了《关于在全县小康文明村集中开展优化人居人文环境行动的意见》,把优化小康文明村人居人文环境行动作为全
县所有小康文明村深化创建的载体和总抓手,作为全年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落实,确保全县97个市级小康文明
村及创建村都有新变化、都上新台阶,辐射带动周围村庄,加入到创建行列之中,扩大小康文明村的影响力和集聚力,
不断提升全县小康文明村创建工作水平。一是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结合全县开展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不断强化村容村貌集中整治活动。集中精力对村庄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先后开展5次全县范围的村庄环境集中整
治活动。积极推行“户三包、村收集、集中清运处理”机制,成立环境卫生监督队伍,引导创建村建沼气池、垃圾池、
柴草集中堆放点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将指标细化分解成主街道硬化、房台衬砌、主街道净化、村庄绿化、主
街道美化、主街道亮化、小康书屋、文体活动场所、有线电视入户率、进村道路硬化、文化大院建设改造等内容,根
据各项的难易程度和季节性要求,一项一项地加以落实。采取建管并举的原则,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帮助今年的
创建村制定完善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文明诚信街管理规定,规范和约束村民的日常行为,成立专门的卫生保洁队伍,
定期清扫,保持村容村貌的整洁卫生,避免出现脏乱差反弹现象,保持村庄长久的整洁。部分创建村还建立起村级垃
圾处理场,实现生产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解决农村最棘手的“三堆”问题。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县14个市级小康文明
创建村硬件建设任务全部达标,大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二是集中实施文化阵地升级改造活动。着力对小康文明
村的文化阵地进行改造升级, 特别是对文化大院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 即文化大院要建有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
“两室”,宣传阅报栏、政务公开栏“两栏”,设置文明宣传牌,配套必要的文体活动设施。同时,提出文化大院升
级改造“三提倡、一不准”,即:提倡文化大院设置明显标志,能显而易见地与农民住宅相区分;提倡使用透明院墙
或者不设围墙,提高其利用率;提倡实行沼气改公厕,确保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不准建门卫传达室,减少农村不必
要的开支。不断加大对文化大院的管护力度,推行村民委员会负责制,将其作为管护主体,管理维护情况纳入村干部
千分制考核之中,严格奖惩,对于将文化大院出租、挪作它用或管理不善造成重大损失的给予村干部严重警告处分,
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同时,会同相关部门制定详细、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改变过去文化大院重建轻管的局面,
确保文化大院经常、高效、规范运行。为防止文化大院成为“摆设”、形象工程,按照“农闲多活动、农忙少活动”
的原则,分阶段性的组织开展村民篮球赛、趣味读书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此外,
还把文化大院作为农村科技培训、计生教育、人口学校、农民学校、道德教育及评先树优的主战场,扎实开展各类科
技文化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三是广泛开展农村和谐创建活动。将树立农村新风尚作为创建活动
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开展农村文明和谐创建活动。加大对文明礼仪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扎实推进农村文明信用工
程,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进农家”、“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力促
农村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秩序良好、社会风气文明。目前,全县已评选出“好媳妇”、“好婆婆”300余人,优化人
居人文环境示范户1000户。现在,全县农民特别是小康文明创建村村民正以健康、和谐、文明的心态投身于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之中。同时,结合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加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力度,深入开展农
民形势政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培养有文化、讲公德、守纪
律的社会主义新农民。
完善机制,确保创建工作实效 一是完善组织领导工作机制。成立由县五大班子有关领导任组长、县直有关部门
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县创建小康文明村活动领导小组,并抽调得力人员组成县创建工作办公室,专门负责小康文
明村创建工作。并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方案,建立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层层落实责任,保
证各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二是完善资金投入工作机制。针对县乡投入相对不足、村集体积累薄弱的状况,继续推行县
级领导联系创建村制度和单位结对帮扶的做法,加快创建小康文明村推进步伐。进一步完善“村集体自筹一块、村民
投工投劳省一块、能人大户和在外工作人员赞助一块、县财政以奖代补支持一块、乡镇财政扶持投入一块、县级领导
联系协调一块、结对共建部门帮扶一块、职责部门倾斜一块”的资金筹措渠道,保证创建所需。三是完善督查考核工
作机制。把督查考核作为推动创建工作的重要环节,不断强化对创建工作的督导调度,确保创建工作时时有人管、事
事有人抓,形成目标明确、责任清晰、过程严密、督导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管理调度,成立专项
督查小组对小康文明村创建指标定期调度,定期检查,定期排名通报,确保创建活动沿着健康的轨道有序推进。严格
落实奖惩制度,与精神文明建设各类先进评选直接挂钩。

【文明城市创建】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结合利津实际,专门制定出台了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实
施方案,召开全县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动员大会,在全县上下启动起了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热潮。县委、县政府主
要领导十分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多次专门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等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并定期对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现场调研,对创建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领导支持。专门成立了由
县委副书记任组长、有关县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县直部门单位及乡镇为成员的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活动领导小组。领导
小组下设专门的办公机构创城办,抽调有关部门精干力量组成,具体负责整个创建工作的指导、协调、督导、调度和
考核。县直各部门单位及各乡镇也都层层成立领导小组和机构,确保全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高效运转。并且将创建
文明城市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专项督查考核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考核之中,特别是又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纳入
到了县委“一二五六”思路的总体部署之中。全县形成了统一指挥、上下贯通、权威性强的创建工作组织领导网络体
系,从组织上、制度上有效保证创建工作深入持久地展开。县财政专门拨付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办公经费,用于保证创
建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转。在创建工作中,紧紧围绕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根据文明
城市考核指标体系,提出“立足实际,确保达标”的工作要求,联系实际,突出重点,积极创新,努力推动创建文明
城市工作向深向实发展。一是广泛宣传,全面发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优势,以深层次、
多角度、大容量、全方位的宣传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重大意义、动态进展情况及涌现出的
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等,在全社会营造起“人人知晓创城、人人参与创城、人人支持创城”的浓厚氛围。在县电台、
县电视台和县政府网站开设“争做文明市民,创建文明城市”专栏,创办《创城专刊》,对全县创建工作落实情况进
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在县电视台和城区主要街道增加公益广告占有率,在城乡重点地段、骨干路口制作大型宣传牌
30块,悬挂宣传布幅100多条。在城区增设标志路牌21块,在主要路口37个标牌制作了城区地图,设置了规范的公共
信息符号64块。在主干道设立交通指示牌和旅游景区指示牌8块。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共建文明利津”集中宣
传活动,发放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创城知识卡等宣传资料和明白纸5万份。动员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
大家谈”大讨论活动、有奖明信片知识问答,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演讲比赛等活动,市民创城知效率达到100%。二
是扎实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市民素质。把提高市民素质贯穿于文明城市创建的整个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
创城育人,将创城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突出
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积极推进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德”建设工程。在县电台开设
“文明小讲堂”栏目,积极开展道德教育月活动。先后开展“讲道德、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迎奥运、讲文
明、树新风”等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群众倡树文明新风、争做文明新事、争当文明市民。2008年,利津
县有13人获得全市文明市民称号,居全市各县区首位。组织开展“感动凤凰城”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创新开展“小手
拉大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推动整个社会”的目标。以“喜迎奥运”为
主题,扎实做好文明礼仪普及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电视竞赛等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干部
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注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开展文明校园、“十佳文明少年”等评
选活动。集中开展典型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和密度,积极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
让更多的人效仿先模、成为先模,使典型效应传递为社会效应。以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当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
排头兵”活动为契机,深入挖掘培树宣传利华益集团、县看守所、县国税局三个典型单位和张玉亭、吴连山两个先模
人物,激发起全县上下“热爱利津,奉献利津”的热情。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坚持开
展“魅力凤凰城、文明新利津”广场文化活动,组织举办元旦文艺晚会、元宵节大型灯会、歌咏比赛、消夏文艺晚会
等,深受群众欢迎。

【环境整治】 制定《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及各项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出台《利津县“门前三
包”实施细则》、《利津县城区管理暂行办法》、《利津县软体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专门成立城乡环
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精干人员集中办公,形成整治活动的长效机制,做到了标本兼治,
环境整治成果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市容环境卫生一直保持较好的水平。同时,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领导干
部考核、年度综合考核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之中,加大比重,强化督查考核,严格奖惩措施,在政治、
经济及荣誉上均有体现,使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具体实施以下四项整治工作。一是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重点,全力
治“脏”。集中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动员全县上下行动起来,以城带乡,以乡促村,城乡联动,彻底根除
卫生死角。按照块、线、点的分布,进行“贴标签”落实责任单位,部门管块、乡镇管线、村居管点,将工作任务进
行细化分解,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工作标准要求和完成时限,分层次、分阶段扎实推进。对环境整治工作不定期进行
暗访,以电视专题片的形式集中指出各单位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又通过自查,彻底找出存在的差距,做到有
的放矢,从根本上解决城乡环境卫生死角问题。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评比,结果通报全县,对工作
不力、行动迟缓、不能按进度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进行电视曝光。加强农贸市场集中整治,对市场内公厕、垃圾箱、
公平秤等公共设施进行保洁、 消毒, 对查处的不合格食品当场予以销毁处理。二是以实施畅通工程为重点,全力治
“差”。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治理超限超载运输车辆专项活动”、“公路两侧集中整治”、“治理无牌无证机动车专
项整治行动”等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车辆超员、超速超载、违规滴撒漏等交通违法行为和干线公路两侧乱搭乱建等
行为进行了集中专项整治。积极开展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启动安全文明示范路口创建活动,市民的交
通安全意识显著提高,各类不文明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按照市委、县委的统一部署要求,开展了全县道路交
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形成交通秩序整治的高压严管态势,取得显著成效,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三是以实施公共
场所秩序集中整治活动为重点,全力治“乱”。坚持“点面结合、超前控制”,实行24小时巡查制度,重点治理乱贴
乱画等不法行为,清除违规小广告,抓获乱贴乱画办证广告的不法分子,维护城市形象。以垃圾堆放点、废品收购点
和洗车点为重点,集中力量治理城市乱扔乱倒现象。以诚信经营为重点,整顿规范商品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
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大对流动摊贩的整治力度,对集贸市场、加油站、非法传销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进
行专项整治, 立案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70余起。 组织开展创建“文明经营区”活动和争创“诚信文明经营户”、
“消费者满意商店”、“无假冒伪劣商品一条街”活动,提高了市场信誉度和美誉度。四是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提高
环境质量。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坚决禁止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浪费和破坏资源及高污染、高
能耗企业上马,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产生。强化工业污染防治,推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
监察执法和监测力度,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特别是投资800余万元,重点实施太平河下游
沾化段污水管线建设工程,解决沿岸71个自然村、6万多群众的用水污染和环境污染问题。

【文明社区创建】 把创建文明社区工作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载体,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网络,
为创建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八个一”标准,即“一所居民学校、一处图书阅览室、一处社区服务站、一
个综合宣传栏、一处文体活动场所、一支文艺宣传队伍、一项特色评选活动、一个服务品牌”,加强津苑小区、凤凰
小区等社区的硬件建设和管理服务工作,积极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3处社区创建为省级文明和谐社区,2处社区创
建为市级文明社区。积极组织开展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广泛开展十佳楼道长、文明楼道、和
谐家庭、文明家庭等创评活动,引导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共同维护社区秩序。

【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 强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将文明单位创建作为创城工作的基础工程,不断细化深化,
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深入。加强对各级文明单位的管理,组织开展文明单位“八个一”活动,即“开展一项特
色创建活动、参与一次公益活动、组织一次文化活动、健全一套文明规范、建设一个优美环境、确定一个共建对子、
推出一个服务品牌、树立一个先进典型”,不断保持文明单位的典型性、示范性和带动性。2008年度,全县已创建省
级文明单位(机关)14个、市级文明单位36个、县级文明单位41个。以执法执纪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为重点,集中开
展优化软环境活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打造了公安、税务、供电等
一批高质量的服务品牌,推动文明行业的深入开展,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开办“行风热线”直播节目,通过电台
直播、短信互动、电视台同步播放,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搭建起人民群众与党委、政府沟通的“连心桥”。
2008年度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
利津镇枣园村
2008年度省级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
利津县
2008年度省级文明单位
检察院 地税局 教育局 供电公司 国土局 公路局 财政局 河务局 农信社 国税局建设局
2008年度省级文明村镇
利津镇枣园村 汀罗镇毛坨村 陈庄镇北坝村 陈庄镇集贤村 盐窝镇十南村 北宋镇大牛村利津镇崔林村
2008年度省级文明机关
国税局 油区办 公安局 交通局
2008年度省级文明和谐社区
凤凰社区 津苑社区 大桥社区
2008年度市级文明单位
统计局 广电局 中心医院 环保局 人事局 发改局 水利局 工商局 陈庄镇 职教中心法院 交警大队 经贸局 地税
陈庄分局 审计局 农行 农业局 利华益 一中 文体局 党校 药监局 林业局 地税盐窝分局 督查局 开发区管委会 物
价局 二中 民政局 国税陈庄分局 卫生局 二幼 盐务局 执法局 残联 海洋与渔业局
2008年度县级文明单位
县直机关党工委 工会 妇联 老干部局 移动公司 科技局 粮食局 新华书店 团委 国税北宋分局 司法局 地税汀
罗分局 信访局 农机局 计生局 二校 利津镇一中 地税北岭分局城区管委会 计生妇幼保健站 信息产业局 气象局 县
宾馆 档案局 畜牧局 供销社 劳保局 外经局 旅游局 史志办 建行 一校 一幼 质监局 邮政局 二院 陈庄工商所 招
商局 公积金管理部 国税北岭分局 津博化工有限公司
(顾国岭 尚凡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