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21&rec=96&run=13

【概况】 2007年,开展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三个一”建设工程、送科技下乡、科普讲座、
赶科普大集、田间科技咨询等活动,加快农技协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电视讲座、科技培训、科技咨询
为主线,把种、养、加、稀、特、优新技术、新方法等科学技术送至千家万户;狠抓科普社区通的科普
宣传和培训工作,积极参与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强化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把青少年科技创
新大赛活动向全县扩散,引领培训致富典型,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素质。

【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制订了《利津县2007年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实施方案》;成立了农
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编写了《农田杂草防除实用技术》、《农民科技培训讲座(棉花部分)》、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三个种类的农村实用技术教材,编印10000册,发放至全县农民手中,
为农村科技培训和科学普及提供了有效载体。 2007年,在转基因抗虫棉、保护地蔬菜等产业中,共赴6
个乡镇55个村举办科技培训班58期,培训农民5491人次,其中,培训小康文明村20个,群众1700人次。
通过科技入户工程,部分农民掌握了1~2门农村实用新技术,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素质,解决了农民在农
业生产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专业技术协会】 2007年全县在民政局注册登记的各类农技协会28个,会员2978人,涉及到3288个
农户。其中县级农技协11个,乡镇级农技协14个,村级协会3个。按行业分:种植业12个,养殖业7个,
流通业5个,加工业4个。

【科普工作】 (1)电视讲座。3月14日、7月17日分别面向全县农民举办了《转基因抗虫棉种植新技
术》、《抗虫棉花铃期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两期电视讲座,收看群众达10万余人次,节目播放后,农
民咨询300余人次。(2)送科技下乡活动。2007年结合全县的种植业结构现状和农民的需求,共开展送
科技下乡活动6次。 一是进村讲座。在北岭的八西、和平,陈庄的临河、西三,虎滩的小街、崔庄,汀
罗的平江、毛坨,明集的马三、田家,共5个乡镇10个村,培训农民843人次。二是田间科技咨询。下乡
科技咨询13次, 指导人数540人次,现场答疑37条,指导产业面积10万余亩。三是发放科技资料。共印
发技术要点、科技书刊等技术资料5300余份。四是赶科普大集。在北岭、陈庄、虎滩、汀罗、明集、利
津镇六个乡镇开展了赶科普大集活动,咨询农民达1560人次,主要解答了棉花、保护地蔬菜、食用菌、
冬枣、 林果、 特稀蔬菜等方面的施肥、 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解答农民提问113条,发放科技资料
18500份,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科技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3)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一是进村培训。先
后赴明集乡的田家,北宋镇的前王、大盖,盐窝镇的后邢等村开展了实用技术的传播活动,其内容是转
基因抗虫棉苗期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芦笋春季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培训农民625人次,课后农民咨
询50余人次,解决技术难题20余项,提高了农民运用现代农业新技术指导农业生产的能力。二是赶科普
大集。结合利津镇枣园、三里大集优势,组织精干力量,在两大集市开展了赶科普大集活动,出动科技
人员20多人次,印发《夏季蔬菜重防三大病害》、《棉花病虫害防治应从苗期抓起》等科技明白纸6000
余份,科普挂图200余套,《植棉新技术问答》100册,解答农民提问200余条。(4)全国科普日活动。
9月17日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在枣园村开展了赶科普大集活动,出动科技人员8人,印发保护地蔬菜定
植、 施肥管理技术、冬小麦优良品种介绍等科技明白纸5000多份,农民咨询达100余人次,解答农民提
问50余条。瞄准棉花、蔬菜、食用菌、芦笋等支柱产业,结合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组织
科技人员24人次先后到明集、北宋、北岭、汀罗等乡镇、村开展田间咨询活动,主要指导了棉花、芦笋、
保护地蔬菜三大特色产业,发放栽培技术要点等科技明白纸8000多份,解决技术难题20余项,解答群众
提问100余条,指导产业面积3万余亩。

【“三个一” 建设工作】 一是召开专门会议。6月6日,召开了全县各乡镇科技科员“三个一”建设
工作调度会议,布署了工作任务,把工作内容分解到每个乡镇组织实施。二是修订“三个一”建设工作
实施方案。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重新修订了《利津县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三是
在2006年建成300个村的基础上,把210个行政村的一站一栏一员建设任务全部完成。达到每村建有一个
科普服务站、一处科普宣传栏和一名科普宣传员,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能履行其职责,利用“三个一”建
设的创新模式,把科学技术播撒千家万户,依靠科技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科普项目】 一是由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共同实施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于6月启动。经过层层推荐、
筛选,利津县食(药)用真菌协会被评选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并奖补
科普经费20万元。二是由市科协下达,县科协承担的“芦笋新品种引进及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
通过引进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采用标准化栽培和无公害防治新技术,推广面积5022亩,平均亩产
鲜笋325公斤, 总产鲜笋163.15万公斤,经济效益913.64万元,单产及经济效益等各项指标超额完成,
成效显著。该项目匹配科普经费5000元。三是由市科协下达,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承担的“青少年科普
工作开展的实践与探索”项目。匹配科普经费5000元。

【科普进社区活动】 8月23日,县科协与县文明办联合制订和印发了《关于转发〈东营市“科普社区
通” 实施方案〉的通知》(利科协〔2007〕3号)、《关于成立利津县“科普社区通”工作领导小组的
通知》(利科协〔2007〕4号)两个文件,下发至相关部门和单位,为第一阶段的试点工作打下了基础。
匹配5000元的科普经费, 在凤凰社区修建科普画廊10米。在凤凰社区开展了“四个一”建设工作,8月
上旬全面铺开,建设了一组科普宣传栏,创办了一所居民科普学校,建立了一处社区居民科普活动站,
组织了一支科普志愿者队伍。科普学校、科普活动站均挂上了牌子,科普志愿者队伍登记造册进行了备
案。11月26日,开展了科普进社区活动,聘请退居二线的医学专家为社区居民上了一堂生动的医疗保健
课,听课居民达92人次。

【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 一是参加第22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3月上旬,与县教育局组织全
县15所学校210名学生参加了“山东省第2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活动,经东营赛区评委评选,全县
15所学校, 141名学生获得了东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其中,获一等奖22项,二等奖50项,三等
奖69项, 17名教师获得了优秀科技教师奖,5所学校、单位获得了优秀组织奖。二是“七巧科技”竞赛
活动。联合县教育局和第二实验学校于5月17日开展了七巧板竞赛活动,参加活动的学生200人。活动产
生一等奖8人,二等奖16人,三等奖24人;并获省“七巧科技”竞赛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4人。
三是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11月20日~22日,会同县教育局在明集乡中心小学、北宋镇二中、陈庄镇
中心小学组织举办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观看学生2510人次,通过现场观摩,广大师生开阔了
眼界,增长了知识,提升了科学素质。四是东营市首届教师科技创新大赛。与县教育局联合组织参加了
东营市首届教师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参赛学校38所,共收集参赛作品528件,总获奖达223项。五是山东
省群英计划。11月7日~9日,由山东省科协组织全省8个市的9个县区16所农村学校的科技教师在青岛市
科技馆开展了山东省“群英计划”试点学校科级教师培训活动。县科协带队,明集乡中学、中心小学的
4名老师参加了培训活动。省科协为利津县明集乡中学、中心小学两个试点学校各匹配试点学校经费1万
元,用于购置科普图书或科普器材。

【科普助残进万家活动】 3月20日,与县残联联合制订了《利津县科普助残进万家活动实施方案》,
并召开了调度会议,活动主题是:“关爱弱势,真情帮扶,共奔小康”。按照市科协、市残联的要求,
结合本县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普助残活动。共出动科技人员5人次,举办庭院栽培、生产经营中的种、
养、加等技术培训班22期,培训残疾人560人次,免费发放科普书籍600多册(份)。11月22日,东营市
科普助残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利津县召开。
(罗群力 杨锡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