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2&rec=63&run=13

〔畜牧业概况〕年内,畜产品市场兴旺,带动牧业生产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各级
领导重视和指导下,县内畜牧业生产逐步形成了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服务组织为桥
梁、以基地建设为依托的新路局。全县年末存栏大牲畜3.77万头,其中牛2.14万头,
骡马0.6万头,驴1.02万头;存养猪4.05万只,羊5.34万只,禽兔84.9万只;肉类总
产量5716吨,禽蛋总产量3059吨,羊毛48吨。养蜂226箱,产蜜6吨。全年牧业总产值
4140万元,按90年不变价计算比去年增长20.9%。
〔草场饲料〕1992年全县人工植草2.8万亩,建成高标准人工草场3000亩,封育
改良天然草场3万亩。推行草场有偿分户承包2万亩,建家庭牧场123户,饲养畜禽30
00个牛单位。
饲草青贮氨化事业有较大的发展。县局组织有关人员到河南周口地区进行了考查
学习,在县内召开现场会,制定优惠政策,促进了青贮氨化工作的发展。全年氨化麦
秸1500吨,青贮作物秸秆1260吨,新增肉牛3000头。北宋乡北宋村新建永久窖41个,
新增肉牛100头。
〔畜禽饲养〕畜禽饲养,在大力发展户养的基础上,向基地化、专业化发展。全
县畜牧专业村已发展到6个,其中养牛专业村4个,养猪专业村2个,畜牧专业户214个
。陈庄镇人工草场综合开发公司,1991年组建,经理李秀芝,拥有草场面积1.4万亩
,扬水站1座。1992年未已发展到职工23人,房屋45间,大型机械5台,固定资产150
万元。建有畜牧兽医站1座,开展牛冷冻精液授精配种,推广黄牛改良,开办畜禽疫
病珍治业务,发展家庭牧场53户,养牛400头,羊7000只。自筹资金架设了高压电线
,办起两个班的小学。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家庭牧场”,列为全国七大先进家
庭牧场之一。利津镇三里村筹资10万元,建起了全县第一家奶牛场,1992年养奶牛1
1头。陈庄镇治河四村黄志德养肉牛50头,年纯收入2万元。全县大牲畜年饲养总量4
.9万头,猪7.98万只,羊9.96万只。
在稳定蛋鸡饲养的基础上,肉食鸡生产发展迅速。全县发展万只以上肉鸡饲养场
15个,500只以上肉鸡饲养专业户540家。北宋乡肉鸭场养鸭1.5万只,盐窝、北岭、
明集、大赵、陈庄饲养场年养肉鸡分别在5万只以上。
〔畜禽病防治〕畜禽病防疫工作实行防疫技术承包,有10个乡镇全部实行防疫承
包,4个乡镇实行部分承包。全年共防疫大牲畜2.04万头,猪3.54万只(其中集市注射
0.86万只),防疫密度为88%。鸡Ⅲ系滴鼻24万只,Ⅰ系注射30.1万只,法式囊注射
7万只。
畜禽及其产品检疫工作,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进出口检疫法》,定
期对各集市、冷库、屠宰户、饭店等进行检疫,全年共检疫大牲畜13862头,生猪16
310只、羊5900只、活鸡17.05万只,肉类80.5吨,皮2.0万张。对检出的病畜禽及产
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高温、焚烧、消毒,深埋等处理措施,并对货主进行批评教育

〔畜产品加工〕县内的畜产品加工业基本上沿袭原始的加工方式,一把刀宰杀,
一锅煮卖肉。产品不能拓宽市场,无法进行深加工增值,每年有几十万张兽皮作为初
级原料流向外地,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地方财政收入。个体屠宰户遍及各
乡镇和靠近集贸市场的村庄。原有的国营肉食经营机构,因技术不进步,用原始的屠
宰方法与个体户竞争而败下阵来,纷纷关门歇业。盐窝镇牛羊肉市场闻名全市,全镇
屠宰户600多家,年宰杀羊牛50万只(头),产肉2000多吨,远销省内外,产牛羊皮50
多万张,供应天津、烟台等地。
县粮食局于1992年兼并了利津县冷藏厂,投资240万元建成肉食鸡加工生产线,
工艺过程由省设计院按出口产品标准设计,92年底试产成功,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已
正式投产。县粮食局还建立畜禽饲养示范场,与饲料厂配套,形成了“饲料-饲养-加
工-储藏-销售”一条龙生产工程,对全县牧业生产和加工起了带动作用。

(李延熙簿纯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