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2&rec=53&run=13

〔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1992年,人事局围绕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
点,结合利津实际,大胆稳妥地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按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准则,根据市局要求和《利津县行政机关工作人
员岗位培训计划》,于4月份举办了第一期全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岗位培训班,有74人
参加,70人取得合格证书。
二、抓了机构改革试点乡和全县机构改革准备工作。年初,组织专人到外地参观
学习,了解外地机构改革经验与作法,为全县机构改革取得经验资料。四月份市机构改
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以前刘乡为全市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乡。县人事局组织力量认
真抓了试点工作,精减合并部分机构,减少机关人员三分之二,压缩了财政开支,减轻了
农民负担,促进了机关职能转变,对改善党群关系,提高办事效率,有明显成效。前刘乡
机构改革的经验得到县委、县府和市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肯定。
三、改革用人制度。根据县委、县府的指示精神,制定了《利津县放活、重奖科
技人员的暂行规定》,在为企业服务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第三、四季度,为63个全民
所有制企业单位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审批聘用干部,办理聘用手续351人(份),其
中副科级以上4人。这样做,可以打破干部工人界限,废除干部终身制,为企业转换经营
机制提供组织人事保证。在干部调配方面,注重实绩和专业特长,使人才得以合理使用
,吸引外地人才大胆简化手续和办事程序,使外地人才能够及时调进利津,发挥其技术
特长。
〔为发展经济提供人才保证〕1992年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一步强化服务意
识,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为促进全县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一、建立人才库。年初,对全县企事业单位的人才余缺,结构分布以及近期、远期
人才需求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登记建档,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人才库。第三季度
,召开了“人才技术信息发布会”,通过大会向各乡镇企业、农林水各部、具直各企事
业单位,推荐工业人才202名,农、林、水人才201名。之后,又参加了东营市“人才技
术信息交流大会”,向会议提供展览板面20余块,介绍利津县概况和人才需求、资金需
求、企业单位状况。
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为基层服务。年内,为在基层工作的干部优先解决夫
妻分居,为乡镇农林水、税务系统一线的23名聘用干部办理了续聘手续,为在乡镇农林
水第一线工作的49名科技人员,按时办理了浮动工资转固定工资手续,其中48人在固定
一级工资的基础上又浮动一级工资,还为10名农林水一线人员办理浮动一级工资的手
续。按照国务院、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为6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家属子女办理了户
口“农转非”手续,为1991年毕业的16名电大毕业生办理了吸收录用干部手续。
三、兴办经济实体。1992年办了两个经济实体,一是“利津县军转干部服务中心
”,二是“利津县人才技术信息开发公司”。主要是推销科技项目资料、推销老年保
健用品。开业以来,经营情况良好,为干部职工真正投身经济建设提供了学习和锻炼的
园地。
〔认真完成各项人事工作任务〕做好各项人事工作,是县人事局工作的立足点,1
992年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工资福利工作。根据国发(1991)74号文件规,调整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
员及离退休人员工龄补贴,其中,在职人员5726人,月补贴额4.87万元;离退休人员806
人,月补贴额2.13万元。按照市局要求,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增加职务补贴,离
退休人员增加生活补贴,其中,在职人员5306人,月补贴11.53万元;离退休人员749人,
月补贴1.62万元。根据鲁人薪(1991)13号文件,给39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办理了调资手
续。根据鲁人薪(1992)4号文件,给4276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增加了工资,月增资
总额3.1万元。根据市局工资会议精神,为全县5710名干部职工增加了职务补贴,月增
补贴总额12.6万元,给729名离退休人员增加了离退休费,月增2.15万元。根据东政发
(1992)5号文件规定,为5名同志办理了奖励升级手续。根据鲁职政(1987)110号文件规
定,给56名教师提高了工资,为260名教师提高了10%工资标准,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为2
0名同志重新确认了连续工龄,还按照编委计划为部分同志办理了工资套改手续。
二、对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按照鲁组(1990)9号文件规定,为47名老同志办
理了退休手续。按照有关规定给5名,退职干部改办了离休手续。还认真抓了退休干部
的来访接待,力所能及地帮助有困难者反映情况解决问题。
三、继续推行和完善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年内认真抓了责任制实施方案的落实
,进一步健全了考核奖惩机制,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全县评出市级先
进集体4个、县级先进集体14个、县级先进工作者788名、记功77名、市先进工作者7
7人、记功11人、升级5人。
四、干部的调配任务工作。为提高干部素质,配合有关部门举办培训班20期,参加
者1500余人次。全年共调配干部110人,其中,县内调整52人,县外调入13人,调出4
0人。全年考察任免股级干部196名,向人大提交任免的干部29名,其中副县长8人,各职
能部门的正职21人,向县府党组提交任免的干部58人,其中职能部门正职21人、副职3
7人,颁发任命书27份。
年内,对1983年以来分配到利津工作的军转干部作了一次全面调查,为今后的军转
工作积累了基础资料。还接收安置了4名军转干部、2名随调家属。
五、档案与信息调研工作。年内,组织20多名干部协同局里的同志,对全县2000多
份档案重新整理,并配备了必要设施,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信息调研纳入议事
程,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年共完成调研文章56篇,其中在省级刊物发表10篇,市级报
刊发表4篇。牛吉山同志的论文《试论建立社会主义人才市场的可行性》参加了省人
事局举办的研讨会。
六、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有效地控制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增长。1992年,县人事
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发(1991)16号、鲁发(1991)21号和东发(1991)31号文件精神,加强
了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总量控制。根据全县事业发展的需要,参照定编标准,为
县属事业单位核定了编制。进一步加强了工资基金管理,完善并坚持机关事业单位工
资基金定期审批制度。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基金审批作了新的规定;各乡镇
、财政所每季度到县编办审批工资基本计划,否则农行不予支付工资,使乡镇工资基金
管理混乱状况得到有效遏制。
年内,对全县行政、事业机构进行了“增、升、撤、并”,既有效地控制了机构盲
目增长,又为1993年全县实行机构改革作好了准备。

(高毅牛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