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9&rec=9&run=13

【总况】2006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年解困、
五年变强”奋斗目标,抢抓全市“突破利津”战略重大机遇,大力实施“二
次创业、二次跨越”。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和谐社会建设收到新成效,全
县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物价稳定的良好
运行态势,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66.4亿
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6.0%。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
现增加值13.0亿元、40.9亿元、12.5亿元,分别增长9.3%、36.0%、19.2%。
三次产业结构为19.6:61.6:18.8,分别比上年下降4.5个百分点、上升7.0个
百分点、下降2.5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22611元。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
平比上年上涨0.9%,非食品价格指数上涨0.9%,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与去年
持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9%。农业生产资
料价格下降0.3%。(参见《2006年利津县经济社会主要指标一览表》)

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8323万元,比上年增长7.5%。全年粮食种
植面积23985公顷,比上年增加2790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5319公顷,比上年
增加5245公顷;蔬菜面积7041公顷,比上年增加185公顷。主要农产品产量:
粮食总产量121317吨,比上年增产26002吨,增长27.3%;棉花总产量40755
吨,增产6210吨,增长18.0%;蔬菜产量401473吨,减产3411吨,下降0.8%;
水果29368吨,增产958吨,增长3.4%。
全年生猪出栏20.6万头,增长15.6%;家禽出栏837.6万只,增长14.2%;肉
类总产量5.2万吨,增长15.3%;禽蛋产量4.9万吨,增长11.6%。全年水产
品产量9.0万吨,增长9.7%。
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农村用电量7456万千
瓦时,比上年增长19.2%。化肥施用量(折纯)36642吨。年末常用耕地面积
43420公顷。农村通电话户数达到52521户,占乡村总户数的67.8%。农业机
械化程度稳步提高,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35.0万千瓦。

工业工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
1852141万元,同比增长51.2%。其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
制品制造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分别完成产值814663万元、300717万
元、 276176万元、 219852万元, 分别占总产值的44.0%、16.2%、14.9%、
11.9%。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78174万元,占总产值的比重为15.0%,比去年
同期增加了2.5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79.5%,
比上年提高86.8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1837249万元,增长61.3%;实现利
税132191万元,增长77.0%;实现利润68288万元,增长72.9%。

固定资产投资、 建筑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0989万元,比上年增长
27.8%。 其中, 城镇以上完成投资244520万元, 增长34.6%; 农村投资
102719万元,增
2006年利津县经济社会主要指标一览表指标名称单位数量一、年末人口 万
人29.46 其中:非农业人口 万人3.88 年末单位从业
人员数 人 1.66城镇失业人员年末数 人 2899二、国内生
产总值 万元 664309三、 农业蔬菜产量 万吨 40.15水果产量
吨29368 肉类总产量 吨 51609奶类产量 吨 4015水产品
产量 吨90120 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其中:房地产建设 万元 3750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 万元166215 七、市政公用事业、环境保护年末
实有城市道路面积 万平方米684 排水管道长度 公里69 全年供水总
量 万吨 712其中: 生活用水量 万吨175 园林绿地面积 公顷
732八、批发零售贸易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 万元 27328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 万元 131359四、工业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数 个111 工
业总产值 万元1841962利润总额 万元68718 五、交通、邮
电、电力公路线路长度 公里732 公路客运量 万人131 公路货
运量 万吨909 邮电业务总量 万元3365 全年用电量
万千瓦时 45132其中:工业用电 万千瓦时6860城乡居民生活用
电 万千瓦时 六、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完
成额 万元350989九、 财政、金融、保险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
万元 20703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 万元 48083其中:教育支出 万
元 7011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万元 312942城乡居民储蓄年
末余额 万元 191026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万元 289167
十、 居民生活在岗职工平均人数 万人1.62 工资总额
万元28.0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2054.47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
6996.6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 100.9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4930.6长22.7%;
房地产完成投资3750万元,下降59.7%。
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36447万元,比上年增长230.8%。第一
产业投资23852万元,增长139.3%;第二产业投资261063万元,增长13.0%;
第三产业投资66074万元,增长96.6%。分行业看,制造业投资245782万元,
增长9.8%;电力、燃气、水生产供应业投资13261万元,增长154.1%;水利、
环境、公共设施投资17643万元,增长309.2%。
当年完成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4个,完成投资218207万元。其中:利华
益集团重油深加工项目、女珍颗粒项目、力能热电二号机组、三阳纺织织布
机扩大规模等项目已在年内建成投产。
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2507万元, 竣工产值达到28383万元。房屋施工面积
148009平方米;完成房屋竣工面积124298平方米。

国内外贸易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1359万元,比上年增长14.3
%。 其中, 县消费品零售额39073万元,增长16.7%;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
92286万元,增长13.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1582万元,增
长16.3%; 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9751万元, 增长12.3%; 其他行业零售额
10026万元,增长7.2%。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服装鞋帽、针纺织类零售额增长77.5%,日用品
类零售额增长70.4%,五金、电料类零售额增长25.5%,体育、娱乐用品类
零售额增长62.0%,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了5.4倍。
在对外经济中,全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1657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4.8%。
其中, 出口8807万美元, 增长21.8%。全年利用外资897万美元,同比增长
20.6%。

交通、邮电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全年客运量13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6
%;旅客周转量13479万人公里,增长5.0%。货运量909万吨,增长7.1%;
货物周转量118368万人次,增长5.1%。
邮电通信业健康发展。2006年,全县实现邮电业务总收入3365万元。其中,
电信业务收人2336万元; 邮政业务收入1029万元。 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
55257户。移动电话用户12.8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5358户。

财政、金融和保险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43112万元,比上年增长74.7%。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0703万元,增长36.6%。其中,增值税5159万元,增长
125.5%;营业税4189万元,增长33.8%;企业所得税1222万元,下降21.7%;
个人所得税392万元,增长16.0%。一般预算支出合计48083万元,增长41.6
%。 其中, 支农支出 (包括农业支出、林业支出、水利和气象事业费支出)
7020万元,增长61.7%;教育支出(含教育附加)13602万元,增长22.9%;
科技三项费用支出865万元, 增长53.1%;社会保障补助支出576万元,增长
81.7%。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12942万元,比年初增加76559万元。其中,
储蓄存款余额191026万元,比年初增加34796万元;企业存款63935万元,比
年初增加31745万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9167万元, 比年初增加
29266万元。其中,短期贷款204837万元,中长期贷款70730万元。在短期贷
款中,工业贷款63493万元,比年初减少301万元;农业贷款72595万元,比年
初增加5763万元;商业贷款23673万元,比年初减少13067万元;其他短期贷
款3 5504万元,比年初增加23647万元。

教育和科学技术全县教育事业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普通中学19所,其中,高
中2所,初中及九年一贯制学校17所。高中在校生7921人,招生2780人;初中
在校生10644人,招生3059人。县职教中心在校学生1819人,本年招生865人。
小学校数47所,在校学生21085人,招生3435人。幼儿园92处,在园幼儿7482
人,入园2444人。
2006年,全县立项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4项,其中,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
计划1项;国家星火计划1项;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1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创新发展专项扶持资金计划1项;省重点星火计划1项。取得市级科技进步奖
6项,鉴定科技成果5项,其中国际先进1项,国内领先4项。申请国家专利68
件。

卫生、文化和体育年末全县卫生机构1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1个,妇幼
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机构人员数931人,其中卫生专业技
术人员850人。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272人,执业助理医师114人,
注册护士209人。全县卫生机构床位数829张。全县共有234210人参加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筹集到位资金1288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698
人。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6年,共承办、协办各类文化活动28场次,其中
大型文艺活动10次,书画摄影展1次。共组织4次较大规模的文化下乡活动。
图书馆新购图书2000册。通过专项治理,取缔电子游戏厅4户,其他各类非法
经营场所6个。在2006年山东省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6金、5银、4铜的好成
绩。
广播电视业快速发展。全年共编播《利津新闻》313期,行风热线93期;编播
《时代风采》、《百姓生活》专题节目各52期。并在《焦点访谈》节目中播
发专题片1部。全年新安装有线电视46个村,新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用户4500户。

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展和完善。2006年,全年重点
实施了三里河污水改造、三里河景观改造范围内的路网配套工程、津苑小区
建设工程、城区绿化工程。全年新增绿化面积36.5万平方米,铺设道路3.3公
里,铺设排污管线2400米,每天清运生活垃圾80吨。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2006年,全县认真贯彻执行“环保优先”、“环保
第一审批”和“一票否决”的方针政策,全年共审批项目45个,验收项目10
个,拒批项目6个。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开展“清理整顿
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全年共查处环保违法企业25家,取
缔关闭土(小)污染企业3家。

居民生活生活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54元,比上年增加2101
元,增长21.1%,消费性支出6997元,增长6.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930.6元,
增加513元,增长11.6%,消费性支出3175元,增长4.5%。城镇居民住房总建
筑面积人均32.28平方米,农村居民住房面积人均34.52平方米。城镇居民家
庭恩格尔系数为32.4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67%。
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2006年,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岗位增加,1615名下岗
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全县登记失业率仅为1.8%。单位职工工资逐步增加。
2006年末,全县单位从业人员16556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7271元,比去
年同期增加1668元,增长10.7%。
全县年末参加企业养老保险职工11000人, 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在职职工
8220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8673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12451人,参加工伤保
险职工8506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5123人。收缴各种社会保险费9680万元。
全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4308人,6889户。农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达到23086人。全县共有敬老院8处,入住680人。

【“十件实事”和“八大工程”全面完成】十件实事:(一)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实施48万亩耕地测土配方施肥、推进69个标准化畜牧规模养殖小区建设
和饲草青贮、扩展提高1.1万亩冬枣和2万亩蔬菜生产基地、搞好5个试点乡镇
15个试点村建设利农信息服务超市等。二是建设500亩海珍品养殖基地。建成
标准海参珍品养殖面积1000亩(其中丰泽公司400亩、盛海公司600亩),土
方工程100万方,砌石工程4万方,造礁工程5万方。截至年底,丰泽公司全部
完成,总投资200万元,完成400亩,建成参池6个盛海公司600亩已完成规划、
设计。(二)培植农业龙头企业。一是东营市瑞丰棉油加工有限公司棉花加
工扩建项目、东营利富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新上果仁脆饼项目、华津植物蛋
白有限公司建设日产1000吨棉籽蛋白项目、利津县鲁北畜产品购销有限责任
公司改造项目、东营博大有限责任公司龙头企业建设、绿野菇业有限公司食
用菌科研繁育及精细化工项目全部完成并投入生产。二是东营市绿洲蔬菜有
限责任公司扩建项目, 投资68万元, 砌成排水管道2000米, 埋设排水管线
2500米,投资140万元信息服务楼及药残检测室建工程完成。三是陈庄镇棉花
大市场扩建项目。四是山东世通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扩建项目。(三)建设小
康文明示范村。推进村庄环境整治、文化设施建设、村庄绿化工程,全县建
设30个小康文明示范村。(四)实施乡镇集中供水。建设北岭乡、汀罗镇集
中供水工程2处,覆盖农村人口近6万人。(五)搞好特困群众救助。(1)
城乡低保救助。2006年审批的农村低保户共计5880户、12375人;城市低保户
1036户、2034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71.14万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金121.7万元(2)五保老人集中供养。2006年五保老人共680人,现54.4万元
的资金全部到位(3)提高城市医疗救助,增加医疗救助投入。(六)建设
农村特困户安居房。为农村特困户建设安居房260套。(七)超市、放心店
进乡村。在县城建设1处商品配送中心,在8个乡镇建设中心超市,在部分千
人以上或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建设50个放心店,初步构建起农村现代商品流通
服务网络。(八)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重点搞好虎滩乡2452.3平方米、盐窝
镇卫生院3700平方米业务用房的改扩建及整修,保障当地群众的就医和公共
卫生服务。(九)建设社区文化设施。在苏南花园居民区广场安装健身器材
一套,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十)开展技术技能培训。组织农民
学习实用技术、现代农业知识,提高技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全年
组织培训5200人;集中对400名中考、高考落榜生进行就业前培训,免收学杂
费;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进行科技培训,使4500名农民接受远程教育科技
培训。
八大工程: (一)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总投资5790万元,占地面积50亩。
2006年主要完成土地征用与青赔及办公楼主体工程建设。(二)220KV利津
输变电工程。计划两年时间完成,2006年完成工程的前期勘察设计、数据论
证、变电站的基础打桩工作。(三)辛河路陈庄段改线续建工程。全长7.5公
里, 路宽24米。总投资3000万元。(四)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建设农村公路
32公里,维修改造部分农村公路,搞好全县142.2公里县乡公路的管理和日常
养护。总投资960万元。(五)津苑小区建设及配套工程。一是津苑小区建
设工程。工程概算总投资3.8亿元,建设住宅1816套,住宅开发面积约35万平
方米。2006年完成117栋楼盘的主体工程,二是配套工程。利六、利七路东段
和津苑路、津苑东路等配套路网全部完成。(六)城区绿化工程。按照先急
后缓的原则,逐步搞好环城水系北段、津五路北延及县城西入口景点的绿化。
建设年限:2006—2007年。估算总投资1090.2万元。(七)土地开发和整理
工程。争取上级项目及配套资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6.8万亩、土地开发整理
791.4公顷及荒碱地开发2.8万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八)城区供暖改造工程。改造城区供暖管网及配套设施,新增供热单位51
个,小区5个,增加供热面积65万平方米,实现供热半径7公里,供热面积120
万平方米。建设年限:2006—2007年。估算总投资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