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对外经济贸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8&rec=73&run=1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利津县外贸公司成立于1971年。隶属利津县供销社。1984年,从县供销社分出,
升格为省属外贸正科级企业。其进出口业务均由东营市外贸公司管辖;劳动
工资、业务归属省市外贸公司。
1986年,县外贸公司内设工会、行政、财务、工艺、土产、畜产、粮油食品、
储运等股室和综合商店、陈庄收购站,干部职工76人。下设店子工艺厂、北宋
皮毛厂以及傅窝、罗镇、虎滩、盐窝、大赵、王庄6个外贸服务公司。
1987年,经县编委批准,外贸公司内设机构由股改科(原设机构、级别不变)。
1991年,建立芦笋综合加工厂。并在虎滩、明集、北宋、王庄四乡镇落实种植
芦笋5000亩,翌年综合加工厂投产。
1992年,县外贸公司下放地方管理,更名为“利津县对外贸易公司”,由省属企
业改为县属企业。内设工会、人事行政、计划财务、综合业务、陈庄外贸收
购站、劳动服务公司、加油站、青岛东部贸易实业公司(与利津县政府驻青岛
办事处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有干部职工117人。
1993年4月,中外合资企业“东营三利食品有限公司”正式建成投产。生产的
芦笋、葡萄罐头全部达到出口标准。
1995年,成立利津县外贸总公司,内设工会、办公室、政工科、财务科;下设东
营三利食品有限公司、外贸粮油食品公司、外贸工艺品公司、外贸纺织土产
公司等四个专业公司。干部职工187人。各专业公司业务上接受总公司监督,
行政上受总公司领导,企业经营,独立核算,单设法人,单立帐户,自负盈亏。是
年,外经贸部批准赋予利津县外贸总公司进出口经营权,从而结束了县级外贸
单一收购调拨的经营格局。
1997年5月,县外贸总公司内设工会、办公室、财务科。下设东营三利食品有
限公司、外贸粮油食品公司、华洋包装装潢有限公司。干部职工293人。是
年,深化企业改革,撤销外贸工艺品公司、外贸纺织土产公司,人员分流到东营
三利食品有限公司、外贸粮油食品公司和华洋包装装璜公司。
1999年2月,成立利津县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简称“外经委”),综合管理对外
经济贸易工作,下设办公室和财务科,核定行政编制5人。同年5月22日撤销利
津县外贸总公司。其离退休、内退人员分流到三利和粮油食品公司。原所属
三利食品公司、外贸粮油食品公司归口外经委。同年8月,三利食品公司改归
县经委管理。1999年至2000年初,东营三利食品有限公司、外贸粮油食品公司、
利津县纺织总厂相继破产。三企业破产后重组为股份制民营企业,即:东营利
富得食品公司、利津富利贸易有限公司、雅美纺织有限公司,并继续经营进
出口业务。
2000年,金海织布有限公司、縗-源进出口有限公司、东利纺织有限公司、博
大食品有限公司、金泽毛纺有限公司、泰山纺织有限公司等股份制民营企业
先后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全县进出口企业队伍不断扩大。 2002年3月,县对外
经济贸易委员会更名为利津县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内设办公室和业务股,共
有干部职工6人。
第二节 进出口商品
出口商品
1986?1998年,利津县外贸单位出口商品主要有五大类70多种。
畜产类:主要有牛皮、兔皮、猪皮、山羊皮、绵羊及水貂皮,羊皮、兔皮、毛
类等8种。
土产类:主要有豆饼碎,麻袋,苇帘料,棉仁饼4种。
食品类:主要有文蛤,海捕虾,养殖虾,菜牛肉、兔肉,大蒜,板栗,葡萄、芦笋罐
头,速冻蔬菜等10种。
粮油类:主要有绿豆,红小豆,花生,白豆,棉籽,芝麻,麻籽,玉米,黄豆,黑豆,豆
油,花生油等13种。
工艺类:主要是草、柳、苇三大类40个品种。其中草地毯、草辫、吊花篮、方
盘、面包篓、柳箱等16种和不同规格苇帘24种。1971-1998年畅销西德、法国、
英国、美国、荷兰、比利时、丹麦、日本、菲律宾、香港等10个国家和地区。
1999年以后,出口商品增加了各种工业用和民用色布、坯布、家用纺织品和毛
纺织品以及葡萄罐头、芦笋罐头、速冻蔬菜、大蒜及蒜制品等农副产品。
其他出口商品主要是有流通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根据国际市场需求适时
组织出口的产品或为其他企业代理出口的产品,约占全县外贸出口总额的5%。
2002年,形成以雅美纺织公司、金泽毛纺公司、东利纺织公司、金海织布公司
为主体的纺织品外贸体系;以利富得食品公司、博大食品公司为主体的农副
产品外贸体系和以富利贸易公司、縗-源进出口公司为主体的综合性外贸体系。
进口商品
1986—1998年进口商品主要有:化肥、钢材、木材。1999以后增加了纺织企业
生产所需的涤纶等化纤原料。
1

第三节 经营活动
1986?1992年,外贸出口产品由县外贸公司按省市下达的收购计划统一收购、
加工、调拨。外贸公司出口创汇上交,亏损由省市予以补贴,并按收购量提取
手续费。
外贸企业内部管理实行分管领导下的科室长负责制。年初分配任务、指标,
年底考核奖惩。经营资金由财务统一筹措、监督、管理使用。经营方式是直
购、代购、外地设点收购相结合。
1993年,县外贸公司与省外贸公司脱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结束长期统
负盈亏的计划管理体制,打破了外贸收购逐级上缴的局面,供货渠道日益多样
化,出口量逐年增加。同年,在青岛设立“东部贸易实业公司”,负责搜集信息,
组织合调业务关系。
1995年起,县外贸公司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1999年后,随
着国家对企业进出口经营资格的放宽,利津县先后有雅美纺织有限公司、金
海织布有限公司、縗-源进出口有限公司、东利纺织有限公司、博大食品有限
公司、金泽毛纺有限公司、泰山纺织有限公司申请获得了进出口经营权。企
业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国家核定的进出口经营范围
内自由开展进出口业务,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连年增长。到2002年底,全县获
得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14家,进出口总额达2723万美元。
第四节 进出口商品检验
1986?1992年,出口商品由山东省青岛商检局商检。东营市商检局成立后,商品
检验、鉴定和监督管理归属市商检局。主要是生产加工的产品就地商检和收
购加工的产品到港口商检。1993年后,由于国际市场对进口食品要求严、标准
高,从原料收购加工、包装、储存到调运,客户跟踪监督,商检部门严格履行检
验手续,后由商检人员检封出口。
1999年,三利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标准认证。产品检验、
质量控制等各项管理措施开始与国际接轨。 2001年, 利富得食品公司通过
HACCP食品卫生安全标准认证,企业各项检验检疫和卫生安全标准达到国际水
平。
第五节 对外经济合作
1986年起,利津县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不断开拓对外交往新领域。是年10
月,县政府组团访美,期间,与美国米德兰市草签合作合议。县政府先后邀请美
国东(营)—米(米德兰)友合主席旦巴尔、米德兰市商会玛丽女士,日本株式会
社布施真知子一行前来利津考察苇、柳制品生产加工情况。
1987年,县外贸公司为扩大对日出口苇帘,从日本引进苇帘机10台。9月3日至6
日由日方在店子乡工艺美术厂调试安装,试机成功。结束了单靠手工编打苇
帘的历史。
1992年6月26日,利津县外贸公司、山东省食品进出口公司、德国三福贸易有
限责任公司三方签定中外合资企业合同,分别出资(利津98万美元、省7万美元、
德国35万美元)兴建东营三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这是利津县首家中外合资企
业。该企业自1993年成立到2002年,共生产加工芦笋、葡萄罐头1.6万吨,速冻
蔬菜1.8万吨,自营出口创汇750万美元。成为利津县生产企业的出口创汇大户。
该公司生产的绿芦笋罐头已占澳大利亚同产品市场的50%,生产的葡萄罐头占
日本同类产品市场的20%,市场份额逐渐扩大,“巨峰”葡萄罐头成为国际市
场名牌。
1994年,东营市在利津召开外贸实业化暨调度会,推广利津县外贸公司“搞好
自属企业建设,走实业化振兴之路”的经验。
2000?2001年,县外经贸委与山东省对外经济合作公司联系,通过该公司组织赴
外劳务输出65人次,实现营业额68万美元。
2000年以来,县外经贸委(局)和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大开放、大招
商、大发展”战略,改善投资环境,营造招商优势,加强对外交往和交流。先后
组织到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境外招商引资,组织20多家企业参
加青交会、广交会和深圳高交会等国际性经贸活动,达成利用外资意向10多项,
先后有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近20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利津县考察投资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利津县的知名度。
到2001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额490万美元,建成山东达金消毒液有限公司、东
营铸天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东营阳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等一批规模较大、档
次较高的“三资”企业。
2002年,先后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利津考察投资环境,全县新建外资
项目2个,年内实际利用外资71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