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医药经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8&rec=70&run=13

第一节 经营机制
利津县药材公司,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归口商业局管理。药
材购销实行“统一计划、统一核算、统一调拨、统一管理”的经营管理体制。
80年代,利津县药材公司隶属于滨州地区医药公司,归口利津县商业局。1988
年归口东营市医药公司直接管理,更名为“东营市医药公司利津分公司”。
同年成立利津县药品检验所。此后,各医药网点不同程度的实行分片包干等
形式的经营模式,积极开拓市场。
1998年4月,利津开办第一家个体药店—“康乐药店”,医药专营局面被打破。
年内,利津医药分公司和利津医药经营部剥离经营。同时成立东营市医药药
材采购供应站利津经营部和东营市医药药材采购供应站陈庄批发部,陈庄批
发部归利津经营部管理。利津经营部隶属东营市医药药材采购供应站。地方
归口县商贸委。此后,随着国家药品经营的开放,个体药店逐步增多。
2001年2月利津医药分公司因经营困难而破产,人员全部由利津经营部安置管
理。
2002年,利津医药经营部下设2个批发部、8个零售点,全县有证(经营许可证)
个体药店已有9家。
第二节 经营网点
国营网点
1986?1993年,利津医药分公司下设利城批发部、陈庄批发部和城关零售部、
陈庄零售部。1993年5月到2002年3月,利津医药分公司(经营部)下设县城和陈
庄2个批发部,县城4个零售部,陈庄1个零售部。
2002年4月起扩大经营,利津经营部下设2 个批发部、8个零售点。各零售部实
行统一标识、统一购进、统一价格、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个体民营网点
1998年,利津县成立首家个体私营药店,到2002年,县城又成立2家,北宋、盐窝、
陈庄等乡镇先后成立个体药店6家。

第三节 销 售
1986年起,国营医药网点的职工积极开拓医药市场,在满足全县各医疗单位用
药的同时,还把服务供应面扩大到河口、垦利、章丘、寿光、临淄、滨州市
以及山东省和胜利油田所属的十几个二级医院。
1986~2002年

第四节 中药材收购
利津县野生中药材资源有三百余种,但尚欠深入开发利用。农村实行土地承
包后,农民大量开垦荒地,使用除草剂,许多野生中药材濒临灭绝,造成收购量
不断减少。又因人工培植的一些中药材有效成份含量达不到指标,使中药材
收购和销售受到了很大影响。
全县收购的中药材主要有茵陈、软蒺藜、蛇床子、吐丝子、车前子、桃仁、
鸡内金、益母草、泽兰等。
1986年收购蛇床子2.8吨、车前子14吨、桃仁0.2吨、鸡内金0.3吨、益母草10
吨、泽兰5吨。
1987年收购茵陈、蛇床子0.5吨、车前子2吨、鸡内金0.2吨、益母草3吨、吐
丝子2吨。
1988年收购茵陈6吨、鸡内金0.1吨、鳖甲0.1吨、吐丝子0.5吨。
1989年 收购茵陈2吨、益母草2吨、海龙0.1吨。
1997年收购茵陈4.7吨、软蒺藜3.7吨。
附记: 土特产
益母草 益母草是利津县地道野生中药材。早在清代,山东戈武益母草闻名
全国(戈武原是利津县村庄名, 后划归垦利县) ,清代康熙《利津新志》记载:
“益母草,戈武最有名”。其实这种药材在利津境内分布较广,凡河滩沟坡渠
边湿润地带均有生长。
益母草俗称坤草,唇形科,益母草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为四棱形,叶片
如掌,近似披针形,六、七月间开花,花呈礬-红或紫红色,生长叶腋,聚成轮伞
壮花序,花冠外被长着绒毛,结黑褐色三棱形子坚果,在益母草的开花时割取全
草,除去杂物,切段晒干谓之益母草,入药者以色黄、绿、身干、带叶和花多者
为最佳。若到秋分季节益母草成熟时收割,打下的种子便是茺蔚子。益母草
入药,味辛、性微寒,有去淤血生新血、调经活血、清热利尿的功效。茺蔚子
入药,有活血调经、清肝明目的功能。益母草被中医称为“妇科圣药”。利
津所产之益母草,以质地优良,药效持久而闻名。
茵陈 别名白蒿,俗称蒿子苗,属菊科植物。茵陈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因旧苗
而生,故名茵陈。叶从根节发生,羽状分布,茎直立,叶梗细,多方枝,细嫩枝,叶
被面有白色缄茸,毛枝端叶短小无毛。秋后期开礬-绿色小花,多集成圆锥形,
瘦果长圆无毛。
农历三月采集幼茵,去根除杂质,晒干或晾干备用。入药以质柔、色灰旧,有香
气者为佳。夏季采集茎稍之细叶阴干,带青色而绵软者名“绵茵陈”,为茵陈
之上品。茵陈味辛,性微苦寒,有清热利肝胆,利水退黄疗时疫之功效,是中药
治疗传染性肝炎的首选药物。鲜茵陈,洗净沸煮后,晾透,加拌蒜泥作菜,别具
风味,可治肝炎,咳嗽等症。茵陈籽(蒿籽),是很好的野生油料,且粘性很强,磨
细调糊加温后,可作胶粘剂。茵陈的生长环境有“沙地茵陈自生”之说,主产
品在利津镇西北部、明集乡、盐窝镇西部。利津境内茵陈生长最大面积可达
760平方公里,蕴藏量80万公斤,1958年最高收购量60万公斤(青蒿),满足当地需
用,余者外销。近年,由于大面积垦荒为田,茵陈野生面积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