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 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8&rec=69&run=13

第一节 机 构
物资局
县物资局行使全县物资单位行政与经济管理职能。1984年政企分开,推行以经
济承包为重点的经营责任制。1986年,内设办公室,财务科,纪检办公室。全系
统有干部职工76人,其中干部17人。
1993年机构改革,成立利津县物资总公司(仍挂物资局牌子),全公司有干部职
工153人。2000年,内设办公室、财务审计部和综合管理处,有干部职工160人。
2002年9月,利津县物资总公司被撤销。
物资企业
1986?1993年,县物资局下属企业有:木材建化公司、金属机电公司、燃料公司、
金属回收公司和陈庄物资站。1993年4月,木材建化公司分离为木材化轻公司、
建材公司和物资配套公司。8月,又成立了拆车公司。1995年,成立新世纪酒厂
和废油处理厂。
1996年6月,金属机电公司、木材化轻公司破产。9月,成立机械设备服务中心
和物资贸易公司。1998年,拆车公司入并金属回收公司;新世纪酒厂改制后脱
离物资系统;机械设备服务中心出售给个人。
2000年10月,新世纪酒厂、建材公司和金属回收公司被县工商局注销,其帐务
合并到总公司。燃料公司和陈庄供应站破产。2001年,物资总公司所属企业全
部破产,改为民营。
第二节 体制改革
经营体制改革
1986年起,国家改变物资分配和流通办法,县物资系统在物资流通体制上实行
计划分配与议购议销并存的“双轨制”。1992年后,计划供应物资逐步减少,
物资经营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1993年10月机构改革,县物资局改称为物资总
公司,单位性质由行政机关改为企业。1994年,物资流通市场全部放开,统配物
资取消,并允许其他国营、集体和个体私营企业参与物资流通。县物资流通
企业顺势而变,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行体制革新。到1995年,县物资系统基本
实现市场化经营。
物资企业改革
1986年,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县物资局开始在全县物资企业推行承包经营
责任制。年初,县物资局将购进、销售、利税等各项指标下达到下属企业,各
企业再将指标承包到班组。随后,实行招标承包。1992年,进行“四放开”(经
营、价格、分配、用工)改革,企业自主权进一步扩大,责权利更加明确。但由
于国家取消统配物资,加之各种经济成分进入物资流通领域,市场竞争日趋激
烈,物资企业经营困难,并出现行业性亏损。各物资经营企业打破行业限制,进
行多元经营,同时对企业内部结构进行重组和改革。1996年,金属机电公司、
木材化轻公司实施破产。1998年,新世纪酒厂实行先股份后租赁改革,22名职
工与原厂办理停薪留职手续,全员入股组建新的股份合作企业——胜利酒厂。
同年,机械设备服务中心出售给个人。2000年,建材公司、燃料公司、陈庄物
资站和金属回收公司先后破产。2001年,县物资总公司所属企业全部改由民营。
第三节 经营网点
1986?1993年,物资系统的经营网点县城以内有木材建化公司,主要经营木材、
水泥;金属机电公司,主要经营钢材;燃料公司,主要经营煤炭;金属回收公司,
主营废钢铁收购和销售。县城以外网点有陈庄供应站,主要经营木材。
1993年,木材建化公司分离后,木材化轻公司主营木材、水泥;建材公司主营建
筑材料;物资配套公司以经营家电为主。至1997年,物资配套公司的市场开始
拓展到东营,成立了东营万和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主营家电。1998年在物资配
套公司基础上,成立万和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网点扩展到滨州、河口;1999
年,成立“麦·繺-沃”服饰公司,并注册了“麦·繺-沃”服装商标,其厂址设
在济南。2001年,先后在西安、广州、中山设立了专卖店。后因受总公司破产
影响而撤销。至2002年底,县物资系统经营网点皆由个体民营。
第四节 物资供销
1986年,物资经营沿袭计划经济模式,以计划调拨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供应的
主要物资为钢材、煤炭、水泥、平板玻璃、木材、化工、轻工和机电产品等。
至1992年,利津物资系统商品购销总体表现为不断增长的趋势。期间,1989年
效益最好,实现利润21.6万元,上交税金19万元;1990年,完成物资购进874万元,
物资销售1096万元;1992年,购进1136.2万元,销售1338.6万元,上缴税金7.8万
元。1993?1994年,全县物资流通市场完全放开,国家取消统配物资,加之国营、
集体和个体企业进入物资流通市场,县国营物资流通企业受到冲击,主营业务
逐年减少,家电等辅营业务成长迅速。1995年,家电销售额为1739万元,实现利
税12万元。1996~1999年,县物资流通企业效益下滑,直至停业。至2002年,各
物资经营单位均改由民营,自主从产地进货,批零兼营。
物资采购
计划经济年代,全部实行计划采购。1986年以后,计划与市场结合,县物资系统
各经营企业除完成计划内物资调拨任务外,还从市场上采购部分物资,以满足
县内工农业生产和群众需要。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计划经济开
始向市场经济转变,物资经营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全县各物资企业不再依
靠国家物资调拨,自行采购,自寻市场。1993年,县物资总公司依据“立足本县、
搞好服务、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和外购外销”的指导思想,逐步建立起跨地区、
跨部门、全方位、多渠道、网络化的物资采购体系,经营领域和范围得到扩
大。年内,先后同北京电冰箱总厂、青岛电视机厂建立业务联系,进行批量规
模经营。1994年,又与济南轻骑、青岛澳柯玛等名牌企业建立业务联系,物资
采购渠道进一步拓宽。 1996年后, 各物资经营企业开始出现大幅度亏损。至
1999年,物资经营企业全部改制,物资采购方式也改由物资经营单位和个人自
主决定。
物资销售
1986年起,计划供应的物资品种和数量逐年减少,所占份额不到30%,但物资销
售总额呈增长趋势。1990年后,企业自主购销成为主流。1993年后,县物资总
公司建立起法人经营机制,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物资销售开始向外地延伸。
1995年,物资配套公司成为长虹、康佳、澳柯玛等名牌家电的东营总代理,公
司批发业务开展到省内其他地市和河北、天津等地。是年总销售额达到2230
万元。1998年,全系统销售总额7255万元,上交税金93万元。1999年后,县物资
系统所属流通经营企业相继改制。到2002年,利津县物资销售渠道改为社会化
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