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电 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8&rec=58&run=13

利津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办电,1986年始,全县电力发展步伐加快。电业部
门加大投资,新建、扩建、改造输变电设备。1991年全县实现村村通电。1997
年全县电力调度实现自动化、实用化标准。1998年取消电力指标限制,敞开供
应。1997年开始对35千伏以上变电站升级改造,1998年顺应全国农网改造新形
势,开始全面建设改造农电网络,一、二期农网建设改造投入资金1.2 亿多元。
采用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设备和微机保护监控系统,建设无人值班变电站,实现
了“五遥”(遥测、遥信、遥脉、遥控、遥调)。2002年供电量达到19326万千
瓦时,售电量17998万千瓦时,分别是1985年的9.34倍和8.86倍。
利津县供电公司1992年获省电力“三为”(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綷-济)服
务优胜单位。1995年获国家电力工业部“三为”服务达标单位,1997年綷-省
电力工业局检查验收授予利津县“农村电气化县”称号。2002年4月被省电力
集团公司命名为“省级一流管理县供电企业”,并被推荐为国家级一流管理
县供电企业。连续12年保持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称号。
第一节 供电设施
1985年末,全县有35千伏输电线路5条,全长81.5千米;35千伏变电站4座,主变压
器5台,总容量10950千伏安。綷-过17年的发展,到2002年底,全县已有110千伏
输电线3条, 全长42千米;35千伏线路12条,全长115千米;主变压器16台,总容量
95350千伏安,变电站8座,除刁口变电站外,均达到无人值班标准。
输电线路
一 、110千伏输电线路
1.沾利线:由沾化电厂出线至利津变电站(診-王庄乡驻地),1992年4月始建,7月
建成,全长21.1千米,为利津变电站独立电源。
2.津北乙线:利津变电站至城北变电站,2000年4月建设,10月建成,全长11.34千
米,该线路为一期工程。
3.盐庄线:胜利油田盐镇变电站至利津变电站,拟名110千伏盐庄线。2001年10
月始建,2002年1月竣工,线路全长9.6千米,该线路至2002年底没有运行。
二、35千伏输电线路
1.滨利线:胜利油田滨一变电站至利城变电站,1970年12月建成投运,是利津县
第一条35千伏输电线路,全长11.5千米。该线路2002年5月退出运行,是年11月
报废。利用診-出口,新架设滨一变电站至大盖变电站输电线路,线路全长5.9
千米,2002年12月投入运行,命名为滨盖线。
2.河陈线:河口变电站至陈庄变电站,1977年10月投入运行,线路全长22.1千米。
1988年对该线途綷-第二油棉厂院内段进行改向改造,全长2.7千米。1991年12
月35千伏汀虎变电站建成,开通该线路。110千伏河口变电站至35千伏汀虎变
电站段更名为河汀线;35千伏汀虎变电站至35千伏陈庄变电站段更名汀陈线。
1998年12月河口区供电公司35千伏新河输变电工程建成,河汀线更名为新汀线。
3.利王线:35千伏利城变电站至35千伏王庄变电站,1979年5月建成,1980年10月
运行10千伏,线路全长14.5千米。1993年3月110千伏利津变电站建成后运行35
千伏,该线路更名为王利线。
4. 陈傅线: 診-计划从河陈线173号杆T接至35千伏傅窝变电站, 1980年建成,
1981年4月运行10千伏,线路全长10.2千米。1990年7月遭遇暴风雨袭击,倒杆6
基,用木杆11基抢修送电,1991年3月该线路綷-大修恢复診-貌。2001年3月傅窝
变电站改造后运行35千伏。
5.富王线:沾化县富国镇110千伏王陂变电站至35千伏王庄变电站(时称胜利油
田水源王庄变电站) 。该线路由胜利油田投资、设计、施工,1984年7月建成,
12月无偿移交利津县电业局,线路全长23.2千米。1993年3月110千伏利津变电
站投运后,该线路停运,同年12月拆除。
6 .河刁线:110千伏河口变电站至35千伏刁口变电站,1987年5月投入运行,线
路全长20.4千米,为刁口变电站提供独立电源。
7 .王盐线:35千伏王庄变电站至35千伏盐窝变电站,1990年11月始建,是年12月
底建成运行10千伏。1993年11月运行35千伏,线路全长9.8千米。
8 .盐陈线:35千伏盐窝变电站至35千伏陈庄变电站,1993年11月投入运行,线
路全长9.6千米。2002年12月对该线路46?82号杆进行改向改造,1?26号杆基采
用钢管塔,线路增至10.9千米,2003年6月建成投运,改由110千伏陈庄变电站向
35千伏盐窝变电站送电,线路更名为陈盐线。
9.王津线:110千伏利津变电站至35千伏城北变电站,1997年底建成,运行10千伏,
为利华益集团石油化工厂专线供电,线路全长12.9千米。自2000年10月该线路
作为110千伏利津变电站和110千伏城北变电站春防实验、秋季检修或事故抢
修备用电源。
10.北黄线:110千伏城北变电站至35千伏黄家变电站,始建于2002年7月,为35千
伏黄家输变电项目配套改造工程,2003年3月投运,双回线路全长4.5千米,并部
分同杆架设10千伏线路。
11. 黄盖线:35千伏黄家变电站至35千伏大盖变电站,是北黄线改造后形成的,
2002年10月开工建设,2003年3月建成投运,线路全长6.2千米。
12.联络线:①利城联络线,建于1980年10月,是35千伏四矿变电站至35千伏三里
变电站间的联络线,为三里变电站第二电源。1992年35千伏四矿变电站迁址,
该线进行延伸改造,1997年该线拆除。是年11月该线由35千伏四矿变电站架设
到35千伏城北变电站,做为城北变电站第二电源,全长2千米,2002年4月该线拆
除。②汀河联络线,建于1992年1月,该线路从胜利油田220千伏盐镇变电站到
胜利油田35千伏汀河变电站的盐汀线T接,为35千伏汀虎变电站、35千伏陈庄
变电站提供备用电源,全长0.9千米,1997年8月退出运行。③盐窝联络线,由胜
利油田220千伏盐镇变电站出线至35千伏盐窝变电站,全长0.4千米,1994年2月
投入运行,为35千伏盐窝变电站35千伏陈庄变电站备用电源。
配电设施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配电设备逐年增加。1986年,全县6?10千伏配电
线路412千米,0.4千伏配电线路351千米,配电变压器521台,容量36785千伏安,
到2002年底配电线路分别增加到797.2千米和897.6千米,配电变压器达到1339
台,总容量14.08万千伏安,并逐步更换为S9节能变压器。

变电站
全县10座变电站中,110千伏变电站3座(包括在建1座);35千伏变电站7座(包括
在建1座)。投运主变压器8台,总容量95350千伏安。
一.110千伏变电站
1.利津变电站:1979年按35千伏电压等级设计施工,建成时称王庄变电站,有主
变1台/1000千伏安, 由35千伏利城变电站綷-35千伏利王线单电源供电,1980年
10月降压10千伏作为开关站运行。1984年由胜利油田设计并投资迁址扩建,增
加主变1台/3150千伏安,1985年12月运行35千伏。1992年4月由利津县电业局投
资780万元改建为110千伏变电站, 更名为利津变电站,一期工程安装主变1台/
20000千伏安。2002年12月该站进行技术改造,采用F6开关,实现了变电站综合
自动化功能,达到无人值班标准。
2.城北变电站:1997年4月按110千伏变电站规模设计,一期工程按35千伏变电
站模式建设,安装35千伏主变压器2台/6300千伏安,是年12月建成并投入运行。
2000年6月该站进行设备和电压升级改造,更换110千伏主变压器1台/31500千
伏安和110千伏开关等主要设备,是年10月,35千伏主变压器2台/6300千伏安停
止运行,110千伏设备投入运行。该站由110千伏沾利线綷-110千伏利津变电站
单电源供电。2001年12月利华益集团热电厂建成发电,在该站35千伏母线并网。
2002年4月,35千伏三里变电站因建凤凰广场拆除,其35千伏主变压器1台/6300
千伏安变压器调往该站为2号主变,视负荷变化需要备用。
3.陈庄变电站:该站位于陈庄镇政府以东500米,占地5360平方米,安装主变压
器1台,容量20000千伏安,2002年12月开工建设,2003年8月投入运行。
二.35千伏变电站
1.利城变电站:该站1970年12月建成于供电公司北院南侧,主变压器1台/1800千
伏安。1979年7月,更换主变1台/3200千伏安。1982年4月迁址三里庄南300米处
(现凤凰广场西南角),并更名为三里变电站。该站主变压器2台,1台/3200千伏
安,1台/1800千伏安,总计容量5000千伏安。2002年3月,因建设凤凰广场,该站
被拆除。
2. 陈庄变电站:该站位于陈庄镇陈南村西侧,主变压器1台/1000千伏安,1977年
10月1日试运行,是年12月27日投入运行。1980年11月主变压器增容,更换为1
台/1800千伏安。1988年9月该站增容,更换为1台/3150千伏安。2003年8月,110
千伏陈庄变电站建成投运,该站退出运行。
3.傅窝变电站:该站位于陈庄镇傅窝村西,陈傅公路南侧。1980年5月兴建,设
主变压器1台/1000千伏安(未运行)。1981年4月作为10千伏开关站运行。2000
年11月由利津县供电公司与东营市水利局(投资156万元)改建成东营市第一座
箱式变电站,安装主变压器1台/2000千伏安,2001年3月投入运行。2002年10月
新增主变压器1台/4000千伏安, 主要用于东营市水利局在利津县境内新建的
1000公顷沉沙水库供电和河口区东部、军马厂、孤岛地区油田供水用电及陈
庄镇傅窝管区的生产、生活用电。
4.刁口变电站:该站位于診-刁口乡驻地,挑河桥西北1.5千米处。1986年4月兴
建,主变压器容量1台/1000千伏安,1987年5月投入运行。1988年该站更换主变
压器2台/5000千伏安,主要为沿海滩涂开发,海水养殖提供电源。
5.汀虎变电站:该站位于診-汀河乡驻地,汀河中学以南300米处。1991年4月兴
建,1992年1月投入运行,该站安装主变压器2台,1台/1000千伏安,1台/3150千伏
安,总容量4150千伏安。2001年11月该站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更换开关等主要
设备,具备无人值班条件。2002年10月,更换主变压器1台/1000千伏安,新安装
主变压器1台/5000千伏安,该站主变压器容量达到8150千伏安。
6.盐窝变电站:该站位于盐窝镇新村以北500米处,1993年3月兴建,1993年11月
投入运行, 主变压器1台/1800千伏安、1台/3150千伏安, 总容量4950千伏安。
1998年12月至1999年1月,农村电网改造,投资200万元对35千伏盐窝变电站进
行无人值班标准改造。2001年8月增容,更换主变压器1台/3150千伏安,新装1
台/4000千伏安主变压器,变压器总容量达到5800千伏安。
7.大盖变电站:该站位于北宋镇大盖村北1000米处,滨港路北侧,由县供电公司
按无人值班标准设计,选用高新技术设备,微机保护,1999年8月开工建设,2000
年10月投入运行,安装主变压器1台/3150千伏安,1台/6300千伏安,变压器总容
量9450千伏安。
8.黄家变电站:该站位于利津县城西南,黄家村东200米处,采用箱式变电站设
计,微机保护,无人值班标准。该站主变压器2台/20000千伏安。2002年7月开
工建设,2003年3月竣工并投入运行。

第二节 供电量
1986年完成社会供电量2349万千瓦时,网内供电量2224万千瓦时。此后,随着
全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生产、生活用电迅速增长,1990年全县社会供电量达
到4932万千瓦时,网内供电量4003万千瓦时。1994年,实现连续11年安全无事
故,跨入省级“三为”服务达标单位行列。1995年以建设农村电气化县为目标,
加强电力基本建设和供用电管理,全年完成社会供电量5222万千瓦时,网内供
电量4046万千瓦时。2000年全县实施“彩虹工程”,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活动,
全年完成社会供电量14958万千瓦时,网内供电量14615万千瓦时。2002年供电
量达到社会供电量19447万千瓦时,网内供电量19326万千瓦时。利津电网可供
最大电力负荷55000千瓦,供电能力48000万千瓦时。

农村用电 1985年全县510个行政村,通电371个村,通电率72.75%,农户通电率
76.6%。1990年全县(含河口区六合乡)538个村,525个村通了电,村通电率97.6
%,农户通电率98.3%。1991年投资33.6万元,帮助13个贫困村上电,是年6月全
县538个村实现村村通电。随着农村綷-济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增加,农村用电
量逐年增长。1985年用电量1323.7万千瓦时,占全县用电量的60.88%。1990年
用电量增到2731.65万千瓦时, 占全县用电量的56.46%。2000年农村用电量由
1990年的2731.65万千瓦时增至4587.38万千瓦时,平均每年增长185.6万千瓦时,
是1990年的1.68倍,占全县用电量的32.14%。2002年农村用电量5883.18万千
瓦时,占全县用电量的32.47%,年增长率15.72%,农村人口人均用电量233千瓦
时。

4.45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逐年增加。1985年用电642.39万千瓦时,到1990年增加到1348.80万千瓦
时, 平均每年增长141.28万千瓦时。 占全县用电量的27.88%。 1991年用电
1649.77万千瓦时,2000年增至4995.05万千瓦时,平均每年增长499.5万千瓦时。
占全县用电量的35%。2002年调整用电分类内容,部分电量转入非居民生活用
电计量,是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为3935.96万千瓦时,占全县总用电量的21.17%。
1.城镇居民生活用电
1985年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436.21万千瓦时,1993年前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在
电力负荷指标受限的情况下,实行“农时季节保农业、灯峰时间保照明,正常
时间保工业”的供电措施,用电量出现上下波动现象。1994年后电力紧张状况
逐步缓解,2002年增至1725.33万千瓦时,与1985年相比平均每年增长71.62万千
瓦时,占全县用电量的9.52%。

其他方面用电 1990年以前,由于电力供应紧缺,有限的电量主要用于工农业
生产及人民群众生活,其他方面用电所占比重很小。长期以来其他方面用电
与居民生活用电合一计量。 1991年起,非居民生活用电(其他方面用电)与居
民生活用电实行分类计量(非居民生活用电包括流通服务行业及行政办公用电)。
1991年非居民生活用电量为13.22万千瓦时,占总用电量的0.24%,到2000年非
居民生活用电量增至660万千瓦时,占总用电量的4.62%,10年间平均每年增加7
2万千瓦时,年均增长1.04%。2002年非居民生活用电猛增到1400.65万千瓦时。
增长的診-因是餐饮、商业流通等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大了用电量。
电价
1985年前,全县电价按水电部颁发的《电价价格》执行,居民生活、党政事业
单位用电,不满1千伏,1?10千伏为0.12元/千瓦时;非工业、普通工业用电,不满
1千伏、1?10千伏为0.085元/千瓦时;农业用电为0.058元/每千瓦时;化肥生产
用电为0.083元/千瓦时。当年,全国电力价格改革,开始收取煤价加价。1988
年,国家为缓解电力供需矛盾,鼓励地方、部门和企业集资办电并对部分电力
实行多种电价的办法。1989年5月县政府批准县电业局以煤换电,电价收取办
法:购煤3000吨,换得510万千瓦时电量,以0.274元/千瓦时的价格售给滩涂养虾
单位。6月集资20万元,购买国家电网负荷指标100千瓦,以缓解电力紧张局面。
1991年县物价局、电业局联合下发《关于整顿农村电价实行分类综合电价实
施方案》,方案规定分类综合电价:居民生活照明每千瓦时最高不得超过0.32
元,其它照明用电每千瓦时不得突破0.37元,非工业、普通工业及农村加工用
电每千瓦时不得突破0.35元,农业用电每千瓦时不得突破0.32元。
1995年9月,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鲁政办发〔1995〕2号文件精神,鼓励用户合
理调整用电负荷,削峰填谷,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和农村分类综合电价最高限价。
每天划分3个时段,高峰时段:8∶00?11∶00,18∶00?23∶00;低谷时段:23∶00?7
∶00;其余为平时段。
1996年, 农村分类综合电价最高限价执行标准: (1) 照明用电。居民生活照明
0.70元/千瓦时;非居民生活照明0.88元/千瓦时。(2)非普工业用电0.85元/千瓦
时。(3)农业用电0.75元/千瓦时。1997年,农村用电分类综合电价最高限价执
行标准:(1)照明用电。居民生活照明用电0.66元/千瓦时;非居民生活照明0.85
元/千瓦时。(2) 非普工业用电0.79元/千瓦时。(3) 农业用电0.74元/千瓦时。
1998年5月开始执行山东省人民政府鲁政发〔1998〕41号文件公布的电力价格。
电价标准包括电度电价、基金及附加两大类。其中,电度电价包括目录电价
和还本付息两项;基金及附加包括三峡工程建设基金、电力建设基金、用电
附加费、城建附加费四项。
2000年7月,根据省计委、省物价局、省电力工业局关于电价调整方案的通知,
对全县电价标准作了调整。
2001年5月,根据东营市物价局、东营电业局《关于调整农村分类用电到户电
价的通知》,执行全市农村电网改造后的农村分类用电到户电价规定。具体
规定如下表:

2002年4月,遵照省计委、省物价局、省电力集团公司《关于实行城乡居民生
活用电同价的通知》,规定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每千瓦时0.52元(不满1千
伏)。此价格为全省城乡居民用户生活用电的最终结算交费价格,不得加收其
它任何费用。对于1千伏及以上供电户以及尚未进行“一户一表”改造的城
市和乡镇转供电量,暂由变压器产权所有者负责砛-表到户,到户电价按每千瓦
时0.52元执行。供电部门按照每千瓦时0.468元与转供单位结算,每千瓦时的
价差用于补偿转供电单位的低压变损、线损及维护管理费用。
第四节 电业管理
管理体制
1993年以前,县电业局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局长、綷-理负责制。1993年10月
县乡机构改革,电业局改称供电公司,实行綷-理负责制,綷-理是公司的法人代
表,全权负责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职工代
表大会,綷-理对职工代表大会负责。1996年6月,东营电业局与利津县政府签
定衆-议,对利津县供电公司实行衆-议管理。1999年4月由山东电力集团公司
对利津县供电公司实行代管,东营电业局代山东省电力集团公司行使管理职
能,性质仍为县属国有企业,政府管电职能移交县綷-贸局(除受綷-贸局委托留
有5项职能外,其余全部移交)。
管理机构
1986年,县电业局设人事秘书股、财务股、材料股、生产技术股、试修所和供
电班、外线组。2002年县供电公司内设办公室、生产技术部、监察审计室、
政工人事部、财务部、乡村电力管理部、安全质量监督部、企业管理办公室。
下设客户服务中心、调度所、电能计量站、电力实业有限公司。派出机构有
大盖供电所、利城供电所、王庄供电所、盐北供电所、陈庄供电所、汀河供
电所、刁口变电站。
职工队伍
1986年末电业局在职职工11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人,包括中级技术职称1人,
初级技术职称4人。1992年始有高级技术职称1人。2002年底全县电业系统在
职职工238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2人,中级技术职称32人,初级技术职称82人,
技术员50人。
用电管理
1986年前,用电管理侧重于用电标准化建设和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在当时电力
比较紧缺的情况下实行计划用电、节约用电,狠抓安全用电。在全县推广使
用定时开关钟,安装电力定量器,采用技术手段对用户进行负荷控制。1987年,
全县将高耗变压器更换为节能变压器,并在各配变低压侧加装低压电容补偿
装置,全县年社会节电达100万千瓦时。1991年国家能源部提出“电力为农业、
为农民、为农村綷-济服务”的“三为”服务方针,实行“农时季节保农业,灯
峰时间保照明,正常时间保工业”,把有限的电力分配送达用电户。县电业部
门在电力紧张的情况下,合理调度,有效地防止了因缺电而停工停产误农时误
照明的情况出现, 1995年度被国家电力部授予“三为”达标单位。
1996年4月1日《电力法》实施,每年4月份全县都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电力法》
宣传活动,宣传《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
例》,以及有关的办法、规则、通告等法律法规,推动安全用电工作。
1999年山东电力集团实施电力“彩虹工程”,旨在电力部门与用户之间架起一
座沟通、信任的桥梁,密切电力部门与客户的关系,接受群众的监督,通过“彩
虹条”、意见箱、投诉电话,拿钱买意见,促进了电力行业的作风建设。2002
年被山东省电力集团授予“‘彩虹工程’行风建设先进企业”称号。根据省
电力集团公司和东营电业局的统一部署,“彩虹工程”2002年底转入常态运行,
实行常态机制管理,持续促进电力行业的全面建设和整体提高。
附记:
多种经营
1988年县电业局学习外地綷-验,开展多种经营,解决内部子女就业问题。1991
年,县编委批复正式成立多种经营办公室,主要经营电器产品、电器制修和电
力工程安装及饮食服务,成为背靠主业,面向社会,以綷-济效益为中心的实体
单位。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3.94万元,实现利润9.91万元。
1992年初,“多种经营办公室”更名为“利津县电业局劳动服务公司”,注册
资金80万元,列入县劳动服务公司网点单位。
1992年6月电业局与县委办公室联营,成立利津县宝洲实业总公司。“利津县
电业局劳动服务公司”整体并入宝洲实业总公司。根据总公司章程,公司实
行禱-事会领导下的总綷-理负责制。总公司设綷-理办公室、财务室,下属单
位有工程安装公司、电器设备制修厂、材料经营一部、材料经营二部、电力
科技培训中心,公司员工共43人。经营方式:电业局和县委办公室联合入股经
营,双方签订联合经营衆-议,风险共担,获利共享。到1993年8月31日,总公司
共完成产值303.08万元,实现利税35.10万元。
1993年8月,根据中央6号文件精神,县委办公室退出宝洲实业总公司。9月“利
津县宝洲实业总公司”更名为“利津县电力实业总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
办公室、财务科,有6个下属单位:电力工程安装公司,电力器材厂,电力物资一
公司,电力物资二公司,电力科技培训中心,劳动服务公司。1997年电力实业总
公司对所属单位进行个别调整,把利津镇供电站、城区供电所与电力工程安
装公司“三部合一”组成利津县电力工程安装公司,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
子”,担负生产经营和供电管理两个职能。1998年实行优化体制,电力实业总
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成为公司和内部职工共同持股的股份制企业。
1999年10月,利津县电力实业总公司重新注册登记,更名为利津县电力实业有
限公司。2000年电力实业有限公司内部机构设置作了部分调整,撤销劳动服务
公司,成立生活公司,所属的电力餐厅对外租赁;电力器材厂改称电力机电制修
分公司;电力家电销售维修中心改称电力商贸公司;是年8月,通过招商引资,在
电力物资一、二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正泰电器销售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3
月,供电公司所属“物资供应站”并于正泰电器销售有限公司;电力工程安装
公司与机电制修公司合并为电力工程安装公司;年内,建成招商引资项目华洁
机电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信通公司。2002年,电力实业有限公司重新组建
禱-事会和监事会,禱-事会聘任总綷-理等经营管理人员,形成以总綷-理为核心
的经营集体领导机构,健全和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和运营机制。公司成立以
来经营项目有商贸、电器制造、工程安装、材料销售、房地产开发、信通服
务和纯净水生产等多种产业。资产总额达到5074万元。年底统计,多种经营销
售收入37278万元,上缴税金679.81万元,实现利润607.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