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畜牧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8&rec=48&run=13

20世纪80年代前,全县畜牧业生产以集体饲养为主。农村綷-济体制改革后,以
个体饲养、 綷-营为主的畜牧业发展较快。1986年, 全县存栏牛1.05万头, 猪
3.37万头,羊3.08万只。肉类总产2322吨,禽蛋1343吨。1990年存栏牛1.72万头,
猪3.4万头, 羊4.49万只。 肉类总产4561吨, 禽蛋2443吨。全县畜牧业总产值
3640万元。90年代,全县出现畜牧专业村、专业户,畜牧生产向规模化、产业
化发展。2002年,全县存栏牛6.83万头,猪7.2万头,羊26.6万只,家禽359.28万
只,兔20.09万只。肉类总产2.76万吨,蛋类总产3.17万吨,奶类总产0.07万吨,
全县畜牧业总产值3.21亿元。
第一节 畜牧资源
畜禽品种
境内家畜类主要有马、牛、驴、骡、羊、猪等;家禽类主要有鸡、鸭、鹅等。
马 1982年前,县境内先后从新疆、内蒙古和苏联引进苏高血、奥尔洛夫、阿
尔登优良种马, 1982年后又在境内培育出渤海马, 该马挽力大,耐役能力强。
1986年全县共有2915匹。2002年1716匹,其中,渤海马占34%,多分布在明集、
陈庄、汀罗等乡镇。
牛 1986年全县有本地牛1万余头。2002年,存栏本地黄牛和渤海黑牛6.77万
头, 占大牲畜总数的87.1%。 当地黄牛有较好的使役性能, 一般牛6小时耕地
3.6亩,主要分布在北宋、明集、盐窝、汀罗等乡镇。渤海黑牛,是一种役肉兼
用型黑牛,零星分布在各地。另有奶牛,多为2000年以后饲养,全县存栏600头,
主要分布在虎滩、汀罗、北宋、利津镇等乡镇。
驴 境内有小毛驴、杂交驴和渤海驴(德州驴)3种。2002年,全县养驴7734头,
其中小毛驴6234头,杂交驴1100头,渤海驴400头。主要是役用,分布在明集、
汀罗、陈庄等乡镇。
骡 骡接近驴的特点和优势,主要役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运输。2002年,全县
养骡1023头。占大牲畜总数的0.9%。主要分布在明集、汀罗、陈庄等乡镇。
猪 1986年,境内品种是渤海黑猪,全身黑色、长嘴巴、大耳朵、产仔多、耐
粗饲、易散养。1990年后,逐步引进约克夏、巴克夏、哈白、内絓-、潍坊白、
美国迪卡、杜洛克、丹美、长白等9个品种,渤海黑猪逐渐稀少。2002年,全县
存栏猪7.2万头。分布全县各地,多为圈养。
羊 境内主要有绵羊、山羊和引进的波尔山羊、小尾寒羊等品种。波尔山羊
是世界上有名的肉用品种,具有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等特点。1999年,全县有
波尔山羊杂交一代羔羊420只。2000年,先后从广东和东营绵野公司购进波尔
山羊种羊17只,各乡镇均有种羊2只以上。其它为鲁北白山羊、小尾寒羊和杂
交羊。2002年, 全县存栏绵羊17.8万只,其中洼地绵羊9.9万只,占绵羊总数的
55%,小尾寒羊存栏4.2万只,主要分布在陈庄、汀罗、虎滩、刁口等乡镇。波
尔山羊数量仍不多。
兔 境内有家兔和野兔两种,以养殖家兔为主,主要品种有当地白兔、德系安
哥繺-兔。 1982年开始有较大规模养殖, 全县存栏5.78万只。 2002年发展到
20.09万只。
鸡 1985年前, 境内多为杂交鸡,血缘混乱,毛色杂乱,冠型单一, 羽毛杂花占
45%, 黑色占33.7%,白色占14.3%,芦花鸡占7%。1986年后,先后引进来克航、
星杂288、寿光鸡、 星布罗、艾维因、AA鸡、罗曼蛋鸡等品种。2002年全县
养鸡352.12万只,占禽类总数的97.8% 。
鸭 属水禽类 ,境内养鸭历史较久,仍数量不多。1997年,县畜牧局和县油区
办引进絓-南鸭2000只,在陈庄渔农开发区饲养,1999年,陈庄渔农开发区和汀
罗镇渔农开发区引进絓-南鸭(絓-南II号)2万只。2002年全县养鸭7.1万只,占禽
类总数的2%,多分布在陈庄、汀罗等乡镇,其他乡镇有少量散养。
鹅 境内养鹅历史悠久。有白鹅和花鹅两种,白鹅占57%、花鹅占43%。历来
数量不多。20世纪90年代有发展,2002年全县养鹅5668只,占禽类总数的0.2%。
特养畜禽 境内特养畜禽有海狸鼠、梅花鹿、兰狐、貂、貉、肉食狗、獭兔、
七彩山鸡、鹧鸪、鹌鹑、驼鸟、乌鸡、兰孔雀、肉食鸽、珍珠鸡等15种,数量
较少。
草场
天然草场 县境土地广阔,天然草场面积大,饲草饲料资源丰富。有一定綷-济
价值的野生植物有41科117种,可作为天然牧草,如禾本科有稗(野子)、拂子茅、
马唐(弯弯草) 、狗尾草、芦蝄-(芦草)、白茅(茅草)等22种;菊科有黄蒿、茵陈
(蒿子)、蒲公英等18种;豆科有黄花草木栖、曲子茅、野大豆、胡绿豆、甘草
等12种;藜科有地肤、藜、翅碱蓬等8种;唇形科有益母草等4种,旋花科有菟丝
子;夹竹桃科的罗布麻,车前科的车前草等。2002年,全县有天然草场面积3.33
万公顷,其中滨海草场2.33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刁口乡、利北草场一带。
人工草场 主要品种有:紫花苜蓿、白三叶、美国“牧草王”、墨西哥玉米、
冬牧70黑麦、甜高粱、串叶松香草(香槟草)、籽粒苋、鲁梅克斯K—1(高杆菠
菜)、菊苣、苦荬菜。1986年,全县人工草场667公顷,其中飞播沙打旺400公顷,
苜蓿种植227公顷。飞播沙打旺主要分布在王庄等地,苜蓿种植主要分布在陈
庄镇等地。 1996年, 全县累计改良草场2200公顷, 累计飞播牧草及人工种草
2800公顷。1999年,全县农业綷-济结构调整,在陈庄镇前进一村搞苜蓿示范种
植,至2002年,全县苜蓿种植面积达到4.95万亩,年产苜蓿干草7.5万吨。种植
品种主要有苜蓿王、朝阳苜蓿、皇后等品种,饲草生产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
重要途径。
饲草饲料
境内除有种类较多的野生饲草外,还有大量农作物秸杆饲草,全县年产作物秸
杆15万吨,饲养牲畜11.8万个牛单位。畜禽饲料主要有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
胡萝卜、南瓜等瓜菜类及粮棉油加工后的边角料麦麸、花生饼、豆饼、豆腐
渣、酒糟等。1993?2002年,全县推广青贮、氨化饲料和配方饲料,实施科学饲
养。
第二节 品种改良
境内畜禽改良方法主要有三种:自然交配、引进新品种和人工授精。

当地土种马由新疆马与内蒙古马长期混交而成,因长期训养,耐役能力逐渐退
化,其为境内较常使用的品种之一。2002年,全县改良马125 匹,常使用的马种
为奥尔洛夫。

20世纪80年代,引进优良品种海福特、西门塔尔、利木赞和夏洛来。90年代后,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逐步提高,牛种改良向肉用型转化。1995年,全县有陈
庄家畜改良站和明集家畜改良站各1处。1996~2002年,先后购进西门塔尔、
利木赞、夏洛来良种——肉牛冻精颗粒或冻精细管,对黄牛杂交改良。全县
黄牛冷配站发展到12处,年均改良肉牛1.5万头。

小尾寒羊是国内绵羊品种之冠,以繁殖率高、生长快,肉质好而闻名。1999年
春,从鲁西南、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地引进小尾寒羊和波尔山羊,对本地羊进
行杂交改良, 效果十分明显。 当年建立的县直机关小尾寒羊示范基地存栏达
1650只,全县存栏羊3.13万只。同年,县畜牧局先后组织虎滩、明集、陈庄、
北宋等乡镇到无棣县波尔山羊养殖基地、绵野高科技农业园有限公司考察学
习。举办波尔山羊养殖与配种培训班,新建冷配网点8个,并配齐冷配设备器械。
投资96万元从澳大利亚引进波尔山羊48只,在陈庄镇草场开发公司建立纯种繁
育基地。1999~2000年,年均改良羊3万只。2002年引进波尔山羊、杜泊绵羊
等优良品种,杂交改良山羊4万只,绵羊7.2万只。

1986年,境内引进约克夏、巴克夏、哈白、内絓-等品种。1991年后,逐步引进
潍坊白、美国迪卡、杜洛克、丹美长白等优良品种,由于缺乏对良种的组织
和管理,形成多元性交叉式杂交,致使多数个体血统混杂不清。綷-过10多年的
试验,用杜洛克、长白品种与本地猪进行三元杂交改良,繁育的猪生长发育快、
瘦肉率高,一般150天出栏,平均90公斤,出栏率达90%以上。

鸡的改良主要靠引进,1993年,引进艾维茵父母代鸡7000套。2000年,引进父母
代鸡6000套,其中AA鸡和艾维茵鸡各3000套。2002年,全县有AA鸡和艾维茵鸡
各1万套,年生产商品雏鸡360万只。
第三节 畜禽饲养
境内素有饲养畜禽的习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饲养马、牛、驴、
骡等大牲畜主要用于农耕、运输;猪、羊、禽供食用兼及积肥。1980年后,随
着农业机械和机动车辆的逐步增多,大牲畜的役用性逐年下降,饲养食用价值
较高的肉牛发展较快,食用牛、猪、羊、兔也得到较快发展。
1986年大牲畜存栏2.30万头, 其中役牛0.81万头,肉牛0.24万头 。存栏猪3.37
万头, 羊3.08万只,鸡33.86万只,鸭鹅3.10万只,兔1.13万只。
1990年末大牲畜存栏3.07万头,生猪3.4万头,羊4.49万只,鸡 44.23万只。其中
肉牛0.48万头,肉羊3.2万只,蛋鸡41.59万只,肉食鸡2.64万只,鸭鹅2.93万只,
兔0.68万只。
1993年,进行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食草畜禽与节粮型畜禽得到发展,传统的家
庭饲养方式开始打破, 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方式发展,全县大牲畜存栏
3.86万头、羊8.16万只、生猪3.30万只、鸡90.43万只,鸭鹅6.50万只,兔4.52
万只。
1995年,县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制定畜牧“55”
工程计划,即全县建成畜牧专业村50个,培育畜牧专业户500个。到1997年底,
全县培植各类畜牧专业村60个,畜牧专业户1250个。培养畜牧科技示范带头人
120人。陈庄镇韩南一村畜牧养殖大户韩方亮,1996年5月开始承包2.67公顷洼
地建起养殖场,建鸡舍38间,猪舍20间,至1997年存栏蛋鸡1万只,存栏蛋鸭0.1
万只,育肥猪10头,放养鱼苗5万尾,形成鸡粪喂猪、猪鸭粪喂鱼、鱼鸭混养的
生态养殖模式,年收入7万元。
1998年,全县实施“兴牧富民”工程,重点培植10个畜牧养殖专业园区,100个
畜牧养殖专业村,1000个畜牧养殖专业户。为带头搞好“兴牧富民”工程的实
施,县直机关等20个单位,带头参加小尾寒羊养殖基地建设,共计养殖小尾寒羊
1650只,并取得较好綷-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年全县培育建成27个畜牧专业
园区, 118个畜牧专业村, 1528个畜牧专业养殖大户。全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
7.58万吨,年末大牲畜存栏12.39万头,猪存栏16.26万头;羊存栏53.48万只;家
禽存养量481.91万只。重点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带动了全县畜牧业的发展,个
体、联合体、股份制养殖实体应运而生, 至2002年底,全县共有畜牧专业园区
29个,专业村115个,专业养殖大户1225个。历年的畜禽养殖情况见下表。

第四节 畜牧产业化
1993年,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以建设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为突破口,抓
开发,建基地,培育龙头。从此,繺-开了全县畜牧产业化的序幕。
1998年,畜牧产业化綷-营逐步向前推进,到2002年,先后建成以加工牛羊肉为
龙头的鲁北畜产品第一大市场,以牧草加工为龙头的东营绿宝庄园和以肉鸡
加工为龙头的东营博大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以及陈庄万亩苜蓿示范园、
明集乡饲料生产基地和虎滩乡肉鸡生产基地,成为振兴农村綷-济新的增长点。
陈庄镇草场畜牧开发公司
该公司是全市率先建立起来的波尔山羊良种繁育场,1999年9月建场,至2002年
存栏羊335只,其中年售出良种羊230只,年获纯利润118万元。该场以陈庄农场
为依托,建设沟、渠、路、林、草配套的高标准草场3000亩,封育改良草场2.2
万亩,走以公司与农户一起上的路子,带动和建立起79个家庭牧场。
鲁北畜产品第一大市场
该公司位于县境中部盐窝镇,永馆路至滨港路之间的盐虎路段。1997年7月投
资2700万元兴建,占地15公顷,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其中屠宰车间2000平方米,
可容纳屠宰运销户300多个。2000年又投资200万元进行改建,屠宰加工条件进
一步改善, 年内, 屠宰肉羊60万只,肉牛5万头。2002年,日均屠宰加工大牲畜
120头,羊800多只,最高日交易额达60万元。产品远销北京、天津、唐山及南
京、上海等地。该市场已发展成为鲁北地区牛羊肉集散中心之一。畜牧业已
成为盐窝镇农民增收和带动全镇綷-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东营市博大食品有限公司
公司在診-陈庄冷藏厂的基础上,投资400多万元改建,于2001年6月成立。占地
面积8.5万平方米,现有员工4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0人,中级以上职称的15
人,主要綷-营肉鸡生产、加工、销售,是禽肉加工和出口创汇的民营企业,该
企业日宰毛鸡2.5万只,速冻50吨/次,冷藏1000吨。年产冻鸡等系列产品1.5万
吨,总产值1.05亿元,出口创汇750万美元。
利津县明珠清真肉类食品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診-项目在北京市清真肉联厂,位于河北通州市。2002
年,项目投资人李海虎,投资600万元在利津开发区建立厂房及冷冻设施,有流
动资金300万元。项目引进的肉食牛屠宰全自动生产线,从屠宰、剥皮、剔肉、
包装完全实现自动化处理。年加工能力3000吨,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天津、上
海及出口至欧洲。2002年,销售收入6560万元,利税720万元,外汇收入达450万
美元。
波尔山羊养殖与苜蓿种植专业户
虎滩乡北苏村王进才,1999年开始养殖波尔山羊,有纯波尔山羊10只,其中种羊
1只,母羊3只,仔羊6只,繁体母山羊80只。至2002年售出杂交一代羔羊320只。
种植苜蓿6亩,养羊与种植苜蓿收入10万元。
第五节 疫病防治
防疫
1985年3月,国务院颁布《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全县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开始步
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1990年,全县建立3级防疫网,实行防疫技术承包,有9个乡镇,325个自然村,2.8
万户参加。共承包大牲畜1.5万头,猪1.96万头,羊2.5万只,禽44.8万只。乡镇
兽医站与村签订承包合同,乡财政统一收缴承包费,分批拨给兽医站,并对生猪
免疫程序作了调整,改每年春秋两季防疫为常年防疫,村村设立防疫员。
1994年,继续强化预防措施,全年大牲畜防疫1.1万头,生猪2.1万头,羊1.9万只。
防疫雏鸡80万只,有效控制了畜禽疫病的发生。
1997年,防疫部门向社会组织供应猪二联苗5万头份,禽IV苗150万只份,I系苗50
万只份,新城三联10万只份,法氏囊150万头份。防疫大牲畜3万头,猪12万头,
防疫密度为90%。禽防疫500万只,密度为95%。全县规模养鸡场、养猪场程序
化免疫达100%。199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开始实施,全
县防疫工作重点转移到5号病强制免疫上。至2002年,防疫密度均达100%,并
且在东营市率先实现对生物制品统一专供,年累计向社会提供冻干苗760万羽
份,油苗90万毫升,使防疫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检疫
1986~1990年,共检疫大牲畜3.7万头,生猪12万头,羊116万只,活鸡200万只,肉
类6460吨,皮张30万张。
1995年后,畜牧业发展迅速,检疫工作量越来越大。1997年,检疫大牲畜2.7万
头,生猪10万头,羊22万只,活鸡57万只,肉类160吨,皮5万张。2002年,加强生猪
定点屠宰检疫工作,做到人员到位、检疫到位、管理到位,严禁病死及无证畜
禽和注水肉上市。全年产地检疫3万头,产品检疫3万头。
治疗
县畜牧兽医站、药械服务部及各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着全县疫病的普查、治
疗工作。1987年3月至1990年9月,全县进行畜禽疫病普查工作,完成1500份统
计表格分析整理和2.2万字的资料分类注解任务。1988年至1991年10月,全省
布氏菌病普查,完成羊3000只,牛395头,猪354头的血样化验和定性,645份病料
检验,并写出布氏菌病防治报告,1991年8月,一次通过省、市验收,达到省布氏
菌病控制标准。
1991年7~8月,境内一度发生牛流行热病,共发病1.16万头,占存养量的61%。
全县畜牧兽医人员迅速行动,精心治疗,没发生一例死亡事故。1995年后,随着
防疫工作的加强,各类疫病逐渐减少,但小家畜及养禽的逐年增多,特别是“宠
物”的出现,小家畜和禽的治疗工作量加大。全县8个乡镇兽医站都有药械服
务部,县兽医站在县城和陈庄设有两处畜牧兽医服务部,另有私营畜牧兽医服
务部48处。2000年 ,畜禽防疫工作,完成新城疫、法氏囊、鸡传支、牛五联等
疫苗防疫3410.8万头(份),W防治180.1 万头(份) 。
2002年,增设县动物防疫站,配备防疫面包车一辆,全年检疫畜禽600万头(只),
完成“W”免疫500万毫升,并实行生物制品统一专供,年累计向社会提供冻干
苗2500万羽份,油苗80万毫升。
第六节 饲料配制
鸡、猪的饲料配制
1987年建立的利津县饲料公司,以生产鱼、虾饲料为主,兼产猪、鸡全价饲料、
浓缩饲料。1990年后,肉鸡、猪的饲养场逐渐使用全价配合饲料。随着养鸡、
养猪业的大发展,规模化饲养场全部使用全价饲料。饲料加工形成一定规模。
全县有饲料加工厂 1 个,加工户5 个。全县饲料生产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仍以
引进为主,引进东方希望集团生产的“希望牌”饲料、青岛六合集团生产的
“六合牌”饲料占多数,以雏鸡、乳猪全价料,成鸡、育肥猪浓缩料、预混料
为主。2000年开始,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饲料生产,实行浓缩料与玉米、麸
皮、贝壳粉等适当比例调配成全价料,或以预混料加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等
适当比例调配成全价料,减少运输费用,降低饲养成本。到2002年,全县建有4
个饲料加工厂,年加工能力5万吨。另有饲料加工专业户 85个,年加工能力1万
吨。
食草畜的饲料配制
食草畜饲料以奶牛饲料配制最早。1998年,在粗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精料。精
料以玉米、豆粕、麦麸为主,也有添加少量添加剂的。散养(放养)食草畜98%
没有添加配合饲料,仅在幼畜、产后畜饲喂一段时间的简单配合饲料。
第七节 畜牧科技
大棚养鸡、暖圈养猪
为提高养殖综合效益,减少环境污染,1996年开始试验推行塑料大棚养鸡、暖
圈养殖技术及生态养殖模式,收到较好效果。2002年发展标准化塑料鸡棚养殖,
在陈庄镇、虎滩乡建饲养5000只的标准大棚100多个,全县95%的养鸡户用大
棚养殖,肉鸡出栏700万只。暖圈养猪,可以降低热能消耗、节约饲料、提高养
殖效益。仅在1997年试行过,但并未发展起来。
胚胎移植
胚胎移植又叫“借腹生子”,是用供体畜优良种畜的胚胎,移植到当地受体畜
的子宫中,从而达到生子的目的,以子做种用。此项技术可以减少大量运输种
畜的不便和费用,但要求技术含量相当高。2002年,国家万头奶牛胚胎移植项
目在利津县北岭乡和明集乡实施,綷-专家鉴定,40头当地受体牛有7头符合胚
胎移植技术要求,通过胚胎移植,5头受孕。
青贮氨化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推广。90年代,青贮、氨化技术逐渐被大多数养殖户所
掌握。1997年,青贮作物秸秆2560吨,氨化麦秸2780吨。2002年,青贮作物秸秆
3.28万吨,氨化麦秸1.6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