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农业产业结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8&rec=45&run=13

第一节 农业区划
县政府根据国务院在全国开展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的指示精神, 于
1982年10月建立利津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并及时
开展工作。历时5年,到1987年11月全面完成全县农业资源和农业区划阶段性
任务。通过系统调查,把全县农业划分为3个綷-济区,对各綷-济区的自然特征、
社会綷-济特征、发展方向作了分析,并提出了主要措施。
东北部为林、牧、渔区。位于利津县东北部,北临渤海。包括罗家、六合和
刁口3个乡,共有农业行政村61个,渔业船队4个。农业人口28308人,劳力7886
人; 渔业人口1152人, 劳力808人。区内土地总面积1140672亩,占全县面积的
45.66%(区内有济南军区后勤部军马场17连、18连,渤海农场一分场,河口油田
及垦利县的部分土地, 计9.5万亩)。区内属利津的耕地27.09万亩(其中开荒地
14.68万亩),占全县耕地的31.50%,农民人均耕地9.20亩。
西北部为农业区。 位于县境中西部, 包括明集、大赵、虎滩、汀河4个乡镇,
155个村,农业人口64238人,劳力18492人。本区总面积484390亩,占全县面积
的19.39%,耕地17.67万亩,占全县耕地的20.55%,人均耕地2.75亩。
东南部为沿黄农副业区。该区为利津县东南部沿黄一狭长地带,村镇人口密
集, 包括利津、 北宋、 盐窝、 陈庄4镇和北岭乡的340个行政村, 农业人口
185244人,劳力60951人(区内包括渤海农场二、三分场)。土地总面积873338.7
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5%,占全县耕地的47.95%,人均耕地2.23亩。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
概况
1986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为87.3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4.03万亩,
綷-济作物播种面积23.31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稻谷为主,綷-济作物
以棉花、花生为主,种植业总产值为1292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6.6%,粮綷-
比例为73∶27。2000年,全县农业产业结构有较大幅度调整,建立瓜菜、芦笋、
畜牧、渔农、水产五大生产基地,大棚果菜发展较快,粮綷-比例调整到48∶52,
全县农业总产值为125162万元。2002年,苜蓿、桑蚕、葡萄等綷-济作物相应
增加, 粮綷-比例调整到35∶65,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89.6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
31.36万亩,綷-济作物58.25万亩,全县农业总产值138092万元。
结构调整
随着綷-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全县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渔衆-调
发展,生产布局日趋合理。
198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为16256万元,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
所占比重分别为79.5∶1.4∶9.3∶6.5∶3.3。
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为18386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0610万元,所占比重比
1986年下降25.8个百分点;林业产值334万元,比1986年上升0.4个百分点;牧业
产值3640万元, 比1986年上升8.8个百分点; 副业产值870万元, 比1986年下降
0.6个百分点;渔业产值2932 万元, 比1986年上升17.2个百分点。
199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为109526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75171 万元,所占比重
比1990年上升14.9个百分点;林业产值2510万元,比1990年上升0.5个百分点;牧
业产值17517万元,比1990年下降2.1个百分点;渔业产值14328万元, 比1990年
下降7.4个百分点。
200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为125162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74451万元,所占比重
比1995年下降9.3个百分点;林业产值1374万元,比1995年下降1.2个百分点;牧
业产值26105万元,比1995年上升4.9个百分点;渔业产值23232万元, 比1995年
上升5.5个百分点。蔬菜、瓜类、食用菌等几大主导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达到28%。
2002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为138092万元,其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所
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56.4∶0.9∶23.3∶19.4。蔬菜、瓜类、食用菌等
几大主导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