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 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8&rec=3&run=13

第一节 县 城
县城在利津镇,位于县境南部。1986年,城区东依黄河,西到三里庄,南至豆腐
巷子,北到梁家庄子。南北宽1500米,东西长2170米,总面积3.255平方公里。
以西关桥为界,桥东是古城区,桥西为建国后新辟区,全城人口万余人。1986年
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綷-济大潮涌动下,城建规划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建设步伐加快,新辟区向西部迅速扩大,向北部逐渐延伸,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到2002年,城区范围东靠黄河,西到津六路,南至大桥路,北到永莘路,建成面积
16平方公里,比1986年扩大近5倍。城区人口增至6.5万人,比1986年增长近5倍。
城中部,在凤凰街心公园和利二路与津一路交汇处周围,商厦、大楼、超市、
商店、书店、发廊、照像馆、饭店、宾馆等,星罗棋布,形成商业服务中心区。
另有津一路欧式商业一条街,南接黄河大桥路,北到利四路,是集购物、休闲和
娱乐为一体的商业步行街。每到傍晚,霓虹灯流光溢彩,成为县城一道靓丽的
风景线。城南部利一路两侧以县委、县政府为中心是行政办公区。城西北部
为工业生产区,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四矿位于该区南部;东部和西部的一部分为
综合生活区;东北部以利津一中为中心是文教区;县中心医院设在利一路西部、
津六路以东。
县城按照园林式标准改建和扩建,今已初具规模。
道路,有9横7纵(详见城建篇),为方格网加放射网模式,均系沥青硬路面。路两
侧路灯照明,绿化带种植花草树木,地下设有排水供水系统管道和电讯网络。
县城交通十分便利。黄河大桥路西去省城济南,东到东营市;滨港路西去滨州,
北到河口,直通东营港,可乘客轮去旅顺、大连。永莘路贯穿东西,连接西部地
区。
城区住宅建筑变化显著。1986年以前大都是砖瓦平房,仅有楼房10幢。1986年
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綷-济事业的发展及人们綷-济收入的增加,住宅楼、
办公楼建设加快,居民的住房档次逐步提高。到2002年全城已建楼房198幢,住
宅楼小区8个,人均居住面积由1986年的8.5平方米增长到22.4平方米,室内水、
电、暖气、卫生、通讯等设施一应俱全。居住区内庭院绿化面积总计11109万
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30%。同绿化相配套的还有凤临宝地、凤凰展翅、铁牛
奋奔和骏马腾飞等28座大型雕塑装点其中,形成绿化美化新景观。
利津县城是全县的政治綷-济文化中心,新世纪县城的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既为全县綷-济腾飞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又为建成黄河
口现代化园林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 乡镇社区
利津镇
位于县境南部,为县城驻地。东依黄河,南、西邻北宋镇,北接明集乡、盐窝镇。
总面积145.63平方公里。 镇政府驻滨港路东侧利津城北。 1981年称城关镇,
1984年7月改称利津镇。
1986年全镇辖46个自然村,43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6431人。1998年2月区划
调整,将前刘乡、王庄乡并入该镇。2002年全镇辖89个自然村、87个村民委员
会,总人口6299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438人。
区划调整前,1986年全镇有耕地2.17万亩,粮食总产6590吨,棉花260吨;存栏大
牲畜153头, 存养家禽1.80万只; 渔业产值27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653万元。
1987年国内生产总值35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5元。1994年,发展以官庄村
为典型的养鱼专业村5个,礬-水养殖面积3000亩;建成养鸡专业村5个,饲养蛋
鸡25万只。是年,利津县机砖厂建成全县最大的空心砖生产线。
区划调整后,该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林、牧、渔、桑蚕多业发展,镇企业壮大。
1999年引进金泽毛纺厂、金海织布厂、空压机厂等外资企业,乡镇、民营企业
长足发展。2000年全镇植桑11340亩,建成养桑大棚180多个,年产鲜茧1656担。
2002年,全镇有耕地10.01万亩,总产粮食21571吨,棉花1400吨,油料1624吨,瓜
菜6.73万吨,种植业产值1.02亿元;片林面积1.59万亩,其中果园3345亩,蒤-林
覆盖率8.3%;存栏大牲畜20129头,存养家禽129.9万只,畜牧业产值6474万元;
水产品产量7765吨,渔业产值2762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6.09亿元,其中民营
企业产值7.90亿元, 利税2100万元。 引进外资企业34个。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4.79亿元,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7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85元。
1998年,镇党委、政府实施集贸城工贸园区改扩建工程,建成主干路6条,商业
街10条,商品房85420平方米,营业大棚4000平方米,年交易额2.7亿元。1999年
镇政府迁新址后,先后投资完成计生综合服务楼、职工宿舍楼、卫生院门诊
楼、絓-南花园住宅小区等建设项目。建成枣园、三里、黄家贸易市场和丁坊
西瓜批发市场。全镇87个行政村,村村通电、通汽车、通电话,村村用上自来
水,电话普及率每百人28部。18个村达到小康村水平。
区划调整前,1986年全镇有中学1处,学生1032人,小学16处,学生2750人,幼儿园
24处,学生499人。有镇卫生院1处,村卫生室30处。1998年区划调整后,到2002
年,利津镇有中学6处,学生4564人,小学11处,学生3610人,幼儿园36处,入园儿
童840人。有农村文化大院86个,广播室87个。卫生院1处,乡村卫生室、服务
站126处,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76%。落实节育措施人数8302人,人口计划生育
率99.8%。

附:前刘乡、王庄乡概况
前刘乡
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4公里,面积48.5平方公里。1997年,全乡辖26个自然村,
2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0410人。1998年2月并入利津镇。
该乡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蔬菜、食用菌生产等为主导产业,林、牧、渔、乡
镇企业均有新的发展。1994年种植白莲藕5000亩,成为全县最大的白莲藕生产
基地。1997年建食用菌大棚820个,创产值1100万元。年末,总产粮食9021吨,
棉花306吨,油料195吨,瓜菜3487吨;果园面积2235亩,林业产值36万元;存栏大
牲畜3641头,存养家禽13.7万只,畜牧业产值2039万元;水产养殖面积1560亩,渔
业产值12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6503万元,利税650万元。农村社会总产值2.9
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
1997年,全乡有中学1处,学生452人,小学6处,学生1088人,幼儿园17处,入园儿
童392人。农村文化大院、广播室均为26个。卫生院1处,村卫生室12处。
王庄乡
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1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1997年,全乡辖17个自然村、
18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2818人。1998年2月并入利津镇。
该乡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瓜菜生产、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牧业、林业和乡
镇企业均有新发展。1996年建西瓜拱棚278个,创产值250万元。1997年,全乡
总产粮食7404吨,棉花323吨,油料144吨,瓜菜4160吨;果园1665亩,林业产值106
万元;存栏大牲畜8120头,存养家禽141.1万只,畜牧业产值2777万元;礬-水养殖
面积4000亩,年产鱼(蟹)7577.5吨,海水捕捞14.3吨;乡镇企业总产值5245万元,
利税522万元。农村社会总产值1.7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16元。
1997年,全乡有中学1处,学生643人,小学14处,学生1343人,幼儿园18处,入园儿
童604人。农村文化大院18个, 广播室18个。乡卫生院1处,乡村卫生室、诊所
30处。
北宋镇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8.5公里。东邻县綷-济开发区,南依黄河,西与滨州市
接壤, 北连利津镇, 总面积124.5平方公里。镇政府驻滨港路北侧后王官庄。
1968年称北宋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称北宋乡。1986年全乡辖27个自然村,24
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2557人,总面积48.5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北宋村。1998
年区划调整,将店子乡与北宋乡合并组建北宋镇,2001年再次区划调整,将南宋
乡并入北宋镇。2002年,全镇辖101个自然村、91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45257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15人。
1986年,北宋乡有耕地2.74万亩,总产粮食4925吨,棉花750吨;果园132亩,年产
水果5吨;存栏大牲畜1815头。国内生产总值2824万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分
别为1922万元、521万元、3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0元。组建北宋镇后,
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全镇形成芦笋、 瓜菜、畜牧、林果四大主导产业。
2000年,芦笋面积发展到19605亩,年产芦笋9698吨。2001年被“中国特产之乡
命名暨宣传组委会”授予“中国芦笋之乡”称号。2002年,全镇有耕地8.08万
亩, 年产粮食3.35万吨, 棉花2024吨,油料1810吨,瓜菜10.09万吨,种植业产值
14081万元;片林面积9045亩,果园1.11万亩,蒤-林覆盖率8%;存栏大牲畜2.553
万头, 存养家禽189.5万只,畜牧业产值4924万元;水产品产量1939吨,渔业产值
1380万元。以粮油加工、建材、纺织、酒水为主的民营企业发展到129家,总
产值19.2亿元,实现利润8172万元。全镇国内生产总值4.02亿元,地方财政预
算内收入7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68元。
1986年,北宋乡有中学1处,学生444人,小学13处,学生1616人,幼儿园19处,入园
儿童244人。卫生院1处,村卫生室23处。建镇后到2002年,全镇有中学3处,学
生3126人,小学10处,学生2532人,幼儿园33处,入园儿童1122人,镇卫生院1处,
乡村卫生室、 服务站91处, 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64%。 落实节育措施人数
29046人,人口计划生育率100%。
1998年10月,镇政府迁址后,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先后投资建成安苑小区住宅
楼、北宋一、二中教学楼、计生综合服务楼、卫生院门诊楼、政府商业街等
建设项目,城区面积2.8平方公里。全镇91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电、通汽车,村
村用上自来水,村村通电话,电话普及率每百人17部。有23个行政村达到小康
村水平。
附:店子乡、南宋乡概况
店子乡
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公里,总面积40.5平方公里。1997年,全乡辖37个自然
村,32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4119人。1998年2月,与北宋乡合并组建北宋镇。
该乡以种植业为主,瓜菜生产为主导产业,林、牧、渔业均有长足发展,乡镇企
业逐渐壮大。1994年,西孙村张振舜率先创办全县第一家农民股份制企业“振
利油料加工有限公司”, 年创产值3000万元,利税150万元。1997年,总产粮食
9975吨,棉花321吨,油料500吨,瓜菜2988吨;新增农田林网3000亩,果园2460亩,
林业产值522万元;存栏大牲畜3783头,存养家禽17.5万只,畜牧业产值2622万
元;水产养殖面积650亩,渔业产值15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6918万元。全乡农
村社会总产值3.5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90元。
1997年,全乡有中学1处,学生696人,小学8处,学生1391人,幼儿园24处,学生470
人。农村文化大院23个,广播室32个。卫生院1处,村卫生室28处。
南宋乡
位于县境西南端,距县城11公里,总面积35.5平方公里。2000年,全乡辖37个自
然村,35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842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7人。2001年2月并
入北宋镇。
该乡以种植业为主,主导产业为瓜菜、林果,畜牧、渔业、乡镇企业不断发
展。1997年种植拱棚西瓜2350亩,亩产4000公斤,亩收入6000元。1999年实施
“5000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种植芦笋3000亩。2000年,总产粮食1.15万吨,
棉花24吨,油料701吨,瓜菜5.28万吨,种植业产值4818万元;片林面积3390亩,蒤
-林覆盖率8.7%,林业产值686万元;存栏大牲畜5071头,存养家禽29.3万只,畜
牧业产值1157万元; 水产品总量3500吨, 渔业产值296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
3.9 0亿元,其中私营企业产值2.5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77元。
2000年,全乡有中学1处,学生832人,小学5处,学生1298人,幼儿园12处,学生348
人。农村文化大院29个,广播室35个。乡卫生院1处,乡村卫生室、诊所39处,
村村实行了合作医疗。
盐窝镇
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2.5公里。南抵黄河,西南与明集乡接壤,西与沾化县为
邻,北邻虎滩乡,东与北岭乡相连,总面积121.86平方公里,镇政府驻盐窝西村
东侧。1968年称盐窝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称盐窝镇。1986年,全镇辖25个自
然村,31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3598人。面积50平方公里。1998年2月区划调
整, 大赵乡并入该镇。2002年, 全镇辖40个自然村、50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
3622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12人。
1986年全镇有耕地4.66万亩,总产粮食9670吨,棉花390吨;果园512亩,年产水果
32吨;存栏大牲畜655头,存养家禽21700只。农民人均纯收入390元。1994年建
成各类大棚1269个,其中高温蔬菜大棚902个,低温西瓜棚223个,年创产值1000
多万元。1997年,投产运营鲁北畜产品第一大市场。当年市场交易额近亿元。
区划调整后,该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大棚菜生产为主导产业,带动全镇
各业綷-济发展。1998年,以鲁北畜产品第一大市场为龙头,建成畜牧园区1 4
个,畜牧专业村15个,畜牧业产值1.09亿元。2000年,大市场屠宰牛羊肉2.18万
吨, 交易额3.8亿元。是年, 新建高温大棚536个,全镇高温大棚面积1000亩。
2002年,实施“万亩高科技示范园”建设工程,完成园区内林网化、路(渠)硬
化、大棚骨架安装及园区种植等项目。年末, 全镇有耕地9.40万亩,总产粮食
3.08万吨,棉花3120吨,油料750吨,瓜菜70604吨,种植业产值11884万元;片林面
积7215亩,果园3990亩,林业产值94万元,蒤-林覆盖率5.1%;存栏大牲畜7014头,
存养家禽106.4万只,畜牧业产值4847万元;水产品产量6040吨,渔业产值2763万
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6亿元,其中私营企业产值9.88亿元,利税5668万元。国内
生产总值4.24亿元,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5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59元。
按照城区规划,2000年拓宽改造了镇政府府前街,打通中心路;建起欧式一条街
和鑫源商贸园区。2002年投资建成面积2.20万平方米的新世纪商贸城,并配套
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全镇50个行政村,村村通电、通汽车,村村用上
自来水,村村通电话,电话普及率每百人17部。有7个行政村达到小康村水平。
1986年,全镇有中学2处,学生881人,小学27处,学生2843人,幼儿园13处,入园儿
童251人。医院1处,村卫生室35处。区划调整后,到2002年,全镇有中学2处,学
生3283人,小学调整为7处,学生2077人,幼儿园29处,入园儿童604人。农村文
化大院50个,广播室50个。医院1处,乡村卫生室、服务站66处,农村合作医疗
覆盖率100%。落实节育措施人数7420人,人口计划生育率99.5%。
附:大赵乡概况
大赵乡
位于县城中部,距县城16.7公里,面积61.5平方公里。1997年全乡辖15个自然
村,19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1958人。1998年2月并入盐窝镇。
该乡以种植业为主,粮、棉、蔬菜、畜牧及各业綷-济均有新的发展。1997年
全乡总产粮食1.17万吨,棉花611吨,油料247吨,瓜菜5746吨;果园1665亩,年产
水果80吨,林业产值106万元;存栏大牲畜8120头,存养家禽14.1万只,畜牧业产
值2777万元;礬-水养殖面积4000亩,渔业产值640万元;乡镇企业产值1.30亿元,
利税1300万元。全乡农村社会总产值2.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20元。
1997年有中学1处,学生533人,小学12处,学生1308人,幼儿园14处,入园儿童58
人。农村文化大院19个,广播室19个。乡卫生院1处,村卫生室13处。
陈庄镇
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7公里。南、东紧依黄河,北邻汀罗镇、虎滩乡,西与北
岭乡毗连。总面积224.98平方公里,镇政府驻陈家庄。1968年称陈庄人民公社,
1984年7月改称陈庄镇。1986年全镇辖27个自然村, 36个村民委员会, 总人口
23849人,面积59平方公里。2001年2月集贤乡、傅窝乡并入陈庄镇。2002年,
全镇辖88个自然村,95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5394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76人。
1986年陈庄镇有耕地4.83万亩,总产粮食7317吨,棉花31吨,油料120吨,种植业
产值2650万元;果园2117亩,林业产值16万元;存养大牲畜1514头,存养家禽2.35
万只,畜牧业产值50万元;水产品产量106吨,渔业产值21万元。1987年农村社
会总产值19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7万元。区划调整后,2002年,该镇有耕
地13.58万亩,粮食总产25246吨,棉花2584吨,油料675吨,瓜菜6.66万吨,种植业
产值11200万元;片林面积1.69万亩,其中果园面积1万亩,林业产值47万元;存
栏大牲畜19196头,存养家禽131.6万只,畜牧业产值6192万元;水产品产量1.41
万吨,渔业产值7898万元;个体私营企业总产值22亿元,利润1.02亿元,上缴税
金1120万元。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4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1元。
1995年镇政府搬迁后,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先后投资建成盛苑路、中兴路、
贸源路和滨港路、辛河路城区段,建成占地33万平方米的贸源商城等专业市场,
建住宅楼4幢,欧式商业街1条,配套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2000年2月,
陈庄镇被省政府命名为“中心镇”。2002年,城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全
镇95个行政村,村村通电、通汽车、村村用上自来水,93个行政村通电话,电话
普及率每百人20部。16个行政村达到小康村水平。
1986年全镇有中学2处,学生748人,小学22处,学生3032人,幼儿园2处,入园儿童
53人。有村卫生室40处。人口计划生育率98.8%。区划调整后,2002年全镇有
中学3处,学生4094人,小学12处,学生2851人,幼儿园43处,入园儿童1700人。镇
卫生院1处,乡村卫生室、服务站132处,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60%。农村文化
大院90个,广播室95个。落实节育措施人数7420人,人口计划生育率99.5%。
附:集贤乡、傅窝乡概况
集贤乡
位于县境东北部, 黄河胜利大桥北端, 距县城28.5公里,面积37.5平方公里。
2000年,全乡辖23个自然村,18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2951人,2001年2月并入陈
庄镇。
该乡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其他各业綷-济均有新的发展。1993年农业产业
结构调整,发展大棚菜和食用菌生产。翌年,建蔬菜大棚549个,食用菌室351个。
1996年投资建成面积400亩、蓄水100万立方米的驾屋水库。1997年黄河口酒
厂年创产值2500万元,利税406万元,产品获泰国曼谷、德国慕尼黑世界博览会
金奖。2000年全乡总产粮食8586吨,棉花252吨,油料350吨,瓜菜3.006万吨,种
植业产值3982万元;片林面积3915亩,其中中华寿桃、冬枣、川白桃面积300 0
亩,林业产值165万元;存栏大牲畜2636头,存养家禽19.98万只,畜牧业产值1072
万元;水产品产量1160吨,渔业产值783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9425万元,其中
私营企业产值5255万元。农村社会生产总值5.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6元。
2000年,全乡有中学1处,学生1009人,小学6处,学生1165人,幼儿园7处,学生180
人。农村文化大院16个,广播室19个。乡卫生院1处,村卫生室19处。
傅窝乡
位于县境东北部, 距县城35公里,面积123.5平方公里。2000年,辖38个自然村,
38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6638人。2001年2月并入陈庄镇。
该乡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畜牧、瓜菜生产为优势产业。1993年从昌乐县尧
沟镇引进种植拱棚西瓜技术, 在黄河滩区试种成功。 2000年, 种植拱棚西瓜
2000亩,创收1600万元;与油田合作投资建成万亩沉沙水库;实施万亩苜蓿种植
工程, 当年种植8000亩。是年,总产粮食1.31万吨,棉花809吨,油料313吨,瓜菜
35441吨, 种植业产值5402万元;片林面积6810亩,蒤-林覆盖率7.3%,林业产值
28万元;存栏大牲畜3441头,存养家禽67.8万只,畜牧业产值1329万元;水产品产
量5110吨, 渔业产值1293万元; 乡镇企业总产值2.86亿元,其中私营企业产值
1770万元,利润145万元。农村社会总产值3.6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1元。
1997年,投资建成占地200亩的集贸市场。
2000年, 全乡有中学1处, 学生864人,小学21处,学生2425人,幼儿园19处,学生
476人。卫生院1处,村卫生室30处。
汀罗镇
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8.7公里。南接陈庄镇,西邻虎滩乡,东连利津县北大
洼, 北与河口区接壤, 总面积177平方公里。镇政府驻滨港路西侧罗家村南。
1986年,罗镇乡辖36个自然村、33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4066人。1998年2月
区划调整,罗镇乡与汀河乡合并组建汀罗镇。2002年全镇辖72个自然村、73个
村民委员会,总人口3404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865人。
1986年罗镇乡有耕地4.32万亩, 总产粮食3880吨, 棉花245吨,油料680吨;果园
215亩,年产水果5吨;存栏大牲畜2190头,存养家禽2.071万只。1991年农民人均
纯收入612元。1995年创出“抬田造地、农渔结合、综合开发”的礬-水养殖
模式,开发养殖面积2350亩。1996年组织实施“万亩渔农开发”建设工程,建
鱼池238个,1500亩,筑台田2000亩,开发台田800亩,走出“开发荒碱地、搞渔
农开发”的成功之路。1998年建镇后,该镇以种植业、渔农开发、畜牧为主导
产业,带动全镇綷-济发展。1998年建成全市最大的渔农开发基地,面积2.2万
亩,渔业产值9534万元。2002年,建成万亩“上农下渔”生产农业示范园区,推
广网箱高效养殖3000亩, 精养区200亩,水产品产量8476吨。年末,全镇有耕地
8.93万亩,总产粮食9882吨,棉花2541吨,瓜菜1.14万吨,种植业产值6485万元;
片林面积8175亩,其中果园4380亩,林业产值113万元,蒤-林覆盖率3.9%;存栏
大牲畜3454头,存养家禽22.9万只,畜牧业产值3132万元;个体私营企业总产值
9.38亿元,利润5611万元。国内生产总值1.7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61元。
1996年,罗镇乡政府办公大楼建成,小城镇建设起步。2000?2002年,汀罗镇先
后建成汀罗广场、20栋商品楼、12处楼房等,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全镇73个
行政村,村村通电,通汽车,村村用上自来水,村村通电话。有9个村达到小康村
水平。
1986年罗镇乡有中学1处,学生190人,小学12处,学生2092人,幼儿园33处,入园
儿童148人。乡卫生院1处,村卫生室40处。建镇后到2002年,全镇有中学2处,
小学调整为7处,幼儿园26处,农村文化大院71个,广播室73个。卫生院1处,村
卫生室53处。落实节育措施7144人,人口计划生育率99.3%。
附:汀河乡概况
汀河乡
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0.5公里,面积66.5平方公里。1984年7月称汀河乡。
1997年全乡辖36个自然村、40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8251人。1998年2月,汀
河乡与罗镇乡合并组建汀罗镇。
该乡以种植业为主, 渔业、畜牧、食用菌为主导产业, 带动全乡綷-济发展。
1991年完成国家计委万亩棉田开发工程,新增灌溉面积1.4万亩。1995年建成
蓄水230万立方米的水库,可供1.5万亩农田灌溉和5000人饮水。年内,汀河八
村引进小尾寒羊繁育成功,被确定为东营市小尾寒羊繁育基地。1997年扶持起
畜牧专业村10个,食用菌种植村15个。年末,总产粮食1.11万吨,棉花400吨,食
用菌750万斤,瓜菜1.3万吨;果园1575亩,林业产值71万元;存栏大牲畜4246头,
存栏羊1.31万只, 畜牧业产值1735万元; 渔农开发面积8000亩,礬-水养殖面积
6200亩,渔业产值2923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85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88元。
1997年,全乡有中学1处,学生715人,小学17处,学生1640人,幼儿园26处,入园儿
童857人,农村文化大院、广播室各40个。卫生院1处,村卫生室28处。
明集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城北偏西,距县城9.7公里。西部和北部与沾化县接壤,东部
和南部与盐窝镇、利津镇毗邻,面积116.64平方公里。乡政府驻明集村。1968
年称明集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明集乡。1986年,全乡辖31个自然村,1个农场,
39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8496人。2002年全乡辖31个自然村、38个村民委员
会,总人口1851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12人。10月,乡政府迁驻新址利明路西侧
齐家村北部。
该乡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导产业,水产、畜牧、瓜菜生产为特色产业。1986
年有耕地6.85万亩,总产粮食7255吨,棉花1060吨,种植业产值942万元;果园235
亩,林业产值13万元;存栏大牲畜3071头,畜牧业产值183万元;开发虾池240亩,
收入6万元。1991年,实施国家计委3万亩棉田开发项目,植棉4.30万亩,成为全
市第一产棉大乡。 1994年开发鱼池3150亩、 毛蟹池1500亩, 产值895万元。
2002年,实施国土资源部1.2万亩土地整理项目,建成冬枣、棉花良种繁育、南
美对虾养殖3个示范区。年末, 全乡有耕地9.68万亩, 总产粮食1.9万吨,棉花
2000吨, 瓜菜2.59万吨, 种植业产值7071万元;片林面积9405亩,其中果园面积
5250亩, 林业产值142万元; 存栏大牲畜6553头,存养家禽8.3万只,畜牧业产值
1924万元;个体私营企业总产值5.51亿元,利润3402万元。国内生产总值1.23
亿元,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2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54元。
1998年小城镇建设起步, 在乡政府驻地建商业街2条、 商品楼6000平方米。
2002年新建商业街1200米,双侧欧式建筑风格,面积2万平方米。年内乡政府实
施搬迁工程,总建筑面积2580平方米。实现村村通电、通汽车,村村用上自来
水,村村通电话。4个行政村达到小康村水平。
1986年,全乡有中学2处,学生853人,小学15处,学生2653人,幼儿园4处,入园儿
童68人。卫生院1处,村卫生室29处。落实节育措施人数2878人,人口计划生育
率96.1%。1995年投资建起中学教学楼。1998年率先在全市完成小学布局调
整任务,将16个教学点组建4处完全小学。2002年,有中学1处,学生1448人,小
学4处,学生775人,幼儿园12处,入园儿童585人。农村文化大院、广播室各38
个。卫生院1处,乡村卫生室、服务站16处,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落实
节育措施人数3584人,人口计划生育率99.6%。
北岭乡
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5公里。南依黄河,北邻虎滩乡、汀罗镇,东连陈庄镇,
西与盐窝镇接壤。面积52.97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北岭二村。1968年称北岭人
民公社,1984年7月改称北岭乡。1986年辖23个自然村、35个村民委员会,总人
口22360人。1997年10月乡政府迁址永馆路与滨港路交汇处、孟北村西。2002
年, 全乡辖23个自然村、35个村民委员会, 总人口21989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
2126人。
该乡以种植业为主,蔬菜生产成为主导产业,带动全乡綷-济发展。1986年有耕
地3.74万亩,总产粮食6262吨,棉花70吨,种植业产值813万元;果园460亩,林业
产值13万元;存栏大牲畜838头,畜牧业产值60万元;水产品产量37吨,渔业产值
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2元。1994年建蔬菜大棚853个,种植阳畦韭菜2140
亩,出口创汇蔬菜1100亩,总产蔬菜6629吨。1996年投资375万元,建起蔬菜批
发市场。2001年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建成智能育苗中心1处,高、低
温大棚共801个。2002年实施蔬菜批发市场扩建工程,建成1.2万平方米大型网
架式蔬菜交易大厅1个,日销售蔬菜10万公斤。年末,全乡有耕地3.74万亩,总
产粮食7932吨,瓜菜116780吨,种植业产值9817万元;片林面积3420亩,林业产值
65万元,蒤-林覆盖率5.9%;存栏大牲畜3784头,畜牧业产值727万元;水产品产
量740吨,渔业产值278万元;个体私营企业总产值4.53亿元,利润2923万元。社
会总产值1.23亿元,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2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95元。
1997年10月乡政府迁新址后,驻地逐步形成商贸小区,小城镇建设起步。2001
年,乡政府聘请山东省设计院编制了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2002年,组织实施
“两纵一横”3条主街区公路建设,全长3683米,完成商贸区土建工程建筑面积
5280平方米,配套水、电、路、讯等设施,小城镇建设初步形成规模。全乡35
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电、通汽车,村村用上自来水,村村通电话。7个行政村达
到小康村水平。
1986年,全乡有中学1处,学生1153人,小学21处,学生3006人,幼儿园4处,入园儿
童185人。卫生院1处,村卫生室29处。落实节育措施人数3869人,人口计划生
育率94.2%。 1995年北岭、新台两处中学合并, 在乡政府新址建起教学楼。
1999年,港商沈炳麟先生捐资建起“恩美教学楼”1栋。2002年,全乡有中学1
处,学生1879人,小学5处,学生1480人,幼儿园21处,入园儿童440人。农村文化
大院、广播室各35个,卫生院1处,乡村卫生室、服务站39处,农村合作医疗覆
盖率100%。落实节育措施人数4458人,人口计划生育率99.9%。
虎滩乡
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9.5公里。西与沾化县接壤,北接河口区界,东邻汀罗
镇,南与北岭乡、盐窝镇交界,面积83.5平方公里。乡政府驻西虎村。1968年
称虎滩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称虎滩乡。1986年全乡辖45个自然村、38个村
民委员会, 总人口16734人。2002年辖45个自然村、40个村民委员会, 总人口
1637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50人。
该乡以种植业为主,畜牧、林业、瓜菜为主导产业,带动全乡綷-济发展。1986
年有耕地3.42万亩,总产粮食4570吨,棉花13吨,种植业产值710万元;果园1700
亩,林业产值41万元;存栏大牲畜1474头,畜牧业产值96万元;海水养殖对虾277
亩,渔业产值18万元。198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45元。1997年被确定为东营市
良种繁育基地, 当年繁育小麦4000亩、 大豆5000亩、棉花5000亩、蔬菜良种
1000亩。1998年建成20个芦笋种植方,新植芦笋1.1万亩。1999年,被省林业厅
确定为省级万亩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冬枣育苗2000亩,建冬枣密植园区500亩。
2002年,新增冬枣、白蜡等育苗面积4000亩,密植冬枣1000亩、春雨巨桃500亩。
年末,全乡有耕地5.59万亩,总产粮食6604吨,瓜菜23405吨,种植业产值4579万
元;片林面积5400亩,林业产值103万元;存栏大牲畜2618头,畜牧业产值3601万
元; 水产品产量270吨,渔业产值169万元;个体私营企业总产值3.26亿元,利润
3201万元。地方财政预内收入2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94元。
1997年,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1998?2002年,先后投资建成商贸市场、欧式商
业街、专业市场、新府前街及医院门诊楼、小学教学楼和派出所、信用社办
公楼,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全乡40个行政村,村村通电、通汽车,村村用上自
来水,村村通电话。5个行政村达到小康村水平。
1986年,全乡有中学1处,学生950人,小学19处,学生2138人,幼儿园18处,入园儿
童314人。卫生院1处,村卫生室35处。落实节育措施人数2673人,人口计划生
育率97.2%。到2002年底,有中学1处,学生1308人,小学调整为4处,学生982人,
幼儿园14处,入园儿童397人。农村文化大院20个,广播室40个。卫生院1处,乡
村卫生室、服务站38处。落实节育措施人数3369人,人口计划生育率100%。
刁口乡
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62公里,北濒渤海,东、西、南与河口区为邻,面积226.3
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刁口海铺。系县内唯一的渔业乡。1984年7月称刁口乡。
1986年辖3个渔业队,1个渔民村,1231口人。1994年11月乡政府迁址利北,与利
北工委联合办公。1995年撤销3个渔业队,建1个海铺。2002年,全乡辖1个村民
委员会(渔民村)、1个海铺,总人口20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43人。
该乡以水产、养殖和种植业为主导产业。1986年有耕地1000亩,地质沙薄,产
粮82吨,种植业产值11万元;渔业生产以海上捕捞为主,年捕捞量5000吨,渔业
产值138万元;大牲畜存栏106头;乡镇企业产值28万元。1993年开发虾池1万亩,
产对虾1180吨。1994年组建乡渔业捕捞总公司,捕捞水产品1.1万吨。年内,鼓
励扶持渔民承包外乡土地1.1万亩,总产粮食1125吨,花生140吨。2001年建成5
万亩虾蟹混养区、4万亩沙蚕和6万亩毛蚶、文蛤等贝类护养区。2002年海水
养殖以4个育苗场为龙头,以10万亩滩涂养殖和20万亩滩涂护养为基地,水产品
总量3.6万吨,渔业产值2.05亿元;粮棉播种面积3120亩,种植业产值161万元;存
栏大牲畜298头,存养家禽1万只,畜牧业产值377万元;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298
家,产值3.6亿元。国内生产总值6644万元,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121万元,农民
人均纯收入4150元。
1995年建起全县乡镇政府第一座办公楼,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1996年编制小
城镇总体规划,先后建起面积为3.4万平方米的商品房和学校、计生服务站等
建设项目。2002年,新建兴牧商业街1600米,拓宽改造府前街1900米,建商品楼
2.6万平方米。新淤地20万平方米,实施渔民村搬迁,年内已搬迁20户。
1986年, 全乡有小学1处,学生86人,幼儿园1处,入园儿童3人。村卫生室3处。
2002年有中学1处,学生128人,小学1处,学生99人,幼儿园1处,学生46人。文化
大院1个,村卫生室2处,新建个体医院1处。落实节育措施329人,人口计划生育
率100%。
社区
2001年3月,成立利津县城社区管理委员会和中共利津县县城社区委员会。是
年6月,成立大桥、凤凰、北园、开发区4个居民委员会。2002年,社区管委会
设办公室及计划生育、民政、法律服务、物业管理、劳动保障等职能办公室,
有干部职工15人。下设4个居民委员会,有干部12人。
社区建立后,加强物业管理,集中收缴水、电费,保证供水、供电;对社区的下
岗职工和特困户调查摸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健全计划生育网络,落实节
育措施。2002年,社区召开第一次计生衆-会会员大会,制定《计生衆-会章程》,
与县直部门、单位签订计生工作责任状,人口计划生育率实现100%;对104户
困难职工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对8名失学儿童发放政府资助金,对残
疾人登记、办证、发证;完成利一路机械厂居民区段住房拆迁工作。年内,社
区党委召开第一次党建工作会议,对存产改制系统内50个党支部改建为4个党
总支和27个党支部,同时,加强了对非公有制綷-济中党员的教育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