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8&rec=149&run=13

第一节 单位与行业创建活动
文明单位
1984年起,全县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县委制定了评选县、乡、村三级文明
单位的标准,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县直各部门建立“党员之家”、“老干部
活动室”、干部职工“游艺室”、“读书室”、“读报栏”等,利用节假日、
周末或晚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和文体活动。1984?1986年,全县评出县级以
上文明单位58个,其中县邮电局、县农行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县食品厂被评
为市级文明单位。
1986年,中共中央十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
的决议》下达后,县委按照《决议》要求,制定了新的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1989年起,全县推广“十大行业优质服务”竞赛,年内进行了两次评比,评出县
级文明单位5个,优质服务单位11个,县第二人民医院被评为“市级明星单位”。
此后,在全县商业、金融、粮油、供销、邮电等十大行业中,相继开展优质服
务活动。
1997年,在县城开展“百店无假货”活动,收到明显的綷-济和社会效益。
1998年,对各级文明单位进行清理整顿,整顿文明单位61个,取消县级文明单位
4个,摘掉过期文明单位文明牌13块,对保留的5个省级文明单位、13个市级文
明单位和27个县级文明单位统一填写《文明单位登记表》,并建立档案,推动
了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健康发展。
2002年,全县建成省级文明单位39个,綷-过验收保留7个。市级文明单位綷-过
验收保留37个,县级文明单位綷-过复查验收保留31个。
文明村镇
1986年,县文明办印发了《利津县创建文明村镇的标准》,把争创五好家庭、
文明户和评选好媳妇、好婆婆活动纳入全县精神文明活动建设的总体布局。
全县96%的村镇开展了创建活动。当年有58个村被评为文明村。1987年在创
建文明村镇活动中突出抓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改革婚丧旧俗,提倡新事新
办,在全县推广汀河乡裕后村建立“民务理事会”的做法和綷-验,评选“模范
村民”,创建文明村庄。
1989年,县委、县政府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出各村建好文化大院,设党团活动
室、图书室、人口学校、老年活动中心。要求广泛开展五好家庭、文明户评
选活动,到1993年全县各级文明村已发展到121个,文明户1200户。市级文明村
16个,省级文明村5个。
1994年,在全县农村开展“讲文明,比科技致富,建文明村镇”和争创“十星级
文明家庭”的活动。翌年,县委确定用3年时间在全县农村全面实施精神文明
建设“三个一”基础工程,即每村创建“十星级文明户”;建成一个综合性文
化大院;制定一套村级工作和村民管理制度。
1996年,全县510个村已有404个村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十星”是致富
星、文教星、计生星、法纪星、团结星、新风星、勤俭星、卫生星、道德星、
五爱星)评选活动。评选活动以农村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坚持评选标准、评
选方法、评选结果三公开,达到一年一评选。
1997年,全县实施的“三个一”工程在全市名列前茅。到年底,全县建农村文
化大院498个,508个村进行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并将村级文明户的
申报表、验收表和各村“三个一”工程的建设资料专门建档。
1998年,在创建文明乡(镇)村活动中,重点抓改厕、改灶、乡村规划、整修和
庭院居室净化、绿化、美化。
1999年,县政府制定下发《1999年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及考核办法》、
《利津县文明单位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在全县农村开展争创“十星级文
明村”活动的意见》,要求各项文明创建活动达到定量指标数字化,定性目标
具体化,增强了目标责任制的可操作性。
2000年突出抓整治村容村貌活动,倡导移风易俗,普及科技知识,确定3个文明
示范乡镇,5个文明示范村,实行以法治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推广北宋镇前
林村思想政治工作“八到家”綷-验,坡韩村依靠科技、调整产业结构治穷致
富的綷-验,崔林村整治村容村貌、创建良好生活环境的綷-验。组织“千人宣
讲团”深入全县农村开展爱党、爱国、爱家乡教育活动。促进全县精神文明
创建活动深入扎实地开展。
2002年,全县农村组织实施“文明信用工程”。创建文明信用村6个,文明信用
户817户,文明信用企业2家,文明信用工商户169户。全县文明村镇建设上了一
个新的台阶。
文明行业
1995年,组织全县商业、金融、供销、粮油、邮电、物资、保险、电业、医药
卫生、交通等十大行业开展百日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县文明委邀请县人大离
退休老干部担任竞赛活动监督指导员。131个参赛单位、千余名职工围绕服
务语言、服务规范、服务环境、服务效率四个方面,制订服务规范化细则,推
行文明用语,改善服务环境,推行优质服务、限时服务等措施。涌现出文明窗
口130个,好人好事744件,收到顾客表扬信3000件,致谢电话5000个,致谢匾牌56
块,锦旗31面。
1996年5月,县工商局召开全县文明綷-营、优质服务命名表彰和綷-验报告会,
推广文明窗口优质服务先进綷-验。1997年5月,在电力、邮电、卫生、商业、
供销、粮油、物资、建委、工商、税务、公安、交通、金融以及接待等14个
行业中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新风活动,围绕行风建设、优质服务、内部管理、
环境面貌四个方面,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1998?1999年,县文明委先后制定文明行业9个方面的标准条件和《关于开展创
建文明行业活动的意见》,组织30个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对待业职工进行思想
教育,提高业务素质。
2000年,县文明委制定《关于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实施意见》,印发行业
民主测评表,参评窗口单位扩大到38个。
2001?2002年,在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过程中,重点进行诚信教育和“信用
利津”宣传活动。各行各业制定“诚信守则”和“诚信承诺制度”,营造了
“讲文明,重诚信,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第二节 文明市民创建活动
1986?1988年,结合争创“五好家庭”、“文明户”、“文明岗”活动,开展了
创建文明市民活动。先后评选出一批“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
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最佳服务员、“三好”学生、好媳
妇、好婆婆等优秀代表。
1989?1993年,组织职工参加以爱岗敬业、技术练兵、职业道德为重点的优质
服务活动。评选出明星市民28人,优秀服务员100人。
1995年起,先后在全县开展“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城市”活动和以培养社会主
义“四有”新人为目标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活动。
1998?1999年,在全县开展市文明用语活动,大力推行《市民文明用语》和东营
市市民《十不守则》;在党政机关推行岗位职责和办事程序“双公开”制度;
对企业进行评选文明服务员活动;在城区进行以提高现代城市意识为目标的
思想教育。同时,开展美化环境活动, 大搞城市卫生, 实行门前“三包”、
“门前挂牌制”。
2000?2001年,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对模范市民、明星市民进行表
彰,并建立文明市民档案。组织市民学习《文明公民读本》、《公民道德建
设实施纲要》,参加“文明公民知识竞赛”和全市“十佳文明市民”、“十
佳文明新事”评选活动。
2002年县政府组织开展市民道德教育月活动和千人争做“文明利津人”签名
活动。全县涌现出文明信用户817户,文明市民487名。
附:利津县城镇市民道德规范:
1热爱祖国,顾全大局,团结奋斗,建设利津
2遵守纪律,维护秩序,见义勇为,弘扬正气
3保护生态,绿化环境,热心公益,美化市容
4品行端正,举止文明,礼貌宾客,友好热情
5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尊师重教,提高素质
6关心集体,爱护公物,助人为乐,扶贫帮困
7爱岗敬业,秉公办事,勤奋工作,勇于创新
8公道正派,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9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俭持家,睦邻友好
10强身健体,优生优育,移风易俗,生活文明
利津居民十不守则:
一、不乱扔乱倒 二、不乱贴乱籠- 三、不乱停乱放 四、不乱搭乱建 五、不
随地吐痰 六、不损坏公物 七、不破坏绿化、八、不乱穿马路 九、不粗言
秽语 十、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第三节 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
1990年,响应东营市委、市政府发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号召,将创建文
明县、文明城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组织城建、卫生、工商、公安等部门共同
参与治理脏、乱、差和“扫黄”、“打非”,破除陈规陋俗。组织县城十大
行业职工开展文明礼貌优质服务活动。县文明办负责规划、组织、检查、督
办、衆-调。
1993年,开展创建文明岗、文明单位、文明科室、文明店等“创50佳”活动。
在全县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创建文明城市的格局。
1996年,为民营企业及县城各綷-营户建立文明档案。在商业系统推出“16个
文明窗口示范单位”。
1998年,大力宣传《东营市民行为道德规范》和“十不”守则。督促县直各
部门、单位设置《规定》、《守则》宣传栏、宣传牌、宣传灯箱。成立专职
队伍治理城镇卫生,强化道路交通秩序管理。
1999年,开展“向优秀市民”和“人民好公仆”学习活动。配合揭批“法轮功”
斗争,开展唯物论、无神论,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育活动。动员全社会和广大
市民创建优美环境,维护优良秩序,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2000年,县文明委衆-调城建、卫生、交通等部门对城区环境进行集中整顿。
衆-调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对县城内的门头广告、牌匾、灯箱进行统一治
理。
2002年,在利一路、利二路景观改造、凤凰广场、綷-济开发区9条城市道路等
重点建设项目建成后,加大城市绿化美化力度,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促进文明城
市创建活动的健康开展。
第四节 检查评比与考核
1991年,县文明委组织开展县级文明村复查工作,通过检查考核,取消不合格的
文明村。同时,组织各级文明单位互查。配合市、县人大常委会对省、市文
明单位进行考核验收,通过考核验收,确定保留的省级文明单位11个,文明村41
个,市文明单位50个;县级文明单位33个,文明村138个。
1993年,按照市、县文明委规定的开展行业优质服务标准,进行年终检查考评,
评选出一批市明星单位、先进单位、明星个人、优秀服务员和县级文明单位、
先进单位、明星个人、优秀服务员、星级文明户。1994年,县文明委把创建文
明单位的考核标准发放到群众中去,组织群众参与文明单位的评选。通过民
主集中制的方法,落实被选的单位和个人。
1995年,县委、县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设列入年终考核,在乡镇综合百分考核中
占四分之一的比重。
1997年,精神文明建设与綷-济工作指标一同考核,一同奖惩。建立专门档案,
达到一村一册、一乡(镇)一卷。
1998年,通过年终考核,取消不合格的文明单位,摘掉过期文明牌,对保留和新
增加的市、县文明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和建档管理。
2001年,对“十佳文明市民”、“十佳文明户”进行考评和验收。在评定活动
中,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基本内容。
2002年,县委、县政府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行年终考核,对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工作不达标不合格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