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教育綷-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8&rec=134&run=13


1986年7月前,教育綷-费由县教育局统管统拨。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后,切块
管理, 乡镇教育綷-费改由乡镇财政管理。是年, 开始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
1987年开始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实行乡征县管,分比例使用。预算外资金由
单位使用和管理。1993年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以国
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
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多渠道筹集教育綷-费”
体制。1994年6月,县委、县政府决定每年按干部职工年工资的2%筹集,作为
“人民教育基金”,并决定把每年11月18日定为捐资助学日,鼓励全县人民、
机关干部、社会团体、致富大户、海内外知名人士捐资助学。
1996年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预算外资金由县财政统一管理,申请使用。
1998年农村中小学财务,由乡镇教委统管,按乡镇财政预算使用。
2002年税费改革,取消教育费附加,綷-费列入预算内管理。全县教师工资由县
统一发放。
第一节  綷-费投入
县委、县政府把教育投资作为战略性重点,在确保财政拨款主渠道的同时,开
辟多渠道筹集教育綷-费,形成适合县情的教育投入机制。
财政拨款
1986年以来,县乡政府对教育拨款,做到“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对教育拨款
的增长要高于同级财政綷-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綷-费逐步增长;
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綷-费逐步增长。全县预算内教育綷-费拨款1986年
为319万元,以后逐年增长,到2002年增长为5720万元。随着教育綷-费的增长,
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綷-费、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綷-费逐年增长。1986年
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綷-费为97元,2002年增长到1276元。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
公用綷-费增长情况分别为1986年教师人均月工资为65.5元,学生人均公用綷-
费年46元。2002年教师人均月工资为1065.40元,学生人均公用綷-费年336元。
教育费附加和教育费
1986年、1987年分别开始征收城市和农村教育费附加,其中城市按增值、营业、
消费三税的3%计征。农村按人均收入的2%计征。1995年起,按《利津县实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意见》,分别从干部职工工资总额,宾馆、旅
馆、招待所的住宿费,营业性舞厅、饭店卡繺-ok厅营业额,农林、水产特产税,
社控附加费,城市建设维护税和城市增容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教育费。由县
乡税务、财政部门征收,专户储蓄,专款专用。2000年4月,县委、县政府下发
《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
的意见》要求,依法强化城乡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和管理,农村按上年底农民人
均纯收入的1.5%计征,城镇按就业职工年工资额的2%计征,集体企业按职工工
资总额的6‰计征,亏损企业酌情减免。
社会集资、捐资
1984?1986年农村校舍改造,全县集资892万元,完成校改任务。1994年社会捐
资1085万元,用于实施义务教育。1995年全县集资1720万元,用于乡镇初中教
学楼的建设。1995?1996年社会团体和知名人士捐资118万元,建起3处希望小
学和两座教学楼。1995年和1997年利津镇东南街村隆立昌两次捐款10万元,奖
励高考优秀学生。
收缴学杂费
按照政策规定,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只收杂费。高中非义务教育阶
段学生,收取学杂费、借读费、住宿费,用于发展教育事业。
校办产业收入
各级学校大力开展勤工俭学,创办工厂、农场,发展第三产业,增加教育收入,
补充綷-费不足。1986年,全县勤工俭学普及率为67%,总产值105.2万元,纯收
入26.3万元,生均8.7元。1988年县教育局成立勤工俭学办公室,加强对勤工俭
学的领导。1992年,县政府下发《关于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勤工俭学事业
的规定》,提供优惠政策,全县中小学勤工俭学普及率达100%。校办产业总产
值达211.2万元,纯收入52.8万元,生均13.2元。此后,校办产业收入逐步增加,
到2002年总产值达820万元,纯收入205万元,生均51.5元。
第二节  綷-费支出
教育綷-费的支出,执行国家财政部、国家教委(部)关于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
中制定的各项标准,合理使用教育綷-费。主要包括:人员綷-费支出中的基本
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用綷-费中的公务
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基建性支出和其他支出四个
部分。

第三节  重大基建项目投资
198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在保证教育綷-常性綷-费的前
提下,发动社会各方面和个人集资、捐资进行教育基本建设,搞了农村和城镇
学校校舍改造工程、“两基”建设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危房改造工程,县
直学校新建和扩建等一系列重大基建工程。总投资达2.36亿元。
主要项目投资:农村校舍改造1331.5万元,城镇校舍改造883万元。在实现“两
基”工程中,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310万元,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投资4000万元。
乡镇初中教学楼建设投资2800万元,薄弱学校改造和危房改造工程2677万元,
县直学校新建扩建基建工程1.0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