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7&rec=47&run=13

【机构队伍】 县农业局内设办公室、财务审计股、政策法规股、农经站、
植保站、土肥站、棉花办公室、种子站、蔬菜办公室、生态农业办公室、执
法大队,下属虎滩良种场、良种棉加工服务站和种子公司;县农机局、县农
业广播电视学校、 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归县农业局管理。 年底共有职工
112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9人。

【概况】 2005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2448万元,同比增长9.6%;
农业总产值105622 万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9.5%。其中,种植业
总产值61313 万元,粮食总产值95315 吨;林业总产值2295万元;畜牧业总
产值54907万元;渔业总产值38983万元。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662万元,
同比增长12.1%。 其中, 农业7757万元,增长13.3%;林业111万元,增长
7.9%;畜牧业2797万元,增长14%;渔业1873万元,增长10.6%。农机总动
力达到34.25万千瓦,农用拖拉机保有量 9753台。农民人均纯收入4417元,
比年增加547元。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005年,面对种植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农民收入
增长缓慢的严峻形势和迫切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突出发展棉
花、蔬菜、芦笋、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粮经比例调整到了35:65。棉花生产重点发展优质抗虫棉,大力推广夏播棉
品种,提高棉田复种指数。蔬菜生产突出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推行农业
标准化生产技术,引进推广品质好、耐储存、加工兼用型名优特品种,全年
瓜菜面积达到13.2万亩,比上年增加1300亩,其中设施蔬菜1.65万亩,比上
年增1000亩。粮食生产以提高单产,发展优质高效专用品种为重点,大力引
进推广能够实现加工增值的粮食作物新品种。食用菌生产棚发展到1260个。

【农业龙头企业建设】 制定了《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
提出了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思路和措施,确立了认定县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
头企业的条件和办法,目前,县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之
中。同时,积极主动地组织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申报工作,2005年申
报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全县发展到4家,申报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8家。争取省、市重点龙头企业财政贴息资金377.5万元,其中省级120万元,
市级257.5万元。2005年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76家,比
上年新增27家。通过招商引资、争取资金扶持等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对全县
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调度和协调力度,12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新上项目均
已经开工投产,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9708万元。另外,通过多方努力,帮助顺
利油料有限责任公司新上蓖麻籽(饼、粕)深加工项目、鲁北牧业鸡苗孵化
及饲料加工项目、绿野菇业的食用菌生产及深加工项目、世通纸业的高档瓦
楞纸项目、北岭蔬菜大市场的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项目等。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一是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政策。大力宣传农
村土地承包经营政策,举办各类培训班4期,培训农村基层干部480人。起草
了《中共利津县委、利津县人民政府关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的实施意见》、《利津县集中解决农村土地纠纷问题工作实施方案》,并开
展了集中解决农村土地纠纷工作和规范完善农村土地承包试点工作,为下一
步开展工作积累了经验,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全
面取消农业税及附加,全面取消“两工”,继续暂停征收乡村公益事业金,
认真落实种粮直补政策;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切实加强涉
农资金、收费的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四项制度”。发放农民
负担卡及生产费用卡各7.2万份。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和会计
委派制,化解农村干群矛盾。年底有2个镇全部完成了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
工作,9个乡镇实行了会计聘任制。四是认真做好信访工作。2005年,处理上
访案件2 9起,配合有关部门处理上访案件7起,稳定了农村生产生活秩序,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农技推广服务】 一是初步建立了以良种供应为主的农资联网配送中心。
依托农资联网配送中心,每个自然村设立一个农作物良种及其他农资供应直
销网点,建立全县统一的农资配送销售网络,不断提高农作物良种普及率。
目前,已设立网点265个,配备配送车2辆,热线(咨询)电话6部,发放技术
资料2万余份,组织专题技术讲座30余期。二是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搞
好试验示范,加快了主要农作物种子的更新换代。引进优质棉花、小麦、玉
米、蔬菜等品种10多个,并建立健全全县种子推广体系,提高良种普及率,
全县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三是加大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力度。结合
优质棉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推广配方施肥30万亩,有效地提高了土壤肥力。
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达到45万亩,降低了农药残留量,提高了农产品质量。
四是及时制定了《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意见》、《棉花苗期管理技术意见》、
《灾后(雹灾)农作物栽培技术要点》、《秋种工作技术意见》以及专题技
术讲座等有关技术资料,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五是以“千村
万户”农民培训推进工程为载体,聘请专家教授、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农业实
用技术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71期,培训人数达5522人次。

【农业行政执法】 为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切实加强对全县农资市场的监管
和治理整顿工作,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2005年成立了农业综合执法大
队,增加人员编制,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完善执法车辆及其它配置。制定了
《农资市场管理实施意见》及《农资市场管理实施方案》。在公安及工商等
执法部门配合下,切实加强全县种子、农药市场日常监管力度和重点治理整
顿工作。检查种子、农药、肥料经营业户289个,查处不合格种子7700公斤;
查处农药违法案件58起,各类标签不合格农药25吨;取缔无证经营摊点12处,
查出标签不合格及未登记证肥料案件7起, 货物35吨, 为农业挽回经济损失
505万元。严把农药、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办理、年审关,进一步规范农业行
政执法,维持了农资市场经营秩序,确保了农业生产安全。

【高效生态农业建设】 一是加大土地综合治理力度。2005年,按照高起点
规划、高标准实施的原则,共开发整理各级各类土地 13.6 万亩,项目区生
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呈现良性循环,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
步提高。二是推广立体种植综合技术。在2005年的春播秋种中,推广“小麦
—玉米”套种9.5 万亩,棉田套种西瓜16.8 万亩,稻麦连作4 万亩, 提高
了土地利用率。三是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通过积累有机肥、秸杆还田和
高留茬等农业措施,全县推广配方施肥 30 万亩,高产田面积扩大到 40 %。
四是强化农田基本要素监测。全面开展土壤详查、农作物有害生物疫情普查,
有效控制工业化肥、剧毒农药的投入,积极推广使用微肥和生物农药,全县
年化肥投入量由过去的 9.5 万吨降到现在的 8.2 万吨,微肥和生物肥推广
占种植面积的70%。五是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推广农作物间作、混作和轮
作耕作技术和病虫生物防治技术,提高农作物抗御虫害能力。全县病虫害综
合防治面积达到 45 万亩,生物农药使用面积达到 60%以上。六是加强生
态农业技术培训。以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为载体,结合技术推广进行农
民技术骨干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 150 多期,培训人数达 2.5 万人次。截
至年底,全县 10000余名农民拿到农业技术员证书和绿色证书。七是大力实
施节水灌溉。对宫家、王庄二大灌渠进行了改造, 建设了利北灌渠,修建
了北岭、汀罗、顺兴刁口河上段等大型水库,整修了大赵河、沾利河、挑河、
草桥沟西干流、草桥沟东干流、褚官河、太平河土条防洪除涝工程和利北防
潮工程,治理骨干河道 195.5 公里,改善灌溉面积 16 万亩,新增储水能力
6000 万立方米。全县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9 万亩,促进了生态农业发展。八
是制定绿色食品栽培技术操作规程5个、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操作规程10个。
芦笋、黄瓜、西红柿、菠菜、韭菜等5个绿色食品产地认证申报和辣椒、豇
豆、茼蒿等3个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申报工作已经完成。“芦祥缘”牌芦笋
通过了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投资80余万元建立了利津县农产品质量检验
监测中心。申报了“利津县北岭蔬菜批发市场”为“农业部鲜活农产品定点
批发市场”。九是建成6万亩优质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和1万亩“上农下渔”
生态示范园区。绿色食品基地认证面积达到3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面
积达到1万亩。基地建设规模的迅速膨胀,有效地带动了全县生态农业的快
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病虫害防治】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重点
抓了作物病虫害的监控、测报、防治及治蝗工等工作,发表病虫情报14期,
准确率97%。2005年全县病虫害发生面积277.45万亩,防治237.22万亩,挽
回粮食8455.52吨,籽棉13251.58吨,果品及蔬菜32371.64吨。全县蝗虫防治
面积13.5万亩,其中夏蝗发生7.5万亩,秋蝗发生6万亩。

【调查研究】 紧紧围绕“三农”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大
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三农”工作情况调研》、《利津县农村
土地承包经营情况调研》、《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研》、《农村劳动力
转移情况调研》、《明集北部十村贫困情况调查报告》、《利津县农业和农
村经济发展情况调研》、《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多篇调
研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建议。同时,及时组织好上报农情信息,发送
信息25份,其中市委采用5篇。保证了农情信息的时间性和正常化,为各级
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充分发挥了参谋助手的作用。

【种子协会】 种子协会是一家在农业行政部门指导下完全民间性质的具有
法人资格的行业协会,是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利津县种子协会自
2004年12月成立,现有会员1600人。种子协会本着“创新、求实、协作、发
展”的宗旨团结全县广大农民群众、广大种子工作者、种子科技工作者,实
施“种子工程”,开展经验交流,普及科技知识,加强会员间的联系、交流
和相互协作,维护种业生产经营秩序,支持市场公平竞争,保护会员合法权
益,促进全县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

【农业综合开发】 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归口县农业局管理,年底干部职
工7人,其中行政人员2人,事业人员5人,包括高级农艺师1人,经济师1人,
农艺师2人,助理工程师1人。

概况 据统计,1988~2005年,利津县共承担71个土地治理项目,投资33882
万元,开发面积65.7万亩;发展产业化经营项目20个,联接农户6000户,建
成各种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4.5万亩。新增耕地45万亩,新增养殖水面20.7万
亩,新增灌溉面积3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0.7万亩,新增除涝面积35万亩,
改善除涝面积30.7万亩,新增农田林网50万亩。累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000
万公斤,新增棉花生产能力50万公斤,饲草6050万公斤,水产品250万公斤,
蔬菜4000万公斤。截至年底,投入产出比为1:1.5,农民人均纯收入3010元,
比同等条件下的非项目区多出260余元。

项目完成 一是2004年度的虎滩乡0.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盐窝镇0.5万
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利津镇0.5万亩土地治理项目和汀罗镇1万亩土地治理
项目4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于7月份通过上级验收,到位资金1490万元。
二是高标准规划实施2005年度农业开发项目。上半年编写了《陈庄镇万亩中
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陈庄镇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扩初设
计》、《明集乡2.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明集乡2.5
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扩初设计》、《汀罗镇0.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扩初
设计》、《北宋镇0.5万亩荒碱地开发项目实施方案》等十多篇项目规划,编
写文字达12万字;下半年,按照“四高八化”标准,组织实施了2005年度农业
开发项目,并在全市评比中名列第一。2005年底,全面完成3个国家农业综合
开发项目,即明集乡2.5万亩、陈庄镇1万亩、汀罗镇0.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
目。共计开挖各级沟渠路456公里,动土324.19万方,开挖库容为50万方小型
水库1座,新植树木27.6万株,推广SGK双价抗虫棉种植技术0.1万亩,科学
技术培训8500人次。

项目投资情况 2005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801万元,其中中央和省
投资1134万元,市投资68万元,县级配套133万元,县以下自筹466万元。用
于农田水利建设1304.2万元,用于农业措施204万元,用于农田林网建设75.8
万元,用于科技推广188万元。

(王东峰 程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