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7&rec=105&run=13

【机构队伍】 县科学技术协会机关与科学技术局合署办公,内设科普股。
年底干部职工5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2人,办事员3人。包括具有高级专
业技术职务1人,初级专业技术职务2人,全县9个乡镇均设有科协。

【概况】 2005年,县科协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加快推
进“科普村村通”工作进程,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科技素质;大力发展农村专
业技术协会;大力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普讲座、赶科普大集、田间技术指导
等活动;以电视宣传为主线,把种、养、加、名、新、特新技术、新方法等
科学技术送至千家万户;狠抓社区科普宣传,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强化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引向深入;引领培育
科普示范基地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被市科协评为“全市科普示
范基地建设先进单位”。

【“科普村村通”工程】 8月29日,按照省科协的统一标准,在市直所包
村东洋江、七三、孟南、崔庄、新三、胜利、毛坨、南四、马一、马三10个
村安装了第一批科普宣传栏;11月15日,在左家、石家庄、綦家夹河、韩大
庄、双高、东潘、薄村、南十、西虎、北苏、道口、皂坝头、前郭、新韩二、
北坝、薄扣、灶一、韩家、北王家、渔民村20个市级小康文明村安装了第二
批科普宣传栏,共安装科普宣传栏30个,真正发挥科普村村通、户户学、人
人用的作用,成为年年“畅通”的科普园地。

【学会工作】 2005年全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到31个,总会员人数3829
人。其中,县级协会7个,乡镇级协会14个,村级协会10个;按行业分:种植
业16个,养殖业8个,流通服务业6个,加工业1个,协会总户数3280余户。在
全县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类型大致分为以下四种:(1)
经济实体型。北岭乡蔬菜运销协会从成立以来,建立了较大规模的蔬菜批发
市场,发展规模为320亩的育苗温室,建立了3万亩的蔬菜生产基地,其中保
护地栽培面积2000亩。引进了紫背天葵、羽衣甘蓝、樱桃西红柿、美国西芹、
以色列西红柿等优良品种30多个。2005年,该协会组织南西滩、北岭、台一、
台二等村开发低温棚蔬菜种植3000亩,引进的优良品种有九粒白架豆、日本
大叶菠菜、茼蒿、苔菜等新品种,平均亩效益8000余元,最高亩效益1.5万元。
(2)生产经营型。北宋镇芦笋产业发展协会是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为
一体的系列化服务协会,自2002年8月成立以来,现已发展到46个会员单位,
已建成1.5万亩高新科技示范园1处,芦笋质量检测中心1处,引进了芦笋新技
术和新品种,年总产芦笋7500吨,总产值4500万元。董王茄子协会是远近闻
名的“大红袍”茄子生产专业村,该协会会长董志刚,不断更新观念,外出
考察学习新技术,研制成功大红袍茄子杂交、提纯和选育,2004年,董王村
大红袍茄子发展到300亩,并申报注册了“董王牌”商标,该协会有了自己
的蔬菜品牌。现已发展会员300余人,种植规模2000余亩,经济效益1600万元,
产品销往济南、天津、北京一带,并辐射带动周边村镇蔬菜的发展。(3)
技术交流型。东营市仲和产业化新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成立于2002年11月,注
册资金5万元,是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民办科研机构。该中心成立
后,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及章程,建立了“两个试验基地”、申报两项国家
专利,引进了26个种植业新品种及相关栽培技术,承担了省、市科技攻关项
目3项。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先后与中国棉花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院、山
东省蔬菜研究所、棉花研究中心、土壤肥料研究所、潍坊市农业科学院等大
院大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促进了科技交流与合作,聘请专家讲课15次,
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示范户、农民技术员达800人(户),发放科
技明白纸10000余份,推广普及新技术、新品种达30余项(个)。通过此种形
式,推广了科学技术,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提高了经济
效益,发展了农村经济。(4) “协会+基地+公司+农户”型。汀罗镇毛坨
村2002年注册成立了“利津县农业研发推广协会”,下半年又成立了“利津
县田野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该协会拥有会员200余人,开发重盐碱地
2000余亩,渔业面积1000亩,建立了棉花良繁、上农下渔科普示范基地2处,
面积分别在1000亩。在重盐碱地台田引进冬枣、葡萄、马铃薯、蔬菜、棉花
等新品种20多个,推广新技术10余项。通过“协会+基地+公司+农户”的运
作机制,激发了协会会员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使开发后的重盐碱地平均
亩效益达3000元左右。

【科普工作】 以创建小康文明村和实施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为契机,
组织100多名专家,围绕全县的支柱产业,进村举办蔬菜、食用菌、棉花、
马铃薯等高产栽培及作物病虫害的科技培训班50余期,培训农民8000余人次,
发放科技资料9000余册,明白纸3.5万份。利用县电视台播放以名、稀、特、
优等新品种和种、养、加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实用新技术90期,收看农
民达108万人次。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技之春、送科技下乡、
田间技术指导等形式,出动专家50人次,发放科技书刊1000余册,科技明白
纸8000份,解答农民提问260余条。11月16日,邀请寿光市农业局植保站原站
长、高级农艺师王中春对盐窝、北岭两乡镇的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户进行了
科技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大棚蔬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培训农民702
人,发放科技资料800余册,解答农民提问50余条,提高了菜农的科技素质和
蔬菜生产技能。2月28日、3月20日、7月14日,在县电视台分别进行了《我县
棉花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途径》 、 《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意见》、
《抗虫棉花铃期田间管理技术》三期电视讲座,收看群众达8万人次,农民
来电和面对面咨询人员达100余人次,均给农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制作实用技术专题片】 4月16日,县科协承担了县委组织部电教中心安
排的《滨海盐碱地区抗虫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专题片制作任务,4月20日
外景拍摄工作开始启动,截至10月10日,外景拍摄封镜,撰写了7000余字的
解说词,并进行了配音合成。制作完成后,发至全县各村,配合农村现代远
程教育系统,指导农村广大群众学习实用新技术,为构建和谐社会搭建科技
平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科普进社区活动】 2005年组织并协调有关部门、单位推荐了40余名科技
优秀人才,组成科普宣传、科技咨询、科技服务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开展了
科普进社区活动,其间发放科普知识明白纸8000余份,科普知识读本600本,
解答农民提问250余条。4月6日、10月20日和11月18日,科普进社区3次,出
动科技人员16人次,发放《身边的科学》500册,《科普村村通挂图》300套,
《养生健身》挂图900余套,《依靠科学,防控禽流感》明白纸5000份,更换
橱窗内容4次。

【科普示范基地建设】 2005年,培育了科普示范基地3处。北岭乡名、特、
优蔬菜科普示范基地,先后引进了紫背天葵、羽衣甘蓝、樱桃西红柿、美国
西芹等优良品种,发展面积1000亩,引进新技术6项,聘请专家授课8次,培
训科技示范户150户,培训菜农2000余人次,该基地辐射带动了周边村镇。汀
罗镇毛坨村挖筑式台田改良重盐碱地与高效种植模式科普示范基地,开发面
积2000亩,在改良后的重盐碱地台田上,引进了棉花中45、中41、意大利一
号杏、冬枣、葡萄、花菜、马铃薯等优良品种,在台田进行了良种开发与高
效多模式种植,亩收入可达2000元以上,最高可达5000余元。昔日寸草不长
的光板地,今天变成了聚宝盆。黄河淤背区生态林种植与品种选育科普示范
基地,种植规模200亩,在淤背区二堤上引进种植了L35、108、110、T66、中
荷一号等杨树优良品种12个,还引进北京栾树、五角枫、紫叶李、观赏桃树
等稀有绿化树种8个,采取了栽后1~2年内间作棉花、花生、马铃薯等低矮
作物,第三年后可间作直径为1厘米的紫叶李小苗的方法,进行生态种植和
管理,为沿黄淤背区林业生态建设,多元化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
推广模式。

【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3月1日,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全国第二十
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共征集申报科学幻想绘画作品20幅、科技创新
成果作品7篇,其中获一等奖5篇,二等奖4幅,三等奖4幅,县科协获得优秀
组织奖。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选介】

北岭乡蔬菜运销协会 北岭乡蔬菜运销协会从成立以来,建立了较大规模的
蔬菜批发市场,发展规模为320亩的育苗温室,建立了3万亩的蔬菜生产基地,
其中保护地栽培面积2000亩。引进了紫背天葵、羽衣甘蓝、樱桃西红柿、美
国西芹、以色列西红柿等优良品种30多个。2005年,该协会组织南西滩、北
岭、台一、台二等村开发低温棚蔬菜种植3000亩,引进的优良品种有九粒白
架豆、日本大叶菠菜、茼蒿、苔菜等新品种,平均亩效益8000余元,最高亩
效益1.5万元。

北宋镇芦笋产业发展协会 北宋镇芦笋产业发展协会是一个集生产、加工、
销售为一体的系列化服务协会,自2002年8月成立以来,现已发展到46个会员
单位,已建成1.5万亩高新科技示范园1处,芦笋质量检测中心1处,引进了芦
笋新技术和新品种,年总产芦笋7500吨,总产值4500万元,2001年,北宋镇
被国家特色基地组委会命名为“中国芦笋之乡”称号。

董王茄子协会 董王茄子协会是远近闻名的“大红袍”茄子生产专业村,该
协会会长董志刚,不断更新观念,外出考察学习新技术,研制成功大红袍茄
子杂交、提纯和选育,2004年,董王村大红袍茄子发展到300亩,并申报注册
了“董王牌”商标,该协会有了自己的蔬菜品牌。现已发展会员300余人,
种植规模2000余亩,经济效益1600万元,产品销往济南、天津、北京一带,
并辐射带动周边村镇蔬菜的发展。

东营市仲和产业化新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东营市仲和产业化新技术研究推广
中心成立于2002年11月,注册资金5万元,是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民
办科研机构。该中心成立后,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及章程,建立了“两个试
验基地”、申报两项国家专利,引进了26个种植业新品种及相关栽培技术,
承担了省、市科技攻关项目3项。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先后与中国棉花研究
所、中国林业科学院、山东省蔬菜研究所、棉花研究中心、土壤肥料研究所、
潍坊市农业科学院等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促进了科技交流与合作,
聘请专家讲课15次, 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5期, 培训示范户、农民技术员达
800人(户),发放科技明白纸10000余份,推广普及新技术、新品种达30余
项(个)。通过此种形式,推广了科学技术,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科学
种田水平,提高了经济效益,发展了农村经济。

利津县农业研发推广协会 汀罗镇毛坨村2002年注册成立了“利津县农业研
发推广协会”,下半年又成立了“利津县田野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该
协会拥有会员200余人,开发重盐碱地2000余亩,渔业面积1000亩,建立了棉
花良繁、上农下渔科普示范基地2处,面积分别在1000亩。在重盐碱地台田引
进冬枣、葡萄、马铃薯、蔬菜、棉花等新品种20多个,推广新技术10余项。
通过“协会+基地+公司+农户”的运作机制,激发了协会会员学科学、用科
学的热情,使开发后的重盐碱地平均亩效益达3000元左右,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显著。

(罗群力 杨锡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