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7&rec=103&run=13

【机构队伍】 县教育局内设办公室、督导室、人事股、计划财务股(挂审计
股牌子)、基础教育股(挂托幼办公室牌子)、职业技术教育股(挂成人教育
办公室牌子),行政编制17人,机关编制总额20人;下设教学研究室、招生办、
教育条件装备办公室和勤工俭学办公室,事业编制21人。下属利津一中、利
津二中、职业教育中心、第一实验学校、第二实验学校、第一实验幼儿园、
第二实验幼儿园等7所学校(幼儿园)。
2005年底,全县教职工总计3819人,其中在职3399人,包括普通高中554人,
职校133人,初中1370人,小学1056人,幼儿园170人;全县在职教职工中有
中学高级教师186人,中学一级教师607人,中学二级教师1084人,小学高级
教师408人, 小学一级教师596人。全县小学以上各级各类学校71处,在校生
42926人。(参见《2005年利津县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基本情况汇总表》)

【概况】 全县有普通高中学校2处, 职业学校1处,九年一贯制学校6处
(含民办学校2处),初中14处,小学48处,幼儿园113处。形成了义务教育
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学前教育以政府办园为骨干,社会
力量积极办园;高中阶段教育以公办学校和社会力量办学并举的良性格局。
2005年,县教育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为指针,认真贯彻
落实上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全县各项教
育事业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了“山东省中小学实验教育普及县”等省、
市、县各类荣誉称号30项。

【教育投入与办学条件】 2005年,全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借助市“双十”工程和县“十件实事”工程实施的有利契机,总计投入2000
万元,实施了学校安全隐患整改工程,投资766.26万元,实施了农村中小学
标准化建设工程,投资500万元进行了实验二校2号教学楼建设工程,进一步
改善了办学条件。

【“校校通”工程】 利津县“校校通”工程,总投资1400万元,于2003年
在全市率先开通。目前,全县中小学共配备微机2426台,其他电教设备1900
台件,配备语音室21个、微机室103个、多媒体教室24个。各中小学校实验室、
音体美器材、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均达到部颁二类标准,中学实验普及率达
100%。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研究,2005年“信息技术与学科
教学研究”课题通过国家级课题验收。

【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
语文、英语学科基本形成了“以大量读写为中心,以课内外结合为主渠道,
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的双语教学模式。二是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组织
了新课程培训、教师业务素质考试,促进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教师队伍管理与建设】 一是严把教师“入口”关,做好师范类毕业生安
置工作。根据各学校紧缺师资情况,2005年考选师范类毕业生80人(其中本
科13人,专科54人、中师13人)。考选过程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得到
了考生和家长的认可。二是认真做好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县教师职务初级评
审委员会对72人进行了初级职务评审,推荐了157人参加了省市中高级专业技
术职务评审。 其中高级教师职务评审通过率达94.9%,高出全市平均通过率
11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通过率21个百分点。三是进一步推进了“名师工
程”建设。建立了以“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科研型教师”为主
要内容的五个梯次系列化的培养、评选制度,组织进行了第八批县教学能手
评选,面向社会进行了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为72名教师办理了资格认定。四
是以教研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了能手带徒、优质课评选活动。承办了全市
初中英语新课程培训、初中语文“以学为主”课题研讨会等14次教研活动。
五是采取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分批选派
教研员、校长、督导员赴北师大进修,组织骨干教师赴安丘四中、洋思、衡
水学习。一年来,全县教育干部和骨干教师参加县级以上培训1382人次,组
织县级教师业务培训3000多人次。六是结合学校“全员管理”活动和“树优
秀教育形象”活动的开展,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了以“职业道德”为主
题的校本培训。邀请3位省级名师来利津县举办了“我的成长”名师报告会,
强化了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管理】 继续强化“向管理要质量”意识,管理效益明显。一是组织
召开了2005年教育工作会议、高中教育工作会议和教学工作会议。对全县教
育、教学工作进行了部署,对高中教学工作进行了重点调度。二是充实调整
了部分乡镇教育办和初中学校领导班子,使教育干部队伍更加专业化、年轻
化、科学化。三是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重点加强了对教师队伍、校长队伍、
学生学籍、高中教育、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的管理,规范了教育教学行
为,推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稳步、和谐发展。四是加强学校管理,深
化全员管理模式, 学校环境、 校园秩序、师生精神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根治。五是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得到普遍推行,有效
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解决了学生吃住行问题。目前,全县各初中学校基本
解决了远距离学生吃住问题。六是切实加强了学校安全工作。共拆除楼房2
座、平房244间,新建楼房5座、平房210间,换房顶358间、换梁179架,107
处学校的校舍得到了维修, 共投入资金2000万元。七是搞好教学视导工作。
2005年,教研室重点针对学校教学管理情况、新课程标准及新常规的落实情
况、课堂教学改革情况等进行了教学视导。全年共听课1200多节,召开学科
会400多次。教学视导已经成为利津县实施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手段。八是
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管理。本学期组织进行了全县中小学期中、期末考试和小
五毕业会考,全县创新能力竞赛;部分学科进行了技能抽测。质量调研中注
重把握教学动向,做到了考试成绩分析及时,对考试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
了有效措施。九是在全县教育系统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了“廉洁奉公、执政
为民”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深化“教育树形象”
工程。

【教学研究】 坚持 “科研兴教”方针,加大教研工作力度。一是进一步
完善县、乡、校三级教研网络,聘任兼职教研员107人。推行了教研员承包
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制度,使教学视导成为全县实施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手
段。二是从抓常规教研入手,广泛开展了精品课展示、半日教研、名师带徒、
全员备课、 新课程学习等教研活动。教研室全年听课1200多节,召开学科会
400多次。三是以校本教研为新的工作重点,采取校校有课题、人人有课题,
以教研促教学、以科研带培训的工作策略,做到了教学、科研、培训有机结
合。2005年利津县承办市级教研活动14次。四是分两批选派19名县乡优秀教
研员赴北师大进行了进修。

【教育教学成绩】 2005年高考全县有1744人被各高校录取,录取人数创历
史最好成绩。其中本科录取856人,比上年增加293人,增长率为52.04%,高
出全市增长率25.15个百分点,增长率列全市第一。利津一中的王超逸同学以
理科原始分全市第一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对口高职本科上线突破40人,
本科上线率高出全省平均数8个百分点,专科上线率高出全省平均数18.6个百
分点。县第一中学、县第二中学、县职教中心分别受到市教育局和县委、县
政府表彰奖励,职教中心获得了“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和“全国
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5年中考优秀生万人比再次以绝对优势夺
得全市第一名;全国初中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利津县共53人次分别进入全市
前30名,获得中考加10分的奖励,5个竞赛学科中,利津县夺得4个学科第一
名。体育、卫生、艺术工作保持全市领先水平。在东营市第八届学生田径运
动会上,利津县获得了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全市庆“六一”幼儿文艺汇
演中,利津县4个节目参加演出并全部获奖;在东营市“庆‘六一’少年儿
童现场书画比赛”中,利津县有8人获得一等奖,县教育局荣获优秀组织奖。

【学前教育】 认真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整
体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进入全省先进行列。一是抓普及。高质量、高标准普
及学前三年教育。 全县在园幼儿7271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4%。二是
抓幼儿园布局调整。对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进行了全面普查和清理整顿,撤
并幼儿园71处,将全县幼儿园调整为113处,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三是抓规
范化建设。全县有1处省“十佳幼儿园”,2处省级示范幼儿园,乡镇中心幼
儿园全部达到市级标准。2005年,实验二幼申报了省“十佳幼儿园”,陈庄
镇、北岭乡中心幼儿园申报了省级示范幼儿园,并先后接受了验收。四是抓
幼师队伍建设。选派22名骨干园长参加了全市学前教育理论培训,举办了县
级培训,通过结对共建等措施,提高了教师素质。全县教师学历达标率79%。
2005年,莱芜市和枣庄市教育局先后组团来利津县参观考察学前教育工作,
《山东教育》幼教版专题采访了县教育局杜承儒局长,利津县连续3年在全
省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九年义务教育】 以“双高普九”为目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义务教育
指标的监测和自查评估。2005年小学招生340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
固率均达100%;初中招生3602人,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100%,98.7%,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率达85%以上,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5.2%。
小学、初中教学质量以较大优势继续稳居全市第一名。2005年,进一步加强
中、小学学籍管理,实现了中小学学籍的电子化管理。不断加大“控辍保学”
工作力度,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严格控制中小学生掇学。完善中
小学助学帮困机制, 对2005年高考贫困大学生进行了救助,救助贫困大学生
172名,发放救助资金69.5万元。秋季开学后,根据市政府要求,全县农村中
小学全部实行了“三免” (免收杂费、 课本费、作业本费),共发放资金
572.97万元。(参见《利津县2005年初中、小学、幼儿园基本情况一览表》)
【普通高中教育】 坚持建设与管理并举,进一步加强了县一、二中基础设
施建设和内部管理,不断增强学校发展能力。全县2处高中学校均成为省级
规范化学校,标志着利津县高中学校办学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2005年县
一中招生1307名,县二中招生1185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85%以上,
实现了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

【职业教育】 职教中心实施“重点带动”战略,推行“双元制”办学路子,
积极疏通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安置率达98%以上。2005年,先后承担了安
全、下岗职工再就业、公务员英语、学历教育等培训工作,培训人数4500多
人次。2005年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由立红副县长代表县政府作了典型发
言,受到与会者好评。200年,职教中心先后荣获东营市“教学质量优胜学校”、
“山东省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先进学校”和“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荣誉称
号。

【成人教育】 全县共有乡镇成教中心9处。成人教育以乡镇成教中心规范
化建设为重点,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成人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教育与农科研紧密结合,教育服务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协
同其他部门,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6000人次。

【自学考试】 完善自考工作服务体系,并推动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2005
年完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达到1250人,3754科次。

【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工作】 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围绕
“创建文明城市”开展了诚信、环保征文,评选“文明校园”等活动。2005
年3处学校通过了市级文明校园验收,8处学校通过了县级文明校园验收,19
名同学被表彰为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大力推进“四五”普法
工作,教育系统“四五”普法工作以高分顺利通过市县两级验收,县教育局
连续5年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学校安全管理】 一是构建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教育、公安、建设、
卫生等 10 部门建立学校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联合检查、指导学校安
全工作。各学校均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设立综治办和保卫科,加强治安保卫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将安全工作纳入学
校目标管理,严格落实“一把手负总责,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责
任制,每年与各级各类学校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和一票
否决制。二是构建教育体系,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能力。大力强化师生思想道
德建设,在教职工中,集中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制定出台教师“十不准”和
“六项规范”,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在学生中,以民族精神、公民道德、
安全防范教育等为重点,开展安全教育进课堂等教育活动,做到安全工作逢
会必讲,并定期对学生进行交通、用电、消防、网络、防溺水、防雷击等方
面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防范意识。三是构建防范体系,创建平安校园。建
立健全大型活动审批制度、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安全工作检查、门卫、保卫
等安全工作制度,各级各类学校均实行领导带班、工作人员 24 小时值班制
度,严格大门口出入手续,严防可疑人员进入校园。加强危房改造和学校食
堂卫生管理,确保校舍安全;大力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和交通安全管理,
联合交警、交通部门在各校园门口设置警示标志,在学生上学、放学经过路
口安排教师执勤,确保学生安全。
先后6次召开全县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与各乡镇教育办、县直学校签署了安
全工作责任状,制定出台了利津县《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学校
安全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制度,举办了教育系统安全知识培训班。会同建
设局等10部门,先后多次开展安全大检查,对学校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
患进行了彻底整改。

【“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争取市建设资金646.96万元,为
18所学校新建、改建了运动场地;建设微机室45个、多媒体教室4个;配备图
书21万册。

【学校选介】

利津县第一中学 学校始建于1954年秋,是利津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民事业
性国办高中,2002年8月升格为副县级单位。位于利津县城,分南北两个校区,
占地389亩,2004年达到62个教学班,3601名在校生;280名教职工中有专任
教师234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0人,一级教师71人;省级教学能手2人、市
级教学能手25人。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强化教育教学管理,1994年
以来先后7次被表彰为“全市高中教学质量优胜学校”,多次培养高考全市
文、理双科状元;1995年以来有6名学生相继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音、
体、美特长教育连续四年被表彰为全市唯一的“艺术体育人才培养先进学校”;
2005年高考, 本科录取340人。2000年8月,利津一中北校区开工建设,占地
293亩,总建筑面积5652平方米,教学班48个,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按国家
级示范性高中标准规划设计。学校累计投入资金7000万元,建筑面积45420平
方米的一、 二期工程于2003年暑假竣工并交付使用。2005年,利津一中具备
72个教学班、3600名在校生的办学规模,现为东营市重点高中、山东省规范
化学校。

利津县第二中学 利津县第二中学位于陈庄镇政府驻地,始建于1952年,现
有52年的发展历史。学校占地123亩,50个教学班,3015名在校生,221名教
职工。2000年以来,学校在规范和强化内部管理的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投入,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目前,学校拥有教学楼2栋,科技楼、艺术
楼、办公楼各1栋,学生宿舍楼3栋,餐厅2座,能满足60个班的教学需要。学
校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微机管理,开架借阅,在全市高中学校中藏书最丰
富,管理最先进。2003年,为各教室安装了集计算机、投影仪、数字化视频
展示台于一身的高标准多媒体教学系统、数字化双向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和校
园广播系统。一流的教学设施,优秀的师资队伍,严格科学的管理,确保了
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高。继2002年高考实现尖子生、特长生和本科上线总数
三项突破后,2003年高考在重点本科、本科总数方面再创佳绩,本科万人比
和教学质量达标率再次名列全市同类学校之首。2005年本科上线人数为336人,
高出全市11.2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学校先后被表彰为“中国西部教育
顾问单位”、“山东省研究性学习优秀实验基地”、“山东省英语特色教育
科研先进单位”,成为全市最具生机和活力的高中学习之一。

利津县职教中心 利津县职教中心是利津县唯一一所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教师 进修、短期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学校,山东省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单位,东营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考核管理站利津培训考核点,国家教育部
“十五”规划课题《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实验学校。学校创
建于1994年,1995年开始招生,1998年职业中专并入职教中心,2000年教师
进修学校也相继并入,拓宽了学校的办学职能。学校占地100多亩,总建筑
面积20000多平方米。学校开设机电、电子、服装、医护、幼师、保安、纺织、
实用美术、计算机财会、市场营销、高职预科等十几个专业。学校建有闭路
电视系统、语音广播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现代教学手段得到广泛应用。
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2000多名在校生,在职教职工134人。学校坚持培养适应
市场、能升能专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
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坚持高职对口升学与就业安置并重,实施“出口”带
动“入口”战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教学质
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近两年来,已有1000多名毕业生在北京、天津、青
岛、淄博、东营、滨州以及当地的大中企业得到妥善安置。200多名毕业生
考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 2001~2004年高职对口升学率均为100%,居本市
同类学校之首。学校管理规范而有特色,突出严、细、实、靠的特点,项项
管理讲规范,全面工作创一流,逐步实现教学思想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
学校管理规范化,学生素质优良化。学校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上挂、
横联、下辐射,先后与县组织部、县财政局、县人事局、县武装部、县中心
医院 、潍坊教育学院、滨州学院联合办学,近几年来,培养成人大专毕业
生1000多人,短期培训近万人次,与山师大联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还与东
营区、河口区教育部门联合承办了两区的师资培训工作。并根据市场需要设
置专业,加快了人力资源的开发,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先后多次承担教育
部、省市科研课题,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近两年来
先后荣获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中学教师自学助考先进单位、中小学校
长培训先进单位,东营市文明单位、规范窗口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利
津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教育管理年先进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单位、综合
治理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陈庄镇中心小学 陈庄镇中心小学位于陈庄镇政府驻地,由原陈庄镇中心小
学与两处学区小学合并组建。学校于2002年6月动工建设,投资600余万元,
占地面积60亩,建有325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和1096平方米的多功能楼各1栋。
2003年8月竣工并开始招生,现有教学班21个,在校学生1100人,教职工57人,
学历合格率100%,有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1人,市级教学能手2人,县级教
学能手18人。学校功能齐全,设备配套完善。投资10万元购买图书16000余册,
投资33万元购置了各类教学仪器209种、音体美器材165种,投资30万元建成
微机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全校21个教学班均配备大彩电、实物展示台、
VCD机和录音机,投资20余万元完成了“远程教育系统”和“校校通”建设,
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学校以“创造适合师生发展的教育”为
办学宗旨,以“培养做成功的现代中国人”为办学目标,精心打造“书香校
园、墨香校园、双语校园、科技校园”,促进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学校发
展,实现“学校有特色、学科有亮点、教师有个性、学生有特长”的四维目
标。学校推行全员管理制度,落实“三个常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
提高,连续四年被县教育局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学工作先进单
位”,被市教育局评为市级规范化学校、首批东营市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市
级文明校园,被市教研室确定为重点联系学校。

(杨爱文 李自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