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广播电视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4&rec=97&run=13

【机构队伍】 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利津县分校隶属利津县农业局。属全额事业单位,行政副科级
单位。 加挂利津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牌子。年底干部职工9人,包括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
初级职称5人。 师资采取专兼结合的方式,在县内中、高级专业人员中聘请兼职教师19人,其中高级职
称9人,中级职称10人。

【概况】 2003年以来,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训人数达3100人;中专招生65人,完
成了市校下达任务的106%;专科招生42人,总数达到274人;本科招生56人,总数达到169人。各类在校
生总人数达到3608人。稳定了办学规模,扩大了学校声誉。被市校授予办学先进单位称号,被山东省农
业管理干部学院评为先进辅导站,全面完成了招生办学工作和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办学方针与方向】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一所利用广播电视进行远距离教育的成人中专学校。办学
方针与方向是"三个面向、四个服务":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建设新型
农村服务、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在由"中央校-省校-市分校-县分校-乡(镇)
教学班"五级组成的办学体系中, 县级分校是基层的骨干办学实体。为适应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中央校、省校及主管部门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农广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发展新路子,建
立起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办学机制。深入贯彻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中专为基础,向两头延伸"
的办学方针。

【办学条件】 年内投资20万元,装修了教室、办公室。购进了办学用桑塔纳轿车一部。新购进计算机
4台,VCD一台,29吋电视接收器一台,数码录相机一台,刻录机一台,VCD光盘100多盘。新上了宽带因
特网。 投资5万元,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农广音像资料库建设。改善办学、办公条件,完善教学设施。为
实施远程网络教育,奠定了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农广电化教学、音像教学的开展。

【联合办学】 2003年,学校加大联合办学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的山东省农业管
理干部学院在本校所建的电教辅导站的优势,先后与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
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等高等院校达成了联合办学意向,逐步完善了联合办
学机制,开辟了硕士研究生课程培训,开设了本科、专科、中专20多个专业的正规学历教育,成为利津
县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与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联合办学的基础上,申请设立了电
教辅导站。经山东省教委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认定符合设立条件,省教委以"鲁教成字[1998]24号"文件予
以批准设立。

【教学管理】 重视教学质量提高,在教学教务管理、学员常规管理中,整章建制,强化措施,条块管
理。一是实行了班主任工作责任制。按办学层次和年级分设班主任,制定了班主任工作目标和激励办法,
签订了责任书;二是改革学员管理办法。入学时签订学教协议,规范学员在校的学习和尊师守纪行为,
建立学员跟踪管理制度,定期向学员单位了解学员解决工学矛盾,在工作中学以致用的情况,加强了学
校与单位的联系,提出指导性的建议,促进学员的学习、工作健康发展;三是探索阶段性教学模式。把
自学、辅导、视听、作业、考试几个环节,有机地划为几个阶段,制定各阶段教学目标及达标等次,作
为评先树优的条件。学员到课率达到93.6%;参考率达到98.6%。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科研结合】 坚持走教学科研一体化道路。完成《苹果轮纹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经专家鉴定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填补了沿海地区盐碱地苹果轮纹病防治技术研究的空白,获得东营市农牧渔业丰收
奖二等奖;实施了县科技局立项的《胡杨树生长环境适应性实验》项目;在北宋镇推广了蔬菜新品种北
京一串铃冬瓜的种植,在北岭乡、盐窝镇推广了西瓜嫁接技术,都取得了成功。

【农民科技培训】 2003年,继续组织实施省级新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全县有3100名青年农民
受训。结合各乡镇主导产业生产的实际,开设食用菌、芦笋、冬枣、桑蚕、果树、蔬菜、畜牧、农机、
水产养殖、上农下渔、粮棉高产技术、农村后备干部等12个专业,分编52个教学班,建立教学点10个,
建科技书屋5处。 聘请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县内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师,坚持实践与理论教学
相结合、集中教学与分散自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技术指导相结合的教学培训方法,集中授课150多次。
顺利通过省农业厅、财政厅、团省委的检查验收,综合评比获全省一等奖,获得省财政厅"以奖代补"培
训专项奖励资金20万元。

(袁福顺 崔乃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