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总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1&rec=48&run=13

〔机构队伍〕 利津县农业委员会是县政府主管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综合部门。内设
办公室、政策研究室。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与其合署。有干部职工11人 (包括农业开发办公
室人员),有专业技术人员4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的2人。

〔农业生产概况〕 1999年,农委充分发挥农业综合部门的职能作用,带领农业系
统广大干部职工,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关于农业及农村改革、
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以农业增产、农民增
收为工作着力点,求真务实、奋力争先,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
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199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558元,比上年增长6.1%。农林牧渔
业总产值达到119958万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农业增长18.4%、林业增长8.4%、畜牧业
增长25.0%、 渔业增长21.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为60.6∶1.3∶19.9∶18.2,农业内部
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种植结构趋向优化。在种植品种上大力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和高市
场占有率的农作物,特色高效农业基地规模不断膨胀壮大,作物品质趋于优化,档次明显提
高,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9048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6828公
顷, 比上年增长1.6%;油料播种面积1923公顷,增长15.1%;蔬菜瓜类播种面积6874公顷,
增长26.7%。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面积之比达到50.2∶49.8,农作物复种指数158.7,比上年
提高了2.4个百分点。 粮食总产22.1万吨,比上年增长2.5%,瓜菜、油料等经济作物产量都
比上年有大幅度增长。二是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成片造林863公顷,育苗面积220公
顷, 四旁植树126万株,年末实有林地面积23275公顷,森林覆盖率14%。三是畜牧业生产快
速发展。新增肉牛、羊冷配网点7个,完成肉牛改良3.1万头,波尔山羊改良山羊6600只,新
建畜牧养殖园区20个, 人工种草1万亩,全年肉蛋奶总量达4.2万吨,同比增长29.6%。四是
渔业生产形势良好。 全县水产品总量达到4.26万吨,比上年增长15.8%,其中海水产品2.96
万吨, 增长15.2%;淡水产品1.3万吨,增长17.1%。五是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和提高。完
成蓄水工程8处, 完成永莘河疏竣与宫家干渠东分工程,建成2立方米/秒扬水站一处,完成
节水灌溉工程5000亩。

〔农业综合开发〕 年内,共建设农业开发项目3个。其中土地开发治理项目2个,改造
中低产田2.5万亩, 安排在北宋镇、南宋乡实施1.5万亩,陈庄镇实施1万亩,并在陈庄项目
区高标准衬砌水库1座;多种经营项目1个,安排在东营三利食品有限公司实施,蔬菜年加工
能力扩大到3200吨。 完成农业开发投资1100万元,其中用于土地治理项目956万元。开发资
金分配由县财政局、农开办统一协调调度,由财政局严格把关,采用按季度报账拨款的方法
下拨资金。在资金使用上实行“三专”,即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财核算;开发工程建设
立足一个“早”字,做到“三个提前”,一是人员早动手,提前规划。二是资金早筹集,提
前投放。三是任务早落实,提前施工。按照大沟、大渠、大路、大林带、大建筑物的“五大”
标准, 做到田间配套工程治理实用。 2.5万亩土地治理项目共开挖整修各级沟渠317条,长
223.1公里,动土176.2万方;实施喷灌面积5000亩,硬化渠道2.5公里,修建各级建筑物218
座; 农田林网植树20万株,栽护坡草5000平方米。水库衬砌工程动土2.9万方。项目区内推
行区域化种植,确保了开发工程的高质量、项目的高效益。

〔扶贫开发工作〕 农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把扶贫开发工作作
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认真总结往年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教训,不断加
大扶贫开发力度,采取得力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绩。开发项目的选定坚持以经济
效益为中心,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标,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重点,以大幅
度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资金安排按照突出重点,集中使用的原则,捆绑使用。1999年对明
集乡马四村进行重点扶持。扶贫项目位于马四村以北、利富路以东,开发总面积1500亩,整
个开发区南北长1000米,东西长1000米,开挖沟渠长度16000米,修建扬水站1处,桥涵闸等
建筑物3座, 搬动土石方30多万方,整平土地1000亩,建水库一座,蓄水能力达32万方,筑
台田230亩。项目总投资44万元。项目建成后,扩种水稻1000亩,预计年产稻谷120万斤,仅
此一项可增加农民收入800多万元,为该村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苟希锋 王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