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商财聚利津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0&rec=15&run=13

远在汉代以前,利津城地是渤海岸边的商地。黄河来利津入海时,河口即在利津城地西侧。到隋代时,
河口已游出大面积的三角洲,利津城地即在古黄河三角洲的顶端,北距黄河入海口大约20公里,东距海
岸大约十公里,是沧州渤海郡东部海岸边的通衢要冲。这里东连乐安、青州、莱州,西北接沧州、冀州,
是河北通往山东半岛的便捷之地。河上有渡口相通。隋代开皇年间在河东岸建永利镇,属蒲台县。唐代
垂拱年间在河西岸10公里处建渤海县城,两城间依渡口相来往。此渡口在州县之东,也是时黄河上最东
部的渡口,俗称“东津渡”。渡口西岸车马辚辚,居民渐多,发展成较大的居民聚落,因渡口之名而名
“东津”,即今利津城地。
唐代末年,黄河改道西迁,此后济水入黄河故道,称北清河、大清河。大清河宽仅三十余丈,槽深五六
丈,东岸永利镇,西岸东津,居民市肆夹河布列,形成一体。西岸建有龙王庙、大王庙,店铺栉比,商
旅云集, 车马宽渡, 十分繁忙热闹。 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升永利镇为县,以“永利”、
“东津”两地名合名,称“利津县”。
元明时期,随着县城的繁荣发展,东岸永利旧城面积狭小,无法安置县属机构,遂先在西岸高阜处建县
学—文庙,后建公署衙门,并圈建新城。据利津旧志载:城周围七里余,筑土为之。建有门楼四座,东
曰观澜,西曰朝京,南曰迎薰,北曰镇海。后不断重修,到清乾隆年间,将城墙改为砖墙,建城楼四座。
城称“凤凰城”。时其城宏伟壮观,除武定府(惠民)城外,利津城是黄河下游滨海地区最大的城池。
清代,利津永阜盐场产量居全省之冠,全由大清河水运外调,大清河为海运要道,山东十七州县的漕米、
货物都由大清河道经利津出海。盐船、货船络绎不绝,首尾相连,均在利津渡口处经过或停泊。城东门
外建有石驳岸, 长40余丈,两端的码头长3里许,停泊货船数百只。南起青州,北至京津的车辆也由此
渡河。据一位古钱币研究人员叙述,在利津境内搜集到不少日本“宽永通宝”,朝鲜“常平通宝”,越
南“景兴通宝” 等铜币, 证明在明、清时代这里与外国有贸易往来。有古诗记载利津城通商情形曰:
“南襟河济通盐艘,北带沧滨控铁关。日落市人争渡急,帆收估客讶言蛮。”又歌曰“青齐车毂争先渡,
吴越朦艘到异珍。此地由来似都会,千村河润泽斯民。”
清咸丰五年,黄河北迁,夺大清河道复由利津入海,此后河水频繁漫溢。光绪二十一年,水淹铁门关,
出海码头迁至利津城东关渡口。直到民国初年,黄河岸高水深,水量充足,东津码头可停靠数百担之大
船。顺河出海,直抵天津、大连、营口、烟台、威海等处,逆河上行可达内地诸港。陆上车辆,东行乐
安、寿光而去潍县、青岛,西行滨州、武定府而往京津,利津城仍是水运、陆路的交汇点和货物转运站。
那时,利津县有各种木帆船500余只,利津城大小商号货栈120多家,其中资金在万元(银元)以上的20
多家。主要经营大豆、棉花、花生、土布、海产等农渔副产品和外来洋货及各地土特产品。各大商号均
在省城济南派住购销人员,济南市面所见之最新货品,朝发洛口港,暮到利津城。城内各店铺商品新颖
齐全,有留声机招揽顾客,晚间用气灯照明,通宵达旦,交易兴旺,有“小济南”之美誉。
“七七”事变后,利津城沦陷于日军铁蹄之下,民不聊生,商业凋敝。
新中国成立后,利津县恢复了渡口兼码头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利津黄
河公路大桥的落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古老的凤凰城焕发了青春,进入了繁荣昌
盛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