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利津县委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1&rec=34&run=13

〔县委工作概述〕1991年,中共利津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坚持治理整顿和深化改
革的方针,在大力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本地实
际情况,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及同级党代表大会
的决议,定期向上级党委报告工作。做好党的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发挥全体党员在
一切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本县地方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
、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实行对县总工会、共
青团利津县委、妇女联合会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党外群众密
切合作,共同促进利津经济的繁荣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中共利津县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一切重大问题都经过常务委员会直至全体委
员会讨论决定。县委注重自身建设,坚持县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学习马列主义理
论和上级指示精神。切实加强调查研究,转变作风,深入实际,解决问题。
〔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和省五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12月25日县
委召开七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学习传达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和省五届七次全委(
扩大)会议精神,确定了九十年代利津县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
效益要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到本世纪末,粮食总产达到3亿公斤,人均占有1吨粮,棉
花总产达到60万担,农、林、牧、副、渔业和乡镇企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农村
国民生产总值在1991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农村改革要有突破性进展,逐步建立和完
善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农村社会面貌要有一个新的变
化,形成经济繁荣兴旺,思想健康向上,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全县农村实现小康的
主要指标是:①物质生活比较富裕。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在1991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人均达到3000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00-1450元,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有显
著提高。②精神生活比较充实。基本普及文化体育活动,绝大多数农户看到电视,听
到广播,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建立一支宏大的农村专业技术人员
队伍,基本清除陈规陋习,社会风尚良好,人们的思想健康向上。③居住环境改善。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8平方米以上,减少占用耕地,提高居住质量,做到舒适、实
用、美观,实现村镇绿化、美化和街道整洁。④健康水平提高。做到村村有诊所,乡
乡有医院,人人享受初级保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下。⑤公益事业发展。
村村通电、通邮,绝大多数村通车、通水(自来水)、通电话,社会福利保障事业比较
健全。发展乡村敬老院,做到老有所养。⑥社会治安良好。农村社会管理制度化、法
制化、规范化,基本控制重大刑事案件,人民安居乐业。为实现九十年代利津县农村
工作总任务和总目标,县委确定,要在全县实施“654321工程”,即到本世纪末,全
县乡镇企业总产值要达到6亿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4亿元;果林面积要发展到5万
亩;新增40万担棉花、3亿斤粮食;畜牧总产值突破2亿元;渔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
〔深入开展城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一年来,县委把城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作为
系统工程来抓,按照上级统一部署,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加
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一是为加强对城市社教的领导,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
19人组成的县城市社教领导小组,并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办公室作具体工作。二是注重
社教的针对性。根据城市社教的对象具有层次多、跨度大、群体差异性大的特点,采
取切块分层施教的方针,使思想教育更有针对性。三是确保学有实效。城市社教4月
份展开,5月份接到上级关于城市社教延长的指示后,县委为进一步拓宽教育的广度
加大深度,明确提出:“领导再加强,精力要集中;认识再提高,活动要升温;学习
再深入,安排要细致;重点再突出,主法要灵活;工作再努力,效果要明显”的要求
。抓深化教育,抓典型引路,促平衡发展。据统计,城市社教受教育群众5万余人,
干部受教育面达98%以上,职工受教育面为95%,个体工商户受教育面为90%,学校
师生受教育面达100%。在东营市考核验收中,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从去年开始。在开展城市社教的同时,农村社教继续进行。
根据中央、省、市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县委决定从11月初开始,再集
中三个月的时间,在全县农村进一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要求完成的任
务和达到的目标是:第一,干部群众社会主义信念明显增强;第二,党支部及其他村
级组织比较健全;第三,各业承包合同和集体经济管理制度基本健全;第四,农民急
需和可能做到的服务能够展开;第五,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第六,发
展经济有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第七,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社教活动的重点
是:抓“四项教育”,即反和平演变的形势教育;奔小康目标教育;为人民服务宗旨
教育;民主与法制和道德风尚教育。“搞好三个整顿”,即整顿农村财务;整顿社会
秩序;整顿行业作风。“加强四项建设”,即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加强社会化服务建
设;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开展好“七个活动”,即
开展“五星级家庭活动;学讲比活动;公物还家活动;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文化娱乐
活动;学法用法依法建制活动党支部达标升级活动。整个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
阶段是准备动员,县乡两级均建立社教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制定活动方案,印发
有关文件和编印宣讲材料,召开社教动员大会。第二阶段是集中教育。先用10天时间
集中进行乡镇干部教育,然后对农村和乡镇企业干部群众集中教育。主要方法是大会
宣讲和小组学习相结合;学习与总结工作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社教
与开展创“五星家庭”活动、村庄建设、科技普及、移风易俗、计划生育等事宜相结
合。第三阶段是整改建设。联系实际,总结工作,查摆部题,制定整改措施,加强党
组织、村委会及经济组织,群团组织建设,加强各项制度建设、思想作风建设、环境
建设等。第四阶段组织验收。经县、市两级验收后,召开总结大会。
〔发展国民经济的决策〕一年来,县委为确保全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
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二月份县委、县府召开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确定1991年
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总要求是:稳增粮,大上棉,巩固发展对虾生产,林牧盐业搞突
破,乡镇企业大发展。三月初,县委、县府召开全县城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好
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①要从过去的眼睛向上转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从宏观上把握
区域经济发展走向。②要从过去的单纯依赖财政转向向多渠道筹集资金,调整资金投
入。③要从过去偏重带有自然经济色彩的“小而全”生产转向优化企业组织结构。④
要从过去的偏重外延发展转向依靠技术进步。⑤要从过去的依赖政府办企业转向企业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0月,县委扩大会议确定,全县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是:强化
工业生产,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走重工、强
农、搞活流通的路子,逐步建立三个基地(粮棉基地、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石油机
械开发基地)。农村经济发展确定为:三足(粮棉、乡镇企业、多种经营)鼎立,五业
(农、林、牧、副、渔)并茂,全面发展。城市经济确定为:抓住县乡工业,加强重点
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培育市场,搞活商品流通,全面振兴城市经济。
为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县委确定了“八五”期间全县乡镇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积极扶持,合里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总方针和治理整顿期间
的“调整、整顿、改造、提高”的方针。坚持外延内涵并举,外引内联并重,速度效
益都要上,通过优化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强化企业管理,深化企业改革,完善
经营机制,实现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力争“八五”期间乡镇
企业有一个大的发展。
〔县委组织干部赴荣成市学习考察〕10月31日至11月7日,县委组织的由副书记
王永华带领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考察团,到荣成市进行学习考察。重点是考察
与城市经济工作有直接联系的工交系统和流通领域,共涉及到市供销社、商业局、物
资局、经委、水产局及其所属的近20个单位。考察期间,双方的组织人事部门商定了
由利津县分期分批选派干部到荣成市对口挂职学习的有关事宜。考察结束返回后,县
委先后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和县直各单位股级以上全体干部会议,专题所取考察情况
汇报,统一思想认识,学荣成赶荣成,对促进全县城市经济工作的发展,产生了积极
作用。
〔中国共产党利津县第七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利津县第七次代表大会于199
1年8月17日至19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260人,列席代表60人。这次大
会的指导思想和任务是: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回顾总结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的工
作;以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为指导,研究确定利津县
两个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的任务和措施;按照干部的“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标准,
选举产生新一届县委、县纪委领导班子;动员和带领全县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沿
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实现十年规划和“八五
”计划,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奋斗。
会议经过认真讨论,一致通过杨庆德同志代表中共利津县委所作的《团结求实,
锐意进取,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认
为,县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
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积极扩大改革开放,战胜各
种困难和自然灾害,保持了全县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开创了全县两个文明
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新局面,为顺利实施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会号召: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旗
帐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振奋精神,团结求实,艰苦创业,奋发进取,为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振兴利津而努力奋斗。
会议讨论通过了王惠民同志代表中共利津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
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中共利津县第七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选出县委正式委员25人,侯补委员4人,常务委员10人,县委书记杨庆德,副书记
杨志良、王永华、刘汝彬。选出纪委委员11人,常务委员5人,书记王桥,副书记张
同乐、宋子元。
〔1991年县委下达的重要文件选目〕
一、关于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
二、关于培养安排非中共人士担任政府实职的意见
三、关于进一步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
四、关于整顿全县党政机关干部思想、作风、纪律的安排意见
五、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
六、关于在全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通知
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密工作的意见
八、关于搞好农村经常性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
九、关于批发《利津县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十、关于在全县开展党规党法教育活动的通知
十一、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管理的意见
十二、关于加强青少年工作的意见
十三、关于开展创建“农村党的建设先进乡(镇)活动的意见”
十四、关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的意见
十五、关于在全县农村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的通知

(李寿凯)
〔组织工作〕1991年,县委组织部认真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组织路线,紧紧围绕
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园满完成了各
项工作任务。
领导班子建设:按照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结合县、乡(
镇)两级党委换届选举,对县委、县纪委和乡镇党委领导班子认真进行了组织调整。
同时,适应工作需要,建立了乡镇纪委。换届后,根据工作需要,对县委、县府职能
部门、群众团体及乡镇的部分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和充实。为13个乡镇配备了社会治
安综合治理副乡(镇)长。全年共任免副科级以上干部193人。
干部工作:以干部制度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加强了干部交流、干部调配、干部培
训、干部管理等各项工作。全年共交流干部39人,调配干部142人。选送22名县、乡
(镇)领导成员、高级知识分子参加省市举办的培训班。组织262名干部分别参加了中
央党校大专函授班、辽宁刊授党校中等专业学校学习。组织250名县直科级干部参加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培训班。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了省、市、县下派干部的管理
工作(省下派我县干部30人,市下派16人,县下派100人)和知识分子工作。1991年,
经过认真评选,选拔出县级拔尖人才6名,同时,并对原有的10名县级拔尖人才加强
了管理。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1991年深入开展农村党支部达标升级活动,并把这
项活动与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相结合,与加强农村干部管理相结合,促进了农村党的
建设,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1991年全县农村先进党支部84个,占16.77
%(90年77个);一类支部197个,占39.32%(90年196个);二类支部203个,占40.52
%(90年210个);三类支部17个,占3.39%(90年17个)。
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严格的党员管理制度和组织员谈话制度。
认真进行民主评议党员和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开展“评先树优”活动。按照“严格
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重视发展工农业生产第一线骨干分
子和妇女入党。全年基层上报发展对象239人,经组织员谈话,建议发展230人。在新
发展的党员中,企业和农业生产第一线的126名,占54.7%;女党员26名,占11.3%

(张守英)
〔宣传工作〕1991年,县委宣传部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七中、
八中全会精神,加强对经济形势、政策、任务的宣传,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政工
队伍和宣传阵地的建设。
紧密结合党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进行政治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在全县农村社
会主义教育中,县委宣传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举办工作队员培训班,对730名社教队
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在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宣传发动阶段,宣传部全力以赴,组织
宣传力量,启动各种宣传兴论工具,大造声势,形成广播、电视、电影、录相一起放
,宣传车、社教文艺宣传队一起宣传的大环境。并为基层组织提供各种社教学习材料
2.5万份,搞理论咨询367次,为落实县委领导提出的“把理讲透,把劲鼓足”的要求
作出了努力。在城市社会主义教育中,县委宣传部编印城市社教纲要5000份,城市社
教宣传提纲4600份,编写辅导材料1500份。同时,根据基层反映出的思想认识问题,
多次召开理论研讨会,提出100多个题目,组织业务理论工作者进行研究,撰写了一
批理论文章和疑难问题解答。此外,在加强经济形势、政策、任务的宣传和企业思想
政治工作方面,有针对性地作了一些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为进一步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县委宣传部在总结推广农村基层党组织典型经
验的同时,注意加强政工队伍、宣传阵地和各项制度的建设。队伍建设主要抓了充实
、培训。各乡镇从健全组织、提高素质入手,对政工队伍作了充实和适当调整,全县
基本形成党委(支部)书记亲自抓、党群书记靠上抓、宣传委员具体抓、其他委员配合
抓、有关部门一齐抓以及党员联户、“三访”(访贫问富、访富问计、访贤求能)群众
自治活动为基本形式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为提高政工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
质,全年各乡镇举办学习班78期,受训人数达8405人。阵地建设主要抓了“四个强化
”:强化党员教育阵地,建立起以县委党校为龙头,乡镇党校为主体,农村党员活动
室和党员带头户为基础的党员教育阵地。1991年重点抓了巩固、完善、提高。强化宣
传阵地,建立起以县广播站为龙头,以乡镇广播放大站为主体,以村广播室、黑板报
、宣传栏和家庭小喇叭为基础的宣传舆论阵地。强化文化活动阵地和强化专业技术阵
地,主要抓了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教育活动制度、约束制度和激励制度。

(季明忠)
〔县委研究室〕研究室成立于1988年7月,为隶属县委的职能部门(正科级),现
有兼职主任2名,副主任2名,研究员(秘书)2名,工作人员1名。1991年6月成立利津
县委经济研究中心(正科级),与研究室一套班子,两个牌子,合署办公。
县委研究室的工作性质是:从宏观上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和领导决策的需要,开展
实用性调查研究,为县委、县府领导人的科学决策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1991年研究室进行了十项调查活动,其中有三项大型调查。第一、县属工业调查
。5月份,研究室联合有关单位组成联合调查团,对全县20家县属工业企业进行了全
面调查,掌握了县属工业企业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剖析了县属工业长期滞后的原因,
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了借鉴。第二,乡镇企业调查。7月份
,对全县乡镇企业进行全面系统调查,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
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为制定全县“八五”期间乡镇企业发展规划和短期发展计
划提供了翔实可靠的依据。第三,党建调查。11月上旬,研究室、组织部、宣传部三
家配合,对全县16个乡镇的100个村的党员思想状况进行深入调查,撰写了调查报告
,并对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村党员的思想建设,提供了新的建议,为上级领导了解农村
党员思想状况提供了翔实准确的资料,也为县委制定新时期农村党的组织建设的有关
政策,和完善党在农村的领导,提供了客观依据。
此外,还对全县的农业开发、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落后地区工业人才、棉花作为
突破口的政策、干部制度等七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取得一些调研成果。
年内,研究室组写各类典型材料、报告、论文、领导讲话等20多篇,共计20多万
字,部分文章在省、市级刊物上正式发表。还编发《调研情况》7期。

(田和平)
〔党校〕党校校长由县委副书记王永华兼任
陈树岭任书记,副校长王士友主持行政工作,副校长王光和分管理论教育工作。
1991年,县委党校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通知》和省委(1990)30号
文件精神,加强自身建设,认真进行干部理论培训工作。
县委党校自1985年至1989年上半年,主要是向党员干部进行正规化理论教育,组
织举办干部中专班和干部专修电大班。1989年下半年,结束常规教育,转向开办各种
形式的短期培训班。1991年,党校举办科级干部短期培训班1期,培训县直机关党员
干部83人,主要学习了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及党史、党建理论等。全年举办农
村党支部书记轮训班2期,主要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哲学、党史党
建及党的基本知识。
1991年4月,县委党校招收“辽宁刊授党校第四届马克思主义班”学员371人,开
设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工作等12门课程,学期二年。县委党校
主要通过面授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考试等方法组织教育。
1991年,县委党校与有关部门结合,进行校外理论培训工作,为粮食、供销、交
通、电业、税务等单位多次讲课。与此同时,还积极协助乡镇党校加强党校建设,并
定期进行辅导和检查。

(郭树林)
〔统战工作〕1991年,县委统战部认真贯彻中央(1989)14号文件和(1990)10号文
件及全国、省、市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的工作中心,突出重点,积极开
展统战工作,为建设两个文明、维护安定团结、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和平统
一祖国大业服务。
1.学习贯彻中央、省、市统战工作会议精神。1991年1月至3月,县委先后召开了
各乡镇分管统战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宣传统战委员及县直各部门党员负责人会议,认
真学习贯彻中央两个文件与全国、省、市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此后,县委统战部遵循
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先后通过县委党校和部分乡镇党校,开设统战理论对台工作课程
,全年共培训科级干部78人,村干部400余人。同时举办了各乡镇政协办公室主任参
加的统战工作学习班;创办起《统战理论与信息》刊物,全年共出刊5期。
2.培养选拔非党干部担任领导职务。遵照省市委召开的组织部长、统战部长会议
精神和县委《关于培养选拔非中共人士担任政府实职的意见》,县委统战部一方面组
织调查组,深入调查,另方面会同组织部进行全面调查摸底、重点考察和慎重研究。
全年共安排副科级实职的非党干部3人,建立了由50人组成的股级以上非党后备干部
队伍。此外,还协助县政协召开了三届二次全委会,圆满完成了县政协委员、常委和
副主席的增补工作。年内召开了利津县工商业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恢复建立
了利津县第二届工商业联合会。
1991年,县委统战部继续认真做好非党知识分子工作。通过不定期召开非党知识
分子座谈会,和在县直有关部门建立党的领导干部与知识分子联系制度等方式开展工
作。同时注意培养和推荐优秀非党知识分子干部。
3.做好以对台工作为重点的海外联谊工作。1991年,县委先后召开了全县对台工
作会和对台工作座谈会,传达贯彻中央及省市对台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对台工作。为
作好这项工作,县委下达了(1991)11号文件。县委统战部遵照上级指示精神,进一步
加强台胞接待工作,积极开展对台经贸工作,全年共接待台胞25人次。通过热情接待
,宣传政策,增进了友谊和相互了解,联络了感情,增强了台胞对大陆的吸引力。在
开展对台经贸工作方面,县委统战部主要抓了三件事,一是借1991年春节之际,县对
台办公室开展了“致利津县籍在台同胞一封信”活动。信中除表达对台胞的春节慰问
之外,并介绍了利津的资源优势和台胞投资的有关政策规定。二是通过台胞及其在大
陆的亲属,为对台经贸工作牵线搭桥。三是通过召开台属座谈会及个别工作,启发引
导台属发挥自身优势,引进台资。这一系列工作,为对台经贸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
的基础。

(刘立国)
〔老干部局组织与工作概况〕中共利津县委老干部局于1984年9月建立。其基本
任务是:宣传贯彻中央有关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管理老干部的安置、服务工作。
1991年设局长1人,副局长1人,调研员2人,其他工作人员5人。局内下设老干部休养
所,配所长1人,科员1人。全局共有干部职工11人。
县商业局、粮食局、卫生局、县社、经委等5个单位,均建立股(科),配备专兼
职干部9名,负责老干部工作。全县16个乡镇(刁口乡除外)各配备老干部干事1名。
1991年,县委老干部局遵照上级党委关于老干部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全县575名
老干部为工作对象,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1.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发挥老干部作用。
为充分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县委老干部局积极组织全县老干部开展“为振兴
利津献计献策”活动。县直各部门、各乡镇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老干部的意见和建
议。全县有15个乡镇和41个县直部门的111名老干部,向县、乡党政领导提出合理化
的意见和建议186条。同时,还注意发挥某些老干部的自身特长,积极为党为人民再
做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189名老干部参与乡村各项中心工作。有的还担任村
里的职务,有的做调解工作,有的帮贫致富、推广科学技术,有的行医为群众治病、
组织举办书画培训班、担任校外辅导员,有的参加编史修志。在全县社会主义教育中
,有280多名离休干部参加活动,不少老干部还被聘为宣讲员。
2.发展庭院经济。县委老干部局组织动员老干部进行庭院经济开发,1990年底起
步,1991年初见成效。其间,县委老干部局先是向全县离退休干部发出公开信,广泛
宣传发动。尔后,由县委老干部局局长陈其华带队,组织部分离退休干部及各乡镇老
干部干事共41人,赴昌乐县进行参观学习。还聘请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政治学校管
理处处长、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离休老干部颜锡来利津县帮助举办老干部金针茹试种
培训班,进行食用菌金针茹试种培训指导。通过典型引路积极引导,先后在全县发展
种植、养殖、加工等服务项目20个。参加开发庭院经济的老干部300余人,当年总收
入15万元。
3.走访慰问老干部
为落实好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1991年11月间,县委老干部局组织2个走访慰
问小组,对易地安置到利津县的54名外地老干部,普遍走访慰问,征求他们的意见,
并研究确定具体落实方案。每年新春佳节,县党政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都携带慰问
品对老干部进行走访慰问。县委老干部局还定期召开全县离退休老干部代表座谈会。

(李春三)
〔政法委工作概述〕一年来,县政法委认真履行对政法工作全局的决策、组织、
监督和指导的职责,大力贯彻落实中共中央(91)7号文件、省委(91)10号文件和县委
(91)17号文件精神,组织开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的斗争(即
“严打”斗争),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全县和油区的治安秩序,保障了全县
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在开展“严打”斗争方面,为做好各有关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监督与指导,
政法委牵头,建立了公检法司四长联席会议制度,确定每月28日召开一次例会,若遇
到亟待解决的问题,可随时举行联席会议。工作中,支持各部门各司其职,要求他们
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对重大疑难案件,建议并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办案,对有争议的
案件主动做好协调工作,统一认识,正确处理。为了指导面上的工作,政法委经常深
入基层派出所、法庭、法律服务站和县直的重点单位,座谈情况,了解问题,总结经
验,予以推广。同时,还加强对人民来信来访的受理,对县内人民来信来访和上级交
办的公民控告、检举、揭发违法犯罪案件,及时接待及时处理。全县的“严打”斗争
顺利进行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主要抓了如下工作:
1.在全县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的两个《决定》,并于9月9日至10月9日集中开展了一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宣传月活动。通过宣传,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意识,使全县人民充分认识到加
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搞好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维护稳定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基本
方针。
2.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机构。为加强领导,政法委根据上级指示,建议
县委成立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设立了办公室,各乡镇政府配备一名副乡(镇
)长分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都建立健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全县505个行政村均成立了办公室。
3.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法组织和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对各乡镇的派出所、法庭、法
律服务站、司法助理员进行调整充实,增强了干警力量,同时加强设施和业务建设。
群防群治队伍进一步扩大,县巡逻大队由16人增加到21人。对乡镇的176名巡逻中队
的队员普遍搞了培训,村级巡逻小队进一步巩固。全县治保组达到581个,人员1754
人。全县确定“帮教”(帮助教育)对象151名,成立“帮教”小组151个,有“帮教”
队伍459人,年内“帮教”对象无违法犯罪的143人,占94.7%。
4.在全县开展四项活动。一是重点治理活动。对38个后进村、两年后进区域,派
出工作组,从整建支部和建章立制入手,进行重点治理,使其面貌有明显变化。二是
开展工农共建油区治安新秩序活动。组织油区乡镇村庄与油田单位结成对子,搞工农
联防保护油区建设与生产。三是开展以法治理活动。在开展普法教育的同时,建立依
法治理试验联系点,组织开展依法治县、依法治乡(镇)、依法治村、依法治厂、依法
治校等治理活动,初步取得成效。四是开展“四无”(无重大刑事案件、无民转刑案
件、无人员犯罪、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活动。政法委印发文件制定活动计划,在全
县全面推开。全县505个行政村,年内实现“四无”的占85.1%,102个县直单位实现
“四无”的占95%,226个乡镇直单位实现“四无”的占76%。

(张林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