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作物栽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3&A=4&rec=9&run=13

20世纪40年代,垦利县农作物栽培技术落后,基本上是广种薄收。60年代中期,
农作物栽培科学技术在部分先进单位开始应用。
小麦在50年代,小麦种植面积很少。60年代初,播种面积虽有扩大,但仍沿用传
统的种植方式。60年代中期,县域南部引黄灌区内的几个公社,开始在种植方式和管
理上有所改进。一是改大宽垄小播幅为6寸(合尺,下同)耧套或4寸耧靠,缩小行距,
加宽播幅,每亩有效株数由原来的10万株左右提高到15~18万株。70年代初,普遍推
行小麦密植耧和机播。1985年,每亩有效株数提高到20万株左右。二是在管理上,推
广冬前追肥或顶凌追肥。从1975年开始提倡施磷肥,解决氮、磷比例失调问题。三是
在品种布局上,明确提出高产田、水浇地、旱薄地因地制宜。四是改过去冬轻管、不
管为重冬管(松土、镇压、追肥、除虫、浇水等),培育冬前壮苗。1976年后,重点推
广选用新品种,改大田平播为畦播。1980年始,对有水浇条件的地区,普遍推广足墒
、足肥下种,重追起身拔节肥和浇好分蘖、起身、拔节、灌浆水。同时抓好病虫害防
治等增产措施。在无水浇条件的旱田麦,施好底肥(农家肥每亩4000公斤左右,过磷
酸钙25公斤,碳铵40公斤或尿素15~20公斤施于犁下),培育壮苗,并搞好冬前镇压、
保墒等。晚茬麦,注意选用适宜晚播的早熟、抗冻、抗病、抗倒伏品种。
玉米50年代,以春播玉米为主。60年代末,随着杂交品种的推广,夏播玉米迅速
普及。全县玉米主要栽培技术:一是适期播种。凡是有套种条件的,一般适宜在6月
上旬套种(低产麦田套种稍早,高产麦田适当后延)。套种的目的,主要是解决玉米生
长发育积温不足的矛盾。二是选用良种。60年代初,主要种植“大马牙”、“小粒红
”和当地传统品种。60年代中期逐步推广“双跃150”、“烟农545”、“烟三6号”
、“烟三10号”等杂交品种。1978年后,主要推广“鲁原单4号”、“鲁原单8号”、
“聊玉5号”、“烟单14号”等紧凑型杂交种。三是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最大限度
地利用光热资源。本县适宜种植密度为:中晚熟品种每亩4500~5000株;早熟品种每
亩5000~6000株。四是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每亩带种肥(碳氨或尿素)4~5公斤(与种
子分离施)。生长期追肥两次:第一次在拔节前(小喇叭口期);第二次在雄前追攻穗
肥。以氮肥为主,每次每亩15~20公斤(前轻后重为佳)。
大豆1950年前,大豆种植面积占全部农作物的70%以上,因种子杂劣,管理粗放
,产量低而不稳。70年代中期,随着调整作物布局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始对
大豆科学化栽培管理。一是不断更新品种。1960年前,主要是传统品种牛毛黄、小粒
黄、小粒青、赤豆(也叫茶豆)、铁角黑等。后又推广平顶黄、铁杆黑、爬蔓青等。7
0年代中期,推广文丰5号、7号、向阳1号和美国9号等新品种。到1985年,全县普遍
种植鲁豆1、4、5号和向阳1号等。二是掌握最佳适播期:春大豆,生长期较长的品种
在5月初;中熟品种在5月30日前后;夏播大豆宜抢时早播。当地有“麦豆争宿”(即
麦茬大豆相差一夜产量也不一样)之说。三是普遍推广“五改”栽培技术,即改劣种
为良种;改贴茬下种为灭茬下种;改不施肥为增施有机肥,适当搭配化肥;改不间苗
为间苗,合理密植;改不浇水为遇旱及时浇丰产水。
水稻主要栽培技术:一是抓“早”。早育苗、早插秧,躲开黄河枯水期,延长生
长期。为预防早期寒流、低温侵袭,普遍采用地膜覆盖育秧,较原来的露天育秧早2
0~25天,可早插秧15~20天。二是突出“肥”。为育壮苗,一般秧田追肥2~3次(以速
效肥为主)。第一次在3叶期,相隔10~15天再追施提苗肥(亩施标准化肥7.5~10公
斤)。为促使秧苗早发、粗壮,在移栽前七、八天,可追第三次肥。三是强调“管”
。在水稻种植初期,由于经验不足,为求高产而大量施用氮肥,结果,使水稻始终处
于旺长势态,造成倒伏、贪青晚熟而减产。70年代初又采取缩苗法,产量仍上不去。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水播在分蘖、拔节和抽穗期是需肥的重要时期。在水的
管理上,一般是掌握“干干湿湿”的原则。即插秧后至分蘖期,保持水层5厘米左右
;分蘖末期轻搁1次田,以促进根系扎深、多发、生长稳定。搁田时间2~3天后,随即
上水。拔节后期进行第2次搁田,以达到稻苗茁壮老健。但施肥前必须保持一定水层
,促使有机肥腐化、分解。待自然落干后再灌水,以提高肥效。收获前15天左右停水
,以利籽粒饱满。
棉花在50年代,棉花栽培技术主要是催芽、保墒、多锄(有“棉花锄八遍,桃子
结成串”的农谚)和打顶心。
60年代,淘汰传统“土棉”(亚洲棉)品种,推广斯字棉、五爱棉新品种和合理密
植。1973年开始推广小棵密植,1976年基本普及。1977年每亩密度达6500株左右,由
于密度过大,加之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棉花疯长结桃少,亩产由1976年的15.5
公斤(皮棉)降到9公斤。1978年开始,逐步趋向合理密植。1985年,全县棉田每亩平
均3500~4000株。在播种方式上,1965年推广“水种包包”和芽苗移栽。70年代推广
马拉播棉机,并在盐碱地区推广了曹县开沟躲碱点种经验,均收到一定效果。1981年
,西宋乡小口子村试验地膜覆盖新技术成功,1983年在全县推广。1984年,全县地膜
覆盖面积达17000亩,占棉田总数的15.4%。1985年,地膜覆盖面积21000亩,占
棉田总数的22.2%。地膜覆盖技术可使每亩棉花增产30%左右,最高的达50%。
1982年,西宋乡小口子村试验“乙烯利”生长剂成功。1983年,全县推广面积2000亩
,1984年推广到16200亩。对盐碱地和粘土地里的贪青晚棉花,效果尤为显著。1983
年开始试验推广助壮素,效果明显,1984年推广面积7000亩以上。
花生垦利县种植花生历史虽然较长,但管理粗放,栽培技术落后。1978年以来,
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新的栽培技术逐步普及:一是不断更新良种。二是科学
施肥。一般亩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丰产田达5000公斤,播种前,施少量化肥于
垄内作种肥(一般每亩施磷肥20~20公斤,尿素5~7公斤)。初花期,每亩追施氮肥8~1
0公斤,有的在盛花初期追施复合肥10~15公斤。三是改平地点种为起垄合理密植。7
0年代前,一般每亩为5000墩左右。1978年后,提高到每亩7500~8000墩。由于起垄点
种,增加活土层,提高了地温,易于果针下扎,有效果较平播提高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