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粮食作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3&A=4&rec=5&run=13

小麦小麦是全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居领先地位。建县初期播种面
积少,且管理粗放。50年代初,播种面积虽有扩大,但仍不作主粮。种植方式多是行
距大,群体小,农家品种,“白种”(即不施种肥和基肥)下地,个别年份或地片不耕
耙就下种(即当地说的“贴茬麦”)。亩产只有50公斤左右。从1955年起,小麦种植面
积明显增加,特别是在黄河滩区和引黄灌区已占主要位置。至1958年,全县小麦总产
量已占粮食总产量的30%以上。1985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12.55万亩,平均亩
产143.5公斤。西宋、郝家两乡和县良种场平均亩产200公斤以上。
高粱1965年前,每年种植面积都在10万亩左右,多系当地高秆高粱和多穗高粱。
从1965年起,逐步被杂交高粱取代。1979年,全县种植杂交高粱8万余亩。开始以渤
杂3号为主,1980年后,又推广从东北引进的6A组合系列新品种。由于新品种的推广
和管理技术的不断提高,亩产由1950年前的35.5公斤,提高到1981年的117.5
公斤。但是,高粱在本县适宜春播,影响复种指数及产量的提高。因此,随着耕作
制度的改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80年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85年,全县播
种面积仅1.99万亩。
大豆是垦利县的优势作物。1950年前的种植面积,占全部粮食作物面积的70%以
上,总产和品种质量居全省首位。五、六十年代,随着其他粮食作物面积(特别是小
麦)的扩大,大豆播种面积一般占粮田面积的40%左右。70年代,由于片面追求粮食
单产指标,把大豆列为“低产作物”,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压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后,提倡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大豆生产得到恢复、发展。1985年,全县大豆种植
面积由1978年的7.39万亩上升到10.31万亩,平均亩产85.5公斤,总产
达到880万公斤。
玉米从五、六十年代起,由于小麦生产的发展和复种指数的提高,玉米面积随之
上升。至1978年,播种面积达15.83万亩,总产1712.8万公斤。从1980年起
,随着棉花、大豆面积的扩大,玉米播种面积逐年减少。1985年,全县玉米播种面积
为6.04万亩,总产1034万公斤。
水稻是从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为充分利用黄河水源,改变沿黄地区生产条件
,1964年,宁海公社首先在大张、小张、苏刘等村试种成功。尔后,垦利镇的双河、
义和、复兴、李呈等村开始种植。70年代,逐步扩大到胜坨、高盖等乡。1985年,全
县种植面积达4.07万亩,亩产由初种时的200公斤提高到391公斤,总产达到1
591.4万公斤。
谷子20世纪50年代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因耕作粗放,忽视病虫害防治,
产量低而不稳,种植面积逐年减少。60年代,适当推迟播种期,躲开一代钻心虫危害
期,加大防治措施,产量有所提高,面积有回升。70年代,在片面追求高产作物的影
响下,播种面积又降下来。1973年,全县播种面积仅1.3万亩。从80年代起,因
地制宜调整作物布局,加大管理措施,种植面积和单产又有增长。1985年,全县播种
面积1.53万亩,亩产137公斤,总产209.6万公斤。
除以上粮食作物外,还有白豆、绿豆、红小豆、禾参子、黍子等,通称为小杂粮
。小杂粮的种植,一方面可以调剂群众的生活,另方面可以利用闲散空地,调辑地力
、调换茬口。60年代前,杂粮种植面积一般不少于8万亩,占全县粮食作物面积的12
%左右。60~70年代,由于强调种植高产作物,杂粮面积下降到2万亩左右。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小杂粮的种植面积又有明显回升,特别
是绿豆的种植面积和单产,较前大增。1985年,绿豆总产量达到75万公斤,占小杂粮
总产量的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