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人口来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3&A=3&rec=17&run=13

西汉时期,垦利县域还在渤海之中。公元11年(西汉末期王莽新朝始建国三年),
黄河由千乘入海,至唐朝末年改道北流,历经800余年,海岸线向北和东北推进近50
公里,今县域西、中部地区形成陆地。
元朝末年,始有登州府栖霞县苇筐庄张氏民户迁至大清河东岸垦居,后又有宋氏
自河南省归德府商丘县迁入,均系原地官属请住户,后来渐成村落。如董集乡的大请
户、南请户、东请户及宁海乡的宋家庄都是那时形成。
明朝初期,为发展农业生产,封建统治者推行“移民就宽乡”的民垦政策。明洪
武、永乐年间,官府自山西洪洞、直隶枣强等县,分批迁民定垦,遂形成县域西南部
现董集、胜利、胜坨、郝家、宁海、高盖等乡102个村庄。这些移民中,共有张、宋
、王、董、薛、陈、傅、秦、高、周、李、宫、车、许、程、胡、刘、罗、盖、韩、
任、郑、丘、崔、巴、苟、姜、尚、杜、褚、史、康、郝、侯、岳、迟、樊、徐、缪
、杨、赵、耿、于、邵、胥、蔡、常、路、白、卞、吴、梅、冯、纪、宁、袁、孙、
卜、孔、孟等60多个姓氏。
人口的另一个来源,就是外来的盐民、盐商、灶户、逃荒户。本县许氏家谱记载
,董集乡后许村的许氏居民,始祖乃为淄川县紫草窝绅士,因从业盐卤差商,明洪武
初年迁居宁海渔场(现胜坨乡小宁海村附近)立籍。宁海乡纪冯村的纪氏居民,始祖为
浙江杭州府仁和县盐监,明初迁居利津县城西关,同年迁至大清河东岸建村,督办丰
国盐场事。胜坨乡的皇殿村和董集乡的窑上盖、小官庄,其王、盖氏,原籍东昌府临
清州和滨州,迁此以烧窑、种菜为业,后渐成村落。胜利乡的卞家、路家,是因逃荒
避难,分别自博兴、章丘迁此定居渐成村落的。
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此后,东部和东北部出现大面积黄河
新淤地,土质肥沃、野生植物繁茂,外地农户纷纷迁此垦荒谋生。1900年(光绪二十
六年),宋金环等21户农民自河北省南皮县迁入县域荒洼处定居,以垦荒、采集野禾
为生,形成现西宋乡二十一户村。邻近寿光、利津、潍县、沾化、无棣、蒲台、广饶
、博兴、惠民、阳信等县的贫困农民,更是纷纷前来垦荒种地,形成今垦利镇、高盖
、西宋等乡的某些村庄。
民国时期,有两次较为集中的移民活动。第一次是1930年(民国十九年),国民党
部队二十师五十九旅赵新德部,来县域东部实行军事屯垦,同时招募外地许多灾荒农
户为其佃垦。现垦利镇南羊栏子村,是当时屯垦功劳兵局子处;永安乡的人字局村,
是当时屯垦部队的治安局子所在地;下镇乡二十师村和惠鲁村,是原屯垦部队某团的
军管地和惠鲁学田地;建林乡生产村,是军屯时佃农的集中垦殖地。1937年“七七事
变”后,军屯部队撤走,田地归属佃农或垦荒户,渐成村落。第二次是1935年(民国
二十四年),黄河自鲁西鄄城林埠决口,10余县受灾,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为安抚灾民
,将鲁西灾民4200余人分编成组,分批迁入县域东部,以序数排列,先后建立29个村
庄。
1941年垦区解放后,民主政府号召邻近县的贫困农民来县域东北部开垦荒地,发
展生产。广饶、利津、滨县、博兴、寿光等县的农民慕名而来,先后形成40多个自然
村庄。1949年鲁西南发生水灾,又有东平、巨野、阳谷、寿张、梁山、嘉祥等县灾民
3000余人迁来垦利,分别被安置在现新安乡的友林、新林、富林、丰林等村。1950年
,山东省政府决定将东平湖蓄洪区的东平、长清、平阴等县11597人迁至垦利定居,
分别被安置在罗镇、临河两个区。1958年,因东平湖扩展蓄洪区,又由梁山迁来移民
5200人,安置利林、东增林、西增林、新育林等7个村。1961年,经省、地批准,由
广饶北部迁至垦利农户2024户,9190人,渡荒自救,不久建立新安人民公社。1968年
,山东省革委、省军区指示,由东平湖区又迁至垦利移民1316户,6948人,分别被安
置在永安、下镇、建林、西张、新安、民丰、西宋7个公社的53个生产大队。到1969
年6月,自愿返回974户,5455人。建国后,外地累计迁至垦利移民达304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