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馆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3&A=19&rec=85&run=13

1986~2002年,是档案馆进一步完善馆藏结构、丰富馆藏内容的重要时
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1987~1988年档案集中进馆。随着档案馆库
房的建成启用,接收了全县各单位的全宗文书档案5697卷,资料3842卷册,
至1988年底,馆藏档案9699卷,资料10212册。同时,加强全部档案资料的规
范化整理,统一档号,充实检索工具,为后来开展档案著录、计算机检索和
缩微复制打下坚实基础。(二)1991~1992年,档案集中进馆。为适应改革
开放和经济建设新形势发展需要,重点接收了公证、保险、广播、地名、婚
姻登记、各类普查等专业档案和科技档案及声像、实物档案等,馆藏档案门
类日趋丰富。1992年底,馆藏档案26543卷,其中文书档案11154卷,各种专
业档案10432卷(册),科技档案743卷,声像档案614卷(件),资料10026
卷(册)。(三)1997~1998年,档案集中进馆。除正常接收档案进馆外,
重点接收反映地方特色的档案,使馆藏结构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以文书档
案为主,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地方特色明显的馆藏体系。至2002
年底,馆藏档案资料由1986年底的1.03万卷(册)增加到6.38万卷(册),
其中档案5.2万卷(文书档案3.5万卷、专业档案和科技、声像等档案1.7万卷)、
资料1.18万册,排架长度650米;馆藏全宗由1986年前的39个增加到116个,
档案门类由单一的文书档案增加到20种。
馆藏较珍贵的革命历史档案主要有:渤海行署、垦利县政府1945~1949
年形成的有关机构设置、 干部任免决定、干部登记表;中共垦利县委1947~
1949年形成有关动员参军、支前等方面的重要文件;原垦利县人武部部长王
征南1947年记录当时军事斗争情况和战斗部署的日记;比较珍贵的现行档案
和资料主要有:建国后历届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等重要会议文件材料,
历届县级领导的重要讲话,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垦利县视察工作的照片等,还
有1962年胡耀邦同志视察垦利共青团林场时的两首亲笔题词。比较有地方特
色的档案是:黄河口治理档案和油田建设用地等档案。有关黄河口治理的档
案源于1937年,包括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两大部分。技术档案分为堤防、河
道治理、涵闸、虹吸工程、引黄开发利用、水利枢纽工程、水文、水情科学
研究等,这些档案较全面真实地记载了黄河入海口的历史变迁和黄河治理情
况,对于研究我国人民治黄历史和服务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有着重要的历
史和现实意义,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由于垦利县是胜利油田诞生地和主
产区,胜利油田开发建设形成了大量的土地征用、划拨档案,这些档案为处
理工农关系,搞好油地结合和工农共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档案馆致力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健全完善了档案检索体系。至2002
年底,有各种检索工具10种。编制了所有全宗案卷目录、全引目录文号索引
和开放档案目录、全宗专题目录和人名卡片。还编制了两种社会急需、利用
率高、有重要使用价值档案的专题检索工具。2000年始,档案馆着手对馆藏
永久、长期档案进行文件级微机录入,建立馆藏档案文件级数据库,提高了
档案的查全率、查准率和查阅速度。系统实用的检索工具和科学先进的管理
方法,比较全面深刻地揭示了馆藏档案内容,档案提供利用更及时有效,基
本满足了社会和公民的信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