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科技项目研试与开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3&A=19&rec=7&run=13

工业科技
1986年, 垦利县炼油厂利用胜利油田稠油,进行优质道路沥青的研制。
10月底,生产出沥青9649吨,质量达到国际同标准先进水平。同年,该厂通
过技术改造,将5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改建为15万吨/年,到2002年生产能力
已达到100万吨/年,催化裂化处理能力也由1986年的生产3万吨提高到2002
年年产能力45万吨。1995年,新型电力器材厂组织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培植
高新技术产业。“硅橡胶合成绝缘子系列产品”,被列入国家级新产品试制
鉴定计划,逐渐发展到8个规格,16种产品,年产值1200万元。1996年,胜通
集团“新型中高压复合玻璃钢管道”项目被列入山东省首批高新技术产业发
展计划,已形成年产量3000吨,产值过亿元的生产能力。1998年,万达集团
生产的“特种电缆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机电行业、油田作业等工业生产中,
年产值2亿元。同年,垦利县火炬精细化工公司“丙烯酸聚氨酯粉沫涂料”
填补国内空白。1999年,东辰集团与北京化工大学开发“青霉菌丝体的综合
利用”和“透明酯酸”。生产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MBS塑料抗冲剂”、
“高分子吸水树脂” 、 “玻璃棉制品”等高新技术产品也取得较好效益。
2000年,石化总厂自行设计的10万吨/年,催化轻汽油醚化工艺,生产高率
烷值、低蒸汽压、低烯烃、低芳烃、高含氧清洁燃料,填补国内空白。2001
年,该厂技术人员改造建成一套MTBE装置,在全国地方炼油企业中率先生
产出新型汽油添加剂,成功调出93号、95号无铅汽油,年产达10万吨。2002
年,全县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工业销售收入的20%。全县工业科技已逐
渐发展成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机械加工、建筑建材新材料等四个主导产业。
重要工业科技项目
大漆、镶嵌、勾金家具、工艺开发 在全县普遍重视科研科技活动的
带动下,一些重要的工业科技项目相继研发并用于生产。1991年,东营新柏
大漆农具制品有限公司在挖掘民间传统工艺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和工艺,
生产系列家具和工艺品。产品销往韩国、日本、美国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
和地区,1995年,创汇50万美元。该成果获1997年省星火三等奖。
聚酰亚胺膜包线 1991年,万达集团电器材料厂以上海全成树脂研究
所为依托,生产出达到国外进口同类产品标准的电磁线(聚酰亚胺膜包线),
为万达集团的壮大奠定了基础。1994年,获省星火三等奖,市科技进步二等
奖。
特种电缆万达电缆厂在上海电缆研究所等四家科研厂所的帮助指导下,开发
出电动潜油泵引接电缆、防盗电缆、承荷探测电缆等特种电缆,填补国内空
白,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电动潜油泵引接电缆获1998年省星火三等
奖,产值达1.5亿元。
天然气联醇工艺开发 1997年,垦利县化肥厂采用以天然气为原料进
行合成氨生产并联产甲醇,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两种产品可调剂生产,提高
经济效益和原料利用率,该项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强化蒸馏生产道路沥青新工艺 1999年,垦利县小炼油厂为了转产,
利用科技攻关探索出强化蒸馏生产道路沥青新工艺。该工艺具有节省能源、
综合利用、生产成本低的特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农业科技
新技术推广 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大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就
受到干部群众的广泛重视,并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广研试。1986~2002年,
全县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县乡(镇)各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共35
个,农业实用技术覆盖率达90%。
地膜推广 20世纪70年代初,垦利县始用地膜覆盖,当时主要用于培
育稻田秧苗,后推广到棉田种植中。1986年后开始大面积推广,被誉为植棉
业的“白色革命”。至2002年,春季棉田地膜覆盖率为95%。在不断实验探
索的基础上,大田瓜菜育秧、早春作物种植、食用菌培育、林果育苗、畜禽
越冬饲养及鱼虾亲种保温越冬等广泛应用塑膜。尤其在塑膜保温大棚的推广
应用,收到更加明显的经济效益。
良种推广 在农业种植方面,1990年,垦利县在小麦、玉米、大豆、
水稻、棉花等作物中实行良种良法的普及,至2002年,良种覆盖率基本为100
%。1997年,开始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和抗虫棉的推广应用。至2002年,普
及率为80%。
小麦精量播种技术 1990年,垦利县逐步开始使用小麦精量播种技术,
应用此项技术,比传统条播每亩节种3~4公斤,比耧播节种10公斤左右,而
平均亩增产5~8公斤。
河蟹养殖技术 1992年,垦利县永安乡牛圈村开始试养河蟹当年获得
成功,亩产40公斤。至2002年,全县养蟹面积达5333.33公顷,形成立体混养、
鱼蟹混养,稻田养蟹等生态模式。
畜牧兽医技术 1986年7月,垦利县畜牧兽医站以渤海黑猪为母本,长
白山杜乐克瘦肉型猪为父本进行杂交试验,产生杜乐克最佳杂交组合,适合
在垦利推广。
盐碱地治理 1990年,省科委决定滨海盐碱地水稻丰产技术开发试验,
由垦利县人民政府承担,县科委和山东农业大学具体实施。历经四年,完成
七项专题试验,筛选出三个适合当地种植水稻品种,确定滨海盐碱地区高产
水稻栽培的技术指标,技术体系和栽培规范。该项目的实施使当地水稻产量
明显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激发了群众稻改的积极性,1991年,全县
水稻面积发展到11333.33公顷,全县粮食总产增加到1亿公斤,开发试验区水
稻单产达到461.1公斤,比开发前单产提到35.69%。同年,国家计委农业综
合开发实验项目在垦利实施,总投资2400万元,建立6万亩大型稻改农场,盐
碱地变为丰收田。
1993年,高盖乡承担省科委滨海盐碱地高产高效技术开发试验项目。采
用改盐治碱、区域种植、合理种养综合技术开发,历时三年,1995年,累计
增产粮食700多吨,增加收入700万元。
2000年,黄河口镇种植耐盐碱有固氮能力的苜蓿3万余亩,不仅改变了当
地生态环境,经济效益也很可观。至2002年,垦利县规划并逐步形成50万亩
的绿色生态示范园,盐碱地治理与改良取得可喜成果。
医疗技术
异体胎儿骨移植技术研究 1992~1994年,垦利县人民医院高擎书等
采用6~9月龄引产死婴的胎骨作为移植材料用于病人,实施16例临床研究,
取得对骨缺损治疗的良好效果。1996年,列为市级科研项目。
末节断指再植技术研究 1994~1997年,垦利县人民医院骨科张建鲁
等人采用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末节断指再植12例,11例成活,功能、外形恢复
均为良好。此项研究在东营市县级医院为首创,1996年,列为市级科研项目。
脐血输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研究1995~2000年,垦利县人民医院娄金
平等人研究开展用脐血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16例病人,有效率为81.2
%,病死率5.2%,结果证明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骨科外用膏药研制与临床应用 1995~2000年,垦利县人民医院刘爱
国等人经多次试验研制出两种方法、三种制剂,用于骨科医疗。其中一种方
法对骨伤早期或急性软组织疼痛有明显止痛、消肿作用;另一种方法有明显
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导乐陪伴分娩临床研究 1999~2000年,垦利县人民医院耿玉华等开
展导乐陪伴分娩临床研究。采用导乐陪伴分娩100例,提高了自然分娩率,
降低了剖宫产率。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作为治疗性疫苗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的临床研
究 1999~2002年,垦利县人民医院张军等人对538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
染病人实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治疗,实践证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使用疫苗安全性较好,属国内首创。
入院24小时内白细胞计数测定与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关系临床研究
2000~2002年,垦利县人民医院田兰军等人对1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24
小时内白细胞计数测定,从而揭示本地区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
24小时内白细胞计数与住院期间临床事件发生率、住院病死率的关系。该研
究对判断病人潜在的危险,制订和实施心脏保护措施,提高患者生存率,具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产学研结合
垦利县科技发展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始于1996年新型电力器材厂与清华
大学联建东营市高压绝缘器材研究所。1999~2002年,垦利县委、县政府把
产学研结合作为推动“工业强县”战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壮大经济实力
的突破口来抓,帮助县内企业与全国3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
科技合作关系。多次召开工业企业与院校科技合作洽谈会,共签订技术合同
意向136项,邀请专家、教授90人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0多件,开发
新产品65个。2000年6月,组织部分乡镇和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在深圳召开的
全国高新技术成果洽谈会和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国家高新技术、专利技术、
合资项目发布洽谈会,初步达成科技合作意向26项。期间,积极探索产学研
结合方式。为满足企业快速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在重用成果转让、
专利买断、技术入股、委托开发等方式的同时,按照“提前介入、联合攻关、
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协助东辰集团一次性投入30万元与北京化工
大学联合建立北化——东辰生物化工研究所,企业每年向研究所提供16万元
科研经费,研究所每年为公司开发1~2项市场前景好,具有较大经济效益,
中试时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生物化工或精细化工产品以及新工艺、新技术,
创建了东营市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东辰模式。为使垦利县产学研结合向
多院所、多学科纵深方向发展开拓出新的渠道。2001年7月11日,为加强垦利
县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的科技合作关系,就充分发挥双方优势,促
进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在垦利县的转化及垦利县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加速高
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经过双方协商达成技术合作协议,垦利县委副书记、
县长韩奎祥与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陈光南分别在科技合作协议上签字。主
要意项:华德利玻璃棉有限责任公司、万得福植物蛋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分
别就多弧源离子镀膜技术在离心头表面改性上的应用、密相气力输送在豆粕
生产中的应用两个项目下一步正式合作与中科院力学所签定了技术开发合同;
永安镇、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型电力器材厂、胜通集团分别与有关教
授洽谈的氧化锌压敏陶瓷电阻、爆炸法处理水下软基技术、SG系列数字式高
压电表、板端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4个项目的合作达成合作意向。同
时,万得福植物蛋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中科院生物所就联合建立大豆新产
品实验室达成一致;环宇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东辰集团有限公司、县渤海重
质沥青厂、郝家镇、万得福植物蛋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有关院所合作的酶
法制备甲壳质寡糖、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麦角固醇、等离子体法制备超细活性
钙粉技术、高分子吸水树脂、多功能暖袋、智能输液泵、气流粉碎技术在大
豆蛋白生产中的应用等7个项目进行洽谈。协议还就双方合作的目的,实施
步骤、权利和义务及相关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产学研结合使民营科技企业由
1996年创办的2家发展到2002年的18家,从业人员达2600多人,科技人员占54
%;产业覆盖机械化工、电子能源、食品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