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记 垦区文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3&A=19&rec=57&run=13

2001年11月16日,东营市委宣传部与垦利县委联合举办黄河口文化暨垦
区文化研讨会,邀请济南、东营等地的垦籍学者和部分垦利县文化界知名人
士20余人参加研讨会。共收到研讨文章21篇,其中有10余篇在会上交流发言。
与会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垦区文化的内涵、外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为进一步研究垦区文化搭建了平台。2002年2月,由县委宣传部编辑的《大河
东流》出版发行,以文集形式将垦区文化研讨会上的21篇文章收录其内。
垦区文化研讨文章介绍如下:

作 者 文 章 题 目
周连华:弘扬垦区精神,推动经济发展(代书序)
吕雪萍:塑造黄河口特色文化,树立东营的文化品牌
于志平:垦区文化发展的点滴思考
杨学锋:独特的垦区文化
于学顺:垦区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丰碑”
房崇岭:关于黄河口文化和垦区文化几个问题的思考
张 卫:培育东营人的现代文化意识
刘宪义:垦区移民文化之我见
韩奎祥:继承发扬垦区精神,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陈泽浦:挖掘垦区文化丰富内涵,促进垦利两个文明建设续表
王振环:丰富垦区文化内涵,弘扬垦区时代精神
王永德:垦区文化刍议
齐长增:垦区文化与垦利精神之浅见
张英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垦区教育
黄银良:继承发扬垦区传统,把握文化前进方向
王振华:浅谈垦区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及其作用
夏之林:以垦区精神教育人
王建华:垦区民政工作纪略
王茂全: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和旅游文化
种玉洪:对垦区文化的一点认识
郑金平:浅议垦区民俗
注:以上系按《大河东流》一书的收录顺序排列

汇集众家之言,垦区文化研讨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垦区文化的源流
垦区,作为一个地域概念,20世纪30~40年代,泛指广(饶)、利(津)、
沾(化)、无(棣)等县濒海地区。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单位,是垦利县的前
身,即垦区建设委员会(后改称垦区行政委员会),北至罗镇,南接辛镇,
西到双河镇,东临大海,南北东西纵横均为50公里。
19世纪中叶前,垦利县西境已有大量移民定居,垦区东部是大片沼泽荒
芜之地,少见人迹。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之后,逐渐形成现垦利镇及
其以东大片新淤地,并陆续有人来此垦荒种地,由零星的生产屋子逐渐扩大
为户数较少的村庄。至民国时期,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到垦区实行军事屯垦,
同时招募外地贫困农户为其佃垦,形成现垦利镇、永安镇的部分村庄。后因
黄河在鲁西决口,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将4200余名灾民迁至垦区,按200人编为
一组,集中居住,垦荒谋生,形成以八大组(现永安镇)为中心的20余个村
庄。
1941年1月,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旅九团团长赵寄舟奉命率其二营、三营进
军垦区,解放了八大组及民丰社一带(今民丰村一带)大部村庄。但因战事
需要,部队很快撤走赴胶东参加反顽战斗。同年8月26日,三旅旅长许世友、
副旅长杨国夫、参谋处长马千里率三旅大部第二次进军垦区,横扫盘踞此地
的国民党投降派反动武装,歼灭、收编了多股土匪,至10月,垦区全境解放。
在八路军进军垦区的同时,清河区行署、清河军区后勤机关及各生产单位、
医院、学校、文化团体等也陆续由广北、博兴迁往以八大组为中心的垦区农
村。1941年9月,建立中共垦区工委(县委级)和垦区建设委员会(县政府级)。
之后,党、政、军、群(群众团体)组织逐步建立健全,教育、文化事业蓬
勃发展。沉寂的荒原,响起朗朗的读书声和清脆悦耳的歌声、锣鼓声。垦区
成为山东战略区稳固的抗日根据地。垦区因此而名扬四方。
垦区解放后,抗日民主政府号召邻县贫苦农民前来垦荒,并实行优惠政
策。邻县农民纷纷进入垦区垦荒谋生,先后形成40多个村庄。垦区人口增至
十万以上。建国后,随着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济南军马场(今称济南军区
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和黄河农场的发展壮大,垦区大地日趋显现生机和活
力,垦利县的发展日新月异,垦区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垦区文化的构成
移民文化 垦区由沧海变陆地,起初只有少数逃荒者定居。大规模移
民始于明代洪武、永乐年间,移民多从山西、河北等地迁徙而来。20世纪30
年代后,又有多次不同性质的省内移民活动。移民构成了垦区居民的主体,
垦区的本地文化实质上是移民文化。移民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恶劣的自然
环境,使大家亲和融汇,相互依存,同有离乡背井的伤感,同怀战天斗地的
壮志。精诚团结、百折不挠构成了移民文化的基本特性。
革命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垦区是共产党、八路军的根据地。伴随着
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革命文化蓬勃发展,成为人民前进的旗帜、战斗的号
角。比如《妇女识字》、《劝郎打东洋》、《参加八路军》等歌谣广为流传,
催人奋进。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垦区共有496名烈士为革命胜利英勇捐
驱。军民团结,同仇敌忾,爱党、爱国、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构成了革命
文化的主旋律。
屯垦文化 20世纪50年代后,济南军区军马场和黄河农场相继在黄河
入海口崛起,从全国各地迁来数以万计的军人、知识青年和农场工人。从此,
牧歌、渔歌、拓荒之歌、军营之歌,连绵不断,艰苦创业的浩气给黄河三角
洲带来了无限生机。奋发向上、无私奉献构成了屯垦文化的鲜明特征。
油区文化 伴随着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数十万石油大军于20世纪60
年代进驻垦区,石油大学也同时在垦区落户。几十年来,隆隆的钻机伴随着
会战的号子,谱写着一曲曲理想之歌。油地结合,工农团结,共铸辉煌的油
区文化丰富了垦区文化的内涵。
黄河文化 古老而绵长的黄河,流经9个省区、几十个县市,带着青
藏高原融化的雪水,牵着河西走廊的衣襟,跨过黄土高坡,弯弯曲曲奔向大
海。顺河漂泊而下的每一个人,甚至黄河每一滴水、每一粒泥沙,都承载着
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信息,在垦区积淀、融合,赋予了垦区平原深厚的文化
底蕴。在黄河口一带,承继的是中华传统的文化,延续的是华夏的文明。无
论是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风俗民情、饮食习惯、建筑服饰,都深受
着黄河文化的影响,打着黄河文化的烙印。这里的人们把黄河奉为神水,形
成了“要想吃饱饭,跟着黄河转”,的朴素思想。垦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受到黄河水和黄河文化的双重滋润。
海洋文化 垦区这片中国最年轻的土地,是黄河和大海交融的结果,
黄河文化的源流受到海洋文化的浸润。所以垦区文化在继承黄河文化深沉凝
重、朴实无华的同时,还具有了开拓创新、兼收并蓄、不断开拓的内涵,使
其不囿于黄河文化的藩篱,而能够在新的意义上扬弃,使黄河的凝重和大海
的辽阔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交汇。
古齐鲁文化 垦区平原系黄河冲积而成,在垦区陆地形成之前,黄河
入海口就属齐国地域。“以人为本”、“重德守义”等孔子儒家思想,孙子
的治兵之道,深深地影响着垦区文化的发展。 垦区文化深受古齐鲁文化的
浸染。
垦区文化的特性
开拓性 垦区发展史是一部垦区人民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的拓荒史。
在荒无人烟的草原上开荒,打个地屋子安营扎寨,人们都有一种开垦的勇气
和拓荒的劲头。为了明天的生活不惜流血流汗,人们就是靠着这种劲头来开
发这片年轻的土地。尤其是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几十万石油大军在沉寂的
荒原上克服困难、战胜险恶的大无畏气概,使得垦区文化的开拓性再现灿烂。
多样性 垦区居民分别来自11个省107个市县,构成复杂,有着不同的
风俗、习惯、爱好、气质和文化,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仍然保留着自己原有
的文化习俗,这就决定了垦区文化的多样性。仅从风俗民情来看,就突出地
反映了当地文化的地方特色及其多样性。垦区的风俗民情大体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西部村庄,因原属利津辖地,其居民风俗民情与利津南部地区相似;二
是中部地区的居民,多从寿光、广北来此垦殖定居,仍保持其原籍习俗;三
是东部地区居民,以鲁西南移民为主,其风俗民情与鲁西南相同。垦区的乡
村地名也具有多样性和区域性。垦利县的乡村名称明显地带有始迁地的风格、
习俗,形成了多样性的特点,也真实地反映了垦利县开发建设的历史。从村
庄的分布特点看,县域东部多用序数,如八大组(永安)、下八大组(下镇)、
一村、五村、六村、十五村等;北部带有“林”字,如东北部的黄河口镇一
带(即大孤岛地区),大部分村名带有“林”字,几乎无村不林;西部冠以
姓氏,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多分布于垦利县西部的胜坨镇和西南部的董集乡、
郝家镇境内。他们迁来的历史最早,建村时多以首迁者的姓氏为村名,相沿
成习,称呼至今,如崔家、赵马、杜家等都属这种类型。
革命性 垦区的发展史是一部垦区人民抗击敌人入侵和争取自由解放
的奋斗史。这里是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垦区军民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忠诚党的事业,始终不渝、艰苦创业、顽强抗争,成为垦
区各项事业不竭的动力。
包容性 垦区发展史是一部各方群众互相融合、共同开发建设的创业
史。从历史上看,多次移民形成了外来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建国
以后,这里曾有过大规模的军垦、农垦,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兴起,大批来
自全国各地的石油大军汇聚黄河三角洲。随之而来的还有军马场、石油大学
等中央、省属单位的加入。国营垦殖始于50年代初,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
军农建二师来此军垦,总垦荒面积近333.3公顷。1956年迁址后,将土地移交
黄河农场。1 959年,济南军区5062部队(后改为6210部队)来此军垦,当年
垦荒33.3公顷,后扩展到133.3公顷。1967年调离后,将土地移交垦利县良种
场。60年代以后,随着大规模的石油开发,垦区移民又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油
田职工融合在一起。为支持胜利油田发展农副业生产,垦利县革委会生产指
挥部与胜利油田指挥部负责人, 经多次协商, 于1977年12月达成协议, 将
1200公顷土地划给胜利油田作为农副业生产基地,垦区移民与油田职工生活
劳作在一起。从全国各地迁徒来的知识青年、退伍军人、石油工人云集黄河
三角洲,给黄河三角洲的地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移民文化有了
对外开放、兼收并蓄的特点,具备了极大的包容性。这一文化经过几十年的
锤炼,已成为垦区文化的主体,代表着黄河三角洲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从另一个角度看,垦区文化的特性可归纳为:薄积厚展,广聚融通,简
约清纯,形散意寓。
垦区文化与垦利精神
垦区文化是垦利精神的源泉,垦利精神是垦区文化的精髓。数百年来,
垦区人民创造了垦区文化。改革开放的浪潮冲击着人们的灵魂,实现更高、
更强、更好的目标激励着我们从文化财富中去提炼最有价值、最有感召力、
最有凝聚力的精华。这就是“艰苦创业,团结求实、开拓进取、争创一流”
的垦利精神。
弘扬垦区文化的着力点
突出独特性,打出“地方”品牌,让区域内、区域外的人们对垦区文化
有所认识和了解并且有深刻印象,领略垦区人文风情,打造独具特色的地方
文化。
突出多样性和兼融性,打出“开放”品牌,建设“开放”的垦区文化,
突破封闭、保守思想,实施“大开放、大发展”战略,促进经济领域的开放。
突出坚韧性,打出“精神”品牌,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凝聚垦区人民的意志;
以艰苦创业的精神,激发垦区人民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