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辑 粮食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3&A=16&rec=197&run=13

垦利县的粮食工业门类较多,主要包括粮食加工、食用油加工、多种经
营和跨行业经营等项目。
粮食加工
20世纪80年代,一些农村建起中、小型面粉加工厂,没建粮食加工厂村
庄的群众,将原粮运到外村加工厂加工。从此,在全县结束了推石磨、石碾
的历史。1990年后,对原始电磨、机磨进行改造更新,以单式对轧型磨粉机
替代中西式磨粉机,较大型的面粉厂也相继建成。筛麦机、洗麦机、刷麸机、
打包机等辅助设备配套,脱皮机、碾米机等门类齐全,至2002年底,全县有
较大面粉厂10处,年加工能力为5000万公斤。机械化生产全部替代手工操作。
农村群众生活用粮全为标准化面粉,特一粉、特二粉用户逐年增多,并渐渐
普及。
城镇居民用粮。建国初期,粮食部门供应原粮,自己或雇人用石磨加工
成面粉。1964年始,先后建起孤岛面粉厂和东营市垦利面粉厂,城镇非农业
人口除自己有粮到附近村机磨加工外,所需供应粮全为成品粮。
东营市垦利面粉厂 东营市垦利面粉厂的前身是垦利县孤岛面粉厂。
1985年,生产标准面粉196万公斤,产值84万元;加工大米10万公斤,产
值4万元;合计产值88万元,实现粮食加工利润4.68万元。
1987年底,将荣成产的陈旧落后的小型面粉机组淘汰,总投资27.7万元,
新上无锡产的日处理小麦2.5万公斤面粉机组。1988年元月投产,仅上半年,
就生产精粉64万公斤,标准粉31.2万公斤,次粉11万公斤,创利润3.2万元。
1989年7月,经县政府批准,垦利县饲料加工厂改名为垦利县面粉厂。1991年,
由加工标准面粉改为加工特二粉。1986~1990年,共加工合格标准面粉625.5
万公斤。1991年8月,由东营市经济委员会批准,垦利县面粉厂更名为东营市
垦利面粉厂。时有固定资产1900万元,建有面粉等级车间、碾米车间、饲料
车间,有职工58人,该厂担负着全县大部分人口的面粉加工任务。
1994年6月,该厂投资303万元,扩建厂房、更新设备,新上日处理小麦5
万公斤的等级面粉机组,年生产能力1250万公斤。新建四层标准车间(建筑
面积1040平方米)、钢板立筒库2个、配电室1座(100平方米)。产品经东营
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抽样化验合格率为100%。1995年7月底投产使用后,
结束了垦利县城乡居民长期吃黑面粉的历史,特别是所产特二粉深受全县城
乡居民欢迎。当年投产4个月,共生产面粉376万公斤,其中特二粉200万公斤,
总产值1727万元,实现利润13万元。1991~1999年共加工合格特二粉1935.5
万公斤, 2000年, 停止特二粉加工。1986~1993年共加工大米300.5万公斤
(其中有两年没加工),1994年停止加工大米。
东营市垦利面粉厂为国有小型企业。随着形势的发展,市场竞争力越来
越强,设备工艺日趋落后、加之经营管理不善,产品质量逐年下滑,市场销
路越来越窄,造成企业严重亏损,到期债务无力偿还,1999年7月,面粉厂停
产。 至2000年9月,帐面审计资金总额530万元,负债1491万元,资产负债率
181%,资不抵债961万元,已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县粮食局党组提出改组改制、分流发展的改革路子:一方面,发动11人入股,
投资30万元新上一套日处理小麦5万公斤,可生产水饺专用粉的面粉加工机
组,组建了“盛洲面粉加工厂”。是年6月20日正式投产运营。另一方面,
对现有厂内设备及厂房,实行对外招商。2001年4月,与东营客商签订了租赁
合同,年收租金12万元,用于支付离退休职工、内退职工及职工养老保障基
金费用。到2002年底,东营市垦利面粉厂实施破产还债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基
本就绪。

1986-1999年垦利县面粉厂生产情况表
表11-9 单位:万公斤、万元
┏━━┯━━━┯━━━━━━━━┯━━━┯━━━┯━━━┯━━━━┓
┃ │ │ 面 粉 │ │ │ │ ┃
┃年份│合计 ├───┬────┤大米 │饲料 │总产值│利润 ┃
┃ │ │标准粉│特二粉 │ │ │ │ ┃
┠──┼───┼───┼────┼───┼───┼───┼────┨
┃1986│98.5 │98.5 │ │31 │43 │132 │5.57 ┃
┠──┼───┼───┼────┼───┼───┼───┼────┨
┃1987│89 │89 │ │26 │38 │136 │8.01 ┃
┠──┼───┼───┼────┼───┼───┼───┼────┨
┃1988│153.5 │153.5 │ │36.5 │33.5 │253 │22.6 ┃
┠──┼───┼───┼────┼───┼───┼───┼────┨
┃1989│136.5 │136.5 │ │ │38 │254 │32.2 ┃
┠──┼───┼───┼────┼───┼───┼───┼────┨
┃1990│148 │148 │ │73 │25 │309 │19 ┃
┠──┼───┼───┼────┼───┼───┼───┼────┨
┃1991│186.5 │ │186.5 │114 │ │520 │20 ┃
┠──┼───┼───┼────┼───┼───┼───┼────┨
┃1992│98 │ │98 │ │ │386 │14 ┃
┠──┼───┼───┼────┼───┼───┼───┼────┨
┃1993│240 │ │240 │20 │ │580 │17 ┃
┠──┼───┼───┼────┼───┼───┼───┼────┨
┃1994│355 │ │355 │ │ │1348 │10 ┃
┠──┼───┼───┼────┼───┼───┼───┼────┨
┃1995│376 │ │376 │ │ │1727 │13 ┃
┠──┼───┼───┼────┼───┼───┼───┼────┨
┃1996│369 │ │369 │ │ │886 │20 ┃
┠──┼───┼───┼────┼───┼───┼───┼────┨
┃1997│73 │ │73 │ │ │175 │1 ┃
┠──┼───┼───┼────┼───┼───┼───┼────┨
┃1998│183 │ │183 │ │ │393 │6 ┃
┠──┼───┼───┼────┼───┼───┼───┼────┨
┃1999│55 │ │55 │ │ │ │ ┃
┠──┼───┼───┼────┼───┼───┼───┼────┨
┃合计│2561 │625.5 │1935.5 │300.5 │211 │7269 │188.38 ┃
┗━━┷━━━┷━━━┷━━━━┷━━━┷━━━┷━━━┷━━━━┛

饲料加工
垦利县饲料加工厂,设有配合饲料加工车间,在加工面粉、大米的同时
加工饲料。1991年8月,垦利面粉厂更名为东营市垦利面粉厂后,停止饲料加
工。1986~1991年,累计加工饲料221万公斤。
食用油加工
2000年,垦利县粮食部门在原顶力食品公司厂址,新上一套年加工2200
万公斤豆油的生产线一条。当年精制豆油200万公斤。2001年资不抵债。2002
年起,随公司破产而停止豆油加工。
粮油食品加工
1981年,粮食部门跳出单一经营的圈子,本着“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的原则,大力发展粮油食品生产,走出一条收购——加工——销售的新路子,
达到满足市场需求、丰富人民生活,增加企业收入,减少财政补贴,提高职
工福利待遇的目的。
1986年,双河粮油供应站糕点厂,生产经营糕点、熟食(包子、油条)。
1987年,该供应站扩大服务范围,当年获纯利润3.6万元。1990年,该糕点厂
仲秋节就生产月饼5.5万公斤,比1989年增加2万公斤,全年创利15.39万元。
此后,胜坨粮所糕点厂、郝家粮所面条加工厂、劳动服务公司的蒸包、精粉
馒头房、兴隆街粮站香油加工房、建林粮所面粉加工厂,都相继建成投产,
年获利均在1万~3万元。
1996年3月28日,成立中港合资企业——东营顶力食品有限公司。该企业
注册资本150万美元。到位资金为569万元人民币,主要生产和经营大豆分离
蛋白、浓缩蛋白、豆奶粉等。
该公司于1996年3月26日破土动工,1997年5月1日建成投产,被垦利县人
民政府列为全县10大建设项目之一。是年,生产大豆蛋白豆奶粉19.4万公斤,
实现产值270万元,纯盈利额为0.3万元。
1998年,该公司依靠科学技术改造,逐步提高大豆蛋白质量。下半年,
生产的浓缩蛋白出现了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年产大豆蛋白77万公斤,实现
销售收入475万元,盈利额14万元。
1999年6~7月,公司聘请专家,对自动扫塔、风冷接粉、增扩抽出泵三
大项,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全年共生产系列蛋白60
万公斤,生产系列豆奶粉20万公斤,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万元,创利税60万
元。
2000年,扩大企业规模,发挥企业龙头作用。年产大豆蛋白70万公斤,
实现利润15万元。在抓好国内市场的同时,逐步向国际市场延伸,先后与日
本等国签订供货定单。10月,向国外销售蛋白4.9万公斤,创利5万元,实现
出口零的突破。在抓好大豆蛋白生产线的同时,自筹资金400多万元,新上
日处理5万公斤高低温豆粕生产线。项目投产后,年加工大豆1500万公斤,生
产豆粕1000万公斤,精炼豆油200万公斤,并解决大豆蛋白生产线所需原料问
题,新增产值4000余万元、利税200万元。
2001年,由于企业管理不善,仅实现产值665万元,销售收入705万元,
利税为-212万元,实际亏损238万元。至2001年底,企业帐面资产总额640万
元,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为零。资产负债率为307%,企业亏损额高达2027万
元,资不抵债1445万元。针对这种状况,与胜兴集团等股东研究后,决定实
施破产,至2002年底,顶力食品有限公司已全部破产完毕。2001年,号召职
工自愿入股,组建“万得福股份有限公司”。“万得福股份有限公司”建成
后,企业活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
元,创利税100万元,该公司成为东营市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和科技创新
企业。
跨行业经营
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步伐的加快,粮食部门努力摆脱旧观念的束缚,
大胆走出跨行业经营的创新之路。
1988年,粮食系统开始试养工作,当年,建养虾池2个,放养面积6.67公
顷,投养虾苗275万尾。1989年,垦利镇、郝家镇粮管所,开展养猪业;1990
年,新安、西宋粮管所,开展养鸡业;1991年,下镇、西宋粮管所,办起养
虾场。同年,粮食系统仅多种经营一项就实现利润78.05万元,其中跨行业经
营约占40%。1993年,县粮食局投资10万元,在高盖粮管所建成一处小型化
工厂,生产聚炳烯酰胺,当年生产近百吨。1995年,粮油贸易公司成立内部
汽车修理厂,总公司对系统内汽车修理实施宏观控制,既堵塞了漏洞、节省
了费用,又增加了企业收入。
1993年1月,经县经委批准,垦利县大米贸易总公司投资240万元,建起
垦利县平板玻璃厂,该厂占地1.1万平方米、职工96人、实行独立核算,设计
年产平板再生玻璃3万箱100万平方米、产值550万元,为垦利县工业生产填补
了一项空白。同年,生产平板玻璃284313平方米,销售收入141.953万元,实
现利税3.7万元。1994年7月,由于火炉严重结渣,炉温低,被迫停产检修。8
月28日,二次点火生产,同年,生产玻璃677058平方米,销售收入277.73万
元,实现利税14.66万元。1995年3月,进行二次停产改造,由燃煤改为烧油,
通过改造,由原来只生产3毫米白色玻璃,改为生产5毫米、3毫米白、兰、
棕三种不同颜色、6个规格的平板玻璃,且产品质量有很大提高,销路很好。
12月3日,因原油供应不足和寒冬油稠管塞等原因,故将烧油改燃煤。1995年,
生产玻璃346463平方米,销售收入12.56万元,实现利税7.89万元;1996年,
仅生产玻璃10万平方米,日产量为2700平方米。1997年后,由于管理不善,
经济效益逐年下滑,造成严重亏损,已资不抵债。1999年底,平板玻璃厂实
施破产。同期,在原厂址成立“宝元土方工程有限公司”。2000年,该公司
完成土方近50万立方米,营业额200多万元,实现利润30万元,上交管理费10
万元。2000年5月31日,垦利县人民法院裁定:垦利县平板玻璃厂破产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