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3&A=16&rec=119&run=13

1986年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注重效益的
方针,坚持引蓄并重,灌排结合,开源与节流并举,当前与长远兼顾,旱、涝、沙、碱综合治理的原
则,在上级政府和胜利油田的支持下,兴修了一大批引水、灌溉、排水和蓄水等工程。2002年,全县
耕地面积3.11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24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72%。
灌区概况 垦利县境原属于国家最早的大型引黄灌区打渔张灌区。该灌区兴建于20世纪50年代
初,覆盖博兴、广饶北部及垦利全境。引黄总干渠西南东北走向,自打渔张闸,经博兴县乔庄公社官
庄村北,穿辛店、史口、郝家、辛庄、胜坨公社,止于胜坨公社东王村前。沿总干自南向北,分设东
西向1~6条干渠。其中四干擦县境南界东去,负担着史口公社南部部分土地的灌溉;五干西起张许闸
东行,负担着郝家、史口、辛店和高盖公社南部的灌溉任务;六干西起东王闸,向东纵贯全县负担着
董集、胜坨、高盖的灌溉任务。
1986年,改建曹店闸,使曹店闸由展区进水闸变为引黄灌溉闸,成了五干渠的引水源闸,五干将
打渔张总干截断,另建六干引黄闸(即胜利闸)形成两个灌区,即曹店灌区和胜利灌区。由于胜利闸引
黄能力仅为15个流量,油田和沿途的引用水尚且不足,无力向北延伸,县中部、东部和北部的乡镇,
为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先后建设了永丰灌区和十八户灌区。1987年,双河干渠工程开工建设;1989年,
建成为全县第一大引黄灌区;1990年,建成双河干渠下镇分干(农业开发的资金),解决了下镇和永
安的用水。2000年双河灌区被列为国家管理的大型灌区。
五七灌区是在1975年冬开始的五七农田水利大会战时建成。以五七闸为引黄闸,通过全县几年的
会战,将五七沟裁弯取直、扩建改造为五七干渠,沿途配套了10条支渠,1978年建成五七灌区并启用。
因河道流势不稳,渠道引水口几经变迁。先是机群抽水,后改为简易扬水船,又修了苇改闸,该闸脱
流后借十八户扬水船供水。2001年7月建成新五七闸,为五七灌区供水。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986~2002年的农田水利建设,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6~1993年。县委、县政府把"除水害、兴水利"摆到突出位置来抓。通过大规模的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效地增强了农田的防涝、抗旱能力。全县水利建设的重点是以引黄、灌溉、农
业综合开发和内河治理为主要内容。
1987年,双河干渠工程开工建设,1989年,建成双河灌区,引水量30立方米每秒。有效地解决了
永安、下镇、西宋、垦利镇工农业生产用水问题,并承担着向胜利油田广北水库供水任务,依托双河
干渠的引黄优势,1990年,下镇分干建成,扩大灌溉面积4000公顷。县境东部乡镇供水框架正式形成。
随着全县引水、输水能力的增强,农业开发蓬勃发展,先后实施了稻改一期、二期工程和盐田开发工
程,改变了全县旱作农业的传统发展模式。1986年水田2800公顷,1992年增至6640余公顷,农业农村
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第二阶段,1994~1999年,这段时间是垦利县水利史上发展较快的时期,在水利基础设施建同兴
分干延伸工程设上,以蓄水工程、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为重点,实施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成
一批骨干水利工程。
由于1993~1997黄河连续出现较长时间的断流,给全县的工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威胁,为此,县政
府把增强引黄蓄水能力作为应对黄河断流、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的主要措施。一、在引水工程建设上,
先后建设双河干渠渠首泵站(设计流量30立方米每秒)、十八户拦沙闸(设计流量30立方米每秒)、
路庄引黄闸(设计流量30立方米每秒)、十八户扬水船(设计流量8立方米每秒)。全县引黄取水工
程达到相当规模,初步解决了引水工程存在的瓶颈制约。二、在蓄水工程建设上,全县以兴建"千库县"
为目标,把水库建设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点来抓,蓄水能力以每年2500万立方米的速度递增。
较大的工程项目有:一村水库(设计库容3000万立方米),东张水库一期工程(蓄水能力1500万立方
米),永镇水库一期工程(蓄水能力2000万立方米),1998年底,全县建成中小型水库141座,加上
拦河蓄水、饮水坑塘,全县蓄水能力1.8亿立方米。
为改善农村饮水条件,1995年,开始大规模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建设。1995年前,农村饮水以坑塘
蓄水、 屋檐接水为主,1995年后以压力罐自来水为主。至1999年,共投资651万元,解决了86个村、
4.3万人的吃水困难。
第三阶段,1999~2002年,是全县水利建设的高峰时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借助黄河
三角洲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机遇,掀起新一轮的水利开发热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水利对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明显增强。逐步开始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全县
水利事业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蓄水工程:永镇水库扩建衬砌工程、东张水库扩建衬砌工程,列为2001年、2002年,全县重点项
目,经衬砌增容,设计蓄水量分别增至2500万立方米和3972万立方米,调蓄能力和供水保证率明显增
强。
节水工程:同兴分干延伸衬砌工程,列为全市2002年重点工程,全长21.4公里,衬砌15.6公里,
引水能力30立方米每秒,成为全县第一条内坡混凝土预制板衬砌的干渠,有效控制灌溉面积3万公顷。
2001年建成的西宋五七片333公顷的节水灌溉工程,采用管灌和低压喷灌技术,成为全县第一个技术
先进的节水示范区。1999年,郝家镇、胜坨镇分别建成200公顷和133公顷喷灌节水工程。另外,郝家、
胜坨、黄河口、垦利镇4镇还分别建设了部分支渠衬砌工程,全县的节水工程建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
端。
引水工程: 1999年后, 先后兴建了十八户拦沙闸(设计流量30立方米每秒)、五七渠首引黄闸
(设计流量17立方米每秒),有力地解决了东部乡镇的引水困难问题。2002年,全县境内已建成引、
提黄河水闸、站10座,设计总引、提水能力232立方米每秒。年均引水量为2.8亿立方米。可满足一般
干旱年份全县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的需求。
河道治理工程:期间,全县对7条骨干排河治理一遍,总计治理长度170多公里,搬动土方360万
立方米。县内骨干排水河道具备良好运行状态,总体上达到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排涝标准。
农村饮水工程:1995~2002年,全县累计投资1639万元,建成农村"小康型"饮水工程254处,基本
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