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海水养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3&A=16&rec=109&run=13

1985年冬至1986年春,全县组织实施第一次滩涂开发会战,上阵劳动力2万余人,动用机械70余
台,完成土方260万立方米,开发虾池70个。1986年,对虾养殖面积达400公顷,比1985年增加近20倍,
投放虾苗1.3亿尾,当年收获中国对虾14万公斤,平均亩产23.5公斤,产值120万元。1987~1988年,
县委、县政府加大对滩涂的开发力度,全县掀起滩涂开发热潮,海水养殖面积迅速扩大。1988年,推
行大面积海水池塘养殖模式,养殖面积达到1067公顷,产量983吨,产值375万元。
1989年,全县对虾养殖发展到1653公顷,因受渤海"赤潮"及对虾病毒性疾病的影响,开始大面积
发病,当年对虾产量889吨,单产骤降,亏损严重。随后全国范围内病毒性虾病流行蔓延,全县对虾
养殖业受到严重冲击,对虾养殖面积和产量逐年减少。1990~1994年,全县海水养殖进入低谷,养殖
面积降到不足1000公顷,产量仅为95吨,大量虾池闲置。
90年代中期,广大干部群众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大胆探索海水养殖新路子,进行海水养殖产品结
构调整,推广多品种、立体轮茬养殖模式。经过两年的努力,找到一条符合垦利实际的海水养殖新路
子,即实行半封闭和全封闭自净养虾,并采取减少放养密度、减少投饵、保大规格、创好效益的方法,
平均放养密度从过去的1~2万尾/亩,降至3000~5000尾/亩,降低虾池污染,起到一定的防病效果。新
养殖方法的推广,使原来闲置的虾池得到恢复利用,对虾养殖面积有了较大幅度的回升,梭鱼、梭子
蟹与对虾的立体混合养殖也取得零的突破,全县海水养殖业逐步走出低谷。
1997年,全县滩涂开发进入新时期,不仅老虾池多已修复利用,而且当年新开虾池70公顷,海水
养殖面积1660公顷。针对全国性虾病暴发率高的实际,水产主管部门提出"低密度、大规格、保效益"
的养殖方针,力争把虾病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主要从无病毒虾苗生产、池塘清淤与消毒、蓄水沉淀、
推行封闭自净养虾、抓好饵料的生产与管理、实行多品种综合养殖等环节入手搞好虾病的综合防治。
由于工作得力,措施到位,全县对虾养殖发病率较往年明显降低。对虾养殖总产量75吨,产值380万元,
养虾效益稳中有升。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滩涂开发进入外资开发阶段。江苏、辽宁、海阳等地的客商到垦利县投资
搞滩涂开发和承包虾池,既带来资金,又带来新技术和新品种,滩涂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
2000年,全县大力实施海水养殖"二次创业",调整优化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对虾养殖在粗养、
精养相结合的基础上,加大精养力度,推行早清池、早蓄水、早肥水、早放苗、适时收捕的养虾法。
海水养殖模式由单一养殖中国对虾向多品种、立体化生态养殖转变。养殖品种发展为中国对虾、日本
对虾、刀额新对虾、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文蛤、鲈鱼、卤虫等品种,实现鱼、虾、蟹、贝、虫等
多品种综合养殖。鱼虾、鱼蟹、鱼蛏、虾贝混养实现新突破,降低了养殖风险,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以"大改小、浅改深"措施,加大虾池改造力度。当年新开发海水养殖面积1500公顷,总养殖面积5100
公顷,产量3000吨,其中,对虾630吨。2001年首次引进南美白对虾,全县海水养殖面积实现6333公
顷, 产量4900吨,产值8400万元,其中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2293公顷,产量860吨,产值3440万元。
2002年,全县海水池塘养殖持续发展,逐渐探索出虾池综合利用的新路子单位面积产出率明显提高,
全县海水养殖面积6660公顷(不包括浅海、滩涂贝类养殖),总产量5500吨,产值9040万元。其中对
虾产量1200吨,产值5014万元;梭子蟹产量600吨,产值29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