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类 水产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3&A=16&rec=106&run=13

县域海岸线长89.75公里,海域面积1995平方公里(12海里以内),黄河穿越县境120公里,生态
环境独特,渔业(水产)资源丰富。
建国后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海洋捕捞一直是水产业的重要支柱。60年代,由浅海作业发展到深
水作业,开始出现机动渔船。70年代,机动渔船逐步增多,但数量仍少于非机动渔船。80年代后期至
90年代前期, 机动渔船数量迅速增多,由1985年的35艘增至1993年的746艘,总动力由1660马力增至
10523马力。同时,还有大量的外地渔船在垦利近海作业。
随着捕捞强度的提高,海洋渔业资源明显衰退,1986年1月20日,《渔业法》正式颁布,同年7月
1日起施行,确定"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垦利县认真
贯彻落实这一发展方针,水产养殖业驶入快车道。1985年冬至1989年春,垦利县连续组织大规模滩涂
开发,以对虾为主的海水池塘养殖业异军突起。20世纪90年代前期,因受流行性病毒影响,养殖对虾
大面积发病,海水养殖业跌入低谷。90年代后期,经调整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海水养殖业逐步复苏,
掀起"二次创业"高潮,规模进一步扩大,2002年养殖面积6660公顷。
垦利县淡水养殖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至70年代,养殖面积时多时少,渐次增加,但一直
未突破130公顷,养殖品种以四大家鱼为主。80年代以后,淡水养殖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93年,
河蟹(亦称毛蟹等)育苗和养殖试验获得成功,河蟹养殖业迅速崛起,2001年养殖面积5330公顷,成
为全省最大的河蟹生产基地。90年代中后期,引进推广罗非鱼、建鲤、革胡子鲶、澎泽鲫、南美白对
虾等,淡水养殖结构向名优品种方向转变,并涌现出"上农下渔"、"网箱养鱼"、"鱼鸭混养"、"稻田
养鱼(蟹)"、"大棚养鱼"等多种高效生态模式,开始应用增氧机、投饵机、配合饵料,养殖业科技
含量不断提高,面积不断扩大,2002年发展到1万公顷(其中水库养殖5330公顷)。
1998年,《山东省海域使用管理规定》发布施行,垦利县浅海贝类养护业迅速兴起。至2002年,
面积11333公顷,形成新的海洋经济产业带。
进入21世纪,垦利县大力建设特色渔业园区和龙头企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
经营,推动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进程。2002年,全县水产养殖总面
积2.95万公顷,水产品总产量6.87万吨,总产值3.86亿元,渔业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
民增收的一大优势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