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疫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3&A=16&rec=103&run=13

防疫 20世纪80年代始,全县实行畜禽疫病防疫技术承包,推广科学化免疫程序和卫生防疫程
序。对危害较大的猪瘟、猪丹毒、破伤风、羊痘、鸡新城疫、兔瘟、法氏囊炎、布氏杆菌等病,贯彻"
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全面控制,重点扑灭"的方针,建立健全防检疫机构、重大疫情报告制度,培
训兽医干部和农民防疫员,普及防疫、检疫知识,提高诊断检疫、免疫预防的技术水平,各级畜牧部
门把兽医卫生监督、疫病综合防治纳入法制管理,对重大疫病实行强制免疫。2002年,全县各类畜禽
程序化免疫密度100%,各类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1986~1990年,全县初步形成以县畜牧兽医站为中心,县、乡、村三级防疫员构成的疫病防治网
络体系,拥有一支相对专业化防疫队伍。
1990年后,全县畜牧业特别是养鸡业迅速发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畜禽疫病防疫工作,加
大投入,建立健全县畜牧兽医检疫检验中心。2002年,县畜牧局疫病化验室拥有精密分析天平、生化
自动分析仪、酶标仪、721分光光度计、生物显微镜等一批精密仪器,能独立开展血清学检验和细菌
学检验,增加了疫病诊断的可靠性,绝大部分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各类畜禽的重大疫病免疫密度平均
95%以上,其中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和口蹄疫的免疫密度为100%;鸡传染性法氏囔炎、鸡传染性支
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马立克、鸡瘟、禽霍乱、新城疫的免疫密度100%;兔瘟、狂犬病、羊痘
等的免疫密度为98%。
境内主要传染病的种类及防治:
炭疽病 临床上未见疑似病例,可能于抗生素在兽医临床上的大量、广泛应用有关,使炭疽病
间接地得到有效控制。
布氏杆菌病 全县曾是布鲁氏杆菌病流行地区,经过多年的防治,1979年10月,经省地方病防
治领导小组考核,达到控制区标准。此后继续开展疫情监测,强化防疫注射,布鲁氏杆菌病疫情得到
有效控制。2000年5月,有一养羊户的羊群在县境之外的荒洼放牧时发生布氏杆菌病例,由于对其所
住村羊只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对发病羊群采取严格地隔离、扑灭措施,很快控制疫情,之后未再发生
疫情。
猪水泡病 除1978年胜坨发现2例、胜利油田老试采发现10例外,未再发现该病。
口蹄疫 1993年3月6日,在垦利镇复兴村发生生猪口蹄疫,3月7日,该镇义和村一屠宰户存养
的五头待宰猪全部发病。这是自1966年以来在垦利县首次发现口蹄疫疫情。随后县政府对发病猪和疫
点(复兴村、义和村)内未发病的11头猪、20只羊全部进行扑杀、焚烧、深埋处理。同时,对全县易
感牲畜进行紧急普查,县乡共出动人员5600余人次,逐村、逐户、逐头进行临床检查登记,共计普查
生猪25287头,牛22056头,羊42280只,未发现新的疫情。1999年,全县先后发生牲畜口蹄疫疫情29
次,扑杀病畜及同群畜461头,2000年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但很快得到控制。
猪瘟、猪丹毒 1987~1989年全县8个乡镇散发猪瘟,发病382头,死亡373头。1989年全县4个
乡镇发生猪丹毒,发病310头,死亡87头,1987~1989年总计猪丹毒发病1192头,死亡316头,三年间
猪瘟、猪丹毒造成经济损失6.9万元。近几年县乡两级兽医技术人员致力于这两种病的免疫工作,改
革免疫程序,提高免疫密度,发病率虽然逐年减少,但其潜在发生的危险依然存在,某个免疫环节上
的疏漏都可能导致发病。

2000-2002年垦利县猪瘟发生情况明细表
表8-8
┏━━━━━┯━━━━━━━┯━━━━┯━━━━━┯━━━━━┑
┃发病时间 │发病地点 │发病头数│诊断方法 │处理方法 │
┠─────┼───────┼────┼─────┼─────┤
┃2000.4.23 │胜坨镇坨西村 │12 │临床与剖检│扑杀深埋 │
┠─────┼───────┼────┼─────┼─────┤
┃2001.3.20 │下镇乡十四村 │6 │临床与剖检│扑杀深埋 │
┠─────┼───────┼────┼─────┼─────┤
┃2001.6.30 │油田水源处 │29 │临床与剖检│扑杀深埋 │
┠─────┼───────┼────┼─────┼─────┤
┃2001.8.31 │垦利镇复兴村 │13 │临床与剖检│扑杀深埋 │
┠─────┼───────┼────┼─────┼─────┤
┃2002.8.2 │胜坨镇尚庄村 │7 │临床与剖检│扑杀深埋 │
┠─────┼───────┼────┼─────┼─────┤
┃2002.8.2 │垦利镇民丰村 │12 │临床与剖检│扑杀深埋 │
┠─────┼───────┼────┼─────┼─────┤
┃合计 │ │79 │ │ │
┗━━━━━┷━━━━━━━┷━━━━┷━━━━━┷━━━━━┙

牛流行热 该病为常见传染病,群众有"三年小流行,五年大流行"之说。1991年7月中旬,建
林、新安、下镇、永安4乡暴发牛流行热,迅速波及全县。经畜牧兽医人员及时封锁和抢救,疫情得
到控制,至8月底,发病牛2100头,死亡3头。1993年5月又一次小面积流行,很快得到控制,此后少
有发生。
马传贫、马鼻疽 由于县境内马属动物的饲养量较少,且流动范围很小,马传贫、马鼻疽已有
数十年未见临床病例。
兔瘟 1985年1月首次在垦利镇义和村发生,128只长毛兔发病死亡。之后宁海乡也相继发生,
并很快蔓延全县。其发生原因是外地兔毛商贩自带剪刀,自行剪毛收购,带进病源造成传染,至1989
年累计发病死亡6720只,之后仍有零星发病。
鸡马立克氏病 是随着专业化饲养的发展和各种良种鸡的引进而发生的一种鸡病。1987年首次
发生于新安乡二十四村养鸡专业户侯胜山鸡群中,发病100余只,经县兽医站综合诊断为马立克氏病。
次年该病又在垦利镇、西宋、高盖、胜坨四乡镇发生,呈蔓延趋势。1989年春开始,县兽医站对全县
孵化室内出壳雏鸡进行马立克氏病疫苗注射,该病得到有效控制。只因个别养鸡户自外地购苗,未经
免疫注射,该病仍有散发。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 1990年5月初,在护林修防段养鸡场首次发生,至5月30日,蔓延3个乡镇、
6个村、41个鸡群,发病鸡1.69万只,死亡7138只。县畜牧兽医站采取有效控制措施,迅速控制了疫
情,没造成重大损失。1991年,县畜牧兽医站研制成功鸡法氏囊炎高免卵黄抗体20万毫升,满足该病
防治需要,此后该病少有发生。
鸡新城疫、禽霍乱 1986年始,各级兽医技术部门重视鸡新城疫、禽霍乱的预防工作,鸡新城
疫的防疫免疫已逐渐程序化,禽霍乱的药物预防见成效,发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因发病而全群死亡
的情况不再发生, 只是在散养鸡中仍有流行。 1987~1989年, 全县9个乡镇散发新城疫,发病死亡
8170只;6个乡镇散发禽霍乱,死亡鸡11500只。2000~2002年,全县鸡新城疫发病21次,散布在18个
村,发病鸡2092只。
雏鸡白痢 1987~1989年,全县发病死亡8.22万只,由于对该病缺乏种鸡、种蛋、孵化、饲养
等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故而对养鸡业的危害仍然严重。
家兔的主要疫病和寄生虫病是兔瘟、球虫病和疥癣。50日龄内仔兔群球虫病感染率一般在90%以
上, 仔兔全窝死亡常有发生。疥癣病一旦发生常形成全群感染,且较难治愈,发病率2%以上。1986~
2002年,兔瘟年年都有发生,往往是一处发病,波及四围,发病死亡率100%。以上三种病是全县养兔
业的重大病害。
畜禽寄生虫病是全县畜禽的重要疫病之一。据历年调查统计,全县畜禽感染的寄生虫有24属,29
种。1986年首次发现鸡的纤细背孔吸虫。1989年疫病普查,猪血清间接血凝试验发现弓形体阳性猪26
头。1988年鸡盲肠内镜检出组织滴虫。在此之前,1986年就有盲肠肝炎发生的记录。寄生虫造成畜禽
重大危害的主要疫病有:鸡球虫病、羊疥癣病、肝蛭病、鼻蝇蚴、兔球虫病、疥癣病等。
检疫 检疫工作由县畜牧兽医站和各基层兽医站全面负责,负责畜禽饲养检疫、产地检疫、运
输检疫、市场检疫、屠宰检疫、肉类检疫及各种兽医卫生证照的发放、使用和管理,定期组织乡镇检
疫员培训。1986年始,检疫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开展集贸市场检疫。1996年,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
中检疫。2002年,产地检疫开展密度100%,运输检疫密度95%,进入市场的肉类受检率98%以上;发放
《动物防疫合格证》142份。
2000年11月经省畜牧办公室批准,设立动物防疫道路监督检查站一处,负责过路畜禽及产品的查
证、验证、消毒工作。2000~2002年,共检疫调入的马500匹、牛4500头,畜产品3.8万吨。检出患病
家畜280头(匹)、畜产品260公斤,对检疫出的患病家畜进行隔离治疗,畜产品全部无害化处理。对规
范畜禽及产品的产地和运输防疫、消毒、控制畜禽疫病的流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普通病的治疗 1988年,全县大牲畜普通病发病9905例,占全年存栏总数的3.15%,治愈9766例,
治愈率达98.6%。猪、羊、禽、兔的普通病发病10305例,占全年存栏总数的4.17%,治愈7729例,治
愈率达75%。随着畜牧科技的发展、养殖户养殖技术的提高和兽药饲料的规范使用,畜禽发病率下降,
治愈率提高。2002年,全县大牲畜普通病发病10992例,占全年存栏总数的2.21%。其中,内科6628例,
占发病总数的60.30%; 外科3306例, 占发病总数的30.08%; 产科病1058例,占发病总数的9.62%。
10992例普通病中,治愈10849例,治愈率98.70%。猪、羊、禽、兔普通病发病38349例,占全年存栏
总数的3.52%,其中,内科病27649例,占发病总数的70.21%;外科病6596例,占发病总数的17.2%;
产科病4104例,占发病总数的12.59%。38349例普通病中,治愈31676例,治愈率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