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滨海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3&A=15&rec=5&run=13

滨海区是指近代黄河入海河道和海洋衔接的沿海地带,大体与黄河口近
代流路变迁的范围相当,北起徒骇河口,南至小清河口,岸线长180余公里。
河口变迁
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渤海后,因人为或自然因素,在近代三角洲范围
内决口改道达50余次,较大的变迁有11次,按实际行水年份平均十多年一次。
11次较大变迁中,新中国成立后4次人工改道情况如下:
一、1953年汛期,神仙沟较顺直,入海行程短,水面比降大(七千分之
一);甜水沟入海行程长,比降小(万分之一),河道蜿蜒曲折,故神仙沟
过水比例逐渐增大。在小口子处两河弯顶相对发育,有自然裁弯之势,为有
利于泄洪排沙,于7月实行人工裁弯取直,8月20日以后,甜水沟淤闭,由神
仙沟独股入海,至此行水7年。1959年汛期,四号桩以下神仙沟河道泄洪不畅,
四号桩以上1公里处右岸河变急挫洪水漫滩,河水流漫过滩唇由老神仙沟入
海。至1960年,右岸滩唇塌尽,形成汊河。同年秋后,主溜夺此汊河。1961
年6月,即为入海主道,两次共行水10年5个月。
二、1964年凌汛,罗家屋子以下河道卡冰壅水漫滩,1月1日,在罗家屋
子爆破民埝,水经草桥沟由钓口河入海。5月后,新河道过流达六成以上。
河无主槽,漫流入海,后又分股入海。1966~1967年,两股先后淤闭,东股
独流入海。共行水12年5个月。
三、1976年5月,在西河口人工截流改道清水沟,水由预备河道通过清水
沟入海。此河道行水至今。
四、1996年7月,为加速油田建设,变海上油田为陆上开发,在清八断面
(清水沟流路接近入海口处) 人工截流开挖引河改道, 水由清八断面上游
950米处沿引河在垦东油区上首入海,此河道行水至今。
河口海岸线
河口海岸线的变化,主要受黄河流路不断延伸、摆动的影响,总体上继
续向海推进。但受不同的时空因素影响,呈现明显不同的特点:即正在行河
的河口一带海岸线向海推进较快,不走河的区域岸线明显蚀退;黄河来水来
沙较多的年份,岸线向海推进较快,反之则推进较慢。
河口诸流路沙嘴多年平均延伸为2.3~3.3公里。延伸速率开始大,后逐
年减小;在一条流路中后期又增大。如刁口河流路在改道初期延伸率为2.18
公里/年,游荡阶段为1.85公里/年,在归股单一阶段1.33公里/年,在出汊摆
动阶段为1.9公里/年。每条流路通过沙嘴淤积延伸、出汊摆动,使该流路摆
动范围内的海岸线向前推进。在完成一次大循环以后,三角洲岸线普遍外延,
三角洲陆面不断扩大, 1855~2002年,平均每年造陆26.8平方公里。其中,
1855~1947年,实际走河57年,平均每年造陆24.6平方公里;1947~1985年,
平均每年造陆30.8平方公里;1985~2002年,平均每年造陆25平方公里。解
放后造陆速度加快,其原因:(一)解放前河堤失修,下游频繁决口,大量
泥沙沉积在决口地区。人民治黄以来,黄河下游整河固堤、伏秋大汛不决口,
输至河口的沙量比过去多。(二)河口地区工农业有很大发展,人为控制,
使改道顶点下移, 摆动范围缩小。(三)1855~1954年的99年中,实际行水
64年, 其中35年河竭断流,岸线有不同程度的蚀退(1947年以来共蚀退面积
300平方公里),抵销部分造陆面积。1986~2002年,在80公里的海岸线上,
净造陆面积为425平方公里,海岸线每年平均推进0.2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