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油地共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3&A=15&rec=30&run=13

地方支援油田
主要包括油田占地、提供社会保障、参与石油会战、协调关系、跟踪服
务、打井包干等。
油田占地 油田占地,主要包括打井、工业仓储、公共建筑、市政公
用设施绿化、交通、住房、农田水域、商业金融和临时用地。至2002年底,
胜利油田在垦利县境内占地19191.85公顷,其中,井架、公路占地5104公顷。
胜利油田占地占垦利县总面积的8.7%,垦利人民特别是油区农民为胜利油田
的开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提供社会保障 石油勘探开发初期,正是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三年
困难时期”。垦利县又是“山东的北大荒”,群众生活更为困难,当地农民
以地瓜干、地瓜面为主食,吃不饱就采野菜、草籽充饥。在这种情况下,地
方对石油职工的粮食定量千方百计予以保证。大部分供应细粮,少部分供应
杂粮。1964年起,县委、县人委(县政府)组织粮油、百货、食品、水产、
书店、银行、邮电、公安等部门,服务到会战工地。80年代前,商业在计划
经济体制下运行,很多商品紧缺,需严格按计划分配。遵照山东省有关部门
对胜利油田单列计划,采取“紧其他地市,不紧胜利油田”的原则,将上级
分配商品及时送到油田,确保石油工人需要。80年代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
场经济的过渡,垦利县面向油田的社会性服务机构逐步规范化、市场化。
支持油田生产 为保证油田及时打井生产,垦利县对油田打井用地,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予以照顾,实行“先用后征”和“先撤井
后结算方式”,提高油田生产效率。对辖区内油田所上项目,根据县环保部
门的权限,主动审查、勘验,做到把关适度,手续简便,对可上项目一律从
快办理;对油田单位委托监测的项目,做到公证、及时、迅速,数据准确无
误。积极扶持油田第三产业,大力支持,搞好服务;放宽、放活经营方式,
多方面为企业提供方便。1986年始,年均为油田部门提供商品生产信息100条,
使油田企业取得直接或间接效益数千万元。
协调关系 1964年始,垦利县通过各种方式为油田提供土地19191.85
公顷。至1995年底,全县出现无地村13个,工农差别越来越明显。1987年前,
人民公社实行计划经济,工农关系靠政府与企业领导协调解决,矛盾还不突
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农村改革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群众的
积极性,原来对土地不太关心的农民,如今把土地视为珍宝,油田占地过程
中,农民群众直接参与,工农矛盾日渐突出。
20世纪80年代始,地处胜利油田腹地的垦利县各级人民政府,认真执行
“地上服从地下”的油田开发方针,把支援油田开发建设作为搞好工农关系
的重要工作来做。在全县上下认真开展“热爱垦利,热爱油田,工农一家,
共兴共荣”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中央“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奋发进取,
讲求实效”和省委“团结、开发、建设”的指示精神,宣传东营市委、市政
府“两个满意,一个放心”的工作目标和“顾全大局向前看,讲团结,求发
展”的方针,动员全县干部群众高举团结的旗帜,统筹规划,努力搞好油地
结合,大力发展油地经济,工农共建富裕文明油区,走兴油富民、共同发展
的路子。1983年始,县、乡各级油区工作办公室每年都组织1~2次大型宣传
活动,累计出动车辆近百车次,印发宣传材料1.5万份,张贴宣传标语5000条,
受教育面占全县总人口的70%。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工农关系更加密切,
地上服从地下,地下兼顾地上,共同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思想被广大干部
群众所接受,并变成自觉行动。油田、地方的工农工作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工
作机制,形成互相支持、相互谅解的亲密关系。垦利县油区工作办公室成立
以来,更加重视这一工作方法,增进了解,密切关系,联络感情,协商共事。
1986~1996年,在协调关系方面,共走访油田单位1200家次,协助油田单
位在垦利境内顺利施工210项,处理各类纠纷820起,办理临时用地9.972万亩。
1997~2002年,共召开座谈会联席会35次,走访油田单位420家次,处理
各类矛盾、纠纷130起,进一步融洽了油地关系。
跟踪服务 胜利油田在境内开发建设以来,垦利县油区机构一直坚持
跟踪服务。油田开发建设到哪里,地方油区工作就跟到哪里。1986年始,垦
利县油区工作人员,自觉当好油区义务环保队、服务队、巡视队,先后义务
为油田修理井场8622个次,578536平方米;清除污染土地4320处,687360平
方米;修通井路数万米;清理污水沟435000米;治理污油池4896个,828745
平方米;帮助处理和避免生产重大事故120余次,减少损失110万元。保证了
油田开发建设的畅通无阻。如1998年,东辛、胜采井喷给秦家、后苟等村造
成严重污染事故的处理,达到油田、地方两满意。同时,协助物探公司提前
完成大汶流草场及孤岛林场沿海滩涂的勘探任务;供电公司架设6千伏线路
施工任务,全年累计办理临时用地466.7公顷。
1999年,通过走访及时了解油田所需,帮助油田所急,先后解决长期以
来孤东油田3.5千伏高压线路迁移问题,使该线路从建林乡境内的水库中迁往
平地,给维修和管理带来方便;为东辛采油厂盐16井块开发,物探公司在孤
岛林场勘探,供电公司在垦利镇境内的25级线路迁移施工等项目进行全程跟
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集输“2013”输油管线泄漏、建林乡孤永东线穿孔污
染;胜坨、永安、垦利镇等油区井喷、管线穿孔等重大事故10起。为使工农
工作更加规范化,促进“政出一门”,搞好“两个服务”,同年7月始,在
垦利县境内实施《油田施工作业核准证》制度,简便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
率。
打井包干 即油田钻井工程施工地方工作由油区工作办公室包干的办
法。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实行联产责任制,
以往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已不适应,垦利县油区工作办公室积极支持油田
勘探建设,努力做好工农关系的协调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
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实行油田打井地方工作由油区工作办公室包干的
办法,得到各级政府和油田领导的支持和肯定。
1981年,胜利油田在垦利县境内打井时,试行由地方政府包干做群众工
作的办法,改变以往油田建设单位逐村逐户做工作时,工农矛盾纠纷多,施
工工程上得慢、生产受影响的状况。
油田打井工程地方工作由油区工作办公室包干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为油
田代办土地征占手续;组织设置油田施工范围的标志;调集、配置施工及临
时用民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合同中议定的土方任务;负责协调、衔接油田
各工种之间土地占用范围和期限,以及有关工农关系方面的工作;负责安排
井场内物资保卫工作的值勤人员,检查值勤人员的工作情况,根据值勤人员
守则,处理好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工农之间的矛盾,以及损害赔偿问题,协助
油田做好施工队伍和附近村庄的宣传教育工作。
打井包干工程中,各项补偿计算标准是每打井1口使用土地13.5亩,其中
征地5.4亩,临时用地8.1亩。征用集体耕地,土地补偿费按每亩每年产值360
元的5倍计算,安置补助费按需要安置的人口,按每亩年产值360元的3倍计算。
征用集体有收益的非耕地,每亩补偿费400元。临时用地青苗赔偿费和地貌
恢复费两者混合计算,占用1亩耕地付给540元,占用1亩有收益的非耕地付给
150元。每口井民工劳务费735元,包干服务费,在集体耕地和有收益的非耕
地里,每打1口井服务费2200元,有收益的其他国有土地里,每打1口井服务
费216元。不可预见费,按征占土地补偿和民工劳务费两项总额的5%计算。
实行打井工程地方工作由油区工作办公室包干后,油田征用土地手续有
人代为办理,油田各工种的接续用地有人负责布置交待,生产秩序、群众纪
律有人管理,人员车辆能出能进通行无阻,工农矛盾、现场纠纷有人处理。
同时,工农关系理顺,节省土地,节约资金,减少了油田用地的扯皮,保证
了油田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
油田支援地方
胜利油田在垦利县境内的规划建设,始终坚持“工农两利,油田与地方
共同发展”的方针,做到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相结合;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
相结合;油田防护工程和农田排涝治碱相结合。凡油田建设需要的水、电、
路等大型骨干工程,都切实兼顾地方利益,立足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三同四带” 1965年12月,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决定在油区抓
“大庆加大寨”试点工作,设想把石油勘探开发建设成象大庆一样,油区农
业生产建设成象大寨一样,即把胜利油区的工农业生产建设成全国的两个先
进。当年会战指挥部组织8000名干部到位于油区中心的垦利县小宁海村实行
“三同四带”,即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农民学政治、学文化、
学技术、学科学种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庆加大寨”活动
被污蔑成“复辟资本主义”的黑样板而受到批判。1972年11月,恢复“大庆
加大寨”试点工作,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抽调500名干部深入到垦利县的郝
家、辛店、胜坨、高盖4个公社的村队实行“三同四带”一年。1973年10月,
又派出第二批300人继续抓试点工作。
节约土地 油田建设占地是工农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胜利油田
自开发建设以来就十分注意妥善处理土地问题。1985年后,胜利油田进一步
加强了用地管理。根据“地上服从地下,地下兼顾地上”的原则,实行建设
项目开工前现场规划制度,严格要求各单位用地时能用劣地的不准占用良田,
能用非耕地的不允许占用耕地,最大限度地减少油田用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989~1991年, 胜利油田在对建设用地进行全面清理登记的基础上, 制定
《关于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若干规定》,制定了主要行业建设限额用地标准,
规定节奖超罚考核办法,有效地控制超标征占土地现象。油田各施工作业单
位大力挖掘用地潜力,应用“丛式井”、“一字作业法”等新工艺和加强管
理来节约土地。1990~1995年,年均用地与1989年相比永久性用地压缩2000
公顷,临时用地压缩6700公顷。另外,胜利油田还出资帮助县、乡、村兴修
水利,整治土地。至2000年,胜利油田在垦利县境内,共开发荒地碱地2万公
顷,种上水稻、莲藕;使1.3万公顷旱田具备排灌条件。
工农两利 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胜利油田生产建设所需要的投资,
包括机械配件、化学药剂、劳保和办公用品等,凡是当地有条件、有能力生
产且达到技术要求,符合技术标准的,尽量不到外地采购,支持本地加工生
产。垦利县以胜利油田为依托建立起的工业厂家10个。如垦利石化总厂、胜
通实业集团公司、万达集团公司、渤海重质沥青厂、顶力豆奶厂等,都已成
为垦利县地方经济的骨干企业和财政的重要来源。
扶贫救灾 垦利县在历史上是个多灾地区,每逢重灾,给灾区百姓造
成深重困难。新中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防灾、抗灾和救灾工作,
提高了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特别是胜利油田在本县开发建设以来,修筑了
数以百计的防潮、排涝、抗洪和抗旱工程,最大限度地减少灾情给群众造成
的损失。
1985年初,黄河凌讯,水流受阻漫滩。垦利县和胜利油田孤岛地区5个钻
井队的1200多名职工、民工被洪水围困,滩区耕地被淹。胜利油田广大干部
职工心系灾区群众,在积极做好恢复生产的同时,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人
民。1999年,为帮助农村加快脱贫步伐,油田单位包扶乡镇、村工作全面展
开。继黄河钻井总公司投资80万元与新安乡政府联合上小尾寒羊养殖项目后,
胜利采油厂又与胜利乡结成帮扶对子,无偿为胜利乡发展经济提供了价值96
万元的物资、机械;集输公司与西宋乡结成帮扶对子等。
支农资金 1982年起,胜利油田每年从十分紧张的勘探开发资金中挤
出资金作为支农资金,帮助油区乡镇、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困难,有力
地支援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1982~1992年, 通过油区工作办公室协调,先后支援垦利县支农资金达
1100多万元。1996年,为垦利县经济建设投入机械500台班,化肥20吨,油料
20吨,管材3000米,资金400万元,其中东张水库一项就达300万元。1998年,
东张水库二期衬砌增容工程总投资3426万元,油田投入2000万元。1999年,
为解决垦利县水厂资金短缺问题, 胜利采油厂无偿为其架设6千伏高压线路
1.6公里,支援水泥、钢材、电线等物资折款数10万元。在全县秋冬水利会战
中,胜利油田又支援涵管700米,管材800米,各类资金520万元。
通过多年的经济合作,“油田发展我发展,我与油田共兴荣”的口号变
成了现实。如最早实施经济合作的胜坨镇,乡镇企业就业人数,由最初的50
~60人发展到8000多人。1999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4.2亿元,综合经济
实力跻身全市“十强乡镇”第二名。
至2002年,垦利县与油田有关单位结成的多层次共建“对子”已达148对,
兴办经营联合体32个,油田注入资金5000万元,工副业项目3000余个,机械
上千台,修建柏油路几十条。方兴未艾的油地共建项目,成为垦利县新的经
济增长点和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