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专业学校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3&A=12&rec=6&run=13

抗日战争时期,清河行署在垦区设立干部培训学校--耀南中学。建国后,为适应
专业人材的需要,相继建立一批专业学校。这些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干部和各类专业
人材,为垦利县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耀南中学1942年6月,中共清河区委、清河行署决定成立清河区耀南中学。这所
学校是以原长山中学校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烈士的名字命名的
。建校3年,培养了数百名优秀学员,输送到党、政、军、文教等各条战线,多数成
长为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
耀南中学始在博兴招生,开学后,学校由博兴迁到垦区老爷庙,数月后,迁址杨
家嘴。学校初建,招2个初中班,1个师范班。第二年扩招两个初中班。1944年夏,在
博兴成立分校,扩大招生两个班,在校学生达300多人。1945年初,耀南中学与渤海
干校合并称耀南公学。日军投降后,其他分区的中学应运而生,耀南中学曾一度恢复
,至1947年底撤销。
垦利函授师范1962年,垦利县建立函授师范,对全县小学教师中不满中师程度的
进行培训。学习方法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单科独进,教师巡回辅导,3周面授1次
。初划7个辅导点,后又增至8个,最后定为9个面授点,27个辅导区。修业内容,主
要是语文、数学,3年结业,初、中师各1年半。凡参加函授学习1年半或2年,学年考
试及格者准予毕业,发给单科结业证书。
学校开办之初,学员187人,年底增至292人。1964年又有25人参加高师函授,主
要是一、二、三中及函校教师。
“文化大革命”中,函授学校被迫解散。
1978年4月,函授师范恢复。全县设5个辅导站,各站配备语文、数学、物理、化
学辅导员。1980年后纳入广播电视教学中。
垦利县教师进修学校1976年9月,惠民地区教育局批准在垦利“五七”红校建立
师范班,招收一年制“社来社去”学员40人,并给军马场代培9人。1年后,学员结业
,师范班不再招生,转入负责全县初中、小学教师的函授辅导工作。
1980年5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招生,垦利成立电大理科班,借助中央电大的教
学手段培训初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教师。1981年在电大班的基础上筹建垦
利县教师进修学校,1982年获准成立。1984年经东营市政府批准,山东省人民政府审
批,山东省教育厅以(84)鲁教师字28号文件公布在案。至1985年,学校共举办数学、
物理、化学、生物、英语、历史、地理等科短训班6期,培训教师225人,小学教师专
职进修班1个,学员37人。
垦利县农业技术学校该校于1981年建立。当年暑假招收农学专业2个班,90人。
1982~1984年,增加林果专业,各招收2个班。1985年又增加畜牧、幼师专业,共10
个教学班。
为加速学校建设,1985年,县集资49万元,东营市教育局拨款12万元。学校占地
120亩。土地400亩,其中农场、果园、菜园250亩,水库30亩。校舍350间,10个教学
班,设有农学、畜牧、林果、幼师4个专业,在校学生528人,教职工93人。图书、仪
器基本配套。固定资产总值130万元。
至1985年,已毕业4个班,149人,其中升入大专的28人,升入中专的6人,其余
也在各行各业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还举办棉花地膜覆盖、果树剪枝栽培、食用菌栽
培、幼师、小学教师、水产养殖等短训班十多次,培训学员500余人。
垦利县卫生学校该校于1977年3月成立。1978年招生,通过考试,择优录取学员
29人。学制2年,1年半为理论课,半年实习。1980年4月,第一届学员毕业。1980年
冬及1981年冬,分别举办2期为时3个月的乡村医生短期培训班。1982年3月,培训结
束,学校即告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