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3&A=1&rec=21&run=13

李树春,原名李树朴,1914年出生于淄博市临淄区崖头村一个贫苦农民之家。但
他自幼聪颖好学,记忆力超常,凭着巧遇,在旧社会读了6年书。就在他8岁这一年,
经常与他形影不离的几个富裕家庭子弟进了私塾。出于好奇,他常常溜进学校,偷听
私塾先生讲学。一日被私塾先生发现,把他叫到屋里,问道:“孩子,你听见我讲了
些啥? ”树春当场就把先生刚讲的课文背了出来。这位私塾先生喜出望外,亲自登门
找到李树春的父亲李文炳,表示免收“束修”(即教师的工钱和学杂费),接纳这个学
生。从此,李树春才进了学校门。
1928年,14岁的李树春以优异成绩拿到了高等小学毕业文凭。这时,老师、同学
都希望他继续升学读书。 可他面对全家5口人吃饭都上顿不接下顿的情况,只好忍心
随一族兄到广饶学了裁缝。18岁时,又随母亲到外祖母家学纺织土布,以维持生计,
不久,母亲因积劳成疾病故。19岁时,他到一富农家当了一年只管吃穿、不给工钱的
长工。之后,因父亲和弟弟、妹妹在家不能度日,只好重新回家,一边种那2亩薄地,
一边出卖劳动力赚钱糊口。
“七·七”事变后,抗日的烽火燃起,到处兵荒马乱,贫苦农民的生活更加朝不
保夕。这时,益(都)、寿(光)、临(淄)、广(饶)的中共党组织开始深入农村,组织群
众开展抗日救国活动。血气方刚的李树春,成了村里的抗日积极分子。1938年春,他
参加了“救亡团”(后改称农救会) 。1939年5月28日,由本村地下党员吴岷山介绍参
加了中国共产党。 不久,他被推选为村长。1941年7月,因工作需要,被上级党组织
派往鲁南抗日大学学习。从此,他离开家乡,脱产参加了革命工作。
1942年8月15日, 日、伪军6000余人,在敌酋示川和伪武定道尹刘景尧以及汉奸
刘佩忱的指挥下,分东西两路向沾化、利津推进,进行大规模的扫荡。西路之敌从富
国据点向东,在义和庄、太平镇等地安设据点。妄图隔离我清河区与冀鲁边区的联系,
进而再“扫荡”、“蚕食”我根据地后方垦区(现垦利县境内)。敌所到之处,抢掠、
奸淫、 烧杀。 当地土匪也乘机四处横行,为响应清河特委和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
“向平原进军,向黄河两岸发展,创建平原根据地”的号召,李树春由鲁南抗日大学
来到垦区土地清丈队任股长。
当时的垦区,地广人稀,荆草遍野。搞土地清丈,不仅吃不上饭,喝不上水,而
且经常遭到敌人袭击。 那是1942年12月8日的夜晚,李树春带领的清丈分队,借宿于
垦七区西九村(现永安镇),拂晓被伪军包围而被捕。因敌人从他身上搜出记录本和钢
笔,已不好隐瞒身份,便承认自己是八路军。开始,敌人对他先是诱降,后又拷打。
但李树春始终义正词严,向他们大讲抗日救国的道理,使那位还没有完全丧失民族气
节的伪军头头深受感动,最后将其释放。
李树春不仅立场坚定, 反应敏捷,而且工作扎实,深入细致。他从1942年至194
9年这长达7年的时间里,始终没离开荒洼、荆丛。据现有资料记载,从1942至1949年,
垦利县共安置外来垦户23671户, 109985人,共安垦土地448155亩。从土地丈量到地
块搭配、纠纷处理……,都浸透着他的汗水与心血。他遇事总爱寻根问底,刻苦钻研。
对清丈过的地片,不仅掌握它的面积、四至,而且还详细考察记录地势、地形、土壤、
植被、水源等情况,对地情十分熟悉。如若在夜间行路不能辨别途径时,只要他拔上
几把野草,放在灯火下一看,就能知道是到了什么地方。因此,连当时渤海行署的一
些主要领导,都风趣地叫他“垦区活地图”。
但是,这个“垦区活地图”的美称,得来的是多么不容易啊! 这里面,既包含着
他风餐露宿和长途跋涉的艰辛,又记载着他与敌人斗智和死里逃生的传奇。1942年到
1944年,垦区正处于日伪“扫荡”的重点区,土匪、特务活动也很猖獗。为了每到一
个地方都能立住脚,他还练就了善于和各种人打交道及很快熟悉情况的本领。1943年
4月的一天傍晚,奔波一天的李树春和5名清丈队员,借宿在锅墙子村的一户老乡家。
刚刚端起饭碗,一伙便衣特务就进屋了。此时,房东老大娘吓得直打哆嗦。而李树春
却泰然自若, 面带笑容。 他一眼认出站在门口的特务头子李××,便抢前一步说:
“大侄子,您不认识我了吗?您小的时候,我不是经常到您家去吗?我和您爹是老相好。”
这一下,可把那几个家伙唬住了。接着他又说:“回家和俺那老哥言语一声,就说我
李树春待日去看他! ”因为这个小特务头头不知道李树春与他老子啥关系,所以也来
了个借阶下台,“都怪我记性不好,请包涵。”说着便与同伙溜走了。过后李树春才
吐露真情说:“我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倒把那小子唬住了!”
1944年8月, 为了迅速开辟刚刚被解放的垦四区的工作,县委决定抽调一批得力
干部,深入各村,开展以反汉奸、反恶霸斗争为主要内容的反奸诉苦运动。这时,刚
刚从扑蝗战线归来的李树春,不顾劳累,首先报名参加。到工作目的地后,他深入实
际,联系群众,很快在杨家河村打开了局面,挖出了作恶多端的恶霸伪村长王献之。
王献之过去干过土匪,当过顽固派的连长。日本侵略军来了,他又当上了伪村长。
他在村里横征暴敛,鱼肉人民。在工作队的引导下,群众组织起来举行了清算伪村长
王献之罪行的斗争大会。有20余名受害者,激昂愤慨地控诉了所受欺压、凌辱的冤屈,
以及无故被关押打骂等具体事例,揭露了王献之依仗敌伪势力欺压群众、侵吞粮款、
鱼肉百姓的桩桩罪行,迫使他不得不低头认罪,并在斗争会上立了字据,退出部分粮
款。斗争胜利了,群众懂得了组织起来就是力量的道理,知道只有在共产党、八路军、
抗日民主政府的支持下才能有这一天。村农救会在斗争中成立。群众大会选出了新村
长,妇救会、儿童团、民兵组织也先后建立起来。杨家河反奸除霸斗争,带动了全区,
经过月余,各村的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儿童团等群众团体组建起来了,还涌现
出了一批敢于斗争的积极分子,成长起来了一批村干部,为进一步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打下基础。
李树春, 阶级立场坚定,对敌斗争坚决。1947年2月25日晚,他与王广信空手活
捉了敌特陈世忠,当场缴获其大枪一支,子弹35发,手榴弹两枚。
1949年3月, 李树春由垦利县农林局长提升为垦利县副县长。职位高了,地位变
了,但他深入实际,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没有变,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没
有变。 1949年的黄河秋汛,连续5次洪峰,持续时间长达35天。不论白天黑夜,阴雨
连绵, 他始终坚守防汛第一线。8月30日,1号坝险工告急,他带病临场指挥,经过5
00余名抢险队员冒雨奋战7昼夜, 终于战胜了洪水,受到了渤海区党委表彰。当10月
13日结束抗洪斗争时,他那顶灰色的帽子已被雨水冲洗成了白色。
三年困难时期,垦利县的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当时作为县委第一书记的李树春,
在县委扩大会议上明确指出:气可鼓而不可泄,只要从县委到所有脱产干部,甘心同
群众共命运,什么困难也不在话下,不超过两年,垦利定会变成余粮县。他当场表态
将每月27市斤的口粮降到25市斤。会后,他自背铺盖卷,步行到最困难的村队调查研
究。他每到一个单位,都是白天坡里转、亲身干;晚上登门拜访老党员、老干部、老
贫农,共同商讨恢复生产的大计,几天就能把大家的愁眉苦脸变得有说有笑。永安公
社(现永安镇)三十八户村,是全社公认的“班子散、土地碱、群众四处找饭碗”单位。
1962年春,他把该村作为自己的“点”,一有机会就去“蹲”上十天、八天。结果,
不仅当年撂了“购粮证”,而县还卖了余粮。在民丰公社(现垦利镇)的渔洼村西南,
有数百亩盐碱地,多年无人问津。自1961年以来,他先后带领农林局的科技人员两次
外出取经,回来后,又帮助建起“三结合”(队干部、群众、科技人员)改碱试验队,
搞综合治理。 经过3年拚搏,1964年这片不毛之地平均亩产皮棉40多公斤。不少前来
参观的人都说:李书记走到哪里,哪里大变样。
李树春的同事、部下,常常赞扬李树春的美德说:他是属蜡烛的,燃烧自己,照
亮别人;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1944年腊月的一天,身为垦利县土地局长的李树
春,与4名工作人员从汀河(现属利津县) 步行到八大组(现永安镇)检查工作。在路经
集贤村时,听说本局干部王庆玉(后南下在四川万县地委工作)的母亲病了,他立即绕
道到了王家将1个月的津贴全部给老人留下,使老人感激不已,至死不忘。
李树春的爱人刘凤彩常年有病,没有子女。但他从不嫌弃,绐终对其体贴入微。
表现了一位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后来,他弟弟病故,他又把侄儿、侄女抚养成人。
而他自己,却始终过着节俭清苦的生活。
更令人难忘的是在“文革”期间,那时他早已调离垦利县到惠民地委工作去了。
但是, 当他得知垦利县委、县人委的主要领导人遭受到“造反派”批斗时,他毅然3
次来垦利承担责任,并在数千人大会上为县委、县人委的主要领导人排忧解难。他向
“造反派”们说:“我在垦利20多年,一切过错主要由我承担。他们刚来不久,批斗
他们是不公平的,要批要斗的应该是我李树春! ……”每次长达几小时的发言,不仅
使受批斗的领导同志深受感动,连不少干部、群众的眼里也噙着泪珠。
李树春于1983年7月6日因病逝世,终年6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