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2&A=9&rec=25&run=13

1、气候特点:河口区主要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3.5℃,较历年平均值偏高0.3℃。年
极端最高气温36.2℃(7月4日),比历年极端偏低3.5℃;年极端最低温度-15.7℃(12月22日),
与历年极值相同。 冬季出现阶段性寒冷、夏季出现阶段性酷热。全年降水量363.7毫米,较
常年平均值偏少192.4毫米。 2008年春秋季节光、温、水资源配合较为合理,有利于作物播
种、生长发育。分析评价全年农业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属一般年景。
2、 概况:①温度:2008年平均气温13.5℃,较常年偏高0.3度。年极端最低气温-15.7
℃, 出现在12月22日;年极端最高气温36.2℃,出现在7月4日。终霜日出现在3月26日,初
霜日出现在11月2日,无霜期220天,比常年偏少15天。
附图:2008年各月温度、降水、日照值等与历年值比较
②降水:2008年总降水量363.7毫米,较常年偏少192.4毫米。全年大雨 (日降水量≥25
毫米)日数1天,日最大降水量57.0毫米(7月1日)。全年无明显连阴雨天气。
③日照:2008年日照时数2605.6小时,较常年偏少195.2小时。
④灾害性天气: 2008年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冰雹。6月25日18时至18时35分,河口新户、
太平两个乡15个村遭受雷雨冰雹袭击, 据统计,受灾人口达0.38万人,棉花受灾面积886.7
公顷,绝产面积160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32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432万元。7月
1日的暴雨没有造成灾情,灾情属偏少年份。
3、四季气候特点及影响评价:2008年冬季(2007年12月~2008年2月)平均气温-0.8℃,
较常年偏低0.1度。 2008年冬季各旬平均气温除12月上、中、下旬;1月上旬;2月下旬外,
其余各旬气温均较常年偏低,极端最低温度-10℃(1月16日)。季降水量14毫米,较常年平均
值偏少3.2毫米。季日照时数566小时,较常年平均值偏少37.3小时。
冬季降水量较常年平均值偏少,1月中旬至2月中旬天气低温寒冷,有利于减少病虫害的
越冬基数。
春季日(3~5月)平均气温14.5℃,较常年偏高1.3度。季降水量115.6毫米,较常年偏多
57.9毫米。春季日照时数767.4小时,较常年偏少20.6小时。
春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对小麦生长和棉花苗期生长较为有利。
夏季 (6~8月) 平均气温25.3℃,较常年偏低0.2度。季降水量153.3毫米,较常年偏少
243.7毫米。夏季日照时数586.3小时,较常年偏少172.2小时。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6.2℃ (7
月4日)
夏季降水偏少且分布不均匀, 夏季前期和后期降水偏少,7月中上旬降水偏多;虽然降
水偏少太多, 由于政府积极储水引水灌溉,没有出现干旱;6月25日局部地区遭受了冰雹侵
袭。
秋季(9~11月)平均气温15.3℃,较常年偏高1.2度。秋季降水量51.4毫米,较常年偏少
35.0毫米。秋季日照时数654小时,较常年偏多3小时。
秋季气温偏高,光照偏多,对棉花裂铃和摘拾较为有利;秋季降水偏少,对秋摘墒情较
为不利。

【主要气象灾害】 冰雹:6月25日18时至18时35分河口区新户、太平两个乡15个村遭受
雷雨冰雹袭击,据统计,受灾人口达0.38万人。棉花受灾面积886.7公顷,绝产面积160公顷,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32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432万元。

5、气候条件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
①对小麦的影响
播种至越冬:2007年秋季降水较历年同期平均值偏多,底墒较好,对小麦的播种和出苗
比较有利,冬季出现了阶段性低温寒冷天气,有利于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基数;降水量较常年
多,较有利于冬小麦的安全越冬。
返青到孕穗: 进入3月份以后,降水偏少,由于2007年秋冬季墒情较好,对麦苗生长发
育影响不大。
抽穗至成熟:今年小麦进入抽穗期后,气温转入正常,光照充足,对小麦生长较有利。
2008年4月份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对于小麦孕穗生长较有利。进入5月份后,气温较常年偏高,
降水较常年偏多无干热风危害对小麦开花授粉及灌浆成熟比较有利。 6月份气温偏低下旬出
现高温天气,对晚熟品种造成一定影响。
从2008年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来看,利大于弊。全区小麦取得较好的收成。
②气候条件对棉花的影响
苗期:2008年棉花播种、出苗期我区气温正常,降水较多,对棉花播种出苗较为有利,
4月份上旬气温偏高, 对棉花苗期生长较为有利,同时给病菌发生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造
成今年棉花苗期立枯病、 炭疽病、黄腐病发生率较高。5月份气温偏高,光照正常,降水偏
多,对棉花苗期生长较为有利,晚期棉田出苗和苗情较好。
蕾铃期:6月中旬以后,棉花开始进入现蕾期,需水量较大。2008年6~7月份我区气温较
常年略偏低,降水量偏少,由于积极储水引水灌溉,出现的轻微旱情基本解决,对棉花的生
长发育没有造成威胁。
吐絮期:进入9月份以后,全区气温偏高,光照充足,对棉花的后期生长发育较为有利。
2008年初霜冻日期与常年相同,有利于棉花的裂铃吐絮。到11月份,全区气温偏高,光照正
常,对棉花后期成熟收获较为有利。
综合分析评价
今年棉花全生育期的气候条件对棉花的影响:苗期气候条件较好,对棉花前期生长发育
较为有利,在棉花生长期气温正常,降水较常年偏少但能满足棉花生长需要,大风日数较少,
利于棉花苗期和蕾铃期的生长;吐絮期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光照正常,对棉花的采摘有利。

【河流】河口区主要防洪、排涝河道为潮河、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挑河、神仙沟、新
卫东河等7条河流,控制流域面积1944平方公里,占到全区总面积的90.9%。其中,潮河为东
营市与滨州市的界河,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挑河等皆为入境河道。
1、马新河
马新河发源于利津县坡庄村北,经沾化县进入河口区,在新户村西入渤海,全长55.6公
里, 流域面积275平方公里。辖区内河道长度22公里,该河同时兼有防洪、排涝、防潮之任
务。70年代原惠民地区按鲁北滨海区“1964年”雨型排涝、鲁北滨海区“1961年”雨型防洪
对该河进行了治理。现状河道底宽为14~28米,河底高程1.9~-1.12米 (1956黄海高程系,
下同),排涝流量为18~60立方米/秒,防洪流量为30~105立方米/秒。
2、沾利河
沾利河发源于利津县大李村北, 在河口区郭局村北入渤海, 全长60.7公里,流域面积
343平方公里。 辖区内河道长度25公里,该河同时兼有防洪、排涝、防潮之任务。70年代原
惠民地区曾对该河进行了治理,治理标准排涝按鲁北滨海区“1964年”雨型,防洪按鲁北滨
海区“1961年”雨型。现状区内河道底宽为8~24米,河底高程为2.48~-1.29米,排涝流量
为6~70立方米/秒,防洪流量为12~130立方米/秒。
3、草桥沟
草桥沟发源于利津县北岭乡永阜村南黄河大堤下,在新合村北于东干流汇合,在劝学村
北入渤海, 全长46公里,流域面积472平方公里。辖区内河道长度24公里,该河为防洪、排
涝河道。70年代原惠民地区对该河进行了治理,其设计标准为,排涝按鲁北滨海区“1964年”
雨型,防洪按鲁北滨海区“1961年”雨型。区内现状河道底宽为15~30米,河底高程1.85~
-1.58米,排涝流量为10~80立方米/秒,防洪流量为20~150立方米/秒。
4、挑河
挑河发源于利津县付窝乡薄扣村,向北经渤海农场、河口区政府所在地,在刁口乡西北
注入渤海, 全长32.6公里,流域面积504平方公里。辖区内河道长度约24公里,该河排涝设
计标准按徒骇河“1964年” 雨型。现状河道底宽为38~40米,河底高程1.58~-0.48米,排
涝流量为10~60立方米/秒。
5、神仙沟
神仙沟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胜利油田利用原黄河故道进行开挖、疏浚而成,原河道全
长38公里。胜利油田在1996年于该河上游沿河筑堤,利用18公里河道建成了神仙沟水库,则
原神仙沟支流红旗沟加上原神仙沟下游20公里剩余河道统称为神仙沟,全长50.3公里,流域
面积243.5平方公里。 该河主要承担孤岛镇、仙河镇、济军生产基地及滨海区油田的防洪排
涝任务。 该河支流新卫东河河长24.7公里,流域面积160平方公里,是孤岛镇、仙河镇的唯
一排水河道。河道底宽20~40米,现状河道排涝流量为15~60立方米/秒。

【海域】河口区濒临渤海,海岸线东起桩三,西至顺江沟,全长214.12公里,占东营市
海岸线长度的51.9%,主要由天然海岸线和目前形成的人工海岸线组成。区内海域面积广阔,
浅海海域面积2000平方公里, 沿海滩涂荒碱地567平方公里,是山东省拥有海岸线最长的县
区之一。河口区地处黄河入海口,初级生产力高,海域营养丰富,适合鱼、虾、蟹、贝类生
长繁殖。 近海的渔业资源种类约有130余种,其中重要的经济鱼类和无脊椎动物50余种。近
海滩涂尤其适合多种贝类生长栖息,分布于滩涂的贝类资源近40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贝
类有10余种, 蛤中上品--文蛤资源量1万多吨,是全国著名的贝类生产区。同时,全区还有
丰富的其他海洋资源,是我国海上油气主要开发基地;宜盐面积和地下卤水分布广,为我国
重要的海盐和盐化工生产基地。渔业、土地、油气、盐卤、港口等丰富的资源,为海洋经济
的发展提供了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

(区海洋与渔业局)